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 至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 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我想,对于诗人闻捷来说,那些脍炙人口的卓越诗作便是他的“草堂”,我们怀念他、纪念他的理由总是离不开那些不朽的诗篇。但是,我依然很想拜访诗人的“生地和死地”——丹徒高资石马巫岗村和繁华的大上海,追寻诗心的足迹。
其实说来惭愧,之前我知道诗人贺敬之、郭小川,却并不知道我们自己家乡也出过和他们齐名的诗人闻捷。直到看到中央电视台张泉灵、鞠萍、文清深情朗诵《苹果树下》:
……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
为诗柔和而又清新的抒情风格所打动,这才知道并关注起诗人闻捷来。
乍暖还寒的三月,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美丽的香山脚下的高资街道巫岗村。乡村三月,一眼望过去都是碧绿的菜田。青菜抽薹开起了黄花,莴苣叶在阳光下泛着“紫气东来”式的油光,间或在莴苣间会看见三两个露出半个脑袋的小红萝卜。透过清凌凌的池塘看过去,谁家的姑娘媳妇们正在农家乐的屋檐下忙碌。不知名的鸟在田头“咕咕咕”叫着,听得人心里空落落的。这就是近一个世纪前,诗人闻捷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吗?
站在空旷的田野里,正有些茫然,忽见一位清瘦的老人走来,戴着窄沿的帽,穿米色旧夹克,身板硬朗。上前一打听,老人竟爽快地说:“巫之禄(闻捷原名)家啊?走!我带你们去。”路不远,从村口到闻捷老宅只有三五分钟路。一路上,老人告诉我,现在村上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姓巫,他本人也姓巫,今年73岁了,与闻捷同班辈,都是“之”字辈。老人说近两年来打听老宅的人很多。
穿过小巷,我们来到了一条宽约2米的水泥路旁,一间从山墙檐口开始开裂的青砖小瓦的老屋立在我面前,那样老旧那样简朴,有些出乎我意料。屋子是硬山式砖木结构,人字屋顶。从山墙看过去,二侧坡屋面大小不一,东边坡屋面显得小一些。山墙朝向南面水泥路,开有双扇木门。由于年久失修,木门油漆早已剥落,露出些许腐蚀的木头本色,只有门上的铁环扣似乎还在诉说着热闹的曾经。
说话间,又过来几位村民。说起闻捷大部分人不知道,但说起“巫之禄”这个名字,大家都晓得。上了点年纪的村民还能说得出他是个革命诗人,做过丹徒县委常委,在陕北公学学习过。巫师傅甚至还说出闻捷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看得出村民们对文化的推崇、对文人的敬仰。可見诗心的魅力不随年代久远而逝去,诗的力量不仅感染着文人墨客,同样亦感动着村里的男女老少。风吹过巷道,微寒,但却吹开了路边蓝星星般的婆婆纳,亦吹开了诗歌般春天的序曲。
问及老屋现在可有人居住,巫师傅说,哪还有人?五几年土改那会儿,闻捷家这几间祖屋被分给了宗亲,现在听说要保护起来,村里每年出一些费用让里面住户搬出了。查阅丹徒县志:“1951年10月,全县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至此,丹徒县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巫师傅说的分房分地应该就在那个时候。正说着,巫师傅说带我们去看老墙脚。顺着巷道拐过去,才知道,原先老宅共有五大间,连成大院。除了刚在路边看到的一间和里面朝北一间,其余都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了。我看到老墙根那砖墙棱角处不知什么原因仿佛被齐齐切去一段,叫人心里一阵疼惜。墙体潮湿得很,落满苔痕,墙根处蕨类植物却葳葳蕤蕤。老屋年年旧,野草岁岁新,生生不息,如一首凄婉的长诗传诵着诗人不朽的诗魂。
