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教改实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课型的"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预习课
1自主学习
本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要编写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学案"可每生一份,也可每组一份,个别课堂也可全班一份),明确预习任务,按预习提纲自主阅读文本、概念、例题(预习提纲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设计的问题要细化),用双色笔在书上标注和在预习本上写出重点、疑难知识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教师穿插其中,发现问题、解疑解惑,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对教材有初步的了解,解决教材最基础的问题。自主学习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提纲,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2合作探究
学生预习自学之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合作探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为"展示交流"做准备。通过"自学",大家都有许多"问题"需要交流,这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通过"生生互动",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让老师和全班
同学帮助解决。
3.展示交流
此环节就是要通过学生说、讲、演、练等多形式展示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形式包括小组代表讲说、课堂辩论、质疑追问等);台下学生要认真倾听、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教师点拨时做到:学生"看得懂"的就"倾听";学生"道不明"的要"点拨";学生"看不到"的要"补充";学生"不深刻"的要"引领"。教师的点拨,既要有预设的准备(认真备课,事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又要有生成的精彩(注重教学机智,把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纠偏入轨、提炼拔高)。
4解疑释难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进行精细化讲解。讲解的原则是精讲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仍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形成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将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问题情境中。
5测评反馈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二、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
1.预习交流
此环节是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和谈预习感受,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互助性讨论。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展示预习成果,完善预习笔记,通过兵教兵,兵练兵解决问题,为"展示探究"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点拨。至少安排5-10分钟。
2展示探究
展示有大展示(班)和小展示(组)。此环节所说指大展示。目的是进一步掌握重点,明晰难点,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拓展、生成。此环节是教学的主体,一般用时20分钟左右。展示的过程是先给各小组分配好展示任务,再顺次展示。分组展示时各小组聚焦,教师要把展示学生推向前台。一人展示为主,小组成员补充。可按问题层次顺序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变式训练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展示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适时点评、提示、补充、质疑和追问,达到互动、交流。要给予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课堂真正达到因互动而发展,学生因自主而精彩。
3穿插点拨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倾听、观察,并及时点评指导;台下学生也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在此环节,教师点拨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教师的点拨,既要有预设的准备(认真备课,事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又要有生成的精彩(注重教学机智,把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纠偏入轨、提炼拔高)。课堂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
4达标测评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5拓展迁移
学生谈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或收获;教师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即捆绑式评价);教师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梳理,进行学法指导,归纳总结解题技能技巧;布置课后作业或学有余力的选做作业,安排下一节的预习任务。
三、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馈课
1自主生疑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通过充分预习,让学生对教材初步了解,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对疑难问题进行整理、讨论、探究、解疑,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或结构图。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本环节的目的是督促学生预习,并形成自觉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多转、多听,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情,参与到小组探究中去,及时对自学情况进行点评或补充。
2互动探究
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及感受,就预习中的问题进行互助性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对学、组学为基本学习方式。学习小组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然后所有学生完善自己的预习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自己已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③记下自己对教材重点的预测和估计。要求学生用双色笔记预习笔记,笔记本上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展示解惑
此环节就是要学生通过说、讲、演、练等多形式展示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形式包括小组代表讲说、课堂辩论、质疑追问等);台下学生要认真倾听、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教师点拨时做到:学生"看得懂"的就"倾听";学生"道不明"的要"点拨";学生"看不到"的要"补充";学生"不深刻"的要"引领"。教师讲解的原则是精讲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仍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形成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将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问题情境中。
4.检测反馈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5拓展迁移
针对学习目标进行方法、技巧、规律的归纳。可以是学生归纳,当学生归纳不到位时,教师及时给予补充和必要的强调;教师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即捆绑式评价);布置课后作业或学有余力的选做作业,安排下一节的预习任务。
实施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而是应批判地吸收和继承。如学生对知识的必要模仿、记忆、听讲和练习,教师的启发诱导等都不能丢。
2.在教学活动中,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如教师应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从而使师生感情融洽形成共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4.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愿意自我表现。如教师要善于利用章头图和"读一读"等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研究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只是众多教学模式的一部分,究竟选取哪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来确定。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做可行性研究,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对于同一个课题,有时可以是三种教学模式并用。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使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第一、教学模式摆正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注重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领悟能力。
第二,教学模式融合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达成目标的过程,使所有的学生都乐于参与,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学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重视问题的生成,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第四,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可有机整合。可突出在模式的某一环节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发挥了现代技术的效能。
当然,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学生的训练强度略显不足,特别是学生的笔答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完善。
一、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预习课
1自主学习
