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相关研究评述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是广西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的划分的分析内容在国内还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这也就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中心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特征;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评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B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指由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及南宁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7.9%,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全面开放开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工业化进程中,要对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进行优化,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协调土地资源利用、交通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经济优势互补,努力打造南北钦防“一小时”经济圈,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研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结构体系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价值
  
  在中国-东盟“M”型经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广西的重头戏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广西将以规划为先导,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城市群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海工业为突破口,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使环北部湾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第四大经济圈”。因此,研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结构体系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价值。
  第一,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完善。城市群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共同研究的主题,也是地域空间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使城市空间关系从单一的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空间关系走向城市群体空间关系,因而开拓了一个新的城市空间的研究领域——城市群体空间研究。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将在区域的层次上架构城市群结构,在空间结构的框架内拓展城市群形态的探索,从城市群的整体角度深入探讨城市各具特点地段的规划设计。
  第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需要城市空间的承载,三者相互促进。在北部湾经济区框架内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将迎来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时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将面临多种选择,每个城市的选择都将影响未来城市群的发展。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的整体研究,将有利于构架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框架,有利于各专业规划的衔接和整合,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科学决策。
  第三,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还有利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确定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规划成果来看,虽然四市都在研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和城市群,四市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仍有必要在合理地分工协作、有效地组织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协调。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从各个方面结构进行分析,将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高度来分析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每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框架的思路。
  第四,城市群结构体系研究有利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形成合理的空间格局,支撑一体化经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要求整合四市发展目标和资源,协调四市社会经济结构、构建优势区域,发挥整体优势。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就是在其发展的战略空间内合理布局这些城市要素,构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城市群结构。目前主体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也未构成综合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群的整体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一体化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作为基础,城市群空间是所有支撑体系的基础,其结构体系研究综合考虑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协调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广西正处于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如何才能尽快实现“三化”,选择何种“三化”实现路径,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共同思考、探索和研究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结构优化,进而加快推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的城市化进程,就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实现“三化”战略目标的选择途径之一。
  第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区域范围界定与发展现状。要对某一个特定的城市群进行具体研究,首先应做的工作是界定这个特定城市群的区域范围,也就是明确研究对象。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以南宁市区为经济中心,借助经济联系强度这一指标来界定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区域范围,同时建立了经济联系隶属度指标。从区位论的角度入手对本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然后简要介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城市群的基本社会经济状况,并与我国目前已形成的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发展差距作一比较。
  第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分布是指某一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层次分布,该分布反映了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规模的关系,揭示了这个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集中或分散)。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布特征是城市群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为此建立了许多模型,但研究进展却不十分明显。由于分形理论的引入,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布的研究发生了重大变革。运用分形理论,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找出二者明显的分形特征,并具体分析了所显示出的分形特征。
  第三,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城市群职能结构的形成,是一系列不同职能城市的结合为基础的。不同的城市群由于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开发历史的不同,相应地形成了不同地域城市群各具特色的职能结构特征。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职能类型、职能组合系统和职能地域分布系统。运用城市经济基础研究即基本――非基本分析之上的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划分。
  第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研究就是在认识各个城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形成这种结构与相互作用的主导机制或组织原理。深入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整体功能,促进城市群区域范围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当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前瞻性地提出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及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三、“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研究”相关研究评述
  
