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野心

来源 :名汇FAMOU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马逊竟然出了手机, Fire Phone的发布会上,CEO贝佐斯透露了这样一个梦想:在消费者清醒着的每一刻,Fire Phone都要融入他们的生活,无论是决定去哪吃饭,还是发觉该买卫生纸了。
  今年6月18日,一场新款手机发布会在西雅图举办。本来一部手机新品的发布会不足为奇—智能手机迎来井喷的现在,太多商家都把触角伸进这个熟悉或不熟悉的领域。然而这次新手机名头很响,以电子商务起家的亚马逊发布的Fire Phone,被认为是历经4年的精心之作,亚马逊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改变被iphone、android系统霸占的手机市场。
  想要Fire Phone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或许是亚马逊超于其他手机品牌的最大优势。这个成立于1995年的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只是经营网络书籍,近20年的时间里,JJ销售领域延伸至影视、音乐和游戏、数码下载、电子和电脑、家居园艺用品、玩具、婴幼儿用品、食品、服饰、鞋类和珠宝、健康和个人护理用品、体育及户外用品、玩具、汽车及工业产品等,且全新、二手均囊括。
  在全球,有太多的用户每每觉得该买些什么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在浏览器地址栏上输入Amazon。所以当Fire Phone刚出现时候,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打电话功能。这款手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生活在“亚马逊主题世界”里的机会,几乎这里的每种东西都可以被识别、加入列表、排序、分享,当然还能订购。事实上这款手机跟其他亚马逊硬件产品一样,将重点放在了操作的简便性和实用性上—方便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购物。
  让购物者冲动的手机
  Fire Phone的发布会选择在一个类似仓库的场所举行,来的人不多,300余人,其中包括新闻媒体、应用开发人员以及精心挑选的粉丝。但随后发布的演示视频中,人们看到了几段粉丝乞求参加发布会的视频,人数达到了6万余人。
  产品究竟有啥出奇?在一段抨击对手的视频中,亚马逊批评苹果和三星摄像头的低劣,还把谷歌眼镜贬得一文不值。紧接着Fire Phone开始表述自己的优势。一项名为“动态视角”的功能让人眼前一亮,它超越了其他手机的“触摸”和“滑动”的功能,而仅需用户移动头部或者手机就能单手执行常规任务,这项技术靠的就是手机上一组传感器和四个具备特殊功能的摄像头来实现的。比如在Kindle应用中,无论用户在阅读书籍还是浏览网页,你只需上下移动手机,便能向相对应的方向滚动页面;倾斜手机来实现翻看文件、查看隐藏菜单等。而Fire Phone引以为豪的四个摄像头还可以让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购物时,获得良好的图片浏览体验—只需通过手势控制,便能在查看产品时,在不同的产品图片之间转换浏览。
  而且动态视角的3D效果让锁屏壁纸可以看到明显的景深,更会在地图显示上呈现出立体效果。
  “冲动购物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奥特米特集团的分析师丽贝卡·利布说。当用户扫描一款产品或者听一段音乐时,手机界面会直接抵达相应的亚马逊页面上下单购买,购物刺激直观有效,省去了文字输入。继文字、语音和手势之后,亚马逊又向人们提出了使用图像作为输入的重要手段。亚马逊的合作经营商AT&T移动的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德拉维加干脆预言这款手机“让他的购物量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的手机购物金额今年将飙升25%,突破180亿美元。亚马逊似乎可以预见到钱币掉进腰包的美好场景。
  四年磨一剑
  进入手机市场远不如想象中简单,过去十年,人们看到了微软的Kin手机、Facebook手机的失败,也见识到谷歌先是收购摩托罗拉,后又为止损而迅速出售这个手机巨头品牌。几年来,在靠制造手机盈利的账簿上,目前还只有可怜的苹果和三星两家。
  手机是科技梦想的墓地,所以Fire Phone卧虎藏龙了4年。早在2009年,《商业周刊》资深记者布拉德·斯通就曾透露亚马逊开始着手开发智能手机的消息。那时亚马逊的目标是开发两款手机,后来随着市场调查的深入,低端设备被逐渐忽略,以至于今天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是这款支持3D显示的高端手机。
  2011年,亚马逊推出Kindle Fire平板电脑时,外界曾预言它将对苹果Ipad发起挑战,然而根据市场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苹果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近三分之一,而亚马逊只有不到2%。为了使手机业务也不至于如此惨烈,亚马逊率先做出动作。将于下月月底上市的Fire Phone,售价为199美元,所有购买者都可以免费获得Prime会员服务,要知道之前的Prime会员每年需支付99美元的会员费。有了这项服务,用户可享受无限量免费包裹快递服务,此外还包括免费的流媒体视频服务、流媒体音乐服务以及Kindle图书馆借阅服务。
  从2011年开始,Amazon Prime订户数量开始指数级地增长,按照第三方数据估算,2015年初用户数有望达到3200万。“如果他们能在近期俘获10%的Prime客户,这款手机就算成功。”Mobiquity公司手机调研部副总裁尤金·西尼奥里尼说。
  也许不会迅速改变手机市场的格局,但Fire Phone已经迫使谷歌、苹果,也许还有Facebook和微软去更新自己的产品,如若不这样,任何一方都有被排挤出局的可能。
其他文献
