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si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阵地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的终生追求,高效教学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教学要有价值;教学要有效果;教学要有效率.本文以《FLASH遮罩动画》为例,探讨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指导环节中实现高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效教学;导学案;微课;网络学习平台
  引言
  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本文以《FLASH遮罩动画》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课和学生导学案实施高效教学。
  1 课前准备
  1.1 教师准备
  全面分析、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如有条件的老师,可以上网查询一下网络上相关优秀视频课例或优秀教学设计;
  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层面、个性特点等,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进行教学设计环节时要注意学生上机任务不要设计得太难,以至于学生完成不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机任务难度要有梯度,层层深入为宜;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并做好相应的教具准备;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关课件,课件的形式可以是ppt、word等文本文件或微课视频文件,本文在课前,使用FLASH遮罩技术制作了几个flash演示文件(放大镜、照片切换特效、电子相册)并提供探照灯动画的完整操作流程视频文件(微课)并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学习平台访问资源。
  设计学生导学案,明确学生上机任务,对于有难度的部分,应提示学生注意或提供详细操作步骤,文件格式可以是文本类也可以做成微课形式。
  1.2 学生准备
  提前发放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时间和任务要求,确保学生有按要求进行学习。
  2 课堂教学
  2.1 精彩引入、提升兴趣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部分的设计应新颖、多样,时间最多一两分钟,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观看一些用遮罩技术制作的FLASH作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学案导学、层层深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些上机任务。
  任务一:制作探照灯动画
  任务二:探究遮罩层的对象种类(文字、图形、线条是否可以作为遮罩层对象使用?)
  任务三:探究遮罩层对象的形状、颜色、透明度、亮度等属性变化对动画效果的影响。
  任务四:探究遮罩层多个实例对象对动画效果的影响。
  四个任务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每个任务我在导学案中都有详细的学习指导及微课视频解说,并且有明确提示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任务完成后,我都会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操作中注意的事项,加深学生对遮罩动画原理的理解。
  2.3 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教师应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分组的形式可以2-4人一组,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本人在设计任务二探究遮罩层的对象种类(文字、图形、线条是否可以作为遮罩层对象使用?)时,把该任务细分为三个子任务,分别是2_1文字遮罩、2_2图形遮罩和2_3线条遮罩,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一组完成一个上机任务,小组完成相应任务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得出相应结论,这样安排的好处一是提升了课堂的效率,二是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2.4 突破疑难、精讲点拨
  在课堂巡视检查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对学生正确的、新颖的观点要鼓励和点评,对学生不能解决的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归纳,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例如在本节课,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运动补间动画的制作,教师应针对此现象,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错误的原因,另外在一些细节的部分,例如应用遮罩
  效果后,被遮罩层和遮罩层图层会自动锁定,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总结。
  2.5 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在这个环节,本人引导学生可结合已学习过的内容,尝试制作一些电子贺卡给家人或朋友。
  3 课后指导
  对于学生的作品,最好有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存放, 学习平台的作用一是能提供作品展示功能,二是提供作品自评、师生互评的功能,评价的项目内容应具体明确,通过作品的展示、师生的互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作品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4 讨论
  根据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要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高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奥斯特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它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粗浅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摘 要:本文基于对2016全国I卷理综第25题的立意分析、学生的思维障碍分析和解题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对高中物理计算题中多过程、多物理模型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的分段解析,提升学生的阅题能力,消除学生对综合性计算题的畏惧心理,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分段分析;综合性;多过程;数型结合  1 原题重现  (2016全国理综Ⅰ)25.(18分)如图1所示,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
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概念是以词来作标签的,少数概念是以符号作标签,如 、%等。命题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及其连接词形成的有意义的陈述。概念图来源于美国康乃尔大学Joseph D.Novak等人的一个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是研究学生在12年的学校生活中,知识结构的改变情况。概念图的开发是以奥苏伯尔的教育心理学为
摘 要:车工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开设的技能操作课程,主要学习车床的机构和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零件加工等。在车工技能训练中如果依据机械制造的传统训练方法,其教学效果并不好,本文阐述在车工技能训练教学中恰当利用“几何训练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是采用“几何训练法”进行教学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几何训练
摘 要:众所周知,妊娠母猪天生就有在分娩前絮窝的习性。然而,在商业性生产条件下,现代养猪业广泛使用的产床由于饲养空间不足或絮窝材料缺乏,或两者都欠缺,抑制了母猪这种先天行为的表达。阻碍母猪表达絮窝行为将会给它们带来更多的应激,从而导致母体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因此,它将会对母猪的分娩和泌乳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我们将回顾妊娠母猪产前的絮窝行为、应激和母体内源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对分娩、
摘要: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切实提高中职通信技术专业课教学实际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初唐诗人王勃笔下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景,如今已成为现实。通信技术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通信技术产业也正在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中职校
摘 要:根据白羽肉种鸡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论述了白羽肉种雞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提出空舍准备、育雏舍加温等各项育雏前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进鸡前和进鸡后的细节管理,强调饲喂管理、环境控制管理及保持良好均匀度的重要性。在疫病防控工作中,通过建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提高种鸡群健康水平,进而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关键词:肉种鸡;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均匀度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志码:C
摘 要:当前在建构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重演绎轻归纳现象,实际上,归纳法建构物理概念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以力概念的建构为例,详细阐述归纳法建构初中物理概念的步骤和程序。  关键词:归纳法;概念;操作程序;步骤  引言  在初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2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们是思维发展的两个相反的推理过程。  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其目的是要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
摘 要:从学案导学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教师设计学案要注重思维的含金量,内容的阶梯性;对教师使用学案提出要合理定位师生角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案,提升学案使用的实效性,让学案能真正“导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思维;师生角色定位;有效性;阶梯性  “学案导学”是指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课堂上老师讲的多,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科技素质与创新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从学校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注意学科渗透,把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开设科技教育课程,把科技教育活动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使科技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科技教育活动溶入到学生日常教学、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更大范围、更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