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结婚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意味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古时婚礼有着一套繁复而约定俗成的手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就是我们常說的婚俗“六礼”。而婚宴则是整个婚礼临近结束时的高潮部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婚”与“昏”同。现在北京等城市的年轻人结婚,都讲究开席不能过午,倒是百里之外的天津依旧保留着古代的遗风,是在黄昏时举行婚宴。千里之外的上海亦是如此。今天戏文里婚礼司仪常說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之类的词,也属于以讹传讹。据古时婚俗,新嫁娘过门第二天一早才拜见公婆,正名定分,到这里整个婚礼才算结束。杜甫的《新婚别》一诗中,一对新婚夫妇头一天刚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去从军出征。新娘愁肠百转,委屈地对丈夫說:“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意思是你我的婚礼尚未完成,我的身份还不明确,怎么能去拜见公婆呢?
周朝时期,从一而终的婚俗已为社会所提倡。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者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古时婚礼中的“纳彩”,即男方向女方家送议婚礼物的这个环节中,就出现了具有“从一而终”属性的鸿雁(后用家禽白鹅替代),来表达对新婚夫妇未来的美好祝福。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直到唐代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而在东汉至唐代,还有在“青庐”中拜堂的风俗(见图①),“青庐”是用青布搭成的露天帐篷,一般设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开始举行婚宴。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的诗句,即反映了这种婚俗。
自古以来,婚礼主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婚礼和婚宴的隆重程度。皇家的婚礼牵涉到江山社稷,往往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而寒门小户家的婚宴,图的是喜庆和热闹,排场自然要小得多。同时,婚礼和婚宴也深受时代和社会条件影响,坊间流传的“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的說法,也反映了婚礼形式随着时代发展的规律。
民国时期,市肆中营业性的饭馆等级由低到高大体可分为切面铺、二荤铺、饭馆和饭庄,饭庄一般很少接待散客,主要靠承办大规模的婚宴和寿宴为主业,代表性饭庄有地安门外的庆和堂,西单牌楼的聚贤堂、同和堂,什刹海畔的会贤堂,取灯胡同的同兴堂及金鱼胡同的福寿堂,隆福寺的福全馆等。这些饭庄的服务对象自然是有一定财力的大户人家。
对于一般的市井阶层来說,大馆子自然是消费不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在自家的院子里起炉灶、宴宾客,这样就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行业——“行灶”。顾名思义,“行灶”就是流动的厨师,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往往腋下夹着的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粗白布包,这包袱皮其实就是围裙,里面裹着一两把自己使得顺手的菜刀。白色的粗布包是“行灶”们的招牌,让主顾们一眼就了解了他们的职业。每天凌晨5点左右,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行灶师傅就到了茶馆,要一杯茶慢慢喝着;更有的连杯茶也舍不得要,蹲在茶馆的门口等着主顾的挑选。
一旦被选中,双方谈好了价钱,行灶就会带着一两个徒弟,在婚礼举办的头天下午来到主家的院子,开始重要的准备工作——垒灶、搪灶,即现用砖头和泥巴,砌几个足够支撑婚宴的炉灶。婚宴开始的当天,行灶们天不亮就开始采买,待原料备齐,大约八、九点的时间,便开始了正式的烹制。那时普通人家的婚宴菜肴无非是些家常菜,四喜丸子、清蒸鸡、滑溜肉片、扣肉等八大碗之类,技术并不复杂,难得的是一个“快”字。行灶师傅和几个徒弟从杀鸡褪毛、择菜切配到菜品上桌,短短几个小时要弄出一二十桌甚至更多的菜,没有好手艺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是应付不过来的。
