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师风 练师能 倡师德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从事最神圣事业的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对每个人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效教师,应该不断端正师风、苦练师能、培养高尚师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关键词:师风;师能;师德
  一、端正的师风,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基础条件
  对于教师来说,师风是否端正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优秀的基础条件之一。师风端正主要体现在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等实际工作方面。那么,什么样的师风才算得上端正的师风呢?小而言之,师风是指作为一名教师,在其从事的本职工作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气质,以及其在行业中的风气等。大而言之,师风应该涵盖教师以及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在其实际工作当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和内化为其从事教育事业时坚守的准则。而端正的师风,则表现为政治观念有正确导向;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自身的言行严格自律。此外,还应具有团结协作,不断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误人子弟。
  二、突出的师能,是作为优秀教师的关键所在
  1.参加校内培训
  要积极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集中授课、开展专题讲座、参加教学观摩及实践讲评和参与综合考核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授课水平。总之,就是要学习同行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技能,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
  2.参加进修以及研修课程
  从学校层面,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作为教师,要积极争取、克服困难,参加名校进修,进修中要多访名师,认真听取名校名师介绍的先进教学经验;在参加课程教学研究会及讨论会时,要认真思考,力争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师应拓宽专业知识内容和领域,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3.要积极参加教育和教学的技术性研讨
  在学校层面,应邀请知名教师及学者开展教育教学的技术性研讨。在参加研讨过程中,认真领会,加深理解,并以此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要积极主动与知名教师学者对接,多问、多想,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高尚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1.提升自身的崇高感及使命感
  作为个人而言,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看法决定了其工作态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强烈的热爱,不能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要当成自己最崇高的事业去追求。这样,才会使自己在工作时信心百倍,给自己提供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内驱力。
  2.培养淡泊宁静的教师情怀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教育界也不再是一块净土。部分教师被物质欲望所扰,造成了精神上的迷失、扭曲,甚至于不再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应守的底线和操守。部分教师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采取多种方式敛财,不但不利于树立自己的良好师德,更损害了良好的自身形象。因此,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心外无物时,才会得到内心上的充实。这样,才能真正在教育事业上做出成绩。
  3.培养宽广的胸襟和非凡气度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性格不同、素质不一,其压力又来自于方方面面,所以教师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拥有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高校教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修养,将琐事和问题作为考验自己的耐心和胸怀的机会,既冷静面对,又能做到有底线的宽容。
  4.培养坚忍的意志和不变的恒心
  师德,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都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因此,它也会随外界的不同影响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对合理的品德规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这种“修行”,以培养自身坚忍的意志和不变的恒心。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师则是这项工程的缔造者。能够坚持提醒自己不断端正师风、苦练师能、培养高尚师德的教师,必将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李冬坚,彭 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1]。课程将生态学的基本理念——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思想贯穿教学,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有关技术的理论依据[2]。  一、《生态学》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
内容摘要:第二语言写作领域对于演绎和归纳的认识并不统一,而且也有别于西方写作修辞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由此造成了对演绎和归纳的误解。本文试图澄清三种常见的误解,并对国内外二语写作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发现正确诠释和应用这两个概念的论文仅占不到六分之一。文章还指出:中国学生英语语篇内部的修辞关系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演绎或归纳来划分,因此还应正视“非归非演”式的存在。  关键词: 演绎
摘 要:高等院校是对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产生着影响,为了培养高素养人才,广西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文章分析了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期望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5  基金项目:20
一、 哲学素养的丰富内涵  对于什么是哲学素养,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不同的理解。张云鹏认为:“哲学素养其实也就是主体人在对事物本源以及对真理寻根究底式的探究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他据此提出哲学素养的三个特征,即批判性、实践性和理想性[1]。胡万年认为:“所谓哲学素质,就是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的一种内在于主体身上 , 通过语言与行为尤其是特定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