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大学,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生活上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而且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可对于独立支配的这部分花费,不少学生无法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因此走进大学门,应该先学理财,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新生如何合理支配费用
理财专家建议,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长最好不要把一学期的费用一次性交给孩子;而新生也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有一个详尽的记录,并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
在资金的使用上,假定每月生活费为600元,理财专家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
1、伙食费:早饭2元,中饭和晚饭各5元,女生3元左右。这样的话每月正常伙食费在240至360元。这不包括在外用餐。为了保证自己每个月正常的伙食费,拿到生活费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饭卡里面的钱充足。
2、交际费:这方面的花费应该平均每月控制在30元。
3、交通费:按一周出去2次计算,一个月约为10元。
4、服装费用:平均每月50元左右,男女不同,一般男生在这项的花费要少一点。真正需添置大件的一般由家长承担。
5、通讯费:30至50元。
6、护理和日用品花费:50元。
如果照此安排,每月正常有50元到90元的结余,最多可结余190元。一学期5个月(实际在校时间一般只有4个半月),可以有250到950元的结余,这部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
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案例一:
我弟弟的女儿读大学四年,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经济上安排得井然有序。问其诀窍,弟弟笑答,子女在大学读书安排生活学理财,要做到“四个要”。
对孩子要加强勤俭教育。教育孩子节俭并非只是节约几个钱的事,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道理。
要让子女了解家底,不与条件优越的家庭攀比。工薪阶层收入有限,生活费做到基本保证、略有节余即可,不能盲目攀比。
生活费开支要有计划。教育子女建一本生活费收支账,每月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要鼓励孩子发挥才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她读的是外文专业,平时又喜欢写作,鼓励她在学好功课外,花一点时间写稿、翻译、做家教。向孩子讲明额外收入一律归她,平时给的生活费不变,这样一来激发了她的兴趣,平时隔三差五还能在报上看到她的“豆腐干”文章。
案例二:
友人的儿子上大学后,家里每月开支大增。开始,友人每月给儿子生活费600元,不够,增加到800元,还不够,最高一月达到千元。友人要儿子报出开支账目,儿子当然报不出来:“我也不知道怎么花的,反正我没有乱花。”友人便与儿子算账,算的当然只是大账:伙食费450元、手机费50元、零花50元,每月回家4次车费80元。这样一算,每月开支共计630元。其他的钱,友人儿子再也报不出来了。
友人的家庭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但是,为了不让儿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友人和儿子商量:“以后你能不能每个月记账,这样也能做到心里有个数。”儿子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你说怪不怪?这一记账,友人儿子每月的开支大为减少,从原来最高的1000元减至600元。每月末儿子回家,总要拿出账本给友人看。看到儿子也知道节约理财了,友人打心眼里高兴。
1、记本流水账
新生们有必要将自己每月的生活开支用本子逐一记录下来,这样一个月下来,就知道哪些开销大了是不合理的,哪些开支少了是需要增加的;每月调整自己的开支,做到精打细算,杜绝浪费。记流水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寒暑假回家父母“算总账”时有个交代,流水账上每笔开支都清清楚楚,父母也就能放心地把钱交给你支配了。
2、开个活期存折
初到学校,新生们最好到银行开个卡折合一的活期存折,加上密码,随用随支。有一个卡折合一的活期存折,家长们汇钱也方便。
3、钱要花在刀刃上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零储蓄族,该花钱的时候没钱得去借,不该花的时候乱花。在消费心态上,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之类,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一定要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购物要适可而止,尤其是女生大都喜欢上街购物,往往一上街便不能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不管实用不实用的,只图一时买个痛快。
而对于最重要的健康问题,相反有些新生为了“节俭”,有病也不去医院看,抱着拖拖看的心理,实际上往往因小失大,小病酿成大病,最后花费更多医药费不说,自己也受罪。因此,发现疾病苗头,就要尽早治疗。
新生如何合理支配费用
理财专家建议,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长最好不要把一学期的费用一次性交给孩子;而新生也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有一个详尽的记录,并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
在资金的使用上,假定每月生活费为600元,理财专家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
1、伙食费:早饭2元,中饭和晚饭各5元,女生3元左右。这样的话每月正常伙食费在240至360元。这不包括在外用餐。为了保证自己每个月正常的伙食费,拿到生活费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饭卡里面的钱充足。
2、交际费:这方面的花费应该平均每月控制在30元。
3、交通费:按一周出去2次计算,一个月约为10元。
4、服装费用:平均每月50元左右,男女不同,一般男生在这项的花费要少一点。真正需添置大件的一般由家长承担。
5、通讯费:30至50元。
6、护理和日用品花费:50元。
如果照此安排,每月正常有50元到90元的结余,最多可结余190元。一学期5个月(实际在校时间一般只有4个半月),可以有250到950元的结余,这部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
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案例一:
我弟弟的女儿读大学四年,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经济上安排得井然有序。问其诀窍,弟弟笑答,子女在大学读书安排生活学理财,要做到“四个要”。
对孩子要加强勤俭教育。教育孩子节俭并非只是节约几个钱的事,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道理。
要让子女了解家底,不与条件优越的家庭攀比。工薪阶层收入有限,生活费做到基本保证、略有节余即可,不能盲目攀比。
生活费开支要有计划。教育子女建一本生活费收支账,每月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要鼓励孩子发挥才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她读的是外文专业,平时又喜欢写作,鼓励她在学好功课外,花一点时间写稿、翻译、做家教。向孩子讲明额外收入一律归她,平时给的生活费不变,这样一来激发了她的兴趣,平时隔三差五还能在报上看到她的“豆腐干”文章。
案例二:
友人的儿子上大学后,家里每月开支大增。开始,友人每月给儿子生活费600元,不够,增加到800元,还不够,最高一月达到千元。友人要儿子报出开支账目,儿子当然报不出来:“我也不知道怎么花的,反正我没有乱花。”友人便与儿子算账,算的当然只是大账:伙食费450元、手机费50元、零花50元,每月回家4次车费80元。这样一算,每月开支共计630元。其他的钱,友人儿子再也报不出来了。
友人的家庭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但是,为了不让儿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友人和儿子商量:“以后你能不能每个月记账,这样也能做到心里有个数。”儿子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你说怪不怪?这一记账,友人儿子每月的开支大为减少,从原来最高的1000元减至600元。每月末儿子回家,总要拿出账本给友人看。看到儿子也知道节约理财了,友人打心眼里高兴。
1、记本流水账
新生们有必要将自己每月的生活开支用本子逐一记录下来,这样一个月下来,就知道哪些开销大了是不合理的,哪些开支少了是需要增加的;每月调整自己的开支,做到精打细算,杜绝浪费。记流水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寒暑假回家父母“算总账”时有个交代,流水账上每笔开支都清清楚楚,父母也就能放心地把钱交给你支配了。
2、开个活期存折
初到学校,新生们最好到银行开个卡折合一的活期存折,加上密码,随用随支。有一个卡折合一的活期存折,家长们汇钱也方便。
3、钱要花在刀刃上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零储蓄族,该花钱的时候没钱得去借,不该花的时候乱花。在消费心态上,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之类,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一定要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购物要适可而止,尤其是女生大都喜欢上街购物,往往一上街便不能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不管实用不实用的,只图一时买个痛快。
而对于最重要的健康问题,相反有些新生为了“节俭”,有病也不去医院看,抱着拖拖看的心理,实际上往往因小失大,小病酿成大病,最后花费更多医药费不说,自己也受罪。因此,发现疾病苗头,就要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