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游戏化迅速推进和幼儿发展自主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紧跟步伐,尝试了餐点的自主推进与改革。从小班阶段开始,孩子的餐点不再是单一的由老师给予多少来开展,而是我要吃多少,怎么选择,由我来做主。这一“神奇”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不断跟进,教师方法策略的灵活调整。我们抓住大班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和快速发展期,通过不断调整、实践、思考、再调整与实践,在餐点环节中实施巧分工,体现在幼儿之间的分工,值日生之间的分工,三位老师的分工协作;善合作,有个体之间的合作,也有小组同伴间的合作,还有与家长之间达成默契的合作。共同打造我们餐点的特色,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优化孩子餐点流程,把自主权回归给孩子,在保证合理营养的前提下,让他们成为餐点活动的小主人,尝试争做生活环节的担当者。收获中亦有不足,进步中亦有困惑,踩过泥泞与艰辛,朝着下一步不断探索前进。
关键词:分工;合作;促进
随着课改新理念的不断推进,我们开始了对幼儿餐点能力的探索。孩子的餐点不再是单一的由老师给予多少来开展,而是渐渐变为我要吃多少,怎么选择,由我来做主。这一“神奇”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不断跟进,教师方法策略的灵活调整。我们抓住大班幼儿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巧”字为先,分工合理,促进餐点顺畅开展。
《墨子.贵义》中说:利于人,谓之巧。巧,是心思灵敏,工有精密,灵巧义。全班几十个孩子,缜密的分工,必须忙而不乱,既要发挥孩子的主导,又要合理运作餐点流程,“巧”字应为先。
以小点心(牛奶、饼干等)为例。如何进行餐點的管理,使其有条不紊,运作顺畅?其一“巧”取意见。餐点活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时间,与自选活动相结合,自由度把握在孩子们手中。而老师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卸下服务人员的职责,把服务权回归孩子,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是乐意并可行的。孩子人数多,首先要有先有后,分工合理,保证秩序。我们先与小朋友商量:老师如果不给你们分牛奶和饼干,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从众多的想法中,提取经验,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将餐点人员分为值日生和非值日生。为了保持孩子的积极性,争取快速轮换,我们就6个为一批,一周一轮换,以小朋友自选为前提,人人可轮当值日生。
其二,动手灵“巧”。每班都有点心区,我谓之“雅座”,饱含了优雅、文明用餐礼仪。担任值日生的小朋友,先在餐点区备餐。有的擦桌子,有的搬椅子,有的开饼干,有的摆饼干,不同的饼干可以按大小分开摆放,一片两片三片的区分并放置对应的桌子上。这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孩子们的分工协调,心灵手巧。为了减少等待,我们尝试了值日生先吃点心的方法,然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大家的餐点时光。到了非值日生点心时,如有因操作而忘了喝牛奶,则由值日生来友情提醒,最后仍由值日生收拾整理点心区。我们的雅座似乎弄成了一个小餐厅,服务员不但备餐,还要关心客人进餐情况,最后整理打烊,轮到的孩子一个个正在变成小“巧手”。分工中锻炼了服务能力,动手能力。错开时间,巧妙安排,促进了餐点顺利开展和顺畅结束。
二、“善”字为辅,观察合作,构建餐点合理优化。
善,驯良美好的品行之意。也可作为擅长,美好,善始善终。集体进餐,有别于家庭进餐,孩子的进餐偏好又各有特点,加上天性活泼好动,管理上必须下点功夫。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好习惯,共建餐点优化。
我们根据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商量结果,选择了“一条龙”服务。以午餐为例,值日生备餐,非值日生做安静的分享活动。两者分开,互不干扰。备餐时,由一个值日生先去看一看,分享今天的饭菜及营养,比如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值日生搬回自己的小椅子后,洗好手,分好一组筷子,尝试擦一组,小朋友撤回一组的方法,同时善意提醒同桌:第几组,请回来。该组孩子搬回椅子小便、洗手、排队、盛好蔬菜再盛荤菜、最后是米饭。一切都是自主进行。
