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里追寻永恒的诗心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 至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 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我想,对于诗人闻捷来说,那些脍炙人口的卓越诗作便是他的“草堂”,我们怀念他、纪念他的理由总是离不开那些不朽的诗篇。但是,我依然很想拜访诗人的“生地和死地”——丹徒高资石马巫岗村和繁华的大上海,追寻诗心的足迹。
  其实说来惭愧,之前我知道诗人贺敬之、郭小川,却并不知道我们自己家乡也出过和他们齐名的诗人闻捷。直到看到中央电视台张泉灵、鞠萍、文清深情朗诵《苹果树下》:
  ……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
  为诗柔和而又清新的抒情风格所打动,这才知道并关注起诗人闻捷来。
  乍暖还寒的三月,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美丽的香山脚下的高资街道巫岗村。乡村三月,一眼望过去都是碧绿的菜田。青菜抽薹开起了黄花,莴苣叶在阳光下泛着“紫气东来”式的油光,间或在莴苣间会看见三两个露出半个脑袋的小红萝卜。透过清凌凌的池塘看过去,谁家的姑娘媳妇们正在农家乐的屋檐下忙碌。不知名的鸟在田头“咕咕咕”叫着,听得人心里空落落的。这就是近一个世纪前,诗人闻捷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吗?
  站在空旷的田野里,正有些茫然,忽见一位清瘦的老人走来,戴着窄沿的帽,穿米色旧夹克,身板硬朗。上前一打听,老人竟爽快地说:“巫之禄(闻捷原名)家啊?走!我带你们去。”路不远,从村口到闻捷老宅只有三五分钟路。一路上,老人告诉我,现在村上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姓巫,他本人也姓巫,今年73岁了,与闻捷同班辈,都是“之”字辈。老人说近两年来打听老宅的人很多。
  穿过小巷,我们来到了一条宽约2米的水泥路旁,一间从山墙檐口开始开裂的青砖小瓦的老屋立在我面前,那样老旧那样简朴,有些出乎我意料。屋子是硬山式砖木结构,人字屋顶。从山墙看过去,二侧坡屋面大小不一,东边坡屋面显得小一些。山墙朝向南面水泥路,开有双扇木门。由于年久失修,木门油漆早已剥落,露出些许腐蚀的木头本色,只有门上的铁环扣似乎还在诉说着热闹的曾经。
  说话间,又过来几位村民。说起闻捷大部分人不知道,但说起“巫之禄”这个名字,大家都晓得。上了点年纪的村民还能说得出他是个革命诗人,做过丹徒县委常委,在陕北公学学习过。巫师傅甚至还说出闻捷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看得出村民们对文化的推崇、对文人的敬仰。可見诗心的魅力不随年代久远而逝去,诗的力量不仅感染着文人墨客,同样亦感动着村里的男女老少。风吹过巷道,微寒,但却吹开了路边蓝星星般的婆婆纳,亦吹开了诗歌般春天的序曲。
  问及老屋现在可有人居住,巫师傅说,哪还有人?五几年土改那会儿,闻捷家这几间祖屋被分给了宗亲,现在听说要保护起来,村里每年出一些费用让里面住户搬出了。查阅丹徒县志:“1951年10月,全县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至此,丹徒县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巫师傅说的分房分地应该就在那个时候。正说着,巫师傅说带我们去看老墙脚。顺着巷道拐过去,才知道,原先老宅共有五大间,连成大院。除了刚在路边看到的一间和里面朝北一间,其余都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了。我看到老墙根那砖墙棱角处不知什么原因仿佛被齐齐切去一段,叫人心里一阵疼惜。墙体潮湿得很,落满苔痕,墙根处蕨类植物却葳葳蕤蕤。老屋年年旧,野草岁岁新,生生不息,如一首凄婉的长诗传诵着诗人不朽的诗魂。
