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近期排尿障碍患者尿动力学分析的意义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u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非感染性排尿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意义.方法 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正常、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术后尿常规检查正常的83例患者进行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引起术后非感染性排尿障碍的原因.结果 无尿路感染的83例患者中,42例患者存在术后非感染性排尿功能障碍,41例无排尿功能障碍.排尿障碍组患者术后膀胱最大容量为(309.84±67.53)ml,顺应性为(26.20±19.05) ml/cm H2O,最大尿流率为( 10.81±4.07) ml/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为(32.87±6.12)cm H2O,无排尿障碍组分别为(318.59 ±74.40)ml、(36.47±19.76) ml/cm H2O、(12.93±4.89)ml/s和(32.87±6.12)cm H2O,排尿障碍组的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低于无排尿障碍组(均P<0.05).排尿障碍组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受损、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分别为50.0%、58.4%和31.0%,均明显高于无排尿障碍组(分别为17.1%、14.6%和4.9%,均P<0.01).按临床症状分组,单纯梗阻性症状组患者膀胱逼尿肌受损的发生率(78.9%)明显高于单纯刺激性症状组(27.3%),而单纯刺激性症状组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63.6%)明显高于单纯梗阻性症状组(21.1%)和混合性症状组(16.7%,均P<0.05).结论 术后近期非感染性排尿障碍的患者存在多种类型的尿动力学异常,盆腔自主神经受损引起的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受损以及逼尿肌过度活动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逼尿肌受损以及过度活动可能是引起术后梗阻性症状及刺激性症状的关键因素.尿动力学检查对指导术后近期非感染性排尿障碍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必须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专业技术水平较强,以下针对水利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
以马来酸二丁酯(DBM)和己二胺(HDA)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天冬氨酸酯二聚物(AE);AE与己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制得含末端仲胺和乙内酰脲环的聚天冬氨酸酯聚脲低聚物
在现今社会中,低碳生活的要求已经浸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使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争先跨入开展绿色施工的行列,积极的响应着国家大政方针的号
目的:考察参蛭疏血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后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恶性肿瘤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比较.方法 系统回顾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妇科2008年6月值2011年6月收治外阴、阴道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筛选出临床术后两种负压引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分娩对产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12月采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324例,选择同期非镇痛304例对照,临床护理方法相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工业不断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针对瓶罐玻璃行业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几个经验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护理的管理方法,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控制和降低风险,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方法 通过对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系统呈报的不良事件137例进行了护理安全管理问题归纳分类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与乳腺癌患者患病情况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入院复查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29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期限5年.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肥胖组43例和
目的 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2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经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并高脂喂养12周后,常规超声检测到32个斑块,测量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