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劳动技术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于增加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树立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及促进学生达到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倡儿童要从小培养劳动技术素养,他提出“在劳力上劳心”,即指在培养儿童劳动技能的时候要注重劳动创新。
关键词:小学劳动技术素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49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劳动技术课所体现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手和脑协调并用,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其技术素养的形成。下面就对谈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进行一点初步和浅显的研究,目的是以促进并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的让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1]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
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融合知识与技术为一体的技能性基础学科,而在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则是对于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很多教师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在所要教学学习内容的教学观念上还没有深刻领悟到劳动技术课具体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学生学习中所展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较的轻视更甚至是忽视劳动技术课程的教育,觉得劳动技术课程可有可无。在课堂教学期间随意性很大,甚至放任学生,这样教学质量也不高,教学状况不太理想,并且限制了让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主题。所以,研究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争分夺秒地指引学生开展学习任务和实践操作变得十分重要。[2]
二、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1.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导入新课要激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和数学一样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实物观察导入”“讨论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把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掌握在教學活动本身,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新颖有趣的小制作进行说理,这样更符合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成长。[3]
2.重视教学管理,形成劳动习惯
如果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只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兴趣固然重要,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不可或缺。
(1) 要引导孩子热爱并尊敬劳动者,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果实,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价值,只有让他们对劳动者和劳动价值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意志品质,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虽然良好的习惯养成得益于正确的引导,但还需要在细节上多加巩固。只有对细节的屡次强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自觉监督。 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必须从小学生的家务劳动开始,不能小看这事,现在的孩子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与许多家长的思想分不开,在他们眼里认为“现在孩子还小,等将来他长大了就自己会劳动”很有关系。其实,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习惯。在学生开始第一次接触劳动技术课时教师就必须要求他们要做到劳动的四项基本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坚持做;公益劳动主动做;生产劳动学着做。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他们才会自觉克服困难,慢慢地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促进自我发展,最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培养自主创新,勇于实践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后,教师就应该大胆地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让学生在动手前要有充分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设计。当然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培养他们严谨的技术思维和良好的技术意识。
4.学会欣赏成果,懂得劳动的价值
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同伴和成人分享自己的果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增强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问题的兴趣。虽然自我认同也能促进学生的成功,但得到别人的认同效果远远大于自我欣赏。展示不仅让成功的孩子多次地体验到了快乐,而且也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有了參与和参考的机会。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从而达到相互学习、激励的效果。例如将学生课堂上的优秀作品,学生课外制作的劳动技术作品用来布置教室,陈列展出,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及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自己作品的特点。要想在互相欣赏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要有相互交流的时机,唯有借鉴才能有所创新。学校为保持学生的兴趣,特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与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宽,情感得到了体现,能力得到了提高,每一个学生在展示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4]
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偏向于实践的学科,要想提高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从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入手,通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加强他们对劳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总之,只要教师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精细的考究和观察,多动脑,多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劳动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使国家开设的这门课成变得更加具有价值,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菊.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21):94-94.
[2]张赛儿.引探究开思路重拓展――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6):40-43.
[3]周佳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3).
[4]伍小青,李慧芳.论农村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08).
关键词:小学劳动技术素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49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劳动技术课所体现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手和脑协调并用,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其技术素养的形成。下面就对谈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进行一点初步和浅显的研究,目的是以促进并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的让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1]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
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融合知识与技术为一体的技能性基础学科,而在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则是对于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很多教师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在所要教学学习内容的教学观念上还没有深刻领悟到劳动技术课具体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学生学习中所展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较的轻视更甚至是忽视劳动技术课程的教育,觉得劳动技术课程可有可无。在课堂教学期间随意性很大,甚至放任学生,这样教学质量也不高,教学状况不太理想,并且限制了让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主题。所以,研究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争分夺秒地指引学生开展学习任务和实践操作变得十分重要。[2]
二、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1.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导入新课要激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和数学一样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实物观察导入”“讨论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把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掌握在教學活动本身,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新颖有趣的小制作进行说理,这样更符合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成长。[3]
2.重视教学管理,形成劳动习惯
如果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只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兴趣固然重要,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不可或缺。
(1) 要引导孩子热爱并尊敬劳动者,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果实,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价值,只有让他们对劳动者和劳动价值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意志品质,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虽然良好的习惯养成得益于正确的引导,但还需要在细节上多加巩固。只有对细节的屡次强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自觉监督。 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必须从小学生的家务劳动开始,不能小看这事,现在的孩子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与许多家长的思想分不开,在他们眼里认为“现在孩子还小,等将来他长大了就自己会劳动”很有关系。其实,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习惯。在学生开始第一次接触劳动技术课时教师就必须要求他们要做到劳动的四项基本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坚持做;公益劳动主动做;生产劳动学着做。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他们才会自觉克服困难,慢慢地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促进自我发展,最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培养自主创新,勇于实践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后,教师就应该大胆地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让学生在动手前要有充分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设计。当然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培养他们严谨的技术思维和良好的技术意识。
4.学会欣赏成果,懂得劳动的价值
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同伴和成人分享自己的果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增强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问题的兴趣。虽然自我认同也能促进学生的成功,但得到别人的认同效果远远大于自我欣赏。展示不仅让成功的孩子多次地体验到了快乐,而且也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有了參与和参考的机会。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从而达到相互学习、激励的效果。例如将学生课堂上的优秀作品,学生课外制作的劳动技术作品用来布置教室,陈列展出,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及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自己作品的特点。要想在互相欣赏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要有相互交流的时机,唯有借鉴才能有所创新。学校为保持学生的兴趣,特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与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宽,情感得到了体现,能力得到了提高,每一个学生在展示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4]
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偏向于实践的学科,要想提高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从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入手,通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加强他们对劳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总之,只要教师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精细的考究和观察,多动脑,多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劳动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使国家开设的这门课成变得更加具有价值,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菊.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21):94-94.
[2]张赛儿.引探究开思路重拓展――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6):40-43.
[3]周佳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3).
[4]伍小青,李慧芳.论农村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