  在我们慢慢寻、慢慢看的时候,巫师傅和村民们始终跟着,耐心回答我们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一丝不耐烦,更没有虚假的客套。我想起百度上说巫岗村民风淳朴,果然如此。站在这里,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闻捷的《天山牧歌》写得那么纯粹、那么高洁。《天山牧歌·序诗》中写道:“我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处处看到喷吐珍珠的源泉。”那边疆贫乏困苦的日子,在诗人眼中为何被视为珍珠?他的内心为何如静静绽放的雪莲、如长江源头之水,表现出无限健康、阳光、快乐、纯洁?因为莲开在雪域高原,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冰山雪水的纯净哺育了它。同样,闻捷的诗之所以有着触动心底的清澈,想必是童年生活中受了淳朴的民风影响。
  巫师傅介绍说,其实闻捷并没有在巫岗生活很久,他14岁就因为家贫去南京煤厂学徒,后来辗转走上革命道路。直到1962年,闻捷调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才第二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巫岗。巫师傅说自己亲眼见过闻捷,“个子大大的,很和气”。老屋前的水泥路下原本是石头铺就,昔日,这条道便是进村必经的“茶马古道”,路二侧商铺林立,路口还建有拱形牌坊,后来都毁于文革。今天的我们已看不到村子旧貌,但仍可想见曾经的繁华。我看着如碧的蓝天下有些苍白的水泥地面,想着路上曾经的车辙人迹,我不知道幼年的闻捷是否在此用一颗敏感的心看路边的野花和天上的流云,但我知道,诗人是从这里走出去,到南京鑫记煤厂学徒,从此投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艰辛的童年,坎坷的流亡经历,使诗人饱含对家乡人民的爱、对旧社会的恨,对和平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这为他日后写《复仇的火焰》长篇叙事诗积累了情感的底蕴。所谓厚积薄发,大抵如此。这首诗后来成为建国十七年来诗坛上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徐迟这样评价:“可以这样说,《复仇的火焰》够得上称为一部史诗了。”其历史意义超过了文学意义。
  在参观中,我发现不止闻捷故居这一处老屋,周围还有好几处青砖小瓦老屋,村民们都说这些老屋算得出来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年历史了。路边一老屋,从残破的窗棂看进去,内墙墙体斑驳,靠北墙竟还有一张雕花拔步床,床前门围和踏板都散了,但床楣上雕的折枝花卉还依稀完整,二侧围屏上水墨菊花依旧可辨。床前堆满了瓦砾,瓦砾上长满了杂草。阳光从破了的天棚射下来,有一种摄入心底的静凉。另一处老屋山墙上六角梅窗玲珑小巧,巫师傅说窗小是为了防“长毛”(盗匪)来侵。我说,这些老屋如果和闻捷家老宅一起修复起来成为诗人故里建筑群供后人瞻仰纪念该有多好。巫师傅叹了口气,我看见老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殷殷的期盼,这份期盼仿佛伴随着诗人的诗心在春天里生了根。想起去年春天在巫岗看漫山如雪飘飞的樱花,我不禁希望这份期盼能早日发芽、开花、结果。   告别巫岗的乡亲,我们来到高资镇中心小学,闻捷纪念馆就坐落在里面。遗憾的是,因为没有预约,未能参观到。但是我认真看了闻捷纪念馆网站,创办纪念館的沈晓昆和姜哲两位老师凭自己个人的力量,走南闯北收集资料,实属不易。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浸透了二位老师的心血,体现的是二位老师对保护地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令人钦佩之至。