孩子们必须学会善于观察。老师的提醒逐渐退出舞台后,改为自己的观察和值日生提醒为主。孩子盛饭菜可以站在小点子上,为避免拥挤,老师则在一旁作观察引导。孩子轮到自己盛菜之前预先拿好餐具。在擦桌子方面,大班孩子一开始由老师来擦桌,逐渐过渡,基本学会擦桌方法之后,教师角色后退。小朋友进餐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观察,人少时错峰来盛汤,汤里面的材料也要注意每个食材的均衡,不可只盛取单一的食材,汤水分量恰当,避免泼洒。这些都需要孩子的眼力,即观察能力。
其二善于合作。对个体而言,两只手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一次次的锻炼,一次次的提升。有时会失败,有时会泼洒,有时会不熟练和不顺畅,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有当自己的两只小手不断合作,与别人之间的协调不断历练之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动作越练越娴熟。
合作,还体现在一张桌子上的小朋友之间的合作。大家把吃剩下的残渣骨头,放进中间的大盆子里,不但可以管理好自己桌面的整洁,还能够通力合作,保持一组上的桌面整洁,遇到不小心搞出来的残渣,也能自觉检查并收进盆里。最晚吃完的一个孩子,还要记得把骨头盆子收拾整理掉。
值日生的合作也是一大亮点。比如餐后显身手:有的捡米粒,粘粘的不好扫的,小朋友建议去捡掉,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有的拖地,大家相互合作,最后由老师来完善整理环境卫生。我们还尝试跟不同的小朋友一起进餐。比如:你想搬哪一组,跟谁坐都可以,自由组合,迸发出新的力量,安静愉快进餐,一起把午餐环节推进下去。
三位老师也是合作团体,一位老师在前面观察组织开展餐前游戏,一位老师负责后面雅座里的事宜,一位老师负责盥洗事宜。形成合作,长此以往,小朋友的餐点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孩子的自控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优化了餐点管理。
总而言之,以“善”为辅,除了善于观察,善于合作,还需与人为善,注意排队取餐、进餐的礼貌与礼仪。集体餐点善于为他人着想,不给别人添堵,一起遵守餐点公约,使其更趋向合理与优化。
三、“促”字助澜,灵活处理,提高餐点技能完善。
促,有使前进,推动发展之意。孩子的年龄,决定着他们的动作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在餐点环节中,偶发性的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盛的米饭掉落在桌上或地板上;比如,汤水泼洒出来了。这些事情,我们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毕竟孩子操作能力尚未理想化。只要孩子自己不逃避,简单的捡一捡,用纸巾或抹布擦一擦即可。在失败中,获得经验,获得幸福感,为自己的灵活处理而感到了不起。
餐后,有人发现饭碗里不干净,存在浪费现象,孩子们也商量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设立一位“看碗人”,有监督,才有促进。大家一致觉得这个角色可以由第一个吃完饭的值日生来担任。主要任务是1看餐具是否干净,2看把碗筷摆放整齐,3提醒餐后漱口,另加4查看餐桌是否干净。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以“促”为督,推波助澜,实践下来欣喜的发现:孩子们基本能吃干净、放好碗筷、勤漱口,进餐有始有终爱干净了。
另一方面,餐点技能的完善和提升,光靠幼儿园单方面的的培养努力是效果不明显的,为了达到理想状态,我们和家长进行了家园合作共育,一起做好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孩子的本领。我们以朴素的语言,设立了一系列问题,每项分为四个答案,这样一来,家长也明白了我们开展的这个研究,乐意配合,不甘心自己孩子落在后头,从而形成了家园合力,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把孩子不太可能的潜力,有效的发挥了出来。