在我们慢慢寻、慢慢看的时候,巫师傅和村民们始终跟着,耐心回答我们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一丝不耐烦,更没有虚假的客套。我想起百度上说巫岗村民风淳朴,果然如此。站在这里,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闻捷的《天山牧歌》写得那么纯粹、那么高洁。《天山牧歌·序诗》中写道:“我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处处看到喷吐珍珠的源泉。”那边疆贫乏困苦的日子,在诗人眼中为何被视为珍珠?他的内心为何如静静绽放的雪莲、如长江源头之水,表现出无限健康、阳光、快乐、纯洁?因为莲开在雪域高原,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冰山雪水的纯净哺育了它。同样,闻捷的诗之所以有着触动心底的清澈,想必是童年生活中受了淳朴的民风影响。
巫师傅介绍说,其实闻捷并没有在巫岗生活很久,他14岁就因为家贫去南京煤厂学徒,后来辗转走上革命道路。直到1962年,闻捷调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才第二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巫岗。巫师傅说自己亲眼见过闻捷,“个子大大的,很和气”。老屋前的水泥路下原本是石头铺就,昔日,这条道便是进村必经的“茶马古道”,路二侧商铺林立,路口还建有拱形牌坊,后来都毁于文革。今天的我们已看不到村子旧貌,但仍可想见曾经的繁华。我看着如碧的蓝天下有些苍白的水泥地面,想着路上曾经的车辙人迹,我不知道幼年的闻捷是否在此用一颗敏感的心看路边的野花和天上的流云,但我知道,诗人是从这里走出去,到南京鑫记煤厂学徒,从此投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艰辛的童年,坎坷的流亡经历,使诗人饱含对家乡人民的爱、对旧社会的恨,对和平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这为他日后写《复仇的火焰》长篇叙事诗积累了情感的底蕴。所谓厚积薄发,大抵如此。这首诗后来成为建国十七年来诗坛上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徐迟这样评价:“可以这样说,《复仇的火焰》够得上称为一部史诗了。”其历史意义超过了文学意义。
在参观中,我发现不止闻捷故居这一处老屋,周围还有好几处青砖小瓦老屋,村民们都说这些老屋算得出来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年历史了。路边一老屋,从残破的窗棂看进去,内墙墙体斑驳,靠北墙竟还有一张雕花拔步床,床前门围和踏板都散了,但床楣上雕的折枝花卉还依稀完整,二侧围屏上水墨菊花依旧可辨。床前堆满了瓦砾,瓦砾上长满了杂草。阳光从破了的天棚射下来,有一种摄入心底的静凉。另一处老屋山墙上六角梅窗玲珑小巧,巫师傅说窗小是为了防“长毛”(盗匪)来侵。我说,这些老屋如果和闻捷家老宅一起修复起来成为诗人故里建筑群供后人瞻仰纪念该有多好。巫师傅叹了口气,我看见老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殷殷的期盼,这份期盼仿佛伴随着诗人的诗心在春天里生了根。想起去年春天在巫岗看漫山如雪飘飞的樱花,我不禁希望这份期盼能早日发芽、开花、结果。 告别巫岗的乡亲,我们来到高资镇中心小学,闻捷纪念馆就坐落在里面。遗憾的是,因为没有预约,未能参观到。但是我认真看了闻捷纪念馆网站,创办纪念館的沈晓昆和姜哲两位老师凭自己个人的力量,走南闯北收集资料,实属不易。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浸透了二位老师的心血,体现的是二位老师对保护地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令人钦佩之至。
