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红一连连史馆,一面面锦旗记录了连队91年当先锋打头阵的赫赫战功和光辉历程。
“特别能战斗、特别有血性的品格,是红一连战绩辉煌的制胜密码。”该旅旅长杨金龙、政委段杰辉向记者介绍说,新时代新征程,红一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不断锤炼打仗本领,努力锻造制胜刀锋,先后圆满完成4次实兵对抗演习、2次参加维和步兵营出国执行任务、6次参加抢险救灾任务。近5年来,41人次在团以上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取得18个第一,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去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强军兴训先锋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艰难险阻无所惧,一往无前当先锋
1927年9月15日拂晓夺占浏阳县城,是秋收起义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战斗中,红一连担任团编成前卫连,首先与敌发生遭遇战,为掩护师团机关和毛主席顺利突围,先后打退敌人三次进攻,直至大部队全部突围成功。
自那以后,无论是井冈山的斗争,还是万里长征突破封锁线,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始终把当先锋的重任交给红一连。
不同的历史时空,同样的忠诚担当。88年后,红一连官兵在国际维和战场上再次彰显一往无前当先锋的红色连队本色。
2015年5月,南苏丹维和营区难民营爆发大规模冲突,上千名难民缠斗在一起,有的持棍棒,有的拿砍刀,场面混乱不堪,很多人身上已经血肉模糊。这时,执勤的尼泊尔防暴警察向中国维和步兵营发出支援请求。
“红一连全体官兵请求受领此次任务,保证完成任务。”得知情况危急,事态严峻,红一连随即向营党委递交请战书。平时靠得住,战时顶得上。时任连长米秀刚受领任务后,立即动员部署,“此次任务危险,谁愿意参加?”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尽管大家心里都清楚,执行此次任务生死难料,官兵们依然义无反顾。
随后,27名勇士组成了一支突击队,到达冲突地点,成楔形队形插入混乱的人群。冲突中的难民怒火冲天,把气撒到了突击队员身上,不时有石块和棍棒砸在头盔和盾牌上。突击队员毫不畏惧,用身体和盾牌筑起了一道隔离带,经过3个小时不间断的卡点控道、巡逻警戒,难民最终散去。
一连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一连。每次有大项任务时,红一连都会有这样的动员誓言:“任务来临,我当主力;困难时刻,我挑重担;挑战面前,我冒风险;危急关头,我去冲锋。”
2016年9月,“中部砺剑-2016·确山C”实兵对抗演习拉开战幕。红一连由进攻阶段转入防御阶段,其中五岔路口是蓝军发起进攻的主要通路。
到底派谁来守五岔路?指挥部的几名领导意见一致:让红一连来守。果不其然,战斗打响后,蓝军集结重兵对五岔路口发起轮番进攻,企图以优势兵力打开突破口。
红一连官兵始终坚守阵地寸步不让。对方眼看五岔路口迟迟攻不下来,调来预备在主攻阶段打头阵的蓝军一连。长时间激烈的对峙让红一连官兵的体能急剧下降,而蓝军的一连在后方养精蓄锐,此时势头正盛。
“五岔路口到底还能守多久?”蓝军步步紧逼,有的新兵心中打起了鼓。恰在此时,连长周光魁的动员令人振奋:“我们是一连,对方也是一连。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一定能拼到最后,因为我们比对方多了一个‘红’字。”
最终,原计划4个小时的战斗,红一连整整打了7个小时,成功迟滞对方的进攻行动,为部队转入防御赢得了珍贵的时间。指挥部领导感慨:“重担交红一连,果然不负众望。”
枕戈待旦,绷紧打仗之弦
抗日战争期间,为粉碎淮海地区日伪军的“扫荡”,上级命令红一连执行阻击任务。接到指示,红一连迅速转入战斗状态,收拢人员、准备物资,连夜奔袭80余公里,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战后,二排被新四军三师授予“飞毛腿二排”称号。
战争年代敢当“飞毛腿”,任务面前勇当“急先锋”。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连队担任先遣任务。5月12日夜,接到出动命令不到20分钟,红一连就完成器材准备、人员收拢、物资装载等准备工作,迅即冒雨登车出发。
一路上,人不下车、车不停转,连续25小时昼夜兼程1200多公里,提前10小时赶至救灾现场,成为第一个到达灾区的外区部队。
平时时刻准备着,关键时刻顶得上。2017年12月的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打破宁静,一场不打招呼的全员全装战备拉动随即拉开战幕。官兵们闻令而动,迅速披挂装具、请领物资、启封车辆……
随着一阵马达轰鸣,全连向预定地域行军,途中正确处置穿越染毒地带、小股“敌”袭扰等13种战术情况,提前30分钟齐装满员到达集结地域,总评成绩优秀。
近年来,红一连有一套一以贯之的“组合拳”:连队每天进行一次军情研究,每周不少于一次战备演练,每月一次紧急出动;干部作业包里,常年放置着最新的作战地图、绘图工具;官兵水壶里,每天都要更换新的饮用水。
