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远。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宁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色。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能感受被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牧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在动,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让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筹交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雷动的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可叹的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一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围。到头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上,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有”与“无”,“有”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大,修炼得百毒不侵。
  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宁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筑就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其他文献
作家汪曾祺曾写道:“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瓷盆里,有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沈先生为什么爱养虎耳草:而且要养在那么名贵的钧瓷盆子呢?汪先生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寄托思乡之情。因为,在沈先生的家乡湘西,虎耳草遍地都是,随手可摘。  但细读沈从文先生的人生,我以为,还有几个原由,也是说得通的。  虎耳草是_种有点卡通意味的草儿,它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人、物与时光不断交织的、持续演进的社会化历程。作为历史和艺术在市场语境下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形式之一,伴随着文化艺术衍生品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政党依靠力量视角对群众概念予以界定,缺少对群众个体利益、作用的现实考量,需要重新审视。一方面,群众的外延在扩大,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包含新兴阶层等在内的各个阶层、各个
一只从远方飞来的燕子把她看到的秘密告诉停在叶子上的雨珠,雨珠欢快地钻进泥土里,告诉了还在冬眠的种子,种子奋力地拨开泥土,把秘密告诉了风儿。很快,整个世界都知道——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透过窗,把耳朵转向四野,我听见空气慢慢变暖的声音,冬天的刺骨寒冷已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近,越来越美;我听见院子里的小草慢慢变绿的声音,一只睡眼惺忪的虫儿正为小草松土;我听见田野里细雨婆娑的声音,仿佛
<正>近些年,随着经济及科学的迅猛发展,人口年龄分布趋于老龄化,各种慢性疾病的诊断检出率提高,心力衰竭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者数逐年增加。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