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法碳分制备纳米三水合氧化铝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旋转床反应装置中碳分铝酸钠溶液成功制备出一种超薄六角片状的纳米三水合氧化铝(三水铝石)。叙述了实验过程,并讨论了超重力碳分过程中各主要操作参数对产品粒度、形貌和产率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水热老化、超重力水洗及干燥过程对产品的影响。采用TEM、XRD、BET和连续等离子光谱分析仪(SPS)对产品的形貌、粒度、晶型、比表面积、钠离子含量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三水铝石的颗粒形貌为超薄六角片状,晶型为gibbsite类型。根据其比表面积为26.2m^2/g。测算出当量粒度为94.24nm。三水铝石中氧化
其他文献
采用低温液相法(LTAS)制备浆料结合水热后处理工艺,得到分散性良好、羟基缺陷少、平均粒径为50~100nm的BaZr0.2Ti0.8O3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TEM等表征手段,考查了水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1.0代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1.0),用静态法测定了树枝状大分子在高硅溶液中对胶体硅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AMAM1.0在高硅溶液中对胶体硅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种具有壳对称构型,含309个原子的钯金属团簇的熔化行为。钯原子间作用势采用Sutton-Chen多体作用势能。三种壳对称构型分别为正八面体(Cubooctahedron
将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热重(TG)等手段对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
以空心多孔纳米SiO2为缓释载体,利用超临界包埋法、结合球磨分散与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了具有缓释和防止紫外光降解双重特性的阿维菌素纳米缓释粉剂。液相色谱分析表明阿维菌素
高浓度纳米氢氧化铝(ATH)悬浮液制备的难点是黏度大导致传质困难。碳分纳米ATH悬浮液是黏度极高的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其黏度随质量分数增加显著增加。用流变的方法筛选出对悬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