去年,部队刚从河南移防到陕西,一位将军就带领工作组直插训练场,检查红一连训练情况,现场考核连队轻武器应用射击。
“显靶时间由8秒改为4秒,射击地线全部后移17米。”
听到考核标准,现场陪同的旅领导不禁捏了一把汗: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对官兵射击要求更高,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射击地线后移,要求官兵在非整百距离上自主修正瞄准点,这些可都是“超纲”内容啊!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连长、指导员率先上場,领弹、上膛、射击、跃进,一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一时间考核场上硝烟弥漫,卧姿、跪姿、立姿,身靶、胸靶、头靶,枪响靶倒。
“一号靶8发,优秀;二号靶7发,优秀……”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报靶声,将军面带微笑鼓着掌说:“不愧是三湾改编中走出来的连队,不仅能打仗,还能打胜仗。”
一心向战,砥砺血性胆气
1948年10月,红一连在辽西双岗子地区与敌遭遇,三排排长姜东海率突击班直插守军阵地,战斗中一块弹片击穿了他的腹部,鲜血直往外涌,肠子流出体外,他毅然用手把血糊糊的肠子塞进体内,继续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战后,他被授予“盘肠英雄”称号。
革命战争年代,这样的血性英雄比比皆是:“无产阶级硬骨头战士”谢朝发,“英雄射手”那庆文被敌燃烧弹引燃身躯仍坚持战斗至牺牲……
不怕任务,越重越勇;不惧艰险,越难越勇;不畏对手,越战越勇。这是对红一连官兵战斗意志和血性品格的精炼概括。
2016年9月,红一连参加“中部砺剑-2016·确山C”实兵对抗演习。那天深夜,红一连刚刚执行完10多个小时的穿插渗透任务,正准备休息调整时,突然接到了防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又冷又饿,每个人都经受着生理、心理的双重考验。
“困难面前,红一连的兵,从来不知道‘怕’字怎么写!”连长周光魁简短动员后,大家豪气倍增、疲劳顿消。
设置铁丝网,很多人顾不上戴防护手套,手指被锋利的铁丝划出道道伤痕;构筑野战工事,土质坚硬无比,一镐抡下去,都不见一个坑,大家一波接一波轮番上阵,用坏了10多把锹镐,许多战士手掌被磨出一大片血泡。
那一战,红一连官兵们连续奋战三天两夜,没有一人畏惧退缩、叫苦叫累,摧毁“敌”1个连指挥所、2辆坦克、1辆防空导弹车,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
“特别能战斗、特别有血性的品格,是红一连战绩辉煌的制胜密码。”该旅旅长杨金龙、政委段杰辉向记者介绍说,新时代新征程,红一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不断锤炼打仗本领,努力锻造制胜刀锋,先后圆满完成4次实兵对抗演习、2次参加维和步兵营出国执行任务、6次参加抢险救灾任务。近5年来,41人次在团以上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取得18个第一,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去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强军兴训先锋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艰难险阻无所惧,一往无前当先锋
1927年9月15日拂晓夺占浏阳县城,是秋收起义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战斗中,红一连担任团编成前卫连,首先与敌发生遭遇战,为掩护师团机关和毛主席顺利突围,先后打退敌人三次进攻,直至大部队全部突围成功。
自那以后,无论是井冈山的斗争,还是万里长征突破封锁线,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始终把当先锋的重任交给红一连。
不同的历史时空,同样的忠诚担当。88年后,红一连官兵在国际维和战场上再次彰显一往无前当先锋的红色连队本色。
2015年5月,南苏丹维和营区难民营爆发大规模冲突,上千名难民缠斗在一起,有的持棍棒,有的拿砍刀,场面混乱不堪,很多人身上已经血肉模糊。这时,执勤的尼泊尔防暴警察向中国维和步兵营发出支援请求。
“红一连全体官兵请求受领此次任务,保证完成任务。”得知情况危急,事态严峻,红一连随即向营党委递交请战书。平时靠得住,战时顶得上。时任连长米秀刚受领任务后,立即动员部署,“此次任务危险,谁愿意参加?”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尽管大家心里都清楚,执行此次任务生死难料,官兵们依然义无反顾。
随后,27名勇士组成了一支突击队,到达冲突地点,成楔形队形插入混乱的人群。冲突中的难民怒火冲天,把气撒到了突击队员身上,不时有石块和棍棒砸在头盔和盾牌上。突击队员毫不畏惧,用身体和盾牌筑起了一道隔离带,经过3个小时不间断的卡点控道、巡逻警戒,难民最终散去。
