妈妈减肥记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啊!我的天!”正在书房里写作业的我听到一声尖叫,发生什么事了?我赶紧跑向了客厅。妈妈正站在体重秤旁,嘴里一边咕哝着什么一边又再一次踏上体重秤。“妈妈,您怎么啦?”我不解地问。“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减肥!”妈妈咬牙切齿地握紧了拳头。
  妈妈特别臭美,自从她生完弟弟之后,一下子胖了好多。“减肥!减肥!”成了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我仔细看了看妈妈,好像她的腰上确实多了俩“游泳圈”呢!我也朝妈妈挥了挥小拳头,说:“妈妈,那您加油吧!”
  从妈妈下定决心减肥以后,她每天晚上不吃米饭,不吃肉,只喝汤和吃一点蔬菜,就这样过了几天……
  一天晚上,我刚上床睡觉就听见门外有什么动静,“哧溜——哧溜——”一阵阵声音不断向我传来。我循着声音向门外走去,呀!是老妈!她在墙角偷偷吃泡面呢。我叫道:“妈妈,您不是要减肥吗,怎么还偷吃东西呢?”妈妈看到我,吓了一跳,站了起来,红着脸对我说:“不好意思啦!我不吃了,我下次再也不会偷吃了。”我忍住笑,板住臉说:“减肥贵在坚持,坚持才有收获!”妈妈听了,点点头,红着脸走开了。
  除了饮食控制外,妈妈还坚持每日跑步,科学减肥,一直没再犯以前的错误。有一天早晨,外面下着雨,我想,雨那么大,妈妈应该不会去跑步了吧。正当我想着的时候,透过窗户,我看到妈妈正打着雨伞在小区的走道上慢跑呢……“妈妈真棒啊。”我心里默默地为妈妈点赞,也被妈妈的坚持所感动。
  妈妈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坚持走路上下班,吃饭六分饱……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年过去了,妈妈一下子减了20多斤,“游泳圈”也没有了,妈妈的减肥计划终于成功了,人也变得更美了。
  做事贵在坚持,通过妈妈减肥,我明白了:凡事就像毛泽东爷爷说的“坚持就是胜利”。
  “哇——又减了一公斤!”听那声音,我就知道,妈妈又称体重啦。我出去一看,妈妈正站在体重秤上,笑眯眯地朝我笑呢。
  名师点评:
  四年级的陈一诺小朋友,真是不简单!接近800字的文章篇幅,这可是一个高中生的写作范儿;故事内容充实,情节有起伏,妈妈的形象也很逗;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展开,很有章法,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有了相当的技法;语言表达不但通顺,而且用词比较准确,前后句连贯、得体。当然,还有这个故事本身“贵在坚持”的思想意义也好,主题特别正能量。苏老师喜欢,必须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不过苏老师有个小小的想法,你全文有8个自然段,假如我们做如下一些处理,你看如何?
  第一件事,是想把第7自然段删去。一是这个思想一直贯穿着全文,还要再次强调意义并不大,甚至还要请出毛泽东爷爷来,动静有点大了。
  第二件事,总觉得第4自然段后面的文字似乎有点过分:“我叫道:‘妈妈,您不是要减肥吗,怎么还偷吃东西呢?’妈妈看到我,吓了一跳,站了起来,红着脸对我说:‘不好意思啦!我不吃了,我下次再也不会偷吃了。’我忍住笑,板住脸说:‘减肥贵在坚持,坚持才有收获!’妈妈听了,点点头,红着脸走开了。”一诺这样的好孩子,怎么能这样不同情和理解妈妈,相反还这样去教训妈妈呢?而且还特别大人的口吻。妈妈似乎成了一个偷吃的小孩,一诺成了一个非常懂事的妈妈。假如,当我见到因减肥饿得难受而偷吃的妈妈时,忍不住地叫了一声“妈……”,然后,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一个爱美食的妈妈,又决心爱美节食,真心不容易。而此时的妈妈,害羞得涨红了脸,依然心疼从床上起来的孩子,你以为如何?记住,真实的生活,一定要慎用反串。
  第三件事,第5自然段,开头一句话,省去如何?一是下面早晨的场景中看不出哪里是科学减肥,二是每日跑步的文字下一自然段一开始也有,发现没有?
  第四件事,第6自然段,把“就这样”放在段首,然后,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等字样删去,后面的文字也要稍作瘦身,就用“游泳圈”不见了之类的文字如何?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信一诺小朋友肯定会明白的。
  陈一诺:江苏省力学小学四(4)班学生
  苏雨: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带头人。
  用尖叫声开篇,特别有情景的代入感,能够吸引读者。
  语言再加上情态与动作,把一个鲜活的妈妈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简洁明了的两句插叙,让故事的起因有了着落。
  这“游泳圈”是不是有点夸张过度?“呼拉圈”行不?
  虽是一笔带过,但妈妈减肥的行动已经坚持了好几天,不易之过程令人想象。
  这个偷吃泡面的行为曝光,再次验证了减肥的不易。母子的对话,味道很复杂。
  妈妈真的不简单!
  这已经不是“一下子”了,都一年的努力了!
  故事的主题也鲜明了!