  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提出城市群概念以来,城市群成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最初引入城市群概念(Urban agglomerations)的目的是将其作为城市人口统计的一个单元,以区别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后来,英国著名城市学家格迪斯(P·Geodes)对英国城市的研究后提出“组合城市”(Conurbation)概念。而在学术界影响最深的是,1957年,戈特曼首先提出城市群概念并指出其形成的5条基本条件和标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伦·斯科特把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城市和区域的研究,形成了工业区位理论。弗里德曼(Friendman)在经济增长引起空间演化的理论中,建立了城市空间演化模型,提出城市群形成的四个阶段。之后,沃夫(Woff)、莫斯(Moss)、萨森(Sassen)等人则提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假说,由此出现了网络城镇体系的概念。这些研究成果理论性较高,对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最早对城市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45年,梁思成教授就发表的《市镇的体系秩序》一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芬兰规划师沙里宁(E·Saarinen)“有机疏散”理论。而对城市群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初中科院的地理研究所和部分大学地理系先后承担了辽中南、京津唐、湘东和长春地区的城市体系研究。此后又有学者相继展开沿海地区、内陆省份城市体系的特点、结构、发展趋势与布局等的研究。目前国内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刘继生、陈彦光(1998)探讨了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方法,讨论了城市群各级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Zipf模型,引进了分形结构因子,提出了表征城市群等级规模差异的差异度和度量方法,并对东北地区和豫北地区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李家成(1998)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湖北省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及其规模结构。张思锋等(2002)利用多元统计模型对关中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归纳出关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的基本特征。蒲欣冬等(2002)运用分形理论以定西县为例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县域城镇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镇体系结构的对策建议。陈忠暖等(1999, 2001, 2002, 2003)采用城市就业人口的统计资料对云南、我国东南六省区、西部城市的综合职能进行分类,还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职能特征,其分类结果在方法上和实践上有着广泛的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薛东前等(2000)研究了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和配置思路。分析了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确定了以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群规模、强化核心城市为主的措施。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刘继生、陈涛(1995, 1999)测算了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同样以分形理论研究了河南省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王心源等(2001)分析了自然地理因素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的样式,认为水文(河流、古河道)、地形是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样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张祥建等(2003)综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并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作了探讨,认为其中有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转移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在发生作用,等等。
  国内对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最新进展,但是其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长三角、珠三角、大北京等城市群,对中等城市群、特别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研究并不多见。于是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过检索“北部湾广西经济+中心城市群”、“北部湾广西经济+等级规模”、“北部湾广西经济+职能空间”、“北部湾广西经济+因子聚类”、“北部湾经济+因子聚类”、“北部湾经济+职能空间”等检索词,查询了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1989-2006)、全国科技成果交易数据库(1989-2006)、中国重大成果数据库(1989-2006)、科技成果精品数据库(1989-2006)、国家级科技授奖项目库(1989-2006)、中国科技奖励项目数据库(1989-2006)、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1989-2006)、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6)、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1989-2006)、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1989-2006)、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www.cnki.net)、广西科技成果公报(1990-2006)、google搜索、yahoo搜索等数据库和网站。在以上数据库、网站和文献时限内,查到相关文献12篇:
  1.广西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韦小鸿提出广西环北部湾三角区(南宁、防城港、北海和钦州)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文中介绍了广西环北部湾三角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认为广西环北部湾三角区发展的战略使命是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搅浑和竞争,推动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以高效的外向型经济运行机制为动力,提高对外开放依存度;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其龙头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新兴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产业群;2010年后,建成高度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群。并提出了组建外向型产业肌肤、构建区域经济网络及沿海与内地(西南)经济协作等三大战略构想。[1]
  2.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陈衍康就广西沿海地区,即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问题中关于发挥区位优势问题(其中认为首先要加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二是要联合粤琼两省,共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三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四是要围绕建设通向东盟国际大通道和构建区域合作平台的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工业发展问题(其中认为沿海工业发展以引进外力为主,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主,以园区建设为主,把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和关于沿海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其中认为一是要研究制定广西沿海地区区域规划;二是加大对沿海地区的投资力度,增强调控能力;三是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2]
  3.广西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黄选高提出环北部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要地。把环北部湾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产业促进的战略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制造基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实施环北部湾战略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性合作的客观要求,对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享、共同发展与繁荣发挥重大作用,将全面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对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桥梁作用,总体上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导,以产业为纽带,政府主导支持、区域协作、企业参与的作用机制和模式;与时俱进,重新考虑安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和利用北部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港口条件,促进西部地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进一步加强与西南地区经济协作,促进西南地区产业转移到沿海地区,从而真正把广西沿海地区建成西南进军东盟市场的前沿阵地;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包括在战略决策、产业规划、优惠待遇和投资方面的支持;全力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南宁)博览会,努力把“南博”打造成国际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等应对措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3]
  4.玉林市政府常务副秘书长、玉林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骆华中依据直接性、经济相关性、交通相关性、地缘整齐性划分,认为环北部湾城市群的界定必须具备沿北部湾直接与近邻分布条件、具有密切的整体经济关系、具有密切交通网络关系。属环北部湾广西段的城市群是:凭祥-南宁-六景-贵港铁路线和山心镇-岑溪市高速公路线以南地区的全部城市,地级市有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玉林、祟左、贵港,县级市有凭祥、东兴、岑溪、北流,并包括这些铁路、公路线以南行政区的全部经济走廊、开发区、县城。在合作发展方面提出了适当调整玉林、北海部分乡镇行政区域,加快培植城市团体功能;加快完善环北部湾广西段城市群的交通功能建设;实施统一规划开发和倾向性支持政策等措施。[4]
  5.广西师范大学吕晶,李小东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河池、贵港、钦州、百色、防城港、贺州、来宾、崇左等14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有关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普通高校教师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卫生工作人员人数、小学教师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口、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汽化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15个指标,应用因子旋转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这些城市2003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5]
