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龙南县渔仔潭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称为“中国藏酒最多的客家围屋”,这里的家家户户都酿制客家米酒,所以渔仔潭围也被人亲切地称为“客家酒堡”。
客家酒堡位于距离龙南县城10公里的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这个村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落。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客家酒堡的来历
为什么渔仔潭围屋称作客家酒堡?在里仁镇,有一座比渔仔潭围历史更悠久、规模更大的围屋——栗园围。栗园围建于明朝,是一个李姓围屋。到了清朝嘉庆18年(公元1813年),因为栗园围人丁兴旺,房屋不够居住,栗园围的一个第十八世孙——李遇德便携妻带子离开栗园围,来到渔仔潭这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垦荒耕种。除了种植水稻,还引进了一种叫淀纺的植物,将淀纺的茎叶榨汁可以制成染布的原料。种植淀纺经济收入很不错。李遇德一家在渔仔潭安居下来后,不断繁衍子孙,使渔仔潭成为一个村落。
李德遇建围屋的资金,主要是靠后来做客家米酒发家致富的。相传渔仔潭边上有一条石阶路,是关西镇人往返县城的必经之路。一天中午,有个从关西出来的中年汉子来到李遇德居住的小屋里讨水喝。好客的李遇德殷勤接待,并拿出自家酿制的米酒给那他品尝。那人品过米酒后,大为赞赏。这个中年汉子,就是当时关西赫赫有名的徐名钧。徐名钧又叫徐老四,他靠做木材生意赚了钱,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围屋——就是现在的关西新围。徐老四见李遇德为人热情厚道,便向知县马修良大人推荐介绍了李遇德酿制的米酒。知县大人尝过后,觉得确实是好酒,便决定今后县衙就用渔仔潭的米酒。结果,渔仔潭米酒的名气不迳而走,越来越大。李遇德也在徐老四的资助下,几次扩大酒厂规模,生意越做越大。李遇德赚到很大一笔钱,便建造了渔仔潭围屋。
李遇德与徐老四成了莫逆之交,后来,他的小女儿也嫁给了徐老四的侄儿,两家人的后代也来往密切。清朝咸丰2年(1852年),徐家子孙有个当了翰林学士的徐思庄省亲回家,他是咸丰皇帝的书法老师,徐思庄为渔仔潭围题写了围名和“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的楹联,又带几十坛渔仔潭米酒回京,以家乡特酿的名义送进宫里。咸丰品尝后龙颜大悦,御笔题了“渔仔佳酿”四个大字。
从此,渔仔潭围便有了“客家酒堡”的美誉。当地政府根据传奇故事,重新发掘渔仔潭围的历史文化,把渔仔潭围开发建成具有赏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题,集展览、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和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客家酒堡。
走进渔仔潭围
渔仔潭围呈“回”字形,整个围屋只有一扇向东开的大门。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相当于四分之一的足球场那么大。外围高9米,底部厚将近1米,靠近河边的围墙地下基础深达7米,用三合土垒筑而成的,也就是用石灰、鹅卵石和沙相拌,还掺入桐油、红糖水、糯米粉、鸡蛋清、白米饭等混和夯筑而成,这种墙体非常坚固耐用。
围屋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墙的四角向外突出为四个炮楼。东南角、东北角和西北角的都是四层,高12米,而在西南角的炮楼却是五层,高15米。为什么西南角的炮楼要建得特别高呢?因为渔仔潭围的西南角紧挨着一座树林茂密的小山,所以西南角的炮楼也就要建高一点。在龙南的300多个围屋中,渔仔潭围屋规模不算大,但这么高的炮楼却是非常罕见的。围墙和炮楼都设有葫芦形的枪眼和园形的瞭望孔,还有少量的方形的铁窗。