随着西风渐进,民国时期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西式或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我的父母亲是1947结婚的,他们选择了位于南河沿的欧美同学会礼堂举办婚礼,完全采用了西式婚礼的模式。婚礼那天,母亲身着婚纱,而父亲则是一身黑色大礼服。他们的婚礼从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来参加婚礼的除了亲友之外,还有他们的许多中学、大学时的同窗好友。用来招待宾客的晚餐是buffet(即自助餐),代表了当时接受过西方教育熏陶的年轻人的时尚。婚礼结束回到家后,父母亲又换上长袍马褂和旗袍绣鞋,重新照了一组传统中式的照片以作纪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开始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尤其是1960年前后的困难时期,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婚宴也越来越简约化。往往是大家每人出一、两块钱的份子甚至当月的糖票作为贺礼。新郎新娘则置办些茶水、瓜子和糖,邀请领导、亲戚朋友坐坐,就算是宣告完成了终身大事。不过即便这样简单,婚礼带给人的快乐一点也没打折扣。在清贫的岁月里,一颗水果糖也足够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1976年,我和太太的婚礼总共花费了不到200元,从春明食品店买了面包和各种香肠,又买了三条中华烟(那时的中华烟是6元钱一条)和几斤糖,亲友们帮着张罗了牛肉红菜汤、沙拉和切好的香肠等几样西式菜点,就在我们并不算宽敞的屋子里招待了几十位宾客,却也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餐饮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一些机关食堂由于人力充足,也开始承接婚宴。平时低调朴实的机关食堂,拉上几条彩纸就成了婚宴现场。說来有趣,由于来参加婚宴的多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每个桌上必有一个公推出来的“桌长”,这桌长必须是平时做事公道、没有私心的人。婚宴一旦开始,一个桌上的人会很有默契地先把汤汤水水的菜一扫而光,再刻意留下一些好带的“硬菜”。酒过三巡,临近婚宴结束时,大家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铝饭盒,在桌长的分配下,完全平均地把每样菜分装给在座的每个人,好让他们家里的孩子老人也跟着打打牙祭。这一幕是温暖而略带酸涩的,当属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
近三十年来,婚宴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价位也越来越高,酒店的婚宴往往以口味相对平和的粤菜、潮汕菜为主,口味辛辣的川菜、湘菜比例要少些。
一场好的婚宴能反映出主人的修养。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的婚礼形式越来越多,海岛婚礼、游艇婚礼、草坪婚礼等,无不时尚而浪漫。我个人比较推崇露天的自助式婚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绿草如茵的草坪上,宾客们三五畅谈,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既赏心悦目,又避免了浪费,还原了婚礼欢快、愉悦的本质。
婚礼是隆重的人生乐章,是得到亲朋见证和祝福的重要时刻,而婚礼之后的生活却是需要两个人用尽毕生时间去慢慢经营的。高朋满座也好,二人世界也罢,婚礼的豪华和简约,与婚后的幸福程度并不成正比。所以年轻一代不妨理性地操办婚宴,为自己策划一个既温馨难忘、又不流于靡费的美好婚礼和婚宴。
编辑 阎希娟
“婚”与“昏”同。现在北京等城市的年轻人结婚,都讲究开席不能过午,倒是百里之外的天津依旧保留着古代的遗风,是在黄昏时举行婚宴。千里之外的上海亦是如此。今天戏文里婚礼司仪常說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之类的词,也属于以讹传讹。据古时婚俗,新嫁娘过门第二天一早才拜见公婆,正名定分,到这里整个婚礼才算结束。杜甫的《新婚别》一诗中,一对新婚夫妇头一天刚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去从军出征。新娘愁肠百转,委屈地对丈夫說:“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意思是你我的婚礼尚未完成,我的身份还不明确,怎么能去拜见公婆呢?
周朝时期,从一而终的婚俗已为社会所提倡。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者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古时婚礼中的“纳彩”,即男方向女方家送议婚礼物的这个环节中,就出现了具有“从一而终”属性的鸿雁(后用家禽白鹅替代),来表达对新婚夫妇未来的美好祝福。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直到唐代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而在东汉至唐代,还有在“青庐”中拜堂的风俗(见图①),“青庐”是用青布搭成的露天帐篷,一般设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开始举行婚宴。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的诗句,即反映了这种婚俗。
自古以来,婚礼主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婚礼和婚宴的隆重程度。皇家的婚礼牵涉到江山社稷,往往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而寒门小户家的婚宴,图的是喜庆和热闹,排场自然要小得多。同时,婚礼和婚宴也深受时代和社会条件影响,坊间流传的“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的說法,也反映了婚礼形式随着时代发展的规律。
民国时期,市肆中营业性的饭馆等级由低到高大体可分为切面铺、二荤铺、饭馆和饭庄,饭庄一般很少接待散客,主要靠承办大规模的婚宴和寿宴为主业,代表性饭庄有地安门外的庆和堂,西单牌楼的聚贤堂、同和堂,什刹海畔的会贤堂,取灯胡同的同兴堂及金鱼胡同的福寿堂,隆福寺的福全馆等。这些饭庄的服务对象自然是有一定财力的大户人家。