本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要编写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学案"可每生一份,也可每组一份,个别课堂也可全班一份),明确预习任务,按预习提纲自主阅读文本、概念、例题(预习提纲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设计的问题要细化),用双色笔在书上标注和在预习本上写出重点、疑难知识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教师穿插其中,发现问题、解疑解惑,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对教材有初步的了解,解决教材最基础的问题。自主学习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提纲,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2合作探究
学生预习自学之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合作探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为"展示交流"做准备。通过"自学",大家都有许多"问题"需要交流,这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通过"生生互动",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让老师和全班
同学帮助解决。
3.展示交流
此环节就是要通过学生说、讲、演、练等多形式展示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形式包括小组代表讲说、课堂辩论、质疑追问等);台下学生要认真倾听、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教师点拨时做到:学生"看得懂"的就"倾听";学生"道不明"的要"点拨";学生"看不到"的要"补充";学生"不深刻"的要"引领"。教师的点拨,既要有预设的准备(认真备课,事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又要有生成的精彩(注重教学机智,把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纠偏入轨、提炼拔高)。
4解疑释难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进行精细化讲解。讲解的原则是精讲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仍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形成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将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问题情境中。
5测评反馈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二、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
1.预习交流
此环节是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和谈预习感受,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互助性讨论。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展示预习成果,完善预习笔记,通过兵教兵,兵练兵解决问题,为"展示探究"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点拨。至少安排5-10分钟。
2展示探究
展示有大展示(班)和小展示(组)。此环节所说指大展示。目的是进一步掌握重点,明晰难点,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拓展、生成。此环节是教学的主体,一般用时20分钟左右。展示的过程是先给各小组分配好展示任务,再顺次展示。分组展示时各小组聚焦,教师要把展示学生推向前台。一人展示为主,小组成员补充。可按问题层次顺序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变式训练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展示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适时点评、提示、补充、质疑和追问,达到互动、交流。要给予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课堂真正达到因互动而发展,学生因自主而精彩。
3穿插点拨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倾听、观察,并及时点评指导;台下学生也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在此环节,教师点拨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教师的点拨,既要有预设的准备(认真备课,事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办法),又要有生成的精彩(注重教学机智,把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纠偏入轨、提炼拔高)。课堂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
4达标测评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5拓展迁移
学生谈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或收获;教师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即捆绑式评价);教师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梳理,进行学法指导,归纳总结解题技能技巧;布置课后作业或学有余力的选做作业,安排下一节的预习任务。
三、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馈课
1自主生疑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通过充分预习,让学生对教材初步了解,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对疑难问题进行整理、讨论、探究、解疑,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或结构图。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本环节的目的是督促学生预习,并形成自觉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多转、多听,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情,参与到小组探究中去,及时对自学情况进行点评或补充。
2互动探究
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及感受,就预习中的问题进行互助性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对学、组学为基本学习方式。学习小组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然后所有学生完善自己的预习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自己已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③记下自己对教材重点的预测和估计。要求学生用双色笔记预习笔记,笔记本上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展示解惑
此环节就是要学生通过说、讲、演、练等多形式展示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形式包括小组代表讲说、课堂辩论、质疑追问等);台下学生要认真倾听、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评论,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教师点拨时做到:学生"看得懂"的就"倾听";学生"道不明"的要"点拨";学生"看不到"的要"补充";学生"不深刻"的要"引领"。教师讲解的原则是精讲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仍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形成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将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问题情境中。
4.检测反馈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练习3至5道题。题目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适量就是以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为宜。三是分层原则。选练题目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题型要丰富多样,如选择、填空、问答、解答等。最好当堂完成,以给学生留出课外预习的时间。本环节一般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批阅以组内互批、对(对答案、对方法)批、组(组长)批为主。也可以是小组长抽查,教师抽查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5拓展迁移
针对学习目标进行方法、技巧、规律的归纳。可以是学生归纳,当学生归纳不到位时,教师及时给予补充和必要的强调;教师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即捆绑式评价);布置课后作业或学有余力的选做作业,安排下一节的预习任务。
实施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而是应批判地吸收和继承。如学生对知识的必要模仿、记忆、听讲和练习,教师的启发诱导等都不能丢。
2.在教学活动中,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如教师应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从而使师生感情融洽形成共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4.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愿意自我表现。如教师要善于利用章头图和"读一读"等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研究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只是众多教学模式的一部分,究竟选取哪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来确定。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做可行性研究,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对于同一个课题,有时可以是三种教学模式并用。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使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第一、教学模式摆正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注重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领悟能力。
第二,教学模式融合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达成目标的过程,使所有的学生都乐于参与,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学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重视问题的生成,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第四,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可有机整合。可突出在模式的某一环节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发挥了现代技术的效能。
当然,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学生的训练强度略显不足,特别是学生的笔答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