  最后一个镜头,真的好可爱!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在我的印象里,丹麦是一个生长童话的纯美安静的王国。  初识丹麦,源于安徒生和他的《小美人鱼》,后来遇见他的《冰雪皇后》《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再后来,偶尔遇到金·弗珀兹·艾克松的《爷爷变成了幽灵》,让我对丹麦多了一分神往,多了一分敬畏。  《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本小书,2800字左右,精美的图画占了更多的篇幅,适合在有暖暖的昏黄灯光的夜晚,依偎在床头,拥着孩子和被子去看的绘本。  《爷爷变成了幽灵
期刊
“活下来了。”大地将这四个字从滚滚岩浆中翻涌出来,破开阴黑的土层,从四面八方围过来。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就像是许久不曾呼出过空气那样。绝望漆黑黏稠,顺着他微张的嘴灌进他的五脏六腑,比哮喘发作更令他难受,以至于他艰难呼出的那口气也是颤抖的——也许,那也是大地痛苦喘息的余音。  他已经分不清,究竟是自己,抑或是大地在颤抖。  他知道自己现在狼狈不堪。地动天摇的那一刻,他正沉浸在为梦想所付诸的实践中
期刊
下班前,部主任通知她,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她惊愕。料想过这样的时刻,但她更设想过比这要好得多的明天。  站在宽敞明亮、纸香墨香咖啡香四溢的采编办公室,她觉得四处是风,周身发冷。  她问:是一个都不留吗?  主任沉默,半天才说:总编办定的,名额有限,否则有你。  名额有限,但留下的为什么不是我?她全身鼓劲,可问出来的话依然弱弱的,细细的。  后来,同事告诉她,根本没听清她说什么,光听到牙齿打颤。 
期刊
黄建国的小小说《谁先看见村庄》,全文寥寥千余字,与传统小小说相比,缺乏明确的故事情节,也缺乏传统小小说所推崇的反转和翻三番之类的技巧,甚至缺乏鲜明的主人公形象。但作者通过漫不经心的乃至有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对话,来暗示人物性格和心理冲突,生动丰满。  小说一开头用极简的笔墨含蓄地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主要情节。人物是“她们”,从“长途汽车”和“南方”等字眼可以知道两人在南方打工,回老家乡下过年。  第
期刊
那时候,  总是黄昏把我们从野外赶回小村,  好像把一群冬天的小鸟,  从野外赶回黑洞洞的小树林。  妈妈用一个很吓人的故事,  把我们捂进被窝,  我们就在被窝里竖起耳朵,  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声音……  谁家的小狗在叫唤?  通往村外的小路上谁在行走?  老槐树枝在响……  谁在弹琴?  风在胡同里奔跑……  一阵一阵……  一会儿来推推我们的纸窗,  一会儿来撞撞我们的大门……  那时候每一个
期刊
又近冬季,我望着宽大的落地窗,忽然想起故乡的冰窗花了。  冬日的傍晚,天灰扑扑的。风像带着一把利刃,直往骨头缝里扎。  不久,天上飘起了雪花,雪花随着风落在窗台上,透过木格子的玻璃窗,能看到雪铺到地上,薄薄的一层。不一会儿,雪就停了。  窗台上不多的雪花,不时地被风吹走,打着旋儿,飞成雪粒,迷蒙成一片。  室内是安暖的。  炉火烧得正旺,母亲用煤钩子掀开炉盖,煤块通红,火苗一蹿一蹿的,像火舌一样舔
期刊
郑板桥在《瑞鹤仙》中云:“清风来扫,扫落叶尽归炉灶。好闭门煨芋挑灯,灯尽芋香天晓。”挑灯煨芋,芋香伴寒夜,二三知己,围炉夜话,静雅如高古宋画。  冷凝冬日,风雪之夜,山芋粥解决了饥渴,给人安慰。雪夜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琥珀,乡村就是蜷缩在琥珀心中的小虫子。寒夜客来,温贫暖老的山芋粥,棉衣裏身一样熨帖和亲切。  汪曾祺说:“对于土里生长而类似果品的东西,若萝卜,若地瓜,若山芋,都极有爱好,爱好远过桃李柿
期刊
听母亲说,她嫁给父亲那天下着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白茫茫的,遮天蔽日,几米外看不见人。父亲赶着雪地里的马爬犁,带着一袋小米,从几十里外的大山来接母亲。没有聘礼,那一袋小米,解了母亲一家当时的饥寒交迫,救了弟妹的命。那年,母亲18岁。  母亲嫁给父亲那年正赶上闹饥荒。姥姥去世早,姥爷常年有病。母亲是长女,过早承担起养家的重担。看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弟妹饿得面黄肌瘦,命不保夕,母亲不得不早早嫁人,换
期刊
今冬大雪时节,忽然想寻一只瓦缸,那种最粗鄙的陶土烧制出来的,不需釉彩,不需图绘,最本色的瓦缸。脸盆般大,到小腿肚高,就够了。  起因是我在菜场上看到了满目的香肠腊串,红彤彤、油光光,饱满结实,一挂一挂如张灯结彩,用喜庆的形式炫耀着一种满足。吸引我的不是它们的味道,而是它们勾起了我对那些深藏家族印记的年味儿的追忆。  瓦缸用来腌鱼。这是门手艺,虽然并没有尝试过,但我想试试。  江南人家都有腌货的传统
期刊
它叫野香蕉  野香蕉这个名字应该是后来才有的,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说,起码在江苏的盱眙应该是。因为盱眙不产香蕉,香蕉是热带或亚热带水果,而盱眙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处,气候条件不允许香蕉生长。我见有人在院子里种过一棵香蕉树,夏天叶子长了好大,也很绿,郁郁葱葱非常好看,只是结不出果子,还没入冬就枯萎了,软塌塌地瘫了一地。  野香蕉长在盱眙的山里,其他地方应该也有,我猜应该是一个见过香蕉的人给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