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国家、省、州教育工作会议把教育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互联网 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目前民族地区教师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教师亟待发展的一项新内容。本文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入手,浅谈了提高小学藏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为适应网络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但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的新形势,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我们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使之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的独特性要求我们用特有的模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全体发展模式的实施通常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第一年,教师开始掌握信息技术,并尝试在教学中应用。第二年,当使用信息技术的课程显示出传统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时,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努力研究更高层次应用信息技术。第三年,教师完全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到这个时候,教师才更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去创新,如团队教学、合作学习和跨学科的项目。最终,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开始形成。由此可见,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努力,不能急于求成。
一、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在起初的阶段的办法是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可以先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其次通过培训要重视教师的观念的更新,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理念: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培养教师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在英特网上查找新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理论文章,通过教师交流学习、座谈讨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作相关的辅导报告,注重突出主体、模块结合、关联指导、反思升华的课程整合原则,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突出课程教材改革、突出课程的整合、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
二、学校要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搭建舞台
学校不仅要在教师技术培训方面下一定的功夫,还要让教师掌握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注重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评比,或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评比及各种信息技术的竞赛,同时对教师日常的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工作进行鼓励和督促。要让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应付几节公开课,应付评比,照这样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无法提高的,而是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素养才会提高,教师才会有所感悟,才有利于学校的信息化的发展。
三、学校要创造环境让教师自己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目前很多学校都配置有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了校园网。开放了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学校中所有计算机都能联入互联网;同时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中心购进了大量的软件和教学资料,逐步在建立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同时在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来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自觉的学习和使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先自己培养适应网络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教师应感到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教师应培养自我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高层次培训活动,也可以通过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本专业深造或取得第二专业学历的学习,也可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訓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整理和运用,做好与自己学科的最佳整合,实现最优化的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式教学,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培养学生在实习实验操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启发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获得信息,得到启发,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四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进行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科研活动,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亲自实践创新,制作和应用教学软件,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政府、学校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中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为民.浅谈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5.
[2]沈滢滢.语文教师的四大关键词[J].中学语文,2010,03.
[3]刘志佳.语文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为适应网络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但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的新形势,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我们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使之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的独特性要求我们用特有的模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全体发展模式的实施通常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第一年,教师开始掌握信息技术,并尝试在教学中应用。第二年,当使用信息技术的课程显示出传统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时,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努力研究更高层次应用信息技术。第三年,教师完全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到这个时候,教师才更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去创新,如团队教学、合作学习和跨学科的项目。最终,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开始形成。由此可见,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努力,不能急于求成。
一、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在起初的阶段的办法是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可以先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其次通过培训要重视教师的观念的更新,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理念: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培养教师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在英特网上查找新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理论文章,通过教师交流学习、座谈讨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作相关的辅导报告,注重突出主体、模块结合、关联指导、反思升华的课程整合原则,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突出课程教材改革、突出课程的整合、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
二、学校要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搭建舞台
学校不仅要在教师技术培训方面下一定的功夫,还要让教师掌握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注重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评比,或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评比及各种信息技术的竞赛,同时对教师日常的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工作进行鼓励和督促。要让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应付几节公开课,应付评比,照这样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无法提高的,而是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素养才会提高,教师才会有所感悟,才有利于学校的信息化的发展。
三、学校要创造环境让教师自己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目前很多学校都配置有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了校园网。开放了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学校中所有计算机都能联入互联网;同时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中心购进了大量的软件和教学资料,逐步在建立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同时在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来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自觉的学习和使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先自己培养适应网络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教师应感到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教师应培养自我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高层次培训活动,也可以通过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本专业深造或取得第二专业学历的学习,也可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訓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整理和运用,做好与自己学科的最佳整合,实现最优化的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式教学,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培养学生在实习实验操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启发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获得信息,得到启发,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四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进行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科研活动,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亲自实践创新,制作和应用教学软件,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政府、学校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中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为民.浅谈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5.
[2]沈滢滢.语文教师的四大关键词[J].中学语文,2010,03.
[3]刘志佳.语文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