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娃是门学问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在位于北京远郊的某景区玩耍(开开/ 摄)

  “爸爸,六一放假,我们去哪玩儿?”悦悦兴奋地一边在沙发蹦跶,一边高声询问。
  “等一会啊,我看看……”爸爸说着,拿出手机,打开了某App,输入“亲子游”,手机界面立刻跳出了各类提供亲子游服务的商家——从儿童游乐场,到星级度假村,再到农家乐等等。悦悦爸爸不断滑动手指,一直更新的商家仿佛没有尽头。
  《2019-2025年中国亲子游市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近74%的家长倾向于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度假村等场所游玩,只有15%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去爬山踏水,更有超过30%的家庭,亲子游的年花费在一万元以上。
  是什么導致当代家长依赖于商业化的游乐产品,宁愿多花钱,也不去拥抱慷慨的大自然呢?

“打卡式”育儿


  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应是肆意奔跑在田野、草地的欢畅,观察蚂蚁不觉天黑的沉迷,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奇妙。
  但是,这一代年轻家长,可能记忆库中并没有过这些时刻,因此不能明白童年的快乐究竟会在哪里发生。他们可能也觉察不到,游乐场那些五光十色的视觉刺激,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疲惫而非放松。
  缺少真正童年的家长,容易被“捏造童年”的商家带节奏。
  消费时代当然也不会放过“亲子”这个超级大IP。当父母们的精力从工业时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何丰富孩子的经历、开拓孩子的眼界,就成了让他们绞尽脑汁的事情。新一代“照网养”的家长,不但在网上学习冲调奶粉的比例、哄睡的方法、选购绘本的技巧,连去哪玩,也要“垂询”网络。互联网仿佛已经替代父母,变成了巨大的育儿袋,囊括了孩子大部分的需求。
  “打卡式”育儿应运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奇、最多元的体验,一度成为育儿界的风向标。
  “农耕一日体验”“亲子采摘”“木工体验课”……“短、频、快”的体验式活动,让父母和孩子趋之若鹜。在有限的时间内尝试全新的活动,让他们感觉新鲜、有趣,又不至于劳累;商家也吃到甜头,不断开发更多的稀奇体验,吸引家长带孩子前来打卡。
  而孩子呢?即便能从中了解到许多社会工种和博物知识,但以牺牲专注力、探索力及深度学习的能力为代价,来获得本可以在漫长的人生中慢慢体会的经验,可谓得不偿失。正如《庄子》中谈到:道不宜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无救。
  当 “打卡式”育儿成为这一代父母的朋友圈素材,孩子们真正的成长,却可能被忽略了。

警惕“自然缺失症”


  俗话说,无蜜不招彩蝶蜂。除了因为认知不足被商家带节奏,父母选择游乐场这样的游玩场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更轻松。这似乎成了父母花钱偷懒的一项选择。
  游乐场内种类繁多的项目让孩子目不暇接,孩子陶醉其中忘乎所以,根本顾不上和父母撒娇或是对抗。场馆内的设施柔软结实,商家贴心地营造了一个个“安全屋”,父母可以安心地坐在一旁刷手机——这可能是当代父母为数不多得以喘息的时刻。
  但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通过大量调研和实例指出,抑郁、焦虑、肥胖、注意力紊乱,源头在于儿童时期的“自然缺失症”。整日浸泡在游乐场里的孩子,容易在这样的“安乐窝”中,逐渐丧失观察力、协作力、娱乐力、延时满足感以及安排留白时间的能力。
  只有在长时间地与静默而生动的大自然相处时,只有在面对一颗颗相似却又各有特点的大树时,只有在小昆虫不经意却又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时,这些能力才能够被激活、被放大,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

  《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通过大量调研和实例指出,抑郁、焦虑、肥胖、注意力紊乱,源头在于儿童时期的“自然缺失症”。

