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要Smart,生活要Smart,手机也要Smart,处处都要Smart。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里,白领骨干精英们拒绝平庸,他们将工作与私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穿上西服时是笔挺的商务气息;休闲游戏时是开车穿梭于人群的从容自得户外运动时是贴近自然的平和气息。在穿梭于城市和户外时,他们无时无刻都希望自己拥有明确的方向感把自己构筑进一个Smart3的世界里,智能手机是他们三位一体睿意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他们不愿手机成为这种强方向感下快捷生活的累赘。
2010年6月29日,华硕集团副总裁林宗先生亲自主持了华硕全球首款Smart3智能导航手机M10在大陆的上市仪式(关于M10手机的详细介绍,读者可参看《数字家庭》第6期P142的首发评测文章)。以Smart Phone(睿手机),Smart Navigation(睿导航),Smart Lifestyle(睿生活)为核心理念,引领消费者书写睿意人生。什么是Smart3?《数字家庭》有幸近距离采访了林宗樑及唐世林先生,了解到了Smart后面更多不为人知的睿智。
数字家庭(以下简称:DN):印象中所有的手机厂商没有如此地强调过导航功能,因为智能手机有很多,包括诺基亚手机,都带有导航功能,有的人不爱用,有的很难用,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手机的导航功能?
林宗樑(以下简称林):应该说,这是华硕对云端运算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硕施崇棠董事长曾经说过:“对整个智能手机的考虑跟华硕的整个愿景是有关系的,未来将会是云端运算时代”。而智能手机将来可能是最广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云端运算装置。华硕为什么会跟“Garmin”(佳明)公司做一个策略性的合作,因为这家公司在定位导航领域很专业,专业的导航设备大概拥有七成的市场占有率,在全世界的导航领域,它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华硕希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种即时又即地的体验,所以我们尽可能把这样的导航技术放在云端装置中,包括智能手机。此外,这也是我们看到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市场导航仪的发展趋势后做出的决策。从全球范围看。智能手机的销售量一直保持了每年超过10%的增长,而且根据预测,全球智能导航手机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1.98亿台成长至2013年的6.18亿台,这个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导航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很快,2008年较2007年销售成长8.9倍,我们华硕整合了智能手机和导航仪的双重价值,从人际连接、资讯连接,借助导航智能手机,真正实现了人际、资讯和地点的无缝连接,这既是一种全新的手机体验,也是手机演化的进程。特别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佳明公司是全世界第一个做导航的公司,我们选择佳明这样高端的合作伙伴,就是为了将导航功能极致化,从而创造出最好的用户体验,进而赢得更多的用户市场。
DH:通过跟你的交流,发现你非常得意于华硕M10的导航功能,对于M10的导航功能,你觉得跟其他品牌的手机有什么区别呢?
林:我们这次推出的M10手机,首先是抓住手机的核心功能,要极致化,不能浅尝辄止,所以我们一旦明确手机导航功能是华硕手机的核心功能,那我们就考虑合作伙伴一定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选择佳明公司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希望用户能得到最好的体验;其次智能手机一定得引领某种生活方式,让空间距离可以最小化,人际沟通可以最大化,寻找一些不可知的地点、感受一种主导、探索、互动的乐趣。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北京的朋友来找我,你在哪里?我怎么形容?赶快拿名片出来,这个饭店在哪里?这个饭店你知道吗?不知道。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给他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但如果他也使用的是M10手机,他在收到我短信后可以马上赶过来,因为手机上的GPS知道我在哪里。手机不只是可以通话、看电视而已,它还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这就是M10的独特价值。
还有,你在开车的时候正在使用导航功能,刚好这个时候有个电话进来。要不要接听?接听的时候就无法导航吗?华硕M10是多功能的,可以一边导航一边接听电话,而且声音很清楚。为了这种清晰的通话效果,我们对麦克风和外放扬声器进行了特制。所以我们的手机在汽车族里面反馈特别好。还有就是天线,在小小的手机机身里面,要放手机天线,还要放卫星的天线,为什么有的手机通话不清晰,就是因为天线设计不好。而华硕M10手机将每一个问题考虑得很细致,是一款性价比高、功能强、体验惊喜不断的手机。
DH:所有的PC巨头现在都在做手机,你觉得华硕的优势在哪里?
林:第一是经验的积累,华硕是从PDA开始做的,你再看一下手机,手机里面很多配件都是把笔记本电脑配件缩小,我们华硕在制作电器上累积了很多的经验,同时华硕在通讯上、显卡上面,展示出来的漂亮度,在手机上也是有延续的,华硕拥有的这些核心竞争力,都可以应用到手机上;第二是我们的研发力量,华硕在十年前就招募了一群手机通讯专业方面的博士群,都是博士生,所以到今天为止,在3GPF论坛里,华硕在全球排第六名。我们提的专利权论文被采用的贡献度在G3排第六:最后还是回到我们华硕的精采创新,创新原本就是华硕的DNA,在创新上,我们的技术能力、品质都能做到最扎实,长久下来消费者会比较发现,拥有完美品质的就是华硕。
DH:您觉得未来手机的趋势会不会都像一个小的电脑,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差异?
