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是宁夏改善民生的重点和难点,事关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举全区之力,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奋力打好生态移民和“四到”扶贫攻坚两场硬仗。在全力推进35万生态移民工程的同时,始终坚持精准扶贫,坚持“造血”扶贫,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四到”工程,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到”扶贫攻坚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15元提高到2013年的5247元,增幅连续3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一、打好“组合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到村。2011-2012年,自治区整合投入资金14亿元,对24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013年,自治区启动实施新一轮50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在去年整合投入资金13.3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全区上下进一步整合资金,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水、电、路、房、清洁能源、优美环境和信息服务“七到农家”的标准,自治区扶贫办牵头编制完成了50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和定期脱贫计划,明确提出2014年考核销号100个村、2015年和2016年各考核销号200个村的工作目标。注重示范带动。按照自治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要求,开展了11个整乡推进试点和2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使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投入,以点带面,以线促片,带动500个贫困村整体推进。强化资金整合。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扶贫信贷和群众自筹“五位一体”的资金整合机制,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今年将向500个重点贫困村整合投入资金36.64亿元,村均整合投入733万元,是宁夏整村推进扶贫开展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十一五”期间村均投资强度的近2倍)。上半年已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4亿元,村均投入28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286.5公里、村组道路446.8公里,建设农田6.3万亩,饮水安全入户3337户,危房改造8838户,实施人居环境改善3111户,生态建设(绿化造林)4.8万亩,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下好“增收棋”,精准扶持产业项目到户。围绕贫困群众增收目标,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到户力度,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全面建档立卡“选准人”。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为此,上半年重点开展了全区贫困人口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已完成贫困户规模分解、初定对象、倒排队识别、入户调查、审定公告等环节的工作。依据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变价2300元的标准,测算确定宁夏贫困人口规模为8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6%。培育致富产业“选对路”。以“5·30”(5头牛,30只羊)养殖为突破口,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亿元,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今年已支持贫困农户养牛2.5万头、养羊10.8万只,建设圈舍1.3万座、贮化池2710座,补助农用机械2908台,实施马铃薯良种等特色种植81万亩、设施与冷凉蔬菜4295亩。五位一体扶持“促造血”。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起“补、借、贷、贴、保”到户扶持机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扶持。“补”就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补到户。2011-2013年共安排专项资金2.6亿元,整合资金6245万元,对2010年建档立卡的65万贫困人口进行了一轮全覆盖的到户扶持。2014年,自治区安排资金1.5亿元,对7.5万户30万人进行了新一轮的到户扶持。“借”就是借予互助资金。自2006年试点以来,宁夏互助资金总规模、村均投入额度、贫困农户受益面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自治区安排资金8500万元,在100个重点贫困村、10个生态移民村建立互助资金,并在200个A类互助社增资扩面,使互助资金项目村总数达到1230个,资金运行总量达到6亿元。“贷”就是互助资金与信贷资金捆绑,放大信贷资金规模。目前累计发展“千村信贷”项目村394个,捆绑小额信贷资金9.05亿元,受益农户2.81万户,户均贷款3.22万元。“贴”就是给予信贷资金贴息支持,减轻农户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保”就是把项目风险防控和小额保险结合起来,利用互助资金占用费收益为农户购买人身保险,化解产业项目信贷风险。
三、扶智“挖穷根”,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到人。扶贫关键在扶智,只有使贫困群众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致富能力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延续。强化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将雨露计划试点项目从3个县发展到8个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县全覆盖,已资助中高职贫困学生25788人次(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今年计划资助贫困学生2万人。此外,协调燕宝基金捐资7200万元,用4年时间帮助1.2万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在区内高职院校完成学业(每生每年资助2000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增收的能力。每年安排生态移民技能培训1.4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000人,确保每个外出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务工就业技能。今年已完成培训1.87万人。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围绕“5·30”养殖计划实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送实用技术下乡培训6.2万人(次)。今年已完成培训1.06万人次。強化扶贫骨干培训,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贫困地区乡村干部、扶贫项目管理人员、定点帮扶干部、扶贫系统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业务培训7074人。今年完成培训1271人。
四、唱好“合奏曲”,积极落实帮扶责任到单位。有效利用各类帮扶资源,为宁夏扶贫开发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中央定点帮扶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华润集团、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8个中央单位企业定点对口帮扶宁夏中南部8个贫困县(区)的机制,积极作为,主动对接,促使产业扶持、政策扶持、智力扶持同步推进,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闽宁扶贫协作取得新成果。今年以来,福建省及对口帮扶市(县区)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支持宁夏中南部9县(区)发展增收产业,闽宁产业城和西吉、盐池、隆德、红寺堡等地闽宁产业园相继开工建设,部分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全国东西合作现场会在宁夏召开,观摩了闽宁镇等闽宁协作项目,重点推广了闽宁协作经验。区内定点帮扶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区共组织了866个定点帮扶单位(其中区级帮扶单位157个,市、县级帮扶单位709个),实现了对500个重点贫困村定点帮扶的全覆盖,向489个重点贫困村选配了扶贫开发指导员,建立起了“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的帮扶机制。上半年,区、市、县三级帮扶单位向贫困村共投入帮扶资金(含捐物折款)8326.2万元,超过2013年全年总资金的10.5%。
(作者系自治区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徐树雄
一、打好“组合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到村。2011-2012年,自治区整合投入资金14亿元,对24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013年,自治区启动实施新一轮50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在去年整合投入资金13.3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全区上下进一步整合资金,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水、电、路、房、清洁能源、优美环境和信息服务“七到农家”的标准,自治区扶贫办牵头编制完成了50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和定期脱贫计划,明确提出2014年考核销号100个村、2015年和2016年各考核销号200个村的工作目标。注重示范带动。按照自治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要求,开展了11个整乡推进试点和2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使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投入,以点带面,以线促片,带动500个贫困村整体推进。强化资金整合。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扶贫信贷和群众自筹“五位一体”的资金整合机制,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今年将向500个重点贫困村整合投入资金36.64亿元,村均整合投入733万元,是宁夏整村推进扶贫开展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十一五”期间村均投资强度的近2倍)。上半年已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4亿元,村均投入28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286.5公里、村组道路446.8公里,建设农田6.3万亩,饮水安全入户3337户,危房改造8838户,实施人居环境改善3111户,生态建设(绿化造林)4.8万亩,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下好“增收棋”,精准扶持产业项目到户。围绕贫困群众增收目标,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到户力度,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全面建档立卡“选准人”。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为此,上半年重点开展了全区贫困人口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已完成贫困户规模分解、初定对象、倒排队识别、入户调查、审定公告等环节的工作。依据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变价2300元的标准,测算确定宁夏贫困人口规模为8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6%。培育致富产业“选对路”。以“5·30”(5头牛,30只羊)养殖为突破口,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亿元,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今年已支持贫困农户养牛2.5万头、养羊10.8万只,建设圈舍1.3万座、贮化池2710座,补助农用机械2908台,实施马铃薯良种等特色种植81万亩、设施与冷凉蔬菜4295亩。五位一体扶持“促造血