  另一个与巫岗村相对的是闻捷生命终结的地方上海,也是诗人一颗善良、敏感、单纯的诗心陨落的地方。曾在《世纪》杂志上读过复旦教授林帆的文章《话说闻捷和戴厚英之死》,里面提到,闻捷“奉调来上海时我们正毗邻而居。我住沪上南京西路591弄,他家在589号东莱大楼”。2015年春天,我办事经过那里,匆匆看了一下。记得当时寻得东莱大楼门牌却是587号。查阅闻捷生平年谱,当时他住的地方确实是南京西路587号204室,正是在东莱大楼上。如今,东莱大楼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资料记载,它“前身是东莱银行的酒店式公寓,回字形带电梯老公寓,总高4层,局部高5层。1937年,上海东莱银行营业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座略带英伦味道的老建筑,外墙刷成粉粉的奶油色,间隔着白色装饰,平推向外带格的钢窗,传说中罗密欧式的小阳台,带弧度的铁艺栏杆,一层已成为商业所用。那天,天下着小雨,梧桐才冒出三两个小芽。我徜徉在路边,想着资料上闻捷的一些旧事:1962年,闻捷从大西北调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迎来创作的春天,刚住到东莱大楼时的意气风发;后来文革中他每天遭受批斗、游街、审查后依旧会买了苹果回到这里故作轻松安慰女儿们时的心酸;他与作家戴厚英相恋被当作“文艺黑线复辟的典型”批斗的屈辱;相恋100天的戴厚英在这里还他钥匙与他分手时,他的心灰意冷。1971年的那年冬天想必特别寒冷吧。虽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诗人看不到黎明看不到未来,连最后一点被爱点亮的灯也熄灭了,自尽是无望的选择。他的生命如诗中所写:“夜莺飞去了,带走迷人的歌声;年轻人走了,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夜莺飞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诗人啊,你的生命却如一株大树被生生拦腰折断,永不返青,留给我们无限的遗憾。记得回程时站在高铁站,风呼呼地从站前穿过,我知道无论我们追多远,都永远留不住诗人的足迹,能留住的只是一首属于远方的诗,如早开的梅含笑凝望着春天。
  事实上,后来闻捷是不是在东莱大楼终结的生命,我并没有进一步考证,只是凭林帆教授的文章和年谱推断。但我想,我们所以会追寻名人足迹,有时候只是为了使自己的情感有所安放,东莱大楼便是这样的所在。所幸,今年年初二到上海,在南京西路上淘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戴厚英写的长篇小说《诗人之死》,出版印刷都是在三月,冥冥中又一次告诉我们诗如春天。这部小说中的余子期和向南原型分别是闻捷和戴厚英,书生动地为我们还原了那个乌云翻滚、人性扭曲的年代。那天阳光正好,路边绿化带中茶花开得红红火火,春天的讯息扑面而来。手执旧书,一份沉重,让我们对含冤而死的诗人备感惋惜,又备感今天生活的美好安宁。
  临窗执笔间,窗外紫叶李花瓣如雨纷纷飘落。不禁想,隔着长长的光阴回望,巫岗和上海,不过是地图上沪宁线上两个小小的坐标点,只是,这两个点之间却书写着诗人闻捷一生中太多的不易……
其他文献
“ 办公室主任同意我与雷鸣调换了,雷鸣值 初六,我值除夕!”小王无比兴奋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气还没喘匀,便高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让每个人听了都有些心酸的消息。  办公室主任在答应她的请求时,心里也是酸酸的,摇头叹息道:“傻小王啊,安排你初六值班,是为了照顾你呀!”  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只有傻子才不想回家吃团圆饭、过团圆年呢!小王怎么能是傻子呢?她要是傻,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能一路过关斩将,
期刊
龚 舒琴的《老东乡》散文系列,我是最早的 读者之一,每每她在微信发布之后,我常常在第一时间“互动”:或点赞,或指瑕,或补遗。  全国有成百上千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四乡八镇”,有东乡。镇江有东乡,句容有东乡,泰州、扬州也都有自己的东乡。  镇江的东乡最早见于南朝文学家沈约的《宋书》,说宋武帝刘裕的母亲葬在“晋陵丹徒县东乡练壁里雩山”,这是地方文献“东乡”的最早来源。在宋、元镇江地方志里有记载:“孩
期刊