另一个与巫岗村相对的是闻捷生命终结的地方上海,也是诗人一颗善良、敏感、单纯的诗心陨落的地方。曾在《世纪》杂志上读过复旦教授林帆的文章《话说闻捷和戴厚英之死》,里面提到,闻捷“奉调来上海时我们正毗邻而居。我住沪上南京西路591弄,他家在589号东莱大楼”。2015年春天,我办事经过那里,匆匆看了一下。记得当时寻得东莱大楼门牌却是587号。查阅闻捷生平年谱,当时他住的地方确实是南京西路587号204室,正是在东莱大楼上。如今,东莱大楼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资料记载,它“前身是东莱银行的酒店式公寓,回字形带电梯老公寓,总高4层,局部高5层。1937年,上海东莱银行营业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座略带英伦味道的老建筑,外墙刷成粉粉的奶油色,间隔着白色装饰,平推向外带格的钢窗,传说中罗密欧式的小阳台,带弧度的铁艺栏杆,一层已成为商业所用。那天,天下着小雨,梧桐才冒出三两个小芽。我徜徉在路边,想着资料上闻捷的一些旧事:1962年,闻捷从大西北调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迎来创作的春天,刚住到东莱大楼时的意气风发;后来文革中他每天遭受批斗、游街、审查后依旧会买了苹果回到这里故作轻松安慰女儿们时的心酸;他与作家戴厚英相恋被当作“文艺黑线复辟的典型”批斗的屈辱;相恋100天的戴厚英在这里还他钥匙与他分手时,他的心灰意冷。1971年的那年冬天想必特别寒冷吧。虽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诗人看不到黎明看不到未来,连最后一点被爱点亮的灯也熄灭了,自尽是无望的选择。他的生命如诗中所写:“夜莺飞去了,带走迷人的歌声;年轻人走了,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夜莺飞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诗人啊,你的生命却如一株大树被生生拦腰折断,永不返青,留给我们无限的遗憾。记得回程时站在高铁站,风呼呼地从站前穿过,我知道无论我们追多远,都永远留不住诗人的足迹,能留住的只是一首属于远方的诗,如早开的梅含笑凝望着春天。
事实上,后来闻捷是不是在东莱大楼终结的生命,我并没有进一步考证,只是凭林帆教授的文章和年谱推断。但我想,我们所以会追寻名人足迹,有时候只是为了使自己的情感有所安放,东莱大楼便是这样的所在。所幸,今年年初二到上海,在南京西路上淘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戴厚英写的长篇小说《诗人之死》,出版印刷都是在三月,冥冥中又一次告诉我们诗如春天。这部小说中的余子期和向南原型分别是闻捷和戴厚英,书生动地为我们还原了那个乌云翻滚、人性扭曲的年代。那天阳光正好,路边绿化带中茶花开得红红火火,春天的讯息扑面而来。手执旧书,一份沉重,让我们对含冤而死的诗人备感惋惜,又备感今天生活的美好安宁。
临窗执笔间,窗外紫叶李花瓣如雨纷纷飘落。不禁想,隔着长长的光阴回望,巫岗和上海,不过是地图上沪宁线上两个小小的坐标点,只是,这两个点之间却书写着诗人闻捷一生中太多的不易……
其实说来惭愧,之前我知道诗人贺敬之、郭小川,却并不知道我们自己家乡也出过和他们齐名的诗人闻捷。直到看到中央电视台张泉灵、鞠萍、文清深情朗诵《苹果树下》:
……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
为诗柔和而又清新的抒情风格所打动,这才知道并关注起诗人闻捷来。
乍暖还寒的三月,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美丽的香山脚下的高资街道巫岗村。乡村三月,一眼望过去都是碧绿的菜田。青菜抽薹开起了黄花,莴苣叶在阳光下泛着“紫气东来”式的油光,间或在莴苣间会看见三两个露出半个脑袋的小红萝卜。透过清凌凌的池塘看过去,谁家的姑娘媳妇们正在农家乐的屋檐下忙碌。不知名的鸟在田头“咕咕咕”叫着,听得人心里空落落的。这就是近一个世纪前,诗人闻捷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吗?
