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速线材轧线精轧机组润滑系统进水,是影响高速线材产线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因其产生原因复杂、生产过程不可视、发现滞后,给高速线材产线稳定运行带来很严重的隐患,是目前国内外多条高速线材产线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以哈飞公司生产的重型45o顶交无扭精轧机组为研究对象,以设备结构为基础,从运行和装配的角度分析研究精轧机组漏水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应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速线材轧机,精轧,润滑系统,进水,装配
线材是目前建筑、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原材料,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高速线材轧制向来是轧钢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材轧线终轧速度的高低,是评判一条线材轧线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指标,因而,决定终轧速度的精轧机组就成为高速线材轧线的“心脏”部分。
在高速线材轧钢实践中,精轧机组润滑系统进水成为一项重要问题。高速线材精轧机组属于高速、重载的轧钢设备,润滑系统的稳定对整个精轧机组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进水,轧辊冷却水将会将氧化铁皮、污垢等杂质颗粒携带进入润滑系统,使润滑油中水、污垢及固态杂质的成分含量加大。水及固态杂质对润滑系统的危害非常显著,其中的水,会加速润滑油乳化,加速金属表面锈蚀,加速轴承、齿轮及密封零件的劣化进程;其中的固态颗粒杂质,会堵塞回油过滤系统,一旦进入运动副中,就会加速磨损,系统运行时振动加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轴承损坏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控制精轧机组进水,是设备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线精轧机组进水现象及问题追踪
目前的高速线材精轧机组都是一台主电机拖动十台(偶见八台)精轧机,以我公司二高线选用的哈飞公司生产的重型45o顶交无扭精轧机组为例,是由主电机拖动一台增速机,增速机拖动两列各五架锥齿轮箱,锥齿轮箱驱动安装在其顶端的辊箱,带动轧辊轴组实现轧制,如下图所示:
轧机组润滑系统,一般都会在对应的锥齿轮箱下设置一个玻璃观察管,如果某一架锥齿轮箱发生进水,由于水、油之间比重差异,对应的观察管中就会出现积水。这种点检途径滞后时间较多,一般会滞后四小时以上,经常是第二天晨检发现头一天夜班进水。精轧机组轧钢生产时,没有可目视检测部位,目前尚未设置检测进水专用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暂不具备条件,因此目前只有这种点检途径。
点检发现进水后,一般会检查对应的锥齿轮箱及辊箱。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轧辊轴单侧下沉、外滑环磨损超标等,需要将辊箱更换下线处理,必要时,需要重新装配。
但在实际维护时,发现多数进水情况出现时,并不能找出显现的故障点。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二、辊箱面板处理
辊箱是安装在锥齿轮箱上的传动机构,辊箱中的轧辊轴为齿轮轴,与锥齿轮箱的传动齿轮啮合,辊箱面板就相当于锥齿轮箱的盖板。因轧辊冷却水需要经由辊箱面板输送到冷却水管,因此辊箱面板加工有水路,并在面板表面设有工艺孔,以螺塞打胶密封。为避免工艺孔漏水,我们对面板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对有可能发生漏水的螺孔全部灌注厌氧胶进行密封。
辊箱面板与锥齿轮箱之间的结合面,也是进水可能途径之一,如果结合面配合不够严密,也会发生进水的现象。在装配锥齿轮箱或更换辊箱时,均要求对结合面进行彻底清理;安装过程中,改进密封胶分布方式,除图纸要求的内外两道密封胶外,每个联接螺栓孔周围都均布密封胶,并将合箱联接螺栓孔配以厌氧密封胶进行密封,彻底杜绝此处进水的可能。
经过处理,箱体表面明显的可疑点都经过封堵,但进水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从辊箱装配角度研究渗水
经过对辊箱的细心观察,注意到轧辊轴的轴颈部位是一处关键部位,轧辊轴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内外滑环之间的双唇密封来实现的,如果此处密封不良,进水是很容易发生的,而此处的密封,是与轧辊轴偏心套装配工艺有直接关系,如果装配时尺寸链误差偏大,就极有可能发生外滑环与双唇密封外沿之间的密封不紧密,甚至出现间隙,进水现象就会伴随发生。
以170轧机辊箱为例,装配图中可见,轧辊轴装配主要由轧辊轴、传动轴承、偏心套、双层垫、内滑环、双唇密封组成,如图示:
图1170辊箱轧辊轴装配图