我 家和戴家不光是邻里,也是主家和佃 农,因为我家租种着戴家的田。我记事时,戴家的男主人已经过世,女主人是五十刚出头的女人,花白头发,裹着小脚,走路歪歪唧唧,一个女儿出嫁了,她就带个儿子住,一年到头靠收租不愁吃不愁穿。俗话说,“有钱的住门朝南,冬天暖和夏天寒”。戴家有前后两进房子,加上东西厢房、前后院。大门朝南,进门就是一个天井小院,高高的围墙,就像立起来的火柴盒子。墙头上面长了一溜绿油油的狗尾草
期刊
好 不容易休息的休息日,拿出王川老师著 述的《千古江山》。这是一本关于镇江风土的记述,其中一段与徐州有关。所谓镇江,就是早先说的“南徐州”。按照王老师的考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兵荒马乱,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当时荒乱的中心,于是大批的徐州人被迫南迁,其中很多人在镇江落脚。这些远离故乡的人,出于对老家的怀念,便把镇江称之为“南徐州”。如此说来,“南徐州”的称谓已经有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现在的
期刊
这 天,冯刚回到家,妻子就嘀咕了起来: “你这人说話一点儿也不算数,你早就答应抓副麻将给老爸,直到今天,连个麻将的影子也没见着。”冯刚在派出所当副所长。他皱了皱眉头说:“别唠叨了,三天之内,保证抓一副麻将给老头子送去。”  冯副所长在妻子面前打了包票,可是真的要抓一副麻将,也并不那么容易。  早在一个月前,他接到举报,说是有人抽头聚赌。那时冯刚当上了副所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立马赶到现场,敲开门一
期刊
太史公的谜案  我相信,早在太史公忍辱负重,含泪修撰他的旷世之作《史记》之时,他对太伯是满怀敬重的。面对着昊昊君王之尊荣,太伯“三让”王位的贤德,显然深深地震撼了空怀忠君济国之宏愿却身遭宫刑之羞辱的司马迁。因此,在他的《史记》中,太伯其人其事列《世家》之首。  据说,太史公为了讲清吴国的始末,曾亲临吴国故地考察。彼时,历经越之满门斩杀,再有楚之疯狂报复,几易其主的吴国都城已是满目疮痍。遗憾的是,司
期刊
扬 子十岁生日那天,在大酒店吃得满嘴 油。爸爸妈妈问:“小寿星,你的理想是什么?”扬子大声回答:“我长大了想当厨师,给爸爸妈妈做很多好吃的!”客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小馋鬼,真没出息!”爸爸妈妈责怪道。  扬子长大了,却真想当厨师,这下爸爸妈媽慌了。爸爸说:“你看你姑父、大叔、舅舅、表哥,哪个不是国家干部,光宗耀祖,你就这点出息?”  在爸爸妈妈轮番劝导下,扬子只得选读了行政管理专业,并最终考取
期刊
“ 村长,白哥又汇款来了。”魏冲村会计赵强 进厨房就嚷。  “太好了!”正为抗洪物资发愁的张元,一听“白哥”二字,立马来了精神。  张元和白哥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却一直没见到白哥的模样。想不到白哥一年多没动静,这节骨眼儿又冒出来了。  说起这白哥,简直就是魏冲村的菩萨!村里大事小事,像学校危房改造、村道拓宽、敬老院扩建、扶贫捐款……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情,白哥总像长了千里眼、顺风耳,每次都要给村里汇个
期刊
谈 到丹阳吕城新闻文化事业的发展、过去 和现在,历史上都绕不开韦竹青,离不开韦竹青,忘不了韦竹青。  韦竹青,他是一头拓荒牛,吃草挤奶,一步一痕,把脚印深深地镌刻在故乡的大地。他是一杆路标,无论是在雾霾重重的晨钟暮鼓声中寻觅,还是在烟雨苍莽的山野前行,都不失南北;他更是一位善解人意的良师益友,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丢失自己, 坦坦荡荡依心而行,执着地坚守着自己手中那支笔。  我与韦竹青是1981年
期刊
一群精美的小石头  蹦蹦跳跳来到眼前  让我想起在梦里  手捧花雨  仰望云中的天仙  艳丽 妙不可言  金黄 银灰 粉红 翠绿  世上所有的色彩  都与我作伴  风光 美不胜收  山川 河流 飞禽 走兽  人间鲜活的万物  都与我结缘  春花 秋菊  夏荷 冬梅  日夜展览于书案  好呵  一头白发  溶入五彩  几盘清水  供養晚年  那片经霜的红叶  红于二月花  人生苦短  何不让暮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