  6.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蒋团标认为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生产力再布局势在必行,并且中国加入WTO、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都为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生产力再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提出了根据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开放型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证三效益协调统一;通过开发互补性旅游产品,建立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发挥区位和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临海型加工工业;建立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目的的环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经济协作区等基本思路来促进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6]
  7.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介绍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加快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7]
  8.广西社科联科普部韦正委整理的“广西发展论坛”第四期会议综述中提到的广西在环北部湾战略中的作用及对策,构建沿海城市群合作新机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的相关问题整理。[8]
  9.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曾鹏,蒋团标提出近年来广西建成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使大西南腹地和北部湾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形成了一个体系,但其体系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加快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西江经济走廊”和粤桂一体化,全面融入珠三角。[9]
  广西日报发表了标题为“北部湾――扬帆出海正当时”的报道,报道介绍了北部湾(广西)开发建设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建设810.沿海大型组合港、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加快建设沿海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等。以及三大港的相关情况。[10]
  11.华南新闻庞革平报道了历时3天的广西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会上曹伯纯说,就当前而言,从自治区到南北钦防四市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规划,进一步明确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加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在尽早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再开展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工业布局创造条件。三是切实抓好产业项目布局,尤其对沿海石化、钢铁、林浆纸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抓紧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加强分工协作,整合力量,密切配合,协调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尽快把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研究,抓紧推进。[11]
  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姚余雪的硕士论文介绍了环北部湾经济圈由围绕北部湾海域的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西部、广西区南部沿海和越南的北部沿海地区组成。该地区处于CEPA、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同时也是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对接东盟的“出海大通道”。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北部湾经济圈至今仍然是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沿海地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中越两国“两廊一圈”战略构想的提出,使得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日趋明显,决定了环北部湾经济圈将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带。相对丰裕的劳动力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是环北部湾地区具有的四大优势。在充分认识环北部湾的优势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环北部湾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环北部湾地区的未来发展做出适当的统筹规划,以便进行环北部湾经济圈内部的合作与开发,将有利于环北部湾地区整体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环北部湾地区通过开展与作为东盟。[12]
  文献1-3中介绍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文献4、10、11介绍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的界定的相关问题;文献5介绍了广西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的因子聚类分析;文献6-11提及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及相关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见,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的划分的分析内容在国内还没有为人们所关注。
  可以预见未来对城市群的研究将会从一般的经济地理区域转向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探讨城市群的空间自组织机制、空间结构与城镇体系结构、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以及城市群发展战略等问题,从而形成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功能逐步完善,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正逐步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态势发生深刻变化条件下的重要应对战略,同时更是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进一步深入研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问题,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的界定、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职能结构特征分析、结构优化研究,到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各主要中心城市战略,形成点、线、面立体交叉多维视角的研究体系。对于实现“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韦小鸿.广西环北部湾三角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广西师院学报,1999(2):19-24.
  [2] 陈衍康.广西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考[J].广西经济,2006(1):16-17.
  [3] 黄选.环北部湾战略与广西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12):22-26.
  [4] 骆华中.区域合作形势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界定与合作发展[J].广西经济,2006(4):16-18.
  [5] 吕晶,李小东.广西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的因子聚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4):193-194.
  [6] 蒋团标.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生产力再布局探微[J].广西社会科学,2004 (6):82-85.
  [7] 陈武.抢抓机遇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J].广西经济,2006 (4):11-13.
  [8] 韦正委.实施环北部湾战略促进广西经济发展新的重大突破[J].广西社会科学,2005 (2):192-193.[9] 曾鹏,蒋团标.基于通道经济下的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构建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80-100.
  [10] 北部湾――扬帆出海正当时[N].广西日报,2006-3-12.
  [11] 庞革平.“十一五”规划更好统筹区域发展 广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步伐[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5-11.
  [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姚余雪.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合作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责任编辑:古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也不断提高,通过电脑、电视、书籍等传播工具,他们掌握了部分技术手段,通过破坏现场、减少现场遗留指纹等痕迹,从而达到逃避社会打击的目
作为日本第一个现代文学样式,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受到欧洲前卫文艺的影响,倡导文学革新运动,在传播现代文学气息、运用现代文学手法、推广现代文学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2014年12月26日举行开工典礼,到2019年5月13日真机试飞,到2019年6月30日全面竣工,再到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运……其中凝结了建设者怎样的心血与奉献……rn
期刊
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是从德育的视角来考察网络文化的价值,反映的是网络文化的属性与德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一方
期刊
文学是一种人文现象,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经典文学作品更是人类经验与智慧的积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经典文学阅读
一、天津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对滨海新区定位以后,天津对外贸易增长势头旺盛,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均显著提高。2000年~2007年,天津进出口总额从171.57
[摘 要]《礼记·乐记》中有:“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毛诗序》中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咏歌之”可见诗歌和音乐具有互补性,诗是文字,刺激视觉,音乐刺激听觉,互相配合才能将人的感觉器官调动起来,在诗中感受音乐的美,在歌中体会诗的韵味,从而达到一种更高境界的艺术享受。在学习古诗词的活动中,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方法让学
钢结构生产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既包括钢结构的加工制造又保函时工现场的安装,而且钢结构企业的生产制造都随着每个项目的不同有专项性.每个项目从投标报价,到施工图预算、
根据国外经验,社区自治是科技城建设中的必备步骤,对科技城的建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社区自治中社区事务自治、社区教育自治、社区精神自治三个方面的内容。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