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番客套话却被要求“公开登报道歉”?好好的一省都督不去当,却跑去做和尚?“乌黑笼笼”与“牛皮凿洞”又是什么意思?为何让一科员直接卷铺盖回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趣事多。
假客气惹来真麻烦
徐树铮是北洋政府几大巨头之一,也是皖系的首脑人物,是段祺瑞的重要谋士。有一回到法国,徐树铮在一家大酒店宴请法国各界名流,酒菜是上等的。照中国习俗,主人都要客气一番,说菜如何不好,请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
可在法国,主人在宴会上必须夸酒菜如何之好,这才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请客的诚心,尤其是在酒店设宴,更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因为这关系到酒店的声誉。
客人入座,徐树铮客套一番,说酒菜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他的话刚说完,酒店经理就气愤地跑过来,当众向徐树铮提出抗议:“本店的酒菜向称精美,在座的客人都是知道的。你当众说酒菜不好,是哪位客人说不好?是哪样菜不好?你必须说清楚,否则,你就是对我店的公开诽谤,我要向法院提诉,你必须赔偿我店的名誉及经济损失!”
店主的抗议弄得徐树铮十分尴尬,大家也感无趣,宴会不欢而散。但店主还不罢休,尽管徐树铮再三解释,他说的话是中国的习俗,是客气的意思,但店主非要他“公开登报道歉”。
徐树铮没法,只得立即拟稿派人送到报馆去。第二天报上登出了徐树铮的道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真是假客气惹来了真麻烦。
一省都督落发出家
1913年秋,常州天宁寺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要求见方丈。知客僧见两人气度不凡,立即向方丈禀报。
老方丈正在禅室内打坐,见知客僧来报,闭目静思了一会儿,睁眼说道:“请客人到方丈室。”
两位不速之客从容来到了方丈禅室。老方丈站在门口等候,他乍见为首一人,脸露惊讶之色,忙躬身合十,惶惶不安地说:“不知都督大人驾到,贫僧有失远迎,万请恕罪。”
为首的那人,约五十来岁,圆圆的脸上留着八字须,穿着长袍马褂。那人快步上前,扶住方丈,操着四川口音说:“老师父,千万不要声张。学生程德全来此是请老师父剃度的。”
“啊!”老方丈大吃一惊,寻思:你好好的一省都督不去当,却来做和尚干什么?
原来,此人正是江苏都督程德全。他早年在黑龙江协助办理对俄外交,俄国人要把火车开到中国来,程德全穿了朝服,头戴官帽,横卧在轨道上,硬是阻止了俄国的火车入境,从此就出了名。
不久,他升为道臺,继而升为巡抚。1910年调任为江苏巡抚。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他在革命党的敦促下,宣布江苏独立,自任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命他担任内务总长。但他认为总长不如都督有权,并不去上任,仍当他的江苏都督。
1913年春,国民党要员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派的特务暗杀后,爆发了“二次革命”。当时,黄兴等人的讨袁通电把程德全的名字也列上了。程德全参加辛亥革命完全是为形势所逼,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前程”,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国民党人,所以对国民革命并不热心。
对袁世凯,程德全是了解的,知道他心狠手辣,他无论如何不敢得罪袁世凯。看了通电后,他立即从南京回到上海卡德路的公馆,给袁世凯发密电,否认参与讨袁之事,说通电上的名字,是别人硬给加上的,自己并不知情,想求袁世凯的谅解。此时,又发生了一件让程德全震惊的事,就是章炳麟以“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名义通电反袁,而这个联合会是在民国初年,由程德全和章炳麟在苏州联合发起的。
袁世凯看了章炳麟的通电,咆哮如雷,大骂程德全。消息传到程德全的耳中,他知道再怎么向袁世凯解释,也难以说清了。眼看南京不保,苏州何以自守?退路没了,如果再不走,成了袁世凯的阶下囚,绝没有好果子吃。于是,程德全悄悄来到常州天宁寺,剃度为僧了。不久,冯玉璋坐上了江苏都督的宝座。
“乌黑笼笼”与“牛皮凿洞”
民国初年,屈映光任浙江巡按使。这巡按使就是省长。因袁世凯当了总统后,把许多官名又改得和清代类似,故省长又被改称为巡按使。
有一次,一个科员拟了一份公文稿呈给屈映光批阅。屈映光看后,皱皱眉头,拿起笔来在公文稿上批了“牛皮凿洞”四个字,又发回了。科员见了这四字批语,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直接去问屈映光,只得和几个朋友相商。
一个朋友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说:“会不会是巡按使的家乡土话?”另一个朋友拍着大腿道:“对呀!以前有个焦中堂,说了一句‘乌黑笼笼’,惹得一班大人们大猜特猜,还是有人花银子买通了焦中堂的贴身二爷,才弄清是‘天还未亮’的意思。”
科员受到启发,打听到衙门内有一位屈巡按史的同乡,是个收发员。平日里,科员自视清高,是不大理睬收发员的。这天不得已,只好特地请收发员到酒楼,叫酒叫菜,请收发员吃酒。科员又是斟酒,又是夹菜,弄得收发员莫名其妙。
“大人,您究竟有什么事?”收发员是个老实人,端着酒杯说:“我不吃糊涂酒。”科员从口袋里摸出一张10元的交通银行钞票递过去:“这点小意思你拿着。”收发员更是大吃一惊,10元等于他两个月的薪水。“请问‘牛皮凿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科员问。“哦。”收发员说:“我们台州人养牛,剥牛皮卖钱,要厚且完整的,才能卖出好价钱,牛皮一旦凿了洞,就没有价值了,在我们家乡,‘牛皮凿洞’就是一钱不值!”