整个围屋有三层,共有160间房子,其中沿围墙有142间,里边有18间。围墙上方每隔一段便设置了一个漏水口,可见最高的瓦檐就在那个位置,而漏水口的上面围墙就是女儿墙。
从门口到对面的两幅砖墙之间是一个小院落。院子一角是水井,水井很大,内径1.3米,外径1.9米,在所有围屋中算是最大的一个。有了水井,一旦有事,紧闭外门,可以坚守几个月之久。两幅砖墙是萧墙,按《辞源》上载,萧墙是宫廷为分内外的小墙,在这里可能是为了把水井与祠堂相隔开来,是中国围院式建筑中必要的构成部份。
走进渔仔潭围的大门,左边院子有一口古井,井水清亮见底。据传这口古井曾是酒井,从井里打上来的都是酒,后来因有人一时的贪婪而变成了水,留给人们深刻的启示。
李氏祠堂 渔仔潭围的中心
围屋内的主体建筑是李氏祠堂。祠堂又叫祖堂,它是围屋最神圣的地方,位于中轴线上。这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维持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每年都要定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敬宗祭祖活动。
祠堂大门框上方,有一对八卦门铛,是乾、坤两卦,圆柱形的木雕,是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是希望子孙有出息的意思。上方有“进士”牌匾。原来,李氏后人在清朝道光到光绪的前后约40年之间,共有三人中了进士。李氏子孙接二连三金榜题名,真可谓连登科甲之家了。这与李氏家风有密切关系。渔仔潭围主人李遇德是从里仁栗园围迁来的,而栗园围的族规家训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也可能是与渔仔潭围所处的风水地理相合有关。
祠堂是“两堂式”结构,即由上下两厅组成,前面一栋叫上厅,里面一栋叫上厅。每栋有三开间,中间隔一个天井。天井的出水口是个铜钱形状的挡口。收集的水,包括从居住间流过来的洗濯过的生活用水,全部都通过这个出水口流到宅外自家的水田。这便是客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节俭古训了。上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祖位所在,上方是不敢住人的,因此一般都不设楼层。
这种“两堂式”的结构,实质上是继承了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建筑传统,也体现了客家人崇拜祖宗的宗族文化。
酒文化展示区
从祠堂东门走出去,便可以看到一排三层房间。这就是围墙边上的三层142个房间了。
现在,这些房间布置成了酒文化展示区。每个房间,分门别类地摆放了国内外各种名酒,既作储藏,又作展示。在展示酒品的同时,每个房间还展示了一些名画。渔仔潭开辟了艺术创作室,吸引了众多名画家在这里体验客家风情,绘画创作,所以就把他们的画作挂在各个房间展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名酒,又可以鉴赏名画,这是一件多么雅兴的事。如果看上哪一幅画作,还可以买回家当作纪念品。
围墙边的房间是三层楼的,在第二层楼有悬吊出来的走马廊。这走马廊把东、南、西三面的房间都连起来了,主要是方便生活使用。第三层没有外走马廊,但每个房间是有小门相通的,也可以连通起来,叫作内走马廊。围墙上有很多枪眼,是用来防御、通风、采光的。
客家米酒作坊
客家米酒作坊专门展示客家的酒文化以及客家米酒酿制的全过程。共分砻米房、蒸米房、发酵房和焐酒房等四个室。
龙南酿酒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有蒸米酒宴请宾客的习俗,而且,龙南几乎所有的客家嫂子都会酿制米酒,所以就称之为客家嫂米酒。
龙南人历来爱喝米酒。秋收后的米酒,一般在重阳节启封。龙南人把做酒的器皿,称作酒盎,盎口小肚大且高。吃到底时,非伸长胳脯去舀。酒酿好之后,先掏出几瓶最甜的,留待客人。过去缺粮,只能在过春节时赛谁家的酒最甜。龙南人有一个习惯,每逢农忙插秧,田塍上摆把酒壶,插完一行,就喝一口,伸伸腰。要是请了几个工,也是就一壶酒,谁先插到田头就谁喝。到了盛厦,村旁路边的大树下有很多卖水酒的。路人渴了,花几毛钱,既提神又解暑。所以龙南人称客家嫂米酒为“大树底下的茶”。
