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爸爸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爸爸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爸爸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爸爸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聋儿的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成为健全的社会的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对聋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聋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交往能力 聋儿 培养  聋儿因为听觉障碍使之语言发展迟缓,严重影响交往,容易产生孤僻畏缩情绪,不愿接触社会,难以在身体、认知、语言、个性和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教他们学会从听觉途径接受信息,学会听和说,能进行正常的交
期刊
当前的数学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知识的难度在经过几次改编之后降低了很多,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将知识在纵向上的深度要求转变到了对知识的横向思维发展上。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古乐福特的学说,发散思维是以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不拘泥常规、常法,善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进行观察思考、探求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从改变师生观念、实施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高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热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就是人的创造性。小学科学正担负着它的启蒙任务,通过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周围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和联系,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
期刊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式要求出发,提出了教育的功能应以“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文中分析了当今教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和挑战以及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功能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  多年来,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到底以什么为中心,有过许多争论和实践。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经过许多反思,我们终于找到了“失落的主题”,那就是教育的功能
期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教育方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步步为营,相反,若忽视儿童的特点,违背其成长规律,忽视其心理、生理特点,患上教育“强迫症”,这就等于给儿童吃错了药,你越是使劲地教,效果往往会越糟。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学生的主体意识则表现为有较强烈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教育的思想观念也要改变。我们只有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体验到物理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物理化,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提高创新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渠道  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学习的创新。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知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改革的实施、信息化社会的日渐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呈“星火燎原”之势。传统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起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生动化的要求,而多媒体平台凭借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突破了课堂教学的这一瓶颈,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轻松悦耳的音乐背景等,从而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