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 1.首钢矿山医院 2.迁安市中医医院 河北 迁安 046600
  关键词:心肌梗塞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2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出现心室重构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1型(AT1)拮抗剂早期干预对AMI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激素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与分组 两所医院首次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AMI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未予急诊介入治疗,随访期间未接受PCI及搭桥手术;下列情况不予入选:①收缩压低于100mmHg;②年龄>70岁;③肾动脉狭窄;④半年内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T1受体拮抗剂;⑤有其他基础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7~69岁,平均(55.2+13.8)岁;2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39~69岁,平均(56.5+11.8)岁;3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38~70岁,平均(55.7+13.3)岁;三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选时心功能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组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2组给予氯沙坦钾50mg,每日一次;3组给予氯沙坦钾起始50mg,每日一次,1~2周患者血压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加量至100mg,每日一次。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当天及1,6,12,18个月抽血化验血浆醛固酮(ALD)。并于发生心肌梗死后1,6,12,18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LVEdV),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排出量(SV)/(LVEdV)×100%,SV=LVEdV-LVEsV】。以上所有指标测量在窦性心律时测3个心动周期,合并房颤时测5个周期求其平均值,指定有经验超声医师操作,操作者不了解分组。做好随访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选患者共完成随访175例(1组57例,2组59例,3组59例)。死亡2人(1组2组各1人)死因均为心源性猝死。1组有2人因服用卡托普利出现咳嗽不能耐受而退出,3组有1人未按时随访退出。
  2.1 AT1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心功能的影响
  LVEF LVEsV LVEdV在三组中均有升高趋势;组间比较,治疗12个月,18个月后心功能指标LVEF LVEsV 2组 3组与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18个月后2组 3组即不同剂量氯沙坦钾两组间比较LVEF LVEsV LVEdV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AT1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ALD的影响
  三组治疗后ALD水平与入院当天比较均有明显变化,1组于治疗6个月时降至最低,之后又逐渐升高,18个月时高过基线水平;2组3组则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18个月时为最低水平。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浆、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心室重构,进而出现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早期干预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预防再梗死。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已取得共识【1-2】,有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减少20%【3】。
  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组短期治疗(6个月内)对心功能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长期应用氯沙坦两组均优于卡托普利组,且大剂量组更明显,说明AT1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改善心功能远期预后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且疗效与剂量相关。其原因机制讨论如下:①AT1受体拮抗剂阻止了血管紧张素II(AngII)与AngII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更特异、更全面阻断血管AngII的作用,能更好的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4】②应用AT1受体拮抗剂治疗,血中AngII水平升高,升高的AngII可使AT2受体被激活,从而使血管扩张,抑制细胞增殖,并通过促进内皮产生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物质的作用最终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心肌胶原沉积,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收缩的协调性和整体收缩功能,使LVEF升高。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 Ang I转变成 Ang II减少,而心肌AngII 的生成仅一小部分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途径,大部分靠胃促胰酶途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后者没有抑制作用;④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使血中ALD浓度升高,即出现“ALD逃逸现象”,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病机制中重要环节之一,但应用AT1受体拮抗剂不会出现此现象。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卡托普利半年后ALD水平增高,出现逃逸现象,而应用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两组血ALD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两组1,6个月时ALD水平开始降低,呈逐渐下降趋势,18个月时降低最显著,而心功能指标LVEF的升高才开始明显升高,明显滞后于ALD水平的降低,说明LVEF的升高不是直接源于药物,也不是直接源于拮抗ALD,而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后改善心肌细胞生物学功能所致【5】。
  参考文献:
  [1]Kober L,Torp-Pedersen C,Carlsen JE,et al.A clnical trial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 trandolapril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N Engl J Med, 1995,333(25):1670-1676.
  [2]Weber KT. Aldosterone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N Engl J Med,2001,345(23):1689-1697.
  [3]Flather MD,Yusuf S, Kober L, et al,Long-term ACE-inhibi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or left-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data from individual patients[J]. Lancet,2000,355(9215):1575-1581.
  [4]Struthers AD. Aldosterone escape during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therap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J]. J Card Fail,1996,2(1),47-54.
  [5]Urata H,Healy B,Stewart RW, et al. Angiotensin II-forming pathways in normal and failing human hearts [J]. Circ,Res,1990,66(4):883-8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系统规范的护理标识。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应用护理标识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1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进行尿常规的检测,观察患者每项指标的变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70例,设为甲亢组。同一时间选取住院的30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对甲亢组的尿常规患者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的项目就是检查患者的尿pH、尿糖、尿蛋白等方面,并与对照组进行详细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0.05)。结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在预测、治疗心血管以及肾脏疾病方面的实际价值。方法 将我院前后治疗的899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个集中性、前瞻性研究。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静息心率、肾脏功能变化以及是否之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观察静息心率是否与另外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并在研究结束之后嘱咐患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之后随访的4年时间内,在大约33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以所有的原因造成的死
期刊
摘 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家族是由Salman和Daughaday于1957年发现的,因其在基因结构上与胰岛素原有较高同源性而得名。该家族包括IGF-I和IGF-II两类生长因子及其相应受体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s是一种重要的肽类激素,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转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1]。肿瘤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造成胆道损伤的原因,并将其归纳为病理因素,解剖变异及术者和手术条件因素。针对各种致损因素采取相对的防治措施。结果:收治的6例患者中,由于病理因素所致胆道损伤3例,解剖变异胆道损伤2例,因手术条件不满意,显露不良或术者的原因所致1例。随访1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预防医学技术水平和预防观念的转变,预防医学在研究方向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物、化学、临床医学、信息化技术中的很多研究成果为预防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传染性疾病、心理疾病的预防等问题也使预防医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预防医学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我国的预防医学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预防医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预防医学;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临床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其中14为肝胆管切开取石术、11例为胆囊切除术、7例为肝叶切除术、5例为胆肠吻合术和1例为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结果: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主要因素是对病变部位的认知不足和手术操作技术的不严密。同时32例
期刊
摘要:目的对本院40例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肝病患者及38例肺结核病人血清总胆汁酸的浓度。结果 肝病组血清总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异常率达93.2%以上。结论血清总胆汁酸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可以用来评价肝脏的功能和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肝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预测评估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以及半胱氨酸C抑制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10月我院接受并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48例,对比这48例病患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半胱氨酸C抑制蛋白在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变化总数,随机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与半胱氨酸C抑制蛋白实验组,每组24例,对比半胱氨酸C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做好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随机抽取的146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的血常规参数检测数据。结果:温度和时间因素均会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且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越大。结论:采集血标本后置于低温下(4-5℃)冷藏,且保存时间较短(<24h)对血常规参数检测影响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