内、外滑环装配在轧辊轴轴颈,双唇密封装配在密封板上,轧钢时轧辊轴、内外滑环高速转动,双唇密封与密封板相对静止不动,依靠外滑环与密封上缘接触,实现密封。
内滑环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2 内滑环剖面图
密封板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3 密封板剖面图
可见,只有保证双唇密封与外滑环内表面可靠接触,才能确保密封效果,因此,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H=1/2H密封板+H内滑环=0.5*8+11.5=15.5mm
由于双唇密封与外滑环之间需要小量压缩变形,以形成密封,故需对密封板中心线位置进行调整,向外滑环侧小量偏移,经过现场实践,并与哈飞公司技术人员实验结果相印证,最后确认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为:15.68±0.02 mm。
轧辊轴装配本身不具备调节轴向尺寸的机构,通过示意图1显示的装配关系推导,轧辊轴偏心套装配与箱体之间的定位插板,即件16,是装配时控制尺寸的关键件,可以通过调整定位插板与箱体之间的垫片组厚度,实现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之间的尺寸精度。装配辊箱时,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可使用深度卡尺测得,测量位置为密封板上表面与轧辊轴与内滑环接触面之间垂直高度,要点是:第一,要确保零件表面清洁无锈、无油污;第二,每次要选至少三个测量点,至少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根据此结果,重新修订辊箱装配图,明确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为15.68±0.02 mm,要求装配工人在装配辊箱时,对此数据测量并记录。改后装配图如下:
图4修正后170辊箱轧辊轴装配图
修正装配参数后,在解决漏水问题的同时,发现由于双唇密封与外滑环之间存在的变形压力,使得双唇密封、外滑环的磨损幅度均增加。这需要设备点检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另外,内表面摩擦接触区域提高表面光洁度或镀铬,可显著延长外滑环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少双唇密封的磨损。
修正装配工艺后,通过装配工艺的严格控制,精轧机组锥齿轮箱渗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本次研究,提升了精轧润滑系统运行稳定性,也提升了全生产线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公差与配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房世兴《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
冶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高速线材轧机,精轧,润滑系统,进水,装配
线材是目前建筑、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原材料,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高速线材轧制向来是轧钢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材轧线终轧速度的高低,是评判一条线材轧线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指标,因而,决定终轧速度的精轧机组就成为高速线材轧线的“心脏”部分。
在高速线材轧钢实践中,精轧机组润滑系统进水成为一项重要问题。高速线材精轧机组属于高速、重载的轧钢设备,润滑系统的稳定对整个精轧机组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进水,轧辊冷却水将会将氧化铁皮、污垢等杂质颗粒携带进入润滑系统,使润滑油中水、污垢及固态杂质的成分含量加大。水及固态杂质对润滑系统的危害非常显著,其中的水,会加速润滑油乳化,加速金属表面锈蚀,加速轴承、齿轮及密封零件的劣化进程;其中的固态颗粒杂质,会堵塞回油过滤系统,一旦进入运动副中,就会加速磨损,系统运行时振动加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轴承损坏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控制精轧机组进水,是设备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线精轧机组进水现象及问题追踪
目前的高速线材精轧机组都是一台主电机拖动十台(偶见八台)精轧机,以我公司二高线选用的哈飞公司生产的重型45o顶交无扭精轧机组为例,是由主电机拖动一台增速机,增速机拖动两列各五架锥齿轮箱,锥齿轮箱驱动安装在其顶端的辊箱,带动轧辊轴组实现轧制,如下图所示:
轧机组润滑系统,一般都会在对应的锥齿轮箱下设置一个玻璃观察管,如果某一架锥齿轮箱发生进水,由于水、油之间比重差异,对应的观察管中就会出现积水。这种点检途径滞后时间较多,一般会滞后四小时以上,经常是第二天晨检发现头一天夜班进水。精轧机组轧钢生产时,没有可目视检测部位,目前尚未设置检测进水专用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暂不具备条件,因此目前只有这种点检途径。