人们常说:艺术家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阶段的启蒙老师,往往什么样的态度和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巧分工,善合作,共促进,在平时的生活餐点中,不断的赋予新的实践,注入新的理念,付之新的行动,细琢磨,常反思,稳上升。能力发展促进了餐点新方法的实施,新的实施方法反之又促进了孩子能力的优化与提升。孩子们在生活中发挥潜能,减少依赖,增强主动性,在通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完善技能,建立美好的情感态度,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杭艳红,1976.11.25,女,汉,籍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学历:本科,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职称和研究方向:小教一级教师,幼儿教育。
关键词:分工;合作;促进
随着课改新理念的不断推进,我们开始了对幼儿餐点能力的探索。孩子的餐点不再是单一的由老师给予多少来开展,而是渐渐变为我要吃多少,怎么选择,由我来做主。这一“神奇”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不断跟进,教师方法策略的灵活调整。我们抓住大班幼儿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巧”字为先,分工合理,促进餐点顺畅开展。
《墨子.贵义》中说:利于人,谓之巧。巧,是心思灵敏,工有精密,灵巧义。全班几十个孩子,缜密的分工,必须忙而不乱,既要发挥孩子的主导,又要合理运作餐点流程,“巧”字应为先。
以小点心(牛奶、饼干等)为例。如何进行餐點的管理,使其有条不紊,运作顺畅?其一“巧”取意见。餐点活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时间,与自选活动相结合,自由度把握在孩子们手中。而老师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卸下服务人员的职责,把服务权回归孩子,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是乐意并可行的。孩子人数多,首先要有先有后,分工合理,保证秩序。我们先与小朋友商量:老师如果不给你们分牛奶和饼干,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从众多的想法中,提取经验,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将餐点人员分为值日生和非值日生。为了保持孩子的积极性,争取快速轮换,我们就6个为一批,一周一轮换,以小朋友自选为前提,人人可轮当值日生。
其二,动手灵“巧”。每班都有点心区,我谓之“雅座”,饱含了优雅、文明用餐礼仪。担任值日生的小朋友,先在餐点区备餐。有的擦桌子,有的搬椅子,有的开饼干,有的摆饼干,不同的饼干可以按大小分开摆放,一片两片三片的区分并放置对应的桌子上。这一系列的活动,需要孩子们的分工协调,心灵手巧。为了减少等待,我们尝试了值日生先吃点心的方法,然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大家的餐点时光。到了非值日生点心时,如有因操作而忘了喝牛奶,则由值日生来友情提醒,最后仍由值日生收拾整理点心区。我们的雅座似乎弄成了一个小餐厅,服务员不但备餐,还要关心客人进餐情况,最后整理打烊,轮到的孩子一个个正在变成小“巧手”。分工中锻炼了服务能力,动手能力。错开时间,巧妙安排,促进了餐点顺利开展和顺畅结束。
二、“善”字为辅,观察合作,构建餐点合理优化。
善,驯良美好的品行之意。也可作为擅长,美好,善始善终。集体进餐,有别于家庭进餐,孩子的进餐偏好又各有特点,加上天性活泼好动,管理上必须下点功夫。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好习惯,共建餐点优化。
我们根据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商量结果,选择了“一条龙”服务。以午餐为例,值日生备餐,非值日生做安静的分享活动。两者分开,互不干扰。备餐时,由一个值日生先去看一看,分享今天的饭菜及营养,比如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值日生搬回自己的小椅子后,洗好手,分好一组筷子,尝试擦一组,小朋友撤回一组的方法,同时善意提醒同桌:第几组,请回来。该组孩子搬回椅子小便、洗手、排队、盛好蔬菜再盛荤菜、最后是米饭。一切都是自主进行。
孩子们必须学会善于观察。老师的提醒逐渐退出舞台后,改为自己的观察和值日生提醒为主。孩子盛饭菜可以站在小点子上,为避免拥挤,老师则在一旁作观察引导。孩子轮到自己盛菜之前预先拿好餐具。在擦桌子方面,大班孩子一开始由老师来擦桌,逐渐过渡,基本学会擦桌方法之后,教师角色后退。小朋友进餐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观察,人少时错峰来盛汤,汤里面的材料也要注意每个食材的均衡,不可只盛取单一的食材,汤水分量恰当,避免泼洒。这些都需要孩子的眼力,即观察能力。
