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展开主要是由学生工作配合教学工作完成,而学生工作具体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合作完成。但是目前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尚存在如工作职责分配不明、理论修养欠缺等问题,更需要在明确分工、利用教风带学风等方面更好地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教风学风建设 辅导员 班主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可见国家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极为重视,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要求,《意见》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1]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1.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优势
高校班主任的一般选择具体班级相关学科的业务骨干担任班级的班主任,专业教师担任班级班主任,弥补了专职辅导员在学科业务上的不足。同时能将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反馈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就业方面,班主任作为专业老师,对于本专业的前景与就业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职业规划。引导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构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促使大学生从入学之初的“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向“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转变,不断进行自我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
2.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职责区分不够明晰。
虽然说很多高校都为自然班配置了班主任,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仍然不够明晰,区别不明显,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交叉性。在具体工作中容易有多头管理及工作不协调的问题出现。同时如果二级学院设有相应的协调机制,则往往容易造成班主任与辅导員不能完全形成合力的状况。
2.2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欠缺。
所谓身教胜于言教,辅导员及班主任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人生导师,但从高校的实际工作我们发现,班主任身兼数职,不能用大量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而专职的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过于繁杂、琐碎,所带学生数量较多,难以抽身。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又往往以年轻教师为主,家庭的责任较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生工作。
2.3激励机制仍亟待完善。
在高校的具体工作中,如何稳定和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但实际中,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相比,仍然存在如部分高校辅导员编制为临时性质,岗位津贴较低,尤其是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情况,缺乏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挫伤了高校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3.高校理工科院系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分别对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生读书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评价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科院校(系)的学风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
3.1部分理工科生学习兴趣低下。
在对理科学生学习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于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对周围同学也产生消极影响。据调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上述问题最为突出,三、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许多学生认为理科知识学习难度大、抽象思维要求高、学起来比较吃力。此外,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高年级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降到最低点。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3.2部分理工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自我规划不够合理。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想完全把握自己的学习,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他们一方面片面强调自主学习,轻视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没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重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学风的教育,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他们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内部动因。
3.3部分理工科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部分理科生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当下诸如:“读书无用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知识贬值、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关系至上论”等社会消极舆论,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腐蚀学子们单纯的心灵。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证书作敲门砖,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还有的学生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纯粹是为了应付以图“过关”。部分学生的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3],忽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4.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学生事务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和积极学习,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如前所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处于绝对的主力位置,明确各自分工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务必在工作中切实完成教育工作,同时苦练本领,充实自身。而班主任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合理分配科研、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时间,另外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辅导员与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学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4.1注重大学生入学和就业的“两端”教育。
通常新生进入大学都会有一段适应期,大学与中学相比在三个方面有很大区别:
4.1.1学校环境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管理。
4.1.2学习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1.3生活上学生由每天走读、父母照顾转变为在校寄宿独立生活[4]。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则对他本人来说便失去念大学的意义。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特征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等,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团队精神教育、法制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自强自立教育等,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发挥自我意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重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完成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4.2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和全过程控制体系。
学生的学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就业情况,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又反过来直接冲击学校的学风。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控制体系下,不断帮助学生修正其目标,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将自己条件准备充分,定位准确,才能顺利就业、满意就业,从而才能促成蓬勃向上、刻苦学习、求实进取的学风。充分利用学校传媒渠道,以及时向理科生公布就业形势走向,提升理科学生对职业理想教育的思想认识。通过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引导理科生认真设计大学四年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理科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改革陈旧落后的就业教育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新要求。
4.3以典型示范学风,发挥“榜样”的力量。
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典型和榜样激励和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学习标兵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成绩打动和感染他人,激励其他同学认同和效仿,从而达到扩大和发展优秀生的范围,影响和带动中等生,激励和减少后进生,以推动学风建设[5]。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
4.3.1选好典型。典型来源于日常的学习生活,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搜集掌握最具示范性、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素材,引发大家思想上的共鸣、内心的认同,进而起到激励和带动作用。