林:今天你拿这个手机出来,可以看电影、发短信,这就是你生活上的用途,它跟电脑的明显差异在于手机的屏幕小,可以放在口袋里面,这就是口袋PC。现在终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化,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视屏幕这三种屏幕的融合将会引导我们的未来。数据运算、资讯分享、信息沟通在三个屏幕的领域都会融合,只是因为屏幕的大小会让用户的使用情景有所不同。手机作为小屏幕的应用,以后就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今天一直在讲一个重点,华硕手机的其他功能可能跟别人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智能导航是做得最好的,进驻手机智能市场,有差异才有市场,将差异做强做专才能赢得市场,所以我们要跟导航仪的领导者佳明进行导航合作,地图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让你的生活有更多方便性,查电影院、查资讯很快就可以实现,真正实现即时、即地的体验。
DH:听你的介绍,感觉华硕M10已经把目前主流的东西都放进去了。比如智能、导航、LBS服务等。在未来半年内华硕手机会有什么做法或创新?
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会从多方面去体验这项产品的发展方向,你刚才讲到的智能手机是一块,智能导航是一块,还有智能生活,而智能生活的范围非常大,包括本地化、即时定位服务等,这个方面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说。我怎样把我的手机做到消费者觉得很好用。我们做过市场调查,使用过我们手机的用户,均被M10出色的导航功能所吸引,这就是M10给消费者最独特的体验。现在有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宣传导航仪,这是好事,是很好的机会,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也会去比较,并参与到推动这个功能的应用和发展中来。说到我们华硕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在导航方面做得更加好,做深、做精并做透。
DH: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说来竞争压力挺大的,而且一部分手机厂商占据了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除了前面所讲的M10的特质外。华硕另外还通过什么来进行市场竞争呢?唐世林:另外一个应该就是我们的渠道合作,
M10这款手机采用的渠道商是迪信通。我们的经营方法有两种大的类型,一种是深耕,你选定一些战略性的伙伴把这个地方做深,再一个是属于比较广的路线,我们这次选迪信通,不仅是因为迪信通拥有目前在国内最好的销售渠道,也是因为我们可以跟他很好地合作,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一公尺”。通过跟迪信通的合作,可以了解整个消费者购买时担心的是什么事情,我们需要克服的是什么事情。我们是希望通过全国首销的做法。来体现我们产品的价值。
2010年6月29日,华硕集团副总裁林宗先生亲自主持了华硕全球首款Smart3智能导航手机M10在大陆的上市仪式(关于M10手机的详细介绍,读者可参看《数字家庭》第6期P142的首发评测文章)。以Smart Phone(睿手机),Smart Navigation(睿导航),Smart Lifestyle(睿生活)为核心理念,引领消费者书写睿意人生。什么是Smart3?《数字家庭》有幸近距离采访了林宗樑及唐世林先生,了解到了Smart后面更多不为人知的睿智。
数字家庭(以下简称:DN):印象中所有的手机厂商没有如此地强调过导航功能,因为智能手机有很多,包括诺基亚手机,都带有导航功能,有的人不爱用,有的很难用,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手机的导航功能?
林宗樑(以下简称林):应该说,这是华硕对云端运算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硕施崇棠董事长曾经说过:“对整个智能手机的考虑跟华硕的整个愿景是有关系的,未来将会是云端运算时代”。而智能手机将来可能是最广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云端运算装置。华硕为什么会跟“Garmin”(佳明)公司做一个策略性的合作,因为这家公司在定位导航领域很专业,专业的导航设备大概拥有七成的市场占有率,在全世界的导航领域,它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华硕希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种即时又即地的体验,所以我们尽可能把这样的导航技术放在云端装置中,包括智能手机。此外,这也是我们看到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市场导航仪的发展趋势后做出的决策。从全球范围看。智能手机的销售量一直保持了每年超过10%的增长,而且根据预测,全球智能导航手机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1.98亿台成长至2013年的6.18亿台,这个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导航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很快,2008年较2007年销售成长8.9倍,我们华硕整合了智能手机和导航仪的双重价值,从人际连接、资讯连接,借助导航智能手机,真正实现了人际、资讯和地点的无缝连接,这既是一种全新的手机体验,也是手机演化的进程。特别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佳明公司是全世界第一个做导航的公司,我们选择佳明这样高端的合作伙伴,就是为了将导航功能极致化,从而创造出最好的用户体验,进而赢得更多的用户市场。
DH:通过跟你的交流,发现你非常得意于华硕M10的导航功能,对于M10的导航功能,你觉得跟其他品牌的手机有什么区别呢?