换一种玩法


  孩子究竟应该去哪玩?怎么玩?才算是赢在起跑线上?
  若人们所在的城市在建设中仍保留了山水,那是再幸运不过的事了,那里是孩子天然的乐土,他们会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学会一切。而父母,只需要忘掉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将身心全然地投入山间水旁,会发现花草鱼虫的触感之丰富,大大胜过单调的触屏手机。
  放过不断滑动的疲劳的手指,和跳动的干涩的眼睛。让感官休息,大脑才会真正地暂停工作,得半日清闲。
  如果身处高度现代化城市中,山水田园无法触手可及,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或是选择一条承载了历史的街道,如北方的古城墙、南方的老租界,带着孩子走街串巷,探讨文化、历史,品尝古早的小吃,讲一讲自己童年的故事,也能够触及一座城的人文内核。
  更高级的玩法是,约上三五组家庭,或跋山涉水,或探访古迹,孩子们得以在途中建立在游乐场无法获得的友谊,而父母们则能够看到不同家庭的养育方式,孩子和父母都因此不再孤独。要知道,从古至今,大多的焦虑都是源于孤独啊!
  假日,带上孩子去山野间、江湖旁、闹市里,寻觅脚下这座城的性格,比走马观花地游览名山大川更有价值,比局促在游乐场里更有生气。孩童需要与一座城的历史、人文和地域风貌产生连接,由此产生感情。
  由游乐场、动物园、兴趣班堆砌而成的人造童年是不堪一击的,只有找回自己的故土,才能找回真实而厚重的快乐童年。
其他文献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又绿北京城。捂了一冬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各大公园、休闲绿地更是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而未来的北京城,将会有更多的绿色进入市民的生活。  “十三五”期间,为打造绿色宜居之都,北京创新城市增绿方式,率先在“市民身边增绿”方面实现突破,让85%的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到公园绿地。  和很多人口稠密的国际大都市一样,有着约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同样面临着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慈善读本》走进漳浦县石斋小学已近一年,回望这段艰难历程的教学,思索传播慈善的点点滴滴,喜看孩子们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相互防备心越来越重,人们往往都防备着身边的陌生人。如何教育祖国的接班人——当代的小学生懂得去关心身边的人也就成为现代教育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幸的是,《慈善读本》走进了学生的课堂,“春
9月28日,是福建名城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俞培俤长子俞锦结婚喜庆的日子。俞培俤主席在儿子举办婚礼前举行捐赠仪式,向福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善款。这是市慈善总会接收到的第一笔婚庆特大巨额捐赠。  捐赠仪式由严可仕副市长主持,方庆云会长接受了名城企业集团1亿元捐赠书,杨益民市长向名城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俞培俤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出席捐赠活动的还有市领导方清海、徐启源、陈大强、陈为民、徐铁骏、吴贤德、
藏在云层后面的太阳终于在周末调皮地探出了头。微风和煦,大地也暖暖的。难得天公作美,我决定出门透透气。  刚走到街道的拐角处,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定格在了临街一个偏僻的角落:一个佝偻着身体,衣衫褴褛,看上去风烛残年的老人,孤独的瑟缩在那里。给予他温暖的,仅仅只是几张揉皱的旧报纸。  我有些于心不忍,摸着口袋里的几枚硬币,准备向他身前的破碗走去。  刹那间,似一阵风,三四个嘻哈的少年从我身旁跑过。其中一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无数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众的心里,每年都会留下慈善会扎实而深深的脚印,《中华慈善年鉴》则较为完整、清晰地记录了这不会被风尘岁月湮没的鲜活足迹。  2014年是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这一年,我们召开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全面回顾中华慈善总会发展历程,深刻总结宝贵经验,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开展了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对自2009年第一届“中华慈
“善良是春,比春还暖;善良是金,比金还纯……”伴随着慈善歌曲《善良的人》的优美曲调,10月15日上午,近30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慈善爱心人士和义工来到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006大连慈爱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现场,15家来自大连和北京、台湾等地的企业团体当场举牌,捐赠善款共计5296.8万元,此外,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企业捐出了一座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慈善养老院。大连市领
近年来,在济南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众多老领导、老同志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济南市慈善总会紧紧围绕“贴心民政”品牌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慈善子品牌创建服务。随着省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和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济南市慈善总会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慈善事业向基层延伸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建立完善县(市)区、乡镇、村居慈善组织网络的同时,又重点在市属机关、
有一个小女孩,长得很丑,从小就备受歧视,小朋友们都不和她玩,她总是独自守着一个孤独的世界。就连自己的父母也讨厌她,他们却对漂亮的妹妹宠爱有加。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忽略的角落里,她满怀愤懑,倍加厌世。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来到了一座大桥上。她只需纵身一跃,滔滔的河水就会把她年轻的生命带走。她回头望望火树银花的城市,正准备与这个世界告别时,有人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你能送我过这座桥吗?我一个人感到害怕。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经常想:面对我们的慈善事业,媒体究竟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实现?毕竟慈善是公共事业,需要公众的共同参与,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个体行为。  凤凰卫视自成立之日,就以推动慈善事业为己任。一方面我们身体力行——如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凤凰卫视独立捐款46万,还与中华慈善总会、世界宣明会合作,设立了凤凰慈善基金捐款专户,为海啸灾民献上146万元捐款,同时,凤凰卫视的观众共有4483笔汇
他,作为一名企业家,一位成功人士,本可以高枕无忧、安享晚年。可他仍不辞劳苦地跋涉在自己的事业中,继续寻找着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与此同时,他的心中念念不忘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堂堂的中华男儿,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社会上来自不同困难群体的需求。  他就是津南区小站镇四道沟村村民,现年67岁的万树林先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就从事建筑行业,起步时也很困难,一无所有,心中一片茫然,但是他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