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考古新发现定论而震惊中外,闻名于世。这一时期古代先人所使用并能遗存的只有石器、陶器和玉器。在目前尚存的三种实物中,尤以玉器最为珍贵,因为它是当时最为兴盛发达宗教文化的产物,是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物证,具有重要的综合研究价值。所以,一直以来倍受国内外的追捧。
至80年代后,随着辽宁和内蒙古两个地区考古遗址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公布于世,媒体报道和考古界的学术讨论不断升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时期玉器文物价值。也正是因为红山古玉文物有重大价值,不少人铤而走险。在内蒙古和辽宁两个地区的赤峰、朝阳、阜新等红山文化遗址区内出现了不少仿制红山古玉的作坊。大量粗制滥造的仿制红山古玉赝品,流向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上海、广东开设的旧物地摊。一时间,就是这些赝品,让本来就没有经验的人们,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特别是那些抱有侥幸检漏心里的收藏者,买了假的红山古玉赝品,蒙受了巨大损失。以至于影响到至今,人们一说起红山古玉,就谈玉色变,一句话,民间流散的红山古玉没有真品,全是假的。这些鱼目混珠的造假者,给本来真正的红山古玉文物蒙上了一层阴影,使红山古玉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造假泛滥,赝品横行,确实混淆了人们辨识红山古玉真品的视线。因此,是否可以说,流散在民间就没有红山古玉真品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为什么?这是因为红山文化遗址正式发掘较晚特殊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偏盖全。因为没有准确的地层关系,过去我们把民间早已出现本来应该归代的红山古玉真品及时辩识出来,有时甚至错误地把红山古玉归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年代进行断代。其实,在红山文化正式断代之前,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已经出现。
原辽宁省考古所郭大顺专家说:“红山文化玉器在20世纪初已见著录,并为海内外一些大博物馆收录。据不完全统计,红山文化玉器旧藏于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手中,过去公布过的在国外有多例。例如:美国华盛顿佛勒尔博物馆收藏的勾云形玉(佩)、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收藏的龙鳞纹钭口筒形玉(箍),法国吉美美术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玉雕龙。国内主要有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市历史艺术馆和上海博物馆等建馆早的博物馆的收藏品和辽宁省文物店、赤峰市文物店近年来的收购品。另外,私人收藏的有傅祖谟家藏的一批。其余的多是零星收集品,都没有明确出土地点。”[1]
从郭大顺专家在所著的《红山文化》考古著作中提供的上述资料与事实,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物证。美国、法国、英国等几个国家博物馆收藏红山文化玉器也好,国内上海、天津、辽宁博物馆收藏也罢,应该说他们收集到的这些红山古玉真品全部来自红山文化遗址区或者民间老百姓早年的发现。现在看,这些玉器的考证,按照考古学科学地层关系上判定,都没有准确的出土地点。你能简单的说它不是红山古玉真品吗?笔者在长期研究红利用山古玉承载的历史信息,解析当时先民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中发现,有两个原因造成早期大量的红山古玉遗存流散在民间。一是,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葬制埋藏较浅,早年容易被发现,只是人们不知道那个时代,没重视这些文物。二是,由于红山文化当时宗教信仰及其盛行,已经达到高峰,随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因祭祀的仪式和场所不固定。所以,造成许多祭祀活动所用的古玉器不完全都葬于死者墓中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说,红山古玉的真品遗存,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什么原因,流散在民间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它的鉴定问题。但是,在我国高层的研究专家中,对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鉴定上却出现了不同见解:一些专家的观点是:对红山古玉的真品界定,凡是考古墓中发掘出来有地层关系出来的玉器为真品。否则,都视为不是科学品。从科学严谨的态度上讲,完全正确。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要实事求是,参照出土科学器的标准,客观公正进行鉴定。
在鉴定方面,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文化馆工作人员王志富用30元钱收购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送来的“铁钩子”玉器,办完登记手续之后,该馆负责人将这件玉器送到北京找苏秉琦专家进行鉴定,苏秉琦专家经过反复研究玉器出土地点和征集过程,仔细辨识之后,慎重地将玉器定为红山文化遗物。这件红山玉龙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
时下,在真假共存的现实中,要鉴定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确有难度。因为,红山古玉目前还无法用科学仪器来检测。正如北京大学地质系王时麟教授所说:“现代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许多可以用仪器手段测定年代。惟有玉器不行,因为用仪器测定,只能检测出玉器玉质本身的生成年代。”所以,要鉴定红山古玉,只能靠专家的人工经验,参照已出土的科学“标准器”进行鉴定。那么,面对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进行鉴定,需要考古文物鉴定界的专家们认真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大顺.红山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图1,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
