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设计原则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微课已从一个热门词汇变为一种实用的教学形式,微课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制作原则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一线教师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微课主体设计的三个宏观原则、五个微观原则、画面设计的五个原则以及语言表达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微课视频主题画面原则
  微课是一种视频学习素材,短小精练,非常适合现代教学场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录屏软件、一个手写板就可以完成微课制作,微课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了解微课的特点和原则,能更好地设计和应用微课。
  一、微课的四个特点
  微课就是简短的小视频,主题集中,一集只讲一个主题,可以方便地嵌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微课主要有四大特点:(1)虚拟非现实:是基于网络的,不是面对面的;(2)家庭非课堂:适合在家中学习,而不是在课堂播放;(3)辅导非教学:不是代替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而是主要用于学生的辅导;(4)自学非授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灌输。
  一位专家曾说过:“如果不改变你的教育哲学,而仅仅是把电脑带入课堂,则你的教育教学不会有太大改变,”有的老师设计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比赛,这样的微课价值十分有限。
  微课设计整体上可以用一体两翼来概括:一体就是课程设计主体;两翼包括左翼和右翼,左翼是指画面设计,右翼是指语言表达,下面分别进行解读。
  二、微课主体设计的三个宏观原则
  1.目标清晰
  微课要讲解的问题是什么?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如果不清楚设计目的,微课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制作微课时最好从需求出发,从现实出发,简简单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家庭作业完成得不好,就做一个家庭辅导的微课系列;朗读方面有所欠缺就做一个朗读系列,同时,教师对微课应有一个实际的期待,微课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一节微课就解决一个小问题,想完全实现课堂的目标,微课是难以达到的。
  2.系列设计
  微课作品需要一个系列,单单一节是不行的,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纵向设计,如作文系列、朗读系列、家庭辅导系列、口语系列、实验系列等,主题单一,围绕一个方向做成一个系列;横向设计,是从一个点开始,围绕这个点来组织课堂内容,从概念、背景、分类、讲解到训练各个环节,类似于一节课,比如,第一集讲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第二集讲平行四边形的判断,第三集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第四集讲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第五集讲平行四边形的专项训练等,在此,笔者更鼓励大家开发纵向系列,纵向设计是若干知识点围绕同一个主题拓展,沿一个方向延伸,比如,中考压轴题系列,小学六年级作文快速提高能力训练系列,汉语拼音系列等,主题明确,效果也更明显。
  3.技术设计
  微课设计三大技术是PPT、录屏和录像,现在主要运用录屏软件,技术设计有两个要求:一是形式简单,不要太复杂;二是时间要短,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一个微课需要用一整天时间来制作,就缺乏推广价值,因为很少有人会用那么长的时间来做常态的工作。
  三、微课主体设计的五个微观原则
  1.主题单一
  一集一个主题,或一集一个知识点,
  2.时间简短
  微课制作的时间公式是学生年龄除以二加上二,如8岁小学生的时问是6分钟,10岁小学生的时问是7分钟,
  3.重点突出
  一节课只突出一个重点,
  4.关注对象
  即微课针对的是哪一部分学生,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稍差的学生;是对全体学生,还是对部分学生;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还是让学生回家复习,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微课。
  5.富有创意
  这需要老师的教学智慧,
  四、左翼画面设计的五个原则
  1.设置比例
  设计软件默认的比例是4:3,这个比例比较适合教室里的大屏幕,但如果在电脑上播放的话,电脑两边就会有黑边,因为电脑默认的比例是16:9,所以在电脑上播放时建议设置成16:9。
  2.基础模板,非白即黑
  底色建议选择白色或者黑色,底色如果是黑色,和教室里的黑板接近;如果是白色,则和學生的作业底色相同,比较接近学生写作业的情景,有的教师喜欢在模板上加上一些花花草草或是人物,这些元素如果和主题关系不大往往会成为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建议去掉这些干扰因素。
  3.一页两栏三色
  核心内容最好显示在一页上,就像板书一样,一节课的重点应该在一起,有利于讲解、梳理、辅导和思考,讲解、批注、解题最好用不同的颜色,解题过程用黑色,批注用红色,规律用黄色,一看颜色就非常清楚各个教学点,一目了然。
  4.实景手写
  手写就是采用手写板,类似于在黑板上写板书,手写有两大优点:一是情景感觉,学生看到教师在手写板上写字,感觉是在和教师对话而不是在和电脑对话,有很强的情景感;二是思维同步,用手写板一边写一边说,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此外,实景手写制作起来也比较方便,讲题或作业的时候最好用照片,这样学生的情景感会更强,字体的大小要让学生能看得清晰,比原题的字号大两号较为适宜。
  5.动静结合
  静态画面的时间和学生的年龄有关,是学生的年龄加上5秒,静态画面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会分散,初中学生使用的微课,画面静态时间最好是20秒,鼠标要跟着讲解,讲到哪里鼠标就指到哪里。
  五、右翼语言表达的三个原则
  右翼就是语言,微课中老师的语言和课堂语言是有区别的,因为制作微课时没有了课堂环境,微课中的语言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三部曲
  导入、讲解、结尾按照172原则,即导入环节用时不超过10%,主讲环节时长在70%左右,总结占时在20%左右,有的老师导入过于冗长,还没等进入新课学生就已经疲劳了,课堂中可以有启发诱导,但微课中的语言最好简要凝练。
  2.思维同步
  即考虑主体受众,贴近学生现实,对象若是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学生语速可以快一点,语言要有节奏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询问性、提示性的话语,如问学生“有没有感觉”“是否明白”“不明白可以从头再看一遍”等,应避免平铺直叙地一直讲下去。
  3.对话感
  语言尽量自然,不做作,不夸张,可以想象学生就坐在教师的对面,和教师对话,也可以设置一些悬念,比如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个答案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加入一点小幽默,也能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企业扭转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即“紧缩是否是成功扭转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文章认为,对于处于衰退困境中的企业而言,选择何种扭转战略来拯救自己的命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企业所拥有的冗余资源的类型与数量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冗余资源的存在增强了企业在衰退困境中的适应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扭转战略选择权,降低了衰退对企业的冲击程度。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扭转战略选择,决定了企业在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