客家酒堡位于距离龙南县城10公里的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这个村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落。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客家酒堡的来历
为什么渔仔潭围屋称作客家酒堡?在里仁镇,有一座比渔仔潭围历史更悠久、规模更大的围屋——栗园围。栗园围建于明朝,是一个李姓围屋。到了清朝嘉庆18年(公元1813年),因为栗园围人丁兴旺,房屋不够居住,栗园围的一个第十八世孙——李遇德便携妻带子离开栗园围,来到渔仔潭这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垦荒耕种。除了种植水稻,还引进了一种叫淀纺的植物,将淀纺的茎叶榨汁可以制成染布的原料。种植淀纺经济收入很不错。李遇德一家在渔仔潭安居下来后,不断繁衍子孙,使渔仔潭成为一个村落。
李德遇建围屋的资金,主要是靠后来做客家米酒发家致富的。相传渔仔潭边上有一条石阶路,是关西镇人往返县城的必经之路。一天中午,有个从关西出来的中年汉子来到李遇德居住的小屋里讨水喝。好客的李遇德殷勤接待,并拿出自家酿制的米酒给那他品尝。那人品过米酒后,大为赞赏。这个中年汉子,就是当时关西赫赫有名的徐名钧。徐名钧又叫徐老四,他靠做木材生意赚了钱,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围屋——就是现在的关西新围。徐老四见李遇德为人热情厚道,便向知县马修良大人推荐介绍了李遇德酿制的米酒。知县大人尝过后,觉得确实是好酒,便决定今后县衙就用渔仔潭的米酒。结果,渔仔潭米酒的名气不迳而走,越来越大。李遇德也在徐老四的资助下,几次扩大酒厂规模,生意越做越大。李遇德赚到很大一笔钱,便建造了渔仔潭围屋。
李遇德与徐老四成了莫逆之交,后来,他的小女儿也嫁给了徐老四的侄儿,两家人的后代也来往密切。清朝咸丰2年(1852年),徐家子孙有个当了翰林学士的徐思庄省亲回家,他是咸丰皇帝的书法老师,徐思庄为渔仔潭围题写了围名和“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的楹联,又带几十坛渔仔潭米酒回京,以家乡特酿的名义送进宫里。咸丰品尝后龙颜大悦,御笔题了“渔仔佳酿”四个大字。
从此,渔仔潭围便有了“客家酒堡”的美誉。当地政府根据传奇故事,重新发掘渔仔潭围的历史文化,把渔仔潭围开发建成具有赏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题,集展览、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和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客家酒堡。
走进渔仔潭围
渔仔潭围呈“回”字形,整个围屋只有一扇向东开的大门。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相当于四分之一的足球场那么大。外围高9米,底部厚将近1米,靠近河边的围墙地下基础深达7米,用三合土垒筑而成的,也就是用石灰、鹅卵石和沙相拌,还掺入桐油、红糖水、糯米粉、鸡蛋清、白米饭等混和夯筑而成,这种墙体非常坚固耐用。
围屋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墙的四角向外突出为四个炮楼。东南角、东北角和西北角的都是四层,高12米,而在西南角的炮楼却是五层,高15米。为什么西南角的炮楼要建得特别高呢?因为渔仔潭围的西南角紧挨着一座树林茂密的小山,所以西南角的炮楼也就要建高一点。在龙南的300多个围屋中,渔仔潭围屋规模不算大,但这么高的炮楼却是非常罕见的。围墙和炮楼都设有葫芦形的枪眼和园形的瞭望孔,还有少量的方形的铁窗。
整个围屋有三层,共有160间房子,其中沿围墙有142间,里边有18间。围墙上方每隔一段便设置了一个漏水口,可见最高的瓦檐就在那个位置,而漏水口的上面围墙就是女儿墙。