站在空旷的田野里,正有些茫然,忽见一位清瘦的老人走来,戴着窄沿的帽,穿米色旧夹克,身板硬朗。上前一打听,老人竟爽快地说:“巫之禄(闻捷原名)家啊?走!我带你们去。”路不远,从村口到闻捷老宅只有三五分钟路。一路上,老人告诉我,现在村上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姓巫,他本人也姓巫,今年73岁了,与闻捷同班辈,都是“之”字辈。老人说近两年来打听老宅的人很多。
穿过小巷,我们来到了一条宽约2米的水泥路旁,一间从山墙檐口开始开裂的青砖小瓦的老屋立在我面前,那样老旧那样简朴,有些出乎我意料。屋子是硬山式砖木结构,人字屋顶。从山墙看过去,二侧坡屋面大小不一,东边坡屋面显得小一些。山墙朝向南面水泥路,开有双扇木门。由于年久失修,木门油漆早已剥落,露出些许腐蚀的木头本色,只有门上的铁环扣似乎还在诉说着热闹的曾经。
说话间,又过来几位村民。说起闻捷大部分人不知道,但说起“巫之禄”这个名字,大家都晓得。上了点年纪的村民还能说得出他是个革命诗人,做过丹徒县委常委,在陕北公学学习过。巫师傅甚至还说出闻捷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看得出村民们对文化的推崇、对文人的敬仰。可見诗心的魅力不随年代久远而逝去,诗的力量不仅感染着文人墨客,同样亦感动着村里的男女老少。风吹过巷道,微寒,但却吹开了路边蓝星星般的婆婆纳,亦吹开了诗歌般春天的序曲。
问及老屋现在可有人居住,巫师傅说,哪还有人?五几年土改那会儿,闻捷家这几间祖屋被分给了宗亲,现在听说要保护起来,村里每年出一些费用让里面住户搬出了。查阅丹徒县志:“1951年10月,全县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至此,丹徒县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巫师傅说的分房分地应该就在那个时候。正说着,巫师傅说带我们去看老墙脚。顺着巷道拐过去,才知道,原先老宅共有五大间,连成大院。除了刚在路边看到的一间和里面朝北一间,其余都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了。我看到老墙根那砖墙棱角处不知什么原因仿佛被齐齐切去一段,叫人心里一阵疼惜。墙体潮湿得很,落满苔痕,墙根处蕨类植物却葳葳蕤蕤。老屋年年旧,野草岁岁新,生生不息,如一首凄婉的长诗传诵着诗人不朽的诗魂。
在我们慢慢寻、慢慢看的时候,巫师傅和村民们始终跟着,耐心回答我们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一丝不耐烦,更没有虚假的客套。我想起百度上说巫岗村民风淳朴,果然如此。站在这里,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闻捷的《天山牧歌》写得那么纯粹、那么高洁。《天山牧歌·序诗》中写道:“我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处处看到喷吐珍珠的源泉。”那边疆贫乏困苦的日子,在诗人眼中为何被视为珍珠?他的内心为何如静静绽放的雪莲、如长江源头之水,表现出无限健康、阳光、快乐、纯洁?因为莲开在雪域高原,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冰山雪水的纯净哺育了它。同样,闻捷的诗之所以有着触动心底的清澈,想必是童年生活中受了淳朴的民风影响。
巫师傅介绍说,其实闻捷并没有在巫岗生活很久,他14岁就因为家贫去南京煤厂学徒,后来辗转走上革命道路。直到1962年,闻捷调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才第二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巫岗。巫师傅说自己亲眼见过闻捷,“个子大大的,很和气”。老屋前的水泥路下原本是石头铺就,昔日,这条道便是进村必经的“茶马古道”,路二侧商铺林立,路口还建有拱形牌坊,后来都毁于文革。今天的我们已看不到村子旧貌,但仍可想见曾经的繁华。我看着如碧的蓝天下有些苍白的水泥地面,想着路上曾经的车辙人迹,我不知道幼年的闻捷是否在此用一颗敏感的心看路边的野花和天上的流云,但我知道,诗人是从这里走出去,到南京鑫记煤厂学徒,从此投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艰辛的童年,坎坷的流亡经历,使诗人饱含对家乡人民的爱、对旧社会的恨,对和平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这为他日后写《复仇的火焰》长篇叙事诗积累了情感的底蕴。所谓厚积薄发,大抵如此。这首诗后来成为建国十七年来诗坛上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徐迟这样评价:“可以这样说,《复仇的火焰》够得上称为一部史诗了。”其历史意义超过了文学意义。