对于一般的市井阶层来說,大馆子自然是消费不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在自家的院子里起炉灶、宴宾客,这样就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行业——“行灶”。顾名思义,“行灶”就是流动的厨师,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往往腋下夹着的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粗白布包,这包袱皮其实就是围裙,里面裹着一两把自己使得顺手的菜刀。白色的粗布包是“行灶”们的招牌,让主顾们一眼就了解了他们的职业。每天凌晨5点左右,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行灶师傅就到了茶馆,要一杯茶慢慢喝着;更有的连杯茶也舍不得要,蹲在茶馆的门口等着主顾的挑选。
一旦被选中,双方谈好了价钱,行灶就会带着一两个徒弟,在婚礼举办的头天下午来到主家的院子,开始重要的准备工作——垒灶、搪灶,即现用砖头和泥巴,砌几个足够支撑婚宴的炉灶。婚宴开始的当天,行灶们天不亮就开始采买,待原料备齐,大约八、九点的时间,便开始了正式的烹制。那时普通人家的婚宴菜肴无非是些家常菜,四喜丸子、清蒸鸡、滑溜肉片、扣肉等八大碗之类,技术并不复杂,难得的是一个“快”字。行灶师傅和几个徒弟从杀鸡褪毛、择菜切配到菜品上桌,短短几个小时要弄出一二十桌甚至更多的菜,没有好手艺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是应付不过来的。
随着西风渐进,民国时期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西式或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我的父母亲是1947结婚的,他们选择了位于南河沿的欧美同学会礼堂举办婚礼,完全采用了西式婚礼的模式。婚礼那天,母亲身着婚纱,而父亲则是一身黑色大礼服。他们的婚礼从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来参加婚礼的除了亲友之外,还有他们的许多中学、大学时的同窗好友。用来招待宾客的晚餐是buffet(即自助餐),代表了当时接受过西方教育熏陶的年轻人的时尚。婚礼结束回到家后,父母亲又换上长袍马褂和旗袍绣鞋,重新照了一组传统中式的照片以作纪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开始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尤其是1960年前后的困难时期,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婚宴也越来越简约化。往往是大家每人出一、两块钱的份子甚至当月的糖票作为贺礼。新郎新娘则置办些茶水、瓜子和糖,邀请领导、亲戚朋友坐坐,就算是宣告完成了终身大事。不过即便这样简单,婚礼带给人的快乐一点也没打折扣。在清贫的岁月里,一颗水果糖也足够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1976年,我和太太的婚礼总共花费了不到200元,从春明食品店买了面包和各种香肠,又买了三条中华烟(那时的中华烟是6元钱一条)和几斤糖,亲友们帮着张罗了牛肉红菜汤、沙拉和切好的香肠等几样西式菜点,就在我们并不算宽敞的屋子里招待了几十位宾客,却也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餐饮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一些机关食堂由于人力充足,也开始承接婚宴。平时低调朴实的机关食堂,拉上几条彩纸就成了婚宴现场。說来有趣,由于来参加婚宴的多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每个桌上必有一个公推出来的“桌长”,这桌长必须是平时做事公道、没有私心的人。婚宴一旦开始,一个桌上的人会很有默契地先把汤汤水水的菜一扫而光,再刻意留下一些好带的“硬菜”。酒过三巡,临近婚宴结束时,大家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铝饭盒,在桌长的分配下,完全平均地把每样菜分装给在座的每个人,好让他们家里的孩子老人也跟着打打牙祭。这一幕是温暖而略带酸涩的,当属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
近三十年来,婚宴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价位也越来越高,酒店的婚宴往往以口味相对平和的粤菜、潮汕菜为主,口味辛辣的川菜、湘菜比例要少些。
一场好的婚宴能反映出主人的修养。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的婚礼形式越来越多,海岛婚礼、游艇婚礼、草坪婚礼等,无不时尚而浪漫。我个人比较推崇露天的自助式婚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绿草如茵的草坪上,宾客们三五畅谈,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既赏心悦目,又避免了浪费,还原了婚礼欢快、愉悦的本质。
婚礼是隆重的人生乐章,是得到亲朋见证和祝福的重要时刻,而婚礼之后的生活却是需要两个人用尽毕生时间去慢慢经营的。高朋满座也好,二人世界也罢,婚礼的豪华和简约,与婚后的幸福程度并不成正比。所以年轻一代不妨理性地操办婚宴,为自己策划一个既温馨难忘、又不流于靡费的美好婚礼和婚宴。
编辑 阎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