点检发现进水后,一般会检查对应的锥齿轮箱及辊箱。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轧辊轴单侧下沉、外滑环磨损超标等,需要将辊箱更换下线处理,必要时,需要重新装配。
但在实际维护时,发现多数进水情况出现时,并不能找出显现的故障点。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二、辊箱面板处理
辊箱是安装在锥齿轮箱上的传动机构,辊箱中的轧辊轴为齿轮轴,与锥齿轮箱的传动齿轮啮合,辊箱面板就相当于锥齿轮箱的盖板。因轧辊冷却水需要经由辊箱面板输送到冷却水管,因此辊箱面板加工有水路,并在面板表面设有工艺孔,以螺塞打胶密封。为避免工艺孔漏水,我们对面板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对有可能发生漏水的螺孔全部灌注厌氧胶进行密封。
辊箱面板与锥齿轮箱之间的结合面,也是进水可能途径之一,如果结合面配合不够严密,也会发生进水的现象。在装配锥齿轮箱或更换辊箱时,均要求对结合面进行彻底清理;安装过程中,改进密封胶分布方式,除图纸要求的内外两道密封胶外,每个联接螺栓孔周围都均布密封胶,并将合箱联接螺栓孔配以厌氧密封胶进行密封,彻底杜绝此处进水的可能。
经过处理,箱体表面明显的可疑点都经过封堵,但进水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从辊箱装配角度研究渗水
经过对辊箱的细心观察,注意到轧辊轴的轴颈部位是一处关键部位,轧辊轴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内外滑环之间的双唇密封来实现的,如果此处密封不良,进水是很容易发生的,而此处的密封,是与轧辊轴偏心套装配工艺有直接关系,如果装配时尺寸链误差偏大,就极有可能发生外滑环与双唇密封外沿之间的密封不紧密,甚至出现间隙,进水现象就会伴随发生。
以170轧机辊箱为例,装配图中可见,轧辊轴装配主要由轧辊轴、传动轴承、偏心套、双层垫、内滑环、双唇密封组成,如图示:
图1170辊箱轧辊轴装配图
内、外滑环装配在轧辊轴轴颈,双唇密封装配在密封板上,轧钢时轧辊轴、内外滑环高速转动,双唇密封与密封板相对静止不动,依靠外滑环与密封上缘接触,实现密封。
内滑环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2 内滑环剖面图
密封板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3 密封板剖面图
可见,只有保证双唇密封与外滑环内表面可靠接触,才能确保密封效果,因此,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H=1/2H密封板+H内滑环=0.5*8+11.5=15.5mm
由于双唇密封与外滑环之间需要小量压缩变形,以形成密封,故需对密封板中心线位置进行调整,向外滑环侧小量偏移,经过现场实践,并与哈飞公司技术人员实验结果相印证,最后确认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为:15.68±0.02 mm。
轧辊轴装配本身不具备调节轴向尺寸的机构,通过示意图1显示的装配关系推导,轧辊轴偏心套装配与箱体之间的定位插板,即件16,是装配时控制尺寸的关键件,可以通过调整定位插板与箱体之间的垫片组厚度,实现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之间的尺寸精度。装配辊箱时,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可使用深度卡尺测得,测量位置为密封板上表面与轧辊轴与内滑环接触面之间垂直高度,要点是:第一,要确保零件表面清洁无锈、无油污;第二,每次要选至少三个测量点,至少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根据此结果,重新修订辊箱装配图,明确密封板与内滑环下表面的间距为15.68±0.02 mm,要求装配工人在装配辊箱时,对此数据测量并记录。改后装配图如下:
图4修正后170辊箱轧辊轴装配图
修正装配参数后,在解决漏水问题的同时,发现由于双唇密封与外滑环之间存在的变形压力,使得双唇密封、外滑环的磨损幅度均增加。这需要设备点检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另外,内表面摩擦接触区域提高表面光洁度或镀铬,可显著延长外滑环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少双唇密封的磨损。
修正装配工艺后,通过装配工艺的严格控制,精轧机组锥齿轮箱渗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本次研究,提升了精轧润滑系统运行稳定性,也提升了全生产线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公差与配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房世兴《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
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