科员听了满脸通红,勉强敷衍了一番,回去后立即递了辞呈,卷铺盖回家了。
(《团结报》等)
假客气惹来真麻烦
徐树铮是北洋政府几大巨头之一,也是皖系的首脑人物,是段祺瑞的重要谋士。有一回到法国,徐树铮在一家大酒店宴请法国各界名流,酒菜是上等的。照中国习俗,主人都要客气一番,说菜如何不好,请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
可在法国,主人在宴会上必须夸酒菜如何之好,这才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请客的诚心,尤其是在酒店设宴,更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因为这关系到酒店的声誉。
客人入座,徐树铮客套一番,说酒菜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他的话刚说完,酒店经理就气愤地跑过来,当众向徐树铮提出抗议:“本店的酒菜向称精美,在座的客人都是知道的。你当众说酒菜不好,是哪位客人说不好?是哪样菜不好?你必须说清楚,否则,你就是对我店的公开诽谤,我要向法院提诉,你必须赔偿我店的名誉及经济损失!”
店主的抗议弄得徐树铮十分尴尬,大家也感无趣,宴会不欢而散。但店主还不罢休,尽管徐树铮再三解释,他说的话是中国的习俗,是客气的意思,但店主非要他“公开登报道歉”。
徐树铮没法,只得立即拟稿派人送到报馆去。第二天报上登出了徐树铮的道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真是假客气惹来了真麻烦。
一省都督落发出家
1913年秋,常州天宁寺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要求见方丈。知客僧见两人气度不凡,立即向方丈禀报。
老方丈正在禅室内打坐,见知客僧来报,闭目静思了一会儿,睁眼说道:“请客人到方丈室。”
两位不速之客从容来到了方丈禅室。老方丈站在门口等候,他乍见为首一人,脸露惊讶之色,忙躬身合十,惶惶不安地说:“不知都督大人驾到,贫僧有失远迎,万请恕罪。”
为首的那人,约五十来岁,圆圆的脸上留着八字须,穿着长袍马褂。那人快步上前,扶住方丈,操着四川口音说:“老师父,千万不要声张。学生程德全来此是请老师父剃度的。”
“啊!”老方丈大吃一惊,寻思:你好好的一省都督不去当,却来做和尚干什么?
原来,此人正是江苏都督程德全。他早年在黑龙江协助办理对俄外交,俄国人要把火车开到中国来,程德全穿了朝服,头戴官帽,横卧在轨道上,硬是阻止了俄国的火车入境,从此就出了名。
不久,他升为道臺,继而升为巡抚。1910年调任为江苏巡抚。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他在革命党的敦促下,宣布江苏独立,自任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命他担任内务总长。但他认为总长不如都督有权,并不去上任,仍当他的江苏都督。
1913年春,国民党要员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派的特务暗杀后,爆发了“二次革命”。当时,黄兴等人的讨袁通电把程德全的名字也列上了。程德全参加辛亥革命完全是为形势所逼,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前程”,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国民党人,所以对国民革命并不热心。
对袁世凯,程德全是了解的,知道他心狠手辣,他无论如何不敢得罪袁世凯。看了通电后,他立即从南京回到上海卡德路的公馆,给袁世凯发密电,否认参与讨袁之事,说通电上的名字,是别人硬给加上的,自己并不知情,想求袁世凯的谅解。此时,又发生了一件让程德全震惊的事,就是章炳麟以“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名义通电反袁,而这个联合会是在民国初年,由程德全和章炳麟在苏州联合发起的。
袁世凯看了章炳麟的通电,咆哮如雷,大骂程德全。消息传到程德全的耳中,他知道再怎么向袁世凯解释,也难以说清了。眼看南京不保,苏州何以自守?退路没了,如果再不走,成了袁世凯的阶下囚,绝没有好果子吃。于是,程德全悄悄来到常州天宁寺,剃度为僧了。不久,冯玉璋坐上了江苏都督的宝座。
“乌黑笼笼”与“牛皮凿洞”
民国初年,屈映光任浙江巡按使。这巡按使就是省长。因袁世凯当了总统后,把许多官名又改得和清代类似,故省长又被改称为巡按使。
有一次,一个科员拟了一份公文稿呈给屈映光批阅。屈映光看后,皱皱眉头,拿起笔来在公文稿上批了“牛皮凿洞”四个字,又发回了。科员见了这四字批语,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直接去问屈映光,只得和几个朋友相商。
一个朋友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说:“会不会是巡按使的家乡土话?”另一个朋友拍着大腿道:“对呀!以前有个焦中堂,说了一句‘乌黑笼笼’,惹得一班大人们大猜特猜,还是有人花银子买通了焦中堂的贴身二爷,才弄清是‘天还未亮’的意思。”
科员受到启发,打听到衙门内有一位屈巡按史的同乡,是个收发员。平日里,科员自视清高,是不大理睬收发员的。这天不得已,只好特地请收发员到酒楼,叫酒叫菜,请收发员吃酒。科员又是斟酒,又是夹菜,弄得收发员莫名其妙。
“大人,您究竟有什么事?”收发员是个老实人,端着酒杯说:“我不吃糊涂酒。”科员从口袋里摸出一张10元的交通银行钞票递过去:“这点小意思你拿着。”收发员更是大吃一惊,10元等于他两个月的薪水。“请问‘牛皮凿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科员问。“哦。”收发员说:“我们台州人养牛,剥牛皮卖钱,要厚且完整的,才能卖出好价钱,牛皮一旦凿了洞,就没有价值了,在我们家乡,‘牛皮凿洞’就是一钱不值!”
科员听了满脸通红,勉强敷衍了一番,回去后立即递了辞呈,卷铺盖回家了。
(《团结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