其二善于合作。对个体而言,两只手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一次次的锻炼,一次次的提升。有时会失败,有时会泼洒,有时会不熟练和不顺畅,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有当自己的两只小手不断合作,与别人之间的协调不断历练之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动作越练越娴熟。
合作,还体现在一张桌子上的小朋友之间的合作。大家把吃剩下的残渣骨头,放进中间的大盆子里,不但可以管理好自己桌面的整洁,还能够通力合作,保持一组上的桌面整洁,遇到不小心搞出来的残渣,也能自觉检查并收进盆里。最晚吃完的一个孩子,还要记得把骨头盆子收拾整理掉。
值日生的合作也是一大亮点。比如餐后显身手:有的捡米粒,粘粘的不好扫的,小朋友建议去捡掉,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有的拖地,大家相互合作,最后由老师来完善整理环境卫生。我们还尝试跟不同的小朋友一起进餐。比如:你想搬哪一组,跟谁坐都可以,自由组合,迸发出新的力量,安静愉快进餐,一起把午餐环节推进下去。
三位老师也是合作团体,一位老师在前面观察组织开展餐前游戏,一位老师负责后面雅座里的事宜,一位老师负责盥洗事宜。形成合作,长此以往,小朋友的餐点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孩子的自控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优化了餐点管理。
总而言之,以“善”为辅,除了善于观察,善于合作,还需与人为善,注意排队取餐、进餐的礼貌与礼仪。集体餐点善于为他人着想,不给别人添堵,一起遵守餐点公约,使其更趋向合理与优化。
三、“促”字助澜,灵活处理,提高餐点技能完善。
促,有使前进,推动发展之意。孩子的年龄,决定着他们的动作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在餐点环节中,偶发性的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盛的米饭掉落在桌上或地板上;比如,汤水泼洒出来了。这些事情,我们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毕竟孩子操作能力尚未理想化。只要孩子自己不逃避,简单的捡一捡,用纸巾或抹布擦一擦即可。在失败中,获得经验,获得幸福感,为自己的灵活处理而感到了不起。
餐后,有人发现饭碗里不干净,存在浪费现象,孩子们也商量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设立一位“看碗人”,有监督,才有促进。大家一致觉得这个角色可以由第一个吃完饭的值日生来担任。主要任务是1看餐具是否干净,2看把碗筷摆放整齐,3提醒餐后漱口,另加4查看餐桌是否干净。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以“促”为督,推波助澜,实践下来欣喜的发现:孩子们基本能吃干净、放好碗筷、勤漱口,进餐有始有终爱干净了。
另一方面,餐点技能的完善和提升,光靠幼儿园单方面的的培养努力是效果不明显的,为了达到理想状态,我们和家长进行了家园合作共育,一起做好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孩子的本领。我们以朴素的语言,设立了一系列问题,每项分为四个答案,这样一来,家长也明白了我们开展的这个研究,乐意配合,不甘心自己孩子落在后头,从而形成了家园合力,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把孩子不太可能的潜力,有效的发挥了出来。
人们常说:艺术家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阶段的启蒙老师,往往什么样的态度和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巧分工,善合作,共促进,在平时的生活餐点中,不断的赋予新的实践,注入新的理念,付之新的行动,细琢磨,常反思,稳上升。能力发展促进了餐点新方法的实施,新的实施方法反之又促进了孩子能力的优化与提升。孩子们在生活中发挥潜能,减少依赖,增强主动性,在通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完善技能,建立美好的情感态度,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杭艳红,1976.11.25,女,汉,籍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学历:本科,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职称和研究方向:小教一级教师,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