一连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一连。每次有大项任务时,红一连都会有这样的动员誓言:“任务来临,我当主力;困难时刻,我挑重担;挑战面前,我冒风险;危急关头,我去冲锋。”
2016年9月,“中部砺剑-2016·确山C”实兵对抗演习拉开战幕。红一连由进攻阶段转入防御阶段,其中五岔路口是蓝军发起进攻的主要通路。
到底派谁来守五岔路?指挥部的几名领导意见一致:让红一连来守。果不其然,战斗打响后,蓝军集结重兵对五岔路口发起轮番进攻,企图以优势兵力打开突破口。
红一连官兵始终坚守阵地寸步不让。对方眼看五岔路口迟迟攻不下来,调来预备在主攻阶段打头阵的蓝军一连。长时间激烈的对峙让红一连官兵的体能急剧下降,而蓝军的一连在后方养精蓄锐,此时势头正盛。
“五岔路口到底还能守多久?”蓝军步步紧逼,有的新兵心中打起了鼓。恰在此时,连长周光魁的动员令人振奋:“我们是一连,对方也是一连。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一定能拼到最后,因为我们比对方多了一个‘红’字。”
最终,原计划4个小时的战斗,红一连整整打了7个小时,成功迟滞对方的进攻行动,为部队转入防御赢得了珍贵的时间。指挥部领导感慨:“重担交红一连,果然不负众望。”
枕戈待旦,绷紧打仗之弦
抗日战争期间,为粉碎淮海地区日伪军的“扫荡”,上级命令红一连执行阻击任务。接到指示,红一连迅速转入战斗状态,收拢人员、准备物资,连夜奔袭80余公里,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战后,二排被新四军三师授予“飞毛腿二排”称号。
战争年代敢当“飞毛腿”,任务面前勇当“急先锋”。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连队担任先遣任务。5月12日夜,接到出动命令不到20分钟,红一连就完成器材准备、人员收拢、物资装载等准备工作,迅即冒雨登车出发。
一路上,人不下车、车不停转,连续25小时昼夜兼程1200多公里,提前10小时赶至救灾现场,成为第一个到达灾区的外区部队。
平时时刻准备着,关键时刻顶得上。2017年12月的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打破宁静,一场不打招呼的全员全装战备拉动随即拉开战幕。官兵们闻令而动,迅速披挂装具、请领物资、启封车辆……
随着一阵马达轰鸣,全连向预定地域行军,途中正确处置穿越染毒地带、小股“敌”袭扰等13种战术情况,提前30分钟齐装满员到达集结地域,总评成绩优秀。
近年来,红一连有一套一以贯之的“组合拳”:连队每天进行一次军情研究,每周不少于一次战备演练,每月一次紧急出动;干部作业包里,常年放置着最新的作战地图、绘图工具;官兵水壶里,每天都要更换新的饮用水。
去年,部队刚从河南移防到陕西,一位将军就带领工作组直插训练场,检查红一连训练情况,现场考核连队轻武器应用射击。
“显靶时间由8秒改为4秒,射击地线全部后移17米。”
听到考核标准,现场陪同的旅领导不禁捏了一把汗: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对官兵射击要求更高,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射击地线后移,要求官兵在非整百距离上自主修正瞄准点,这些可都是“超纲”内容啊!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连长、指导员率先上場,领弹、上膛、射击、跃进,一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一时间考核场上硝烟弥漫,卧姿、跪姿、立姿,身靶、胸靶、头靶,枪响靶倒。
“一号靶8发,优秀;二号靶7发,优秀……”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报靶声,将军面带微笑鼓着掌说:“不愧是三湾改编中走出来的连队,不仅能打仗,还能打胜仗。”
一心向战,砥砺血性胆气
1948年10月,红一连在辽西双岗子地区与敌遭遇,三排排长姜东海率突击班直插守军阵地,战斗中一块弹片击穿了他的腹部,鲜血直往外涌,肠子流出体外,他毅然用手把血糊糊的肠子塞进体内,继续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战后,他被授予“盘肠英雄”称号。
革命战争年代,这样的血性英雄比比皆是:“无产阶级硬骨头战士”谢朝发,“英雄射手”那庆文被敌燃烧弹引燃身躯仍坚持战斗至牺牲……
不怕任务,越重越勇;不惧艰险,越难越勇;不畏对手,越战越勇。这是对红一连官兵战斗意志和血性品格的精炼概括。
2016年9月,红一连参加“中部砺剑-2016·确山C”实兵对抗演习。那天深夜,红一连刚刚执行完10多个小时的穿插渗透任务,正准备休息调整时,突然接到了防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又冷又饿,每个人都经受着生理、心理的双重考验。
“困难面前,红一连的兵,从来不知道‘怕’字怎么写!”连长周光魁简短动员后,大家豪气倍增、疲劳顿消。
设置铁丝网,很多人顾不上戴防护手套,手指被锋利的铁丝划出道道伤痕;构筑野战工事,土质坚硬无比,一镐抡下去,都不见一个坑,大家一波接一波轮番上阵,用坏了10多把锹镐,许多战士手掌被磨出一大片血泡。
那一战,红一连官兵们连续奋战三天两夜,没有一人畏惧退缩、叫苦叫累,摧毁“敌”1个连指挥所、2辆坦克、1辆防空导弹车,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