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开始了学分制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笔者根据本省学分制试点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技工院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分制 问题 对策
  
  学分制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制度。它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
  一、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生源整体素质下降和参差不齐的办学现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从2007年下半年起,江西省在部分技工院校开始了学分制的试点工作。试点院校在比较国内外高校学分制的基础上,根据技工院校的办学特点,制定了学分制实施细则,开始了学分制的实践工作。通过几年来学分制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技工院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有的期望学分制管理能立竿见影,将学分制当作灵丹妙药,好像学分制管理一旦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自然增强,学习成绩就自然提高,学生的行为就自然规范;更有一些学生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减负减压、轻松过关的机遇。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学分制和没能适应学分制的管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思想障碍。
  2.师资问题
  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这些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每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必然要多开设个性化的课程,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项目,承担这些课程的讲授和能力项目的训练比学年制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师。目前学校专业教师紧张,很多专业老师已经达到了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很难再开设选修课,因此学生选教师这一条就更难实现。
  3.学生问题
  有些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对个人的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设计或期望,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在选择模块方向,选择能力训练项目时缺乏目的性,在课程学习、能力训练中缺少主动性,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也欠合理。这些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值得我们重视和进一步思考。
  4.投入问题
  实施学分制改革,无疑会增加办学成本。首先课程改革需要整合课程或开设新的课程,这些课程通常是没有现成教材的,需要编著讲义,讲义费是不能另收的。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改革,学校要给予经费奖励。实施学分制增加了管理难度,学校还需要加大教学和管理投入。其次在硬件建设方面,实施学分制肯定要加强硬件建设,举个简单例子,选修课会出现有的课程学生多、有的课程学生少的问题,多的普通教室坐不下,少的不足20人,学校得准备更多的公共教室,需要配备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其他硬件条件,这必定要增加新的投入。
  5.管理问题
  实行学分制后,教学由按班级统一管理变为按课程统一管理,教学管理更加繁杂,选修课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形成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6.教材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部颁的全国统编教材,普遍存在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表现为:要求统一、标准高、内容深、重理论、轻技能等。使用这些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7.政策问题
  要充分发挥学分制的应有效益,单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是绝对办不好的,需要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校际之间的协作和社会、政府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如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需要对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界定、学分的标准规范化,才能得到社会和校际的认可;学分制下的收费政策、学制年限还有待于建立完善,如目前还没有补修学分的收费规定。
  二、实施学分制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学分制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出现到现在,尽管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技工院校如何实施学分制,对于学校领导和全校教职员工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学分制的实施,彻底地改变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往学校是管理者,教师是教育的提供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课程则相当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配给品,但是在学分制条件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学校中形成了一种以相对自由选择为基础的市场关系,学校变成了超市,教师变成了供货商,学生成为了消费者,而课程成为了商品。所以从领导到教师一定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思想,摒弃过时的淘汰教育、精英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从观念上接受学分制。
  2.寻求政策支持
  由于政策不健全,导致很多学分制工作不能进行。如毕业证书的提前办理、学分的收费、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资源的共享等问题都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所以,学校要寻求政策的支持,如:落实按学分收费,建立“学分银行”,制定跨校选课、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制度,促进资源共享,主管部门要落实一年数次验印的规定,让学生提前毕业能变成现实等。
  3.制定好合适的方案
  推进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启动之初一定要深思熟虑,制订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学分制体系和推进方案。在制订方案时,学校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即“两个有机结合”,一是理念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既要体现学分制的特点,又要兼顾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二是积极推进和稳妥实施的有机结合,要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十年磨一剑”,如某试点院校的整体方案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一份既能体现学分制特点,又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操作方案。该校的实践证明,一份完善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是顺利推行学分制的前提和保证。
  4.加强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学分制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课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都将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熟悉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应对更加繁杂的教务工作,建立学分制下新型的、稳定的教学秩序,形成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实施学分制,不论是进行分层教学、限选课、任选课的教学、还是选师制的实行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实施学分制还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开发选修课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拓宽知识面,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选师制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开课能力,满足学分制的需求。
  5.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所在,通过课程改革,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让学分制发挥作用。学分制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和土壤。打个比方,借用计算机的术语,无论是原来的传统教学管理制度,还是现在的学分制,都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只不过原来的是DOS系统,现在的学分制则是Windows XP,这种操作系统更为先进,但如果没有软件,最好的操作系统也不能发挥作用。在学分制平台上,课程便是“软件”,传统的课程已经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如果不进行课程改革,学分制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因此,课程改革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如何建立学分制下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学校要组织老师深入企业调研,让老师们了解企业环境,明确岗位需求,为修订教学计划、选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学分制课程体系应当体现新的职业教育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按文化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安排课程计划及各部分的学分,课程结构要保证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的合理比例,满足市场的需求。
  6.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实行学分制会导致教学管理工作量的成倍增加,管理复杂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制定缜密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及详细的工作计划。这样,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有条不紊地予以解决。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学分制应用软件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以及学生成绩处理、排课等都可以通过该软件来完成,提高管理效率。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学分制软件缺乏个性化,买回来后往往不适合自己学校的需要,所以最好自己组织人员开发,或者是请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
  7.加大基本设施的投入,改善硬件条件
  实行学分制无论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都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加大管理投入,保证新课程的实施。学校要配备数量足够、规格各异的教室,配备充足的教学器材,重视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图书馆的藏书,必要的经济投入是实施学分制的保证。
  实行学分制是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技工院校实行学分制虽有一些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技工院校在试行学分制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管教管导、分步推进等原则,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黎明.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武翠红.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成人教育,2008(3).
  [3]关宇霞.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情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江西省技工学校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土地信息的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从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内容,对该系统建立的方向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能为我国地籍管理创造出新的可能。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开放性  土地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我们得以生存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增幅为4.2倍。但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需求却相对不足。每年有往届毕业生没有就业的人数近百万,以及退伍复员军人、新增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等,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日渐激烈,形势日趋严峻。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没有适当的疏导途径缓解其压力,往往会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会
本文评估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的实际效果,认为农信社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应加强金融深化,引入新的博弈主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本文通过对荆门市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实证分析,针对当前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探讨在新的经济增长背景下,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应建立怎样的金融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