在参观中,我发现不止闻捷故居这一处老屋,周围还有好几处青砖小瓦老屋,村民们都说这些老屋算得出来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年历史了。路边一老屋,从残破的窗棂看进去,内墙墙体斑驳,靠北墙竟还有一张雕花拔步床,床前门围和踏板都散了,但床楣上雕的折枝花卉还依稀完整,二侧围屏上水墨菊花依旧可辨。床前堆满了瓦砾,瓦砾上长满了杂草。阳光从破了的天棚射下来,有一种摄入心底的静凉。另一处老屋山墙上六角梅窗玲珑小巧,巫师傅说窗小是为了防“长毛”(盗匪)来侵。我说,这些老屋如果和闻捷家老宅一起修复起来成为诗人故里建筑群供后人瞻仰纪念该有多好。巫师傅叹了口气,我看见老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殷殷的期盼,这份期盼仿佛伴随着诗人的诗心在春天里生了根。想起去年春天在巫岗看漫山如雪飘飞的樱花,我不禁希望这份期盼能早日发芽、开花、结果。 告别巫岗的乡亲,我们来到高资镇中心小学,闻捷纪念馆就坐落在里面。遗憾的是,因为没有预约,未能参观到。但是我认真看了闻捷纪念馆网站,创办纪念館的沈晓昆和姜哲两位老师凭自己个人的力量,走南闯北收集资料,实属不易。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浸透了二位老师的心血,体现的是二位老师对保护地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令人钦佩之至。
另一个与巫岗村相对的是闻捷生命终结的地方上海,也是诗人一颗善良、敏感、单纯的诗心陨落的地方。曾在《世纪》杂志上读过复旦教授林帆的文章《话说闻捷和戴厚英之死》,里面提到,闻捷“奉调来上海时我们正毗邻而居。我住沪上南京西路591弄,他家在589号东莱大楼”。2015年春天,我办事经过那里,匆匆看了一下。记得当时寻得东莱大楼门牌却是587号。查阅闻捷生平年谱,当时他住的地方确实是南京西路587号204室,正是在东莱大楼上。如今,东莱大楼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资料记载,它“前身是东莱银行的酒店式公寓,回字形带电梯老公寓,总高4层,局部高5层。1937年,上海东莱银行营业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座略带英伦味道的老建筑,外墙刷成粉粉的奶油色,间隔着白色装饰,平推向外带格的钢窗,传说中罗密欧式的小阳台,带弧度的铁艺栏杆,一层已成为商业所用。那天,天下着小雨,梧桐才冒出三两个小芽。我徜徉在路边,想着资料上闻捷的一些旧事:1962年,闻捷从大西北调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迎来创作的春天,刚住到东莱大楼时的意气风发;后来文革中他每天遭受批斗、游街、审查后依旧会买了苹果回到这里故作轻松安慰女儿们时的心酸;他与作家戴厚英相恋被当作“文艺黑线复辟的典型”批斗的屈辱;相恋100天的戴厚英在这里还他钥匙与他分手时,他的心灰意冷。1971年的那年冬天想必特别寒冷吧。虽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诗人看不到黎明看不到未来,连最后一点被爱点亮的灯也熄灭了,自尽是无望的选择。他的生命如诗中所写:“夜莺飞去了,带走迷人的歌声;年轻人走了,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夜莺飞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诗人啊,你的生命却如一株大树被生生拦腰折断,永不返青,留给我们无限的遗憾。记得回程时站在高铁站,风呼呼地从站前穿过,我知道无论我们追多远,都永远留不住诗人的足迹,能留住的只是一首属于远方的诗,如早开的梅含笑凝望着春天。
事实上,后来闻捷是不是在东莱大楼终结的生命,我并没有进一步考证,只是凭林帆教授的文章和年谱推断。但我想,我们所以会追寻名人足迹,有时候只是为了使自己的情感有所安放,东莱大楼便是这样的所在。所幸,今年年初二到上海,在南京西路上淘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戴厚英写的长篇小说《诗人之死》,出版印刷都是在三月,冥冥中又一次告诉我们诗如春天。这部小说中的余子期和向南原型分别是闻捷和戴厚英,书生动地为我们还原了那个乌云翻滚、人性扭曲的年代。那天阳光正好,路边绿化带中茶花开得红红火火,春天的讯息扑面而来。手执旧书,一份沉重,让我们对含冤而死的诗人备感惋惜,又备感今天生活的美好安宁。
临窗执笔间,窗外紫叶李花瓣如雨纷纷飘落。不禁想,隔着长长的光阴回望,巫岗和上海,不过是地图上沪宁线上两个小小的坐标点,只是,这两个点之间却书写着诗人闻捷一生中太多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