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小学语文课本上一篇叫《打碗碗花》的文章在收入课本时,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外婆”的大讨论就此展开。有人调侃,如果依照课本的思路,所有“外婆”都得改成“姥姥”,那民谣小调《外婆的澎湖湾》成了《姥姥的澎湖湾》,湿润的晚风都变得干燥了一些;至于狼外婆变成了狼姥姥,格林兄弟也说不上什么话,只好听之任之了。
争议告一段落,全国人民一合计,第一次发现中国语言如此丰富,天南地北,除了“外婆”和“姥姥”,竟然还有如此多种对外祖母的称呼。有学院派搬出了《汉语方言地图集》,显示在全国930个方言调查点,称呼外祖母的说法有六大类、63小类之多,除了外婆、姥姥,还有叫外姥、外奶、姥娘、阿婆的,这些都好理解;但类似舅奶、婆婆、细爹之类的称呼,外人如果“望文生义”,真会叫错。
实际上,无论姥姥姥爷还是外公外婆,都是相当晚近的说法。对古代外祖父母称谓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和《礼记》。比如,《尔雅》中说,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意思就是母亲的父亲叫“外王父”,母亲的母亲叫“外王母”。 “王”有大的意思,和父亲的父亲叫“王父”、父亲的母亲叫“王母”正好相对。
清人梁章钜把古代称谓分门别类,荟萃成了三十二卷的《称谓录》一书,其中第三卷专门介绍了“母之父” “母之母”的称呼,其中收入了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等古老而正式的称呼,也收录了不少保存在方言中的说法。比如,《汉书》里有“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哉”,元稹诗中有“扶床小女君先识,应为谢谢似外翁”,这里的“大父” “外翁”,说的都是外祖父。书中还记载,河北和江南乡下管外祖父母叫家公家婆,用“家”取代“外”,乍一看很别扭,但如果了解到北方人称呼母亲为“家家”,就容易理解多了。
在英语等欧洲语言中,无论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用一个词表示。但在中国,两者可谓泾渭分明。大概是因为更看重父系亲属的地位,在日常口语中,为了显示对外人的亲切,一般都称呼年长的长辈为爷爷奶奶,很少称之为外公外婆。市井居民要是拌起嘴来,往往会自称老子、爷爷,以示地位压人一头。
不过,这也有个例外。《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最爱对妖精自称“外公”,自称“爷爷”反而极少。最有趣的一段“外公”案发生在朱紫国。一位叫赛太岁的妖精夺走了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孙悟空打上门去,自称“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妖精听说了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恭恭敬敬地去请教娘娘认不认识朝中一个姓外的人,毕竟“我想着百家姓上,更无个姓外的”。娘娘也是有心捉弄,说:“止干字文上有句外受傅训,想必就是此矣。”妖精听了连声说“定是,定是”,打开门迎战孙悟空,朗声问道:“哪个是朱紫国来的外公?”孙悟空当然不会放过机会,答应道: “贤甥,叫我怎的?”无父无母、无子无女的孙悟空為什么喜欢自称“外公”?这恐怕是个值得钻研的难解之谜。
阅读分享:让人惊异的是,当我们放眼于祖国的远古今朝、大江南北,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背后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衣食住行有来历,行辈称呼成文化。面对我们民族丰厚广博的文化,怎不让人倍感自信呢?
争议告一段落,全国人民一合计,第一次发现中国语言如此丰富,天南地北,除了“外婆”和“姥姥”,竟然还有如此多种对外祖母的称呼。有学院派搬出了《汉语方言地图集》,显示在全国930个方言调查点,称呼外祖母的说法有六大类、63小类之多,除了外婆、姥姥,还有叫外姥、外奶、姥娘、阿婆的,这些都好理解;但类似舅奶、婆婆、细爹之类的称呼,外人如果“望文生义”,真会叫错。
实际上,无论姥姥姥爷还是外公外婆,都是相当晚近的说法。对古代外祖父母称谓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和《礼记》。比如,《尔雅》中说,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意思就是母亲的父亲叫“外王父”,母亲的母亲叫“外王母”。 “王”有大的意思,和父亲的父亲叫“王父”、父亲的母亲叫“王母”正好相对。
清人梁章钜把古代称谓分门别类,荟萃成了三十二卷的《称谓录》一书,其中第三卷专门介绍了“母之父” “母之母”的称呼,其中收入了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等古老而正式的称呼,也收录了不少保存在方言中的说法。比如,《汉书》里有“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哉”,元稹诗中有“扶床小女君先识,应为谢谢似外翁”,这里的“大父” “外翁”,说的都是外祖父。书中还记载,河北和江南乡下管外祖父母叫家公家婆,用“家”取代“外”,乍一看很别扭,但如果了解到北方人称呼母亲为“家家”,就容易理解多了。
在英语等欧洲语言中,无论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用一个词表示。但在中国,两者可谓泾渭分明。大概是因为更看重父系亲属的地位,在日常口语中,为了显示对外人的亲切,一般都称呼年长的长辈为爷爷奶奶,很少称之为外公外婆。市井居民要是拌起嘴来,往往会自称老子、爷爷,以示地位压人一头。
不过,这也有个例外。《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最爱对妖精自称“外公”,自称“爷爷”反而极少。最有趣的一段“外公”案发生在朱紫国。一位叫赛太岁的妖精夺走了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孙悟空打上门去,自称“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妖精听说了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恭恭敬敬地去请教娘娘认不认识朝中一个姓外的人,毕竟“我想着百家姓上,更无个姓外的”。娘娘也是有心捉弄,说:“止干字文上有句外受傅训,想必就是此矣。”妖精听了连声说“定是,定是”,打开门迎战孙悟空,朗声问道:“哪个是朱紫国来的外公?”孙悟空当然不会放过机会,答应道: “贤甥,叫我怎的?”无父无母、无子无女的孙悟空為什么喜欢自称“外公”?这恐怕是个值得钻研的难解之谜。
阅读分享:让人惊异的是,当我们放眼于祖国的远古今朝、大江南北,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背后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衣食住行有来历,行辈称呼成文化。面对我们民族丰厚广博的文化,怎不让人倍感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