“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虽然在业内产生了很多影响,但基本上是平稳的。他解释,这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关于“一剧两星”或者说“减少多星联播电视剧”的政策的出台,广电总局近两年一直在给行业内渗透这样的信息。对此,全行业都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从前年开始产量一直在减少,这是一个理性回落的过程。第二,这次出台“一剧两星”的政策,实际上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充分考虑到中国电视剧制播市场目前的现状,没有一步到位实
期刊
首先,是题材,所有的剧都是为电视台生产的,从优酷诞生到现在已经9年时间了,但是这9年当中,真的有为互联网专门生产的电视剧内容吗?虽然我们的用户量非常大,我们给出的版权费越来越高(单集突破100万在行内已不是秘密),但市场仍然不以互联网为主导,仍然没有获得专门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产品。再者,一天连播三集,这对我们互联网来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一部单价超越一颗星(指一家上星卫视的出价额,约1500万)的独家
期刊
对于真正一线的四颗星卫视,比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这个政策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本来就在筹划直接把一剧四星变成一剧一星。这样似乎更便于他们做的更强更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些一线卫视的问题在于目前还不知道需要用几部千万一集的大咖剧才能砸出新的商业模式,当然这包括视频平台的付费分成、内容带动的零售分成、周边产业等。  对于二线的几颗星卫视,比如安徽卫视、北京卫视
期刊
对整个行业来说,“一剧两星”应该是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它要求制作公司去做更加专业和细分的内容,需要播出平台进行更加精准定位,从长期来看,对行业是有推动的。  之前,广电总局要求引进剧都退出黄金档,当时大家都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又要求公安剧要退出黄金档,大家又很担心。但实际上,整个行业其实是一步步往前发展,并更加有序,更加专业,内容创作更接近国际轨道。电视剧的制作,卖给电视台或者几家网站播
期刊
之前,大家对“4+x”的规则都有明确的了解,一部剧投资多少、电视台能承受多少、我能挣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可如今,你不知道电视台的底线是多少,所以就没法去做什么具体调整。  一剧两星后,电视剧风险就更高了,电视台对于电视剧的质量要求也会更严,之前想浑水摸鱼的投机商会大大减少。任何情况下,电视台都要先保证收视率,因为这是吸引广告商砸钱的硬性指标。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放眼全球,明星大腕都是收视率的有力
期刊
拿高的稿酬有一定道理,为投资者获得了巨额回报,为观众带来好的电视剧,为制作方带来巨额利益,但不排除有一些海盗性,影视行业是一片海,有海盗企业和个人,大部分是渔民性,靠自己能力打,等到打了一定鱼有自己的实力之后有自己的船,甚至组成自己的船队,吴奇隆说明了这一点,赢得更多回报,赢得自己真诚的劳动,所以这是无可厚非的,真正好的演员、导演、编剧都不会有大的波动,会降低的是那些没有底蕴,海盗性的演员。  从
期刊
杨玏:接下来十年,您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杨立新:第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第二,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第三,要有相应的收入;第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周游一下世界。当然,第四点可能有点儿困难,我英语不行,必要的时候还得你来支援。  杨玏:那么接下来十年,您对我有什么期许?  杨立新:首先我觉得,三年之后你应该开始控制工作量,接拍的片子都应该保持在一个文学层次上,不能随波逐流越拍越多、越拍越烂。而
期刊
政府调控让新加坡的豪宅价格开始松动,海外买家有望在这个宜居的花园国度捡到便宜。  日前,亚洲第一家房地产垂直网站、位于新加坡的PropertyGuru Group国际版编辑安德鲁·贝特在接受亚洲新闻频道的采访中表示:“现在有很多投资商正在寻求海外房产投资,那些价格合理、有利于投资、拥有税收优惠的国家将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加坡就成了市场中的香饽饽,来自世界各地的富豪们在这个弹丸之地
期刊
我们都非博物馆达人,面对众多藏品,可能鲜少能看出个所以然。对于文物的阅读必然需要大量背景知识,在观展这件事上,若不做功课,也只能走马观花了,而《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正是这样一套“功课”之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原本是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手打造的一档广播节目,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主笔撰写,最初在2010年以广播形式放送,而后结集成书。表面看来,它有些高端大气上档次,事实上却是非常亲民的通俗读物
期刊
2014年北京车展即将开幕之前,我们走访了几位汽车企业的高管,他们或上任不久、或履职多年,深谙中国市场与政策。这些在车市的发展中充当着决策者和领航者的老总们,以专业和权威的眼光,审视2014车展的新车与主流技术,也透露了各品牌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和计划。对爱车族来说,这无疑是解读汽车行业新气象、新战略、新趋势的一次极好机会。  编辑:欧阳婷 撰文:谢涛 李沐航 摄影:王卓 美编:齐旋  在今年的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