[3]图2,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
[4]图3,古董拍卖集成1995——2002,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至80年代后,随着辽宁和内蒙古两个地区考古遗址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公布于世,媒体报道和考古界的学术讨论不断升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时期玉器文物价值。也正是因为红山古玉文物有重大价值,不少人铤而走险。在内蒙古和辽宁两个地区的赤峰、朝阳、阜新等红山文化遗址区内出现了不少仿制红山古玉的作坊。大量粗制滥造的仿制红山古玉赝品,流向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上海、广东开设的旧物地摊。一时间,就是这些赝品,让本来就没有经验的人们,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特别是那些抱有侥幸检漏心里的收藏者,买了假的红山古玉赝品,蒙受了巨大损失。以至于影响到至今,人们一说起红山古玉,就谈玉色变,一句话,民间流散的红山古玉没有真品,全是假的。这些鱼目混珠的造假者,给本来真正的红山古玉文物蒙上了一层阴影,使红山古玉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造假泛滥,赝品横行,确实混淆了人们辨识红山古玉真品的视线。因此,是否可以说,流散在民间就没有红山古玉真品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为什么?这是因为红山文化遗址正式发掘较晚特殊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偏盖全。因为没有准确的地层关系,过去我们把民间早已出现本来应该归代的红山古玉真品及时辩识出来,有时甚至错误地把红山古玉归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年代进行断代。其实,在红山文化正式断代之前,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已经出现。
原辽宁省考古所郭大顺专家说:“红山文化玉器在20世纪初已见著录,并为海内外一些大博物馆收录。据不完全统计,红山文化玉器旧藏于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手中,过去公布过的在国外有多例。例如:美国华盛顿佛勒尔博物馆收藏的勾云形玉(佩)、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收藏的龙鳞纹钭口筒形玉(箍),法国吉美美术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玉雕龙。国内主要有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市历史艺术馆和上海博物馆等建馆早的博物馆的收藏品和辽宁省文物店、赤峰市文物店近年来的收购品。另外,私人收藏的有傅祖谟家藏的一批。其余的多是零星收集品,都没有明确出土地点。”[1]
从郭大顺专家在所著的《红山文化》考古著作中提供的上述资料与事实,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物证。美国、法国、英国等几个国家博物馆收藏红山文化玉器也好,国内上海、天津、辽宁博物馆收藏也罢,应该说他们收集到的这些红山古玉真品全部来自红山文化遗址区或者民间老百姓早年的发现。现在看,这些玉器的考证,按照考古学科学地层关系上判定,都没有准确的出土地点。你能简单的说它不是红山古玉真品吗?笔者在长期研究红利用山古玉承载的历史信息,解析当时先民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中发现,有两个原因造成早期大量的红山古玉遗存流散在民间。一是,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葬制埋藏较浅,早年容易被发现,只是人们不知道那个时代,没重视这些文物。二是,由于红山文化当时宗教信仰及其盛行,已经达到高峰,随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因祭祀的仪式和场所不固定。所以,造成许多祭祀活动所用的古玉器不完全都葬于死者墓中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说,红山古玉的真品遗存,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什么原因,流散在民间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它的鉴定问题。但是,在我国高层的研究专家中,对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鉴定上却出现了不同见解:一些专家的观点是:对红山古玉的真品界定,凡是考古墓中发掘出来有地层关系出来的玉器为真品。否则,都视为不是科学品。从科学严谨的态度上讲,完全正确。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要实事求是,参照出土科学器的标准,客观公正进行鉴定。
在鉴定方面,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文化馆工作人员王志富用30元钱收购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送来的“铁钩子”玉器,办完登记手续之后,该馆负责人将这件玉器送到北京找苏秉琦专家进行鉴定,苏秉琦专家经过反复研究玉器出土地点和征集过程,仔细辨识之后,慎重地将玉器定为红山文化遗物。这件红山玉龙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
时下,在真假共存的现实中,要鉴定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确有难度。因为,红山古玉目前还无法用科学仪器来检测。正如北京大学地质系王时麟教授所说:“现代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许多可以用仪器手段测定年代。惟有玉器不行,因为用仪器测定,只能检测出玉器玉质本身的生成年代。”所以,要鉴定红山古玉,只能靠专家的人工经验,参照已出土的科学“标准器”进行鉴定。那么,面对流散在民间的红山古玉真品,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进行鉴定,需要考古文物鉴定界的专家们认真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大顺.红山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图1,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
[3]图2,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
[4]图3,古董拍卖集成1995——2002,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