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目前的高考,地理学科越来越关注对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用的知识,高考地理也越来越注重对社会、生活、生产等领域中的热点事件与现象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区域地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有机地联系了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区域地理的试题达60%~70%。在文科综合中,有人把地理学科形象地比喻为“理科中的物理”。鉴于地理学科在文科综合中的地位、区域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复习好区域地理是大多数文科生考好地理学科及文科综合的关键。我个人认为突破区域地理必须“过三关”: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分析,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加上正确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复习好区域地理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下面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
  一、构建复习模式(要求学生复习任何一个区域都要明确其具体的内容)
  模式如下:
  1. 地理位置
  2. 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形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及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对应的自然带河、湖:主要河流的地位与水文特征;主要湖泊的地位与成因植被及土壤:资源:主要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3. 人文地理概况面积、范围、人口(再生产、分布、迁移)等农业:①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因素;②农业区(带)的分布; ③主要 进出口农产品工业:①工业生产特点;②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区位分析交通:主要交通干线、枢纽的分布及区位分析城市:主要城市的位置与地位
  4.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与成因。
  二、复习过程
  1. 准确定位:采用“一读、二绘、三填、四想”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从读懂图(从图中知道有关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纬网、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到绘制图(绘制过程中尽量做到多种地图的叠加,如将经纬网图、地形图、河流分布图、气候图、交通图、城市分布图等融合绘制成一张图)、填充图(在空白轮廓图上进行地形区、气候、农业区、工业区、城市等相关地理事物的填注),最后通过上述过程进一步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幅“心理地图”——想图。
  2. 以“点”连“线”谋“面”。对于区域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将初高中知识相融合,用系统地理知识统领区域地理知识, 充分利用高中地理的规律、原理,理解推导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结构如右图所示。
  3. 利用经典案例突破区域重要考点。在充分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针对高考对本区域的重要考点,设计一些相关的经典案例,通过让学生独立分析—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教师引导分析形成标准答案的步骤来进行突破。如“美国”的经典案例:(1)地形对北美气候有何影响?美国西部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美国东南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特征上的差异及原因。(3)阿巴拉契亚山脉低矮的原因与五大湖的成因。(4)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意义。(5)美国人口的分布、迁移特点及其原因。(6)美国东北部乳畜业的区位分析、 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与区位以及对我国东北农业基地建设的影响。(7)美国工业区的分布及各工业区的区位分析。(8)飓风的形成原因及防御。
  注:在具体教学中,一部分案例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另一部分案例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体验。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复习巩固
  1. 整理笔记:要求学生课后及时整理出本部分复习内容的笔记。教师要督促与检查。
  2. 面述:分层次要求优、中、差生按模块内容进行面述,人人达标。
  3. 巩固练习:结合高考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一般采用11 2模式:11个选择题,2个综合题。尽量选择近三年的高考题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改,时间控制在45分钟),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四、复习反思
  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的区域性,虽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但几乎都是“高起点低落点”,万变不离其宗。区域地理的复习其实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五个问题,即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如果说我们在复习和练习后,能够针对这五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处理,我想对于该部分的复习也就基本到位了。
  总之,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区域地理,但由于该部分内容量大、面广,如果说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上把它给学生讲完,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好的复习方法, 不仅能节省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保证复习的进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正> 1.问题的提出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辽宣懿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者都是(?);《故耶律氏铭石》的首行首二字为(?)。据罗福成,王静如先生研究,(?)为
目前,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学案教学正大行其道。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够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同时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学习障碍的排除者。  学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反馈训练等几部分。教师在课前先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
人口统计资料图表是地理学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像系统”,它是通过人口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后制成的,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上的相互关系,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常见的人口统计图表有统计表格、柱状统计图、函数曲线图、三角坐标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  进行人口统计表判读时要仔细阅读图表,从图表中提取出对解题有效的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切忌脱离图表根据所学知识主观臆断进行答
一、机械地照搬教材现成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无法灵活展开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材,内容作了较大的删减、改动,可以说达到了比较精炼的程度。教材在学科知识的信息编排顺序上,主要是以学科的内在逻辑为线索而不是以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因此往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差距。教材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而设计的问题也会因信息容量过大而导致学生思考时思维受阻,以致对问题产生厌倦,
针对损管指挥面临的困难,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设计包含舰船生命力状态监测模块,人员定位、生命监测与通讯一体化模块和损管指挥辅助决策模块的新型损管指挥系统,该系统可推
伴随着2010年高考的结束,2011年备考的战役已经打响。众所周知,目前的模块式历史教材是建立在理想主义和良好的实验结果之上的,事实上学生的史学知识、历史素养并未达到专家们所预期的程度,一些基本的史学概念与理念都需进一步诠释,因此,把模块式的内容整合成带有通史体例特征的复习指导,能有效弥补以前模块式教育中存在的遗憾与不足。当然,这也只是个人见解,作为尝试,就算一种探索与思考吧,在这里拿出来跟大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