从门口到对面的两幅砖墙之间是一个小院落。院子一角是水井,水井很大,内径1.3米,外径1.9米,在所有围屋中算是最大的一个。有了水井,一旦有事,紧闭外门,可以坚守几个月之久。两幅砖墙是萧墙,按《辞源》上载,萧墙是宫廷为分内外的小墙,在这里可能是为了把水井与祠堂相隔开来,是中国围院式建筑中必要的构成部份。
走进渔仔潭围的大门,左边院子有一口古井,井水清亮见底。据传这口古井曾是酒井,从井里打上来的都是酒,后来因有人一时的贪婪而变成了水,留给人们深刻的启示。
李氏祠堂 渔仔潭围的中心
围屋内的主体建筑是李氏祠堂。祠堂又叫祖堂,它是围屋最神圣的地方,位于中轴线上。这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维持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每年都要定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敬宗祭祖活动。
祠堂大门框上方,有一对八卦门铛,是乾、坤两卦,圆柱形的木雕,是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是希望子孙有出息的意思。上方有“进士”牌匾。原来,李氏后人在清朝道光到光绪的前后约40年之间,共有三人中了进士。李氏子孙接二连三金榜题名,真可谓连登科甲之家了。这与李氏家风有密切关系。渔仔潭围主人李遇德是从里仁栗园围迁来的,而栗园围的族规家训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也可能是与渔仔潭围所处的风水地理相合有关。
祠堂是“两堂式”结构,即由上下两厅组成,前面一栋叫上厅,里面一栋叫上厅。每栋有三开间,中间隔一个天井。天井的出水口是个铜钱形状的挡口。收集的水,包括从居住间流过来的洗濯过的生活用水,全部都通过这个出水口流到宅外自家的水田。这便是客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节俭古训了。上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祖位所在,上方是不敢住人的,因此一般都不设楼层。
这种“两堂式”的结构,实质上是继承了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建筑传统,也体现了客家人崇拜祖宗的宗族文化。
酒文化展示区
从祠堂东门走出去,便可以看到一排三层房间。这就是围墙边上的三层142个房间了。
现在,这些房间布置成了酒文化展示区。每个房间,分门别类地摆放了国内外各种名酒,既作储藏,又作展示。在展示酒品的同时,每个房间还展示了一些名画。渔仔潭开辟了艺术创作室,吸引了众多名画家在这里体验客家风情,绘画创作,所以就把他们的画作挂在各个房间展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名酒,又可以鉴赏名画,这是一件多么雅兴的事。如果看上哪一幅画作,还可以买回家当作纪念品。
围墙边的房间是三层楼的,在第二层楼有悬吊出来的走马廊。这走马廊把东、南、西三面的房间都连起来了,主要是方便生活使用。第三层没有外走马廊,但每个房间是有小门相通的,也可以连通起来,叫作内走马廊。围墙上有很多枪眼,是用来防御、通风、采光的。
客家米酒作坊
客家米酒作坊专门展示客家的酒文化以及客家米酒酿制的全过程。共分砻米房、蒸米房、发酵房和焐酒房等四个室。
龙南酿酒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有蒸米酒宴请宾客的习俗,而且,龙南几乎所有的客家嫂子都会酿制米酒,所以就称之为客家嫂米酒。
龙南人历来爱喝米酒。秋收后的米酒,一般在重阳节启封。龙南人把做酒的器皿,称作酒盎,盎口小肚大且高。吃到底时,非伸长胳脯去舀。酒酿好之后,先掏出几瓶最甜的,留待客人。过去缺粮,只能在过春节时赛谁家的酒最甜。龙南人有一个习惯,每逢农忙插秧,田塍上摆把酒壶,插完一行,就喝一口,伸伸腰。要是请了几个工,也是就一壶酒,谁先插到田头就谁喝。到了盛厦,村旁路边的大树下有很多卖水酒的。路人渴了,花几毛钱,既提神又解暑。所以龙南人称客家嫂米酒为“大树底下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