林:我们这次推出的M10手机,首先是抓住手机的核心功能,要极致化,不能浅尝辄止,所以我们一旦明确手机导航功能是华硕手机的核心功能,那我们就考虑合作伙伴一定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选择佳明公司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希望用户能得到最好的体验;其次智能手机一定得引领某种生活方式,让空间距离可以最小化,人际沟通可以最大化,寻找一些不可知的地点、感受一种主导、探索、互动的乐趣。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北京的朋友来找我,你在哪里?我怎么形容?赶快拿名片出来,这个饭店在哪里?这个饭店你知道吗?不知道。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给他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但如果他也使用的是M10手机,他在收到我短信后可以马上赶过来,因为手机上的GPS知道我在哪里。手机不只是可以通话、看电视而已,它还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这就是M10的独特价值。
还有,你在开车的时候正在使用导航功能,刚好这个时候有个电话进来。要不要接听?接听的时候就无法导航吗?华硕M10是多功能的,可以一边导航一边接听电话,而且声音很清楚。为了这种清晰的通话效果,我们对麦克风和外放扬声器进行了特制。所以我们的手机在汽车族里面反馈特别好。还有就是天线,在小小的手机机身里面,要放手机天线,还要放卫星的天线,为什么有的手机通话不清晰,就是因为天线设计不好。而华硕M10手机将每一个问题考虑得很细致,是一款性价比高、功能强、体验惊喜不断的手机。
DH:所有的PC巨头现在都在做手机,你觉得华硕的优势在哪里?
林:第一是经验的积累,华硕是从PDA开始做的,你再看一下手机,手机里面很多配件都是把笔记本电脑配件缩小,我们华硕在制作电器上累积了很多的经验,同时华硕在通讯上、显卡上面,展示出来的漂亮度,在手机上也是有延续的,华硕拥有的这些核心竞争力,都可以应用到手机上;第二是我们的研发力量,华硕在十年前就招募了一群手机通讯专业方面的博士群,都是博士生,所以到今天为止,在3GPF论坛里,华硕在全球排第六名。我们提的专利权论文被采用的贡献度在G3排第六:最后还是回到我们华硕的精采创新,创新原本就是华硕的DNA,在创新上,我们的技术能力、品质都能做到最扎实,长久下来消费者会比较发现,拥有完美品质的就是华硕。
DH:您觉得未来手机的趋势会不会都像一个小的电脑,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差异?
林:今天你拿这个手机出来,可以看电影、发短信,这就是你生活上的用途,它跟电脑的明显差异在于手机的屏幕小,可以放在口袋里面,这就是口袋PC。现在终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化,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视屏幕这三种屏幕的融合将会引导我们的未来。数据运算、资讯分享、信息沟通在三个屏幕的领域都会融合,只是因为屏幕的大小会让用户的使用情景有所不同。手机作为小屏幕的应用,以后就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今天一直在讲一个重点,华硕手机的其他功能可能跟别人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智能导航是做得最好的,进驻手机智能市场,有差异才有市场,将差异做强做专才能赢得市场,所以我们要跟导航仪的领导者佳明进行导航合作,地图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让你的生活有更多方便性,查电影院、查资讯很快就可以实现,真正实现即时、即地的体验。
DH:听你的介绍,感觉华硕M10已经把目前主流的东西都放进去了。比如智能、导航、LBS服务等。在未来半年内华硕手机会有什么做法或创新?
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会从多方面去体验这项产品的发展方向,你刚才讲到的智能手机是一块,智能导航是一块,还有智能生活,而智能生活的范围非常大,包括本地化、即时定位服务等,这个方面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说。我怎样把我的手机做到消费者觉得很好用。我们做过市场调查,使用过我们手机的用户,均被M10出色的导航功能所吸引,这就是M10给消费者最独特的体验。现在有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宣传导航仪,这是好事,是很好的机会,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也会去比较,并参与到推动这个功能的应用和发展中来。说到我们华硕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在导航方面做得更加好,做深、做精并做透。
DH: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说来竞争压力挺大的,而且一部分手机厂商占据了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除了前面所讲的M10的特质外。华硕另外还通过什么来进行市场竞争呢?唐世林:另外一个应该就是我们的渠道合作,
M10这款手机采用的渠道商是迪信通。我们的经营方法有两种大的类型,一种是深耕,你选定一些战略性的伙伴把这个地方做深,再一个是属于比较广的路线,我们这次选迪信通,不仅是因为迪信通拥有目前在国内最好的销售渠道,也是因为我们可以跟他很好地合作,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一公尺”。通过跟迪信通的合作,可以了解整个消费者购买时担心的是什么事情,我们需要克服的是什么事情。我们是希望通过全国首销的做法。来体现我们产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