4.3.2宣传好典型。组织优秀典型同学举办报告会,在宣传栏上宣传报道其优秀典型事迹,开设专用QQ群、邮箱、BBS论坛等为优秀学生与广大同学构筑交流平臺。让广大同学充分认识到优秀学生的优秀之处,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榜样作用,从而使广大同学受到鼓舞,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4.3.3发挥好典型。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心,要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人联系一名本宿舍内或者本班级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工程”,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善本宿舍乃至本班级学习的氛围,从而提高学风建设的成效。
4.4提高服务意识,培养“学习型、服务型”学生干部群体,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好的前提下才能当好“干部”,所以我们应该形成制度要求学生干部自己没有补考、挂科、违纪等不良表现,这样才能为大家带好头、服好务。学生干部是大家推荐选拔出来或是竞争上岗的,他们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为人诚实、乐于奉献,在各个方面能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工作优势看,他们是学生的一分子,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起点相同,身份一致,学生之间放得开,谈得来,心相通,彼此之间能敞开心扉,倾诉真情,老师了解不到的情况,他们能够了解到,老师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想得到,辅导员解决不了的思想问题,通过他们可能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所以说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让班级工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4.5重视大学生的社团工作。
开展适应学生特性的学习活动,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氛围。针对一些学生对专业缺乏认识或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辅导员要在共青团工作中鼓励并引导学生组建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当中的桥梁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及施展才华的舞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社团活动所必需的经费给予保证,并在指导老师聘请、社团场地设施等方面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尤其在聘请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方面应给予社团大力支持,使社团活动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调动激发学习的热情,而且在科研创作中使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5.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举措
5.1注重理论修养,明确各自分工。
如前所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处于绝对的主力位置,因此明确各自分工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务必在工作中切实完成教育工作,同时苦练本领,充实自身。而班主任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合理分配科研、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时间,另外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辅导员与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学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5.2教风、科研带育人,建立学风保障。
“教风”即教师的教学作风与教学态度。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风的好坏。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达到教风与学风共同促进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利用自身担任专职教师的优势,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校整体学风建设提供支持。
5.3引导学生利用“第二课堂”,促进学风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能仅仅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之上,高校的教育目的是多样性的,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员与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课外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其参加适合的课外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第二课堂,是建立优秀学风的重要手段。
总之,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建立优良学风,除了辅导员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之外,还要高校师生共同努力,把学风建设当做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新时期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育人工程,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赵大鹏,高娜.关于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3]吴乐乐,柏杨.高校理科院系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06-107.
[4]陈蕾蕾.加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J].读与写杂志,2010(6):81-82.
[5]杨江水.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新困境与新出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95-100.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教风学风建设 辅导员 班主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可见国家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极为重视,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要求,《意见》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1]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1.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优势
高校班主任的一般选择具体班级相关学科的业务骨干担任班级的班主任,专业教师担任班级班主任,弥补了专职辅导员在学科业务上的不足。同时能将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反馈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就业方面,班主任作为专业老师,对于本专业的前景与就业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职业规划。引导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构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促使大学生从入学之初的“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向“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转变,不断进行自我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
2.辅导员与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职责区分不够明晰。
虽然说很多高校都为自然班配置了班主任,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仍然不够明晰,区别不明显,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交叉性。在具体工作中容易有多头管理及工作不协调的问题出现。同时如果二级学院设有相应的协调机制,则往往容易造成班主任与辅导員不能完全形成合力的状况。
2.2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欠缺。
所谓身教胜于言教,辅导员及班主任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人生导师,但从高校的实际工作我们发现,班主任身兼数职,不能用大量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而专职的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过于繁杂、琐碎,所带学生数量较多,难以抽身。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又往往以年轻教师为主,家庭的责任较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生工作。
2.3激励机制仍亟待完善。
在高校的具体工作中,如何稳定和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但实际中,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相比,仍然存在如部分高校辅导员编制为临时性质,岗位津贴较低,尤其是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情况,缺乏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挫伤了高校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3.高校理工科院系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分别对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生读书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评价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科院校(系)的学风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
3.1部分理工科生学习兴趣低下。
在对理科学生学习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于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对周围同学也产生消极影响。据调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上述问题最为突出,三、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许多学生认为理科知识学习难度大、抽象思维要求高、学起来比较吃力。此外,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高年级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降到最低点。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3.2部分理工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的自我规划不够合理。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想完全把握自己的学习,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他们一方面片面强调自主学习,轻视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没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重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学风的教育,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他们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内部动因。
