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现阶段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重视完善小城镇建设,打破城乡传统的二元结构,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呈现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的趋势,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一、从小城镇建设角度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⒈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重点镇与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主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通过对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⒉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建设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相关资源,把各项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点基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工作中来,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一是围绕推进农民主动城镇化,放宽小城镇的户籍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研究城乡社会,保障接轨的途径和办法,将进入小城镇的农转居人员纳入城镇社保体系。三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⒊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属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衔接。从环境角度上来讲,小城镇规划是否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否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⒋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处理,给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从农民最关心的改水改厕、危房改建、道路硬化等方面入手,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并通过小城镇向乡村的辐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⒌繁荣小城镇经济,构件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小城镇各项事业建设,推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互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城乡一体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1.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合理分布的最佳摸式 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小城镇、农村之间的本质差别逐渐消失,最终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状态与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引导农村人口有序流动与迁移,使其在农村合理分布,由此形成农村建设在空间结构布局上的理想模式。
一是农村工业由分散无序的布局向科学规划和设置的农村工业区集中。二是城市建設的都市化。三是县域城乡体系和人口规模合理布局。
农村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农村的城镇化,而农村的城镇化又依赖于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社区的中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对农村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它不仅可以为控制大城市规模创造条件和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流动对城市的压力,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状况,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为农村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保证。
⒉村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优化人口分布的微观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需要改变农村居民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而且要求农民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具备现代人的素质;不仅需要转换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而且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尤其要重视村落这一农村社区最基层单位的建设。尽管在社区功能和生活方式上,农村社区受到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影响,其功能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以农业生产为基本功能的本质没有变。而生产生活等重要活动几乎都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自然村落进行的,农村村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以优化人口分布的微观基础。
我国340多万个自然村落作为农村最小的社会单元,容纳了我国60%以上的居民。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分布都离不开村落的建设。建设好自然村,不仅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而且也改变了农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合理分布农村人口提供了现实的地域结构。根据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状况和人口分布格局,可以将一些经济落后、布局分散、交通闭塞,以及自然环境恶劣的自然村合并 ,统一规划,设计建立一个新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村村落社区类型,使其中分散独立的传统小村落融合为较大地域范围,这样重新组合的新的村落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的资源配置,包括优化人力资源,节约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成为人口分布合理、社会关系融洽、经济活动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的微观区位结构。村落建设好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才会有良好的区位结构。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支持系统就有坚实的微观基础。由此,必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⒊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根据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坚持“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同时,把积极发展和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在突出位置,使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仅成爲吸纳和集聚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最适宜的地域空间和农村工业发展的中心,而且成为农村经济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和服务的中心,同时成为城乡连接的纽带。通过这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的整合和辐射功能带动周围的乡村,统一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逐步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根本转变,使得工业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防止人口盲目留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走阶梯式的城市化道路。随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以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要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充分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小城镇这个主要基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小城镇的各项功能,从而打破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完成城乡一体化运作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
一、从小城镇建设角度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⒈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重点镇与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主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通过对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⒉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建设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相关资源,把各项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点基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工作中来,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一是围绕推进农民主动城镇化,放宽小城镇的户籍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研究城乡社会,保障接轨的途径和办法,将进入小城镇的农转居人员纳入城镇社保体系。三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⒊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属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衔接。从环境角度上来讲,小城镇规划是否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否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⒋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处理,给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从农民最关心的改水改厕、危房改建、道路硬化等方面入手,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并通过小城镇向乡村的辐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⒌繁荣小城镇经济,构件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小城镇各项事业建设,推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互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城乡一体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1.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合理分布的最佳摸式 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小城镇、农村之间的本质差别逐渐消失,最终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状态与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引导农村人口有序流动与迁移,使其在农村合理分布,由此形成农村建设在空间结构布局上的理想模式。
一是农村工业由分散无序的布局向科学规划和设置的农村工业区集中。二是城市建設的都市化。三是县域城乡体系和人口规模合理布局。
农村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农村的城镇化,而农村的城镇化又依赖于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社区的中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对农村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它不仅可以为控制大城市规模创造条件和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流动对城市的压力,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状况,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为农村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保证。
⒉村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优化人口分布的微观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需要改变农村居民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而且要求农民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具备现代人的素质;不仅需要转换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而且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尤其要重视村落这一农村社区最基层单位的建设。尽管在社区功能和生活方式上,农村社区受到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影响,其功能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以农业生产为基本功能的本质没有变。而生产生活等重要活动几乎都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自然村落进行的,农村村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以优化人口分布的微观基础。
我国340多万个自然村落作为农村最小的社会单元,容纳了我国60%以上的居民。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分布都离不开村落的建设。建设好自然村,不仅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而且也改变了农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合理分布农村人口提供了现实的地域结构。根据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状况和人口分布格局,可以将一些经济落后、布局分散、交通闭塞,以及自然环境恶劣的自然村合并 ,统一规划,设计建立一个新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村村落社区类型,使其中分散独立的传统小村落融合为较大地域范围,这样重新组合的新的村落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的资源配置,包括优化人力资源,节约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成为人口分布合理、社会关系融洽、经济活动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的微观区位结构。村落建设好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才会有良好的区位结构。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支持系统就有坚实的微观基础。由此,必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⒊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根据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坚持“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同时,把积极发展和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在突出位置,使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仅成爲吸纳和集聚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最适宜的地域空间和农村工业发展的中心,而且成为农村经济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和服务的中心,同时成为城乡连接的纽带。通过这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的整合和辐射功能带动周围的乡村,统一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逐步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根本转变,使得工业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防止人口盲目留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走阶梯式的城市化道路。随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以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要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充分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小城镇这个主要基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小城镇的各项功能,从而打破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完成城乡一体化运作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