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不愿纠正斯诺的失误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毅是毛泽东特许留胡子的将军,毛泽东叫他“孙行者”,人们称他“孙胡子”。
  1938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下了“震撼了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的中译本出版。半个世纪以来,这本书一版再版,印数超过百万册,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但由于斯诺的笔误,竟将书中一幅6人合影照片中的孙毅误写成邓华,并且一误就是50年。
  孙毅的外孙和女儿都曾怀疑照片中标为邓华的那个人是孙毅。他们询问孙毅,但孙毅笑而不答,不置可否,也从未提出要纠正。后来,孙的女儿写信向此书的编辑提出疑问。为慎重起见,编辑找到当时年近80高龄、照片中6人之一的聂荣臻元帅。聂帅用放大镜对照片逐个仔细审视后,辨认出了自己的战友,他指着标为邓华的那个人肯定地说:“这是‘孙胡子’!”
  后来记者问孙毅,《红星照耀中国》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又多次再版,其实你早就知道书中照片上标着邓华的那个人就是你,你为什么对斯诺的失误从未提出更正要求呢?孙说:“我老汉是幸存者、是后死者,和死去的先烈比,我是只有从苦之劳,而乏建树之功。”说到牺牲了的战友,孙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孙还说:“斯诺对中国革命历史起的作用是伟大的,一个外国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都不计较个人安危,我一个中国人有什么可争的呢?”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凭孙毅的资历,完全可以评为上将或中将军衔。评衔前,孙给组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只有从苦之劳而乏建树之功,评衔时要宁低勿高,授我少将军衔足矣。我投身革命决不是为了升高官、要厚禄。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已经大大超过我的奉献了。”但后来组织上还是将他评为中将军衔。
其他文献
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急需大批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实用人才,然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听说训练还缺乏足够的强度。为了尽快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应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去加大听说训练的强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仅结合自己的训练情况谈些肤浅认识。   一、优化教学媒体,加大训练强度   听说训练如同其它技能训练一样需借助于优良的物质条件,它所需要的正是现代化的电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