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创新的机遇,创新的事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去创新。
关键词:关爱坚信 独立个性创新潜能学会质疑 学会提问
托尔斯泰说:“我们创造,没有激情是不行的。”特鲁斯坦雅克也说:“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比教学这一职业更为崇高,那么他们就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一行。我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充满了创造的激情。”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创新的机遇,创新的事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去创新。
如何加强和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入手:
1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无私地关爱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说:“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关心每一位学生,就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无私地关爱。关爱学生也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当学生出现思想上矛盾、情绪上波动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应留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关习学生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人,通过各项途径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保护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受益终身,帮助他们逐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作为教师,应该坚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学习成功的。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教师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我们要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也就是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
3 教师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尤其是那些聪明活泼、爱动脑动手的学生,更易为这种“统得过死”的教学体系所伤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也就要求教师要有独立个性。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4 教师不可低估差生的创新潜能
在创新面前,后进生和优秀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差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教师以委婉鼓励的赞美,唤醒差生的自信。一个学生若得不到老师的赞美,久而久之,自信的火苗就会消失湮灭,学习兴趣也会一落千丈。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其是对待差生。只要你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并不是顽石一块,他们会慢慢变聪明,会慢慢进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真心而又恰倒好处的加以赞扬,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要相信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我们的冷眼里有牛顿,我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5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 “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离开了问题,就像人失去了心脏,没有了生命。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开始。只有当一个学生有问题时,它的思维才得到激活,才开始了对知识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爱问。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轻松的活动空间,因为只有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问。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关爱坚信 独立个性创新潜能学会质疑 学会提问
托尔斯泰说:“我们创造,没有激情是不行的。”特鲁斯坦雅克也说:“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比教学这一职业更为崇高,那么他们就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一行。我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充满了创造的激情。”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创新的机遇,创新的事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去创新。
如何加强和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入手:
1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无私地关爱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说:“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关心每一位学生,就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无私地关爱。关爱学生也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当学生出现思想上矛盾、情绪上波动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应留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关习学生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人,通过各项途径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保护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受益终身,帮助他们逐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作为教师,应该坚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学习成功的。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教师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我们要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也就是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
3 教师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尤其是那些聪明活泼、爱动脑动手的学生,更易为这种“统得过死”的教学体系所伤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也就要求教师要有独立个性。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4 教师不可低估差生的创新潜能
在创新面前,后进生和优秀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差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教师以委婉鼓励的赞美,唤醒差生的自信。一个学生若得不到老师的赞美,久而久之,自信的火苗就会消失湮灭,学习兴趣也会一落千丈。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其是对待差生。只要你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并不是顽石一块,他们会慢慢变聪明,会慢慢进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真心而又恰倒好处的加以赞扬,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要相信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我们的冷眼里有牛顿,我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5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 “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离开了问题,就像人失去了心脏,没有了生命。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开始。只有当一个学生有问题时,它的思维才得到激活,才开始了对知识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爱问。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轻松的活动空间,因为只有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问。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