3.3部分理工科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部分理科生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当下诸如:“读书无用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知识贬值、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关系至上论”等社会消极舆论,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腐蚀学子们单纯的心灵。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证书作敲门砖,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还有的学生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纯粹是为了应付以图“过关”。部分学生的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3],忽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4.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学生事务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和积极学习,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如前所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处于绝对的主力位置,明确各自分工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务必在工作中切实完成教育工作,同时苦练本领,充实自身。而班主任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合理分配科研、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时间,另外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辅导员与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学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4.1注重大学生入学和就业的“两端”教育。
通常新生进入大学都会有一段适应期,大学与中学相比在三个方面有很大区别:
4.1.1学校环境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管理。
4.1.2学习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1.3生活上学生由每天走读、父母照顾转变为在校寄宿独立生活[4]。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则对他本人来说便失去念大学的意义。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特征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等,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团队精神教育、法制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自强自立教育等,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发挥自我意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重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完成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4.2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和全过程控制体系。
学生的学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就业情况,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又反过来直接冲击学校的学风。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控制体系下,不断帮助学生修正其目标,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将自己条件准备充分,定位准确,才能顺利就业、满意就业,从而才能促成蓬勃向上、刻苦学习、求实进取的学风。充分利用学校传媒渠道,以及时向理科生公布就业形势走向,提升理科学生对职业理想教育的思想认识。通过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引导理科生认真设计大学四年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理科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改革陈旧落后的就业教育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新要求。
4.3以典型示范学风,发挥“榜样”的力量。
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典型和榜样激励和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学习标兵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成绩打动和感染他人,激励其他同学认同和效仿,从而达到扩大和发展优秀生的范围,影响和带动中等生,激励和减少后进生,以推动学风建设[5]。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
4.3.1选好典型。典型来源于日常的学习生活,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搜集掌握最具示范性、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素材,引发大家思想上的共鸣、内心的认同,进而起到激励和带动作用。
4.3.2宣传好典型。组织优秀典型同学举办报告会,在宣传栏上宣传报道其优秀典型事迹,开设专用QQ群、邮箱、BBS论坛等为优秀学生与广大同学构筑交流平臺。让广大同学充分认识到优秀学生的优秀之处,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榜样作用,从而使广大同学受到鼓舞,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4.3.3发挥好典型。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心,要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人联系一名本宿舍内或者本班级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工程”,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善本宿舍乃至本班级学习的氛围,从而提高学风建设的成效。
4.4提高服务意识,培养“学习型、服务型”学生干部群体,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好的前提下才能当好“干部”,所以我们应该形成制度要求学生干部自己没有补考、挂科、违纪等不良表现,这样才能为大家带好头、服好务。学生干部是大家推荐选拔出来或是竞争上岗的,他们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为人诚实、乐于奉献,在各个方面能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工作优势看,他们是学生的一分子,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起点相同,身份一致,学生之间放得开,谈得来,心相通,彼此之间能敞开心扉,倾诉真情,老师了解不到的情况,他们能够了解到,老师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想得到,辅导员解决不了的思想问题,通过他们可能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所以说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让班级工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4.5重视大学生的社团工作。
开展适应学生特性的学习活动,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氛围。针对一些学生对专业缺乏认识或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辅导员要在共青团工作中鼓励并引导学生组建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当中的桥梁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及施展才华的舞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社团活动所必需的经费给予保证,并在指导老师聘请、社团场地设施等方面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尤其在聘请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方面应给予社团大力支持,使社团活动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调动激发学习的热情,而且在科研创作中使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5.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举措
5.1注重理论修养,明确各自分工。
如前所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处于绝对的主力位置,因此明确各自分工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务必在工作中切实完成教育工作,同时苦练本领,充实自身。而班主任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合理分配科研、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时间,另外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辅导员与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学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5.2教风、科研带育人,建立学风保障。
“教风”即教师的教学作风与教学态度。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风的好坏。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达到教风与学风共同促进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利用自身担任专职教师的优势,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校整体学风建设提供支持。
5.3引导学生利用“第二课堂”,促进学风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能仅仅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之上,高校的教育目的是多样性的,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员与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课外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其参加适合的课外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第二课堂,是建立优秀学风的重要手段。
总之,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建立优良学风,除了辅导员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之外,还要高校师生共同努力,把学风建设当做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新时期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育人工程,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赵大鹏,高娜.关于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3]吴乐乐,柏杨.高校理科院系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06-107.
[4]陈蕾蕾.加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J].读与写杂志,2010(6):81-82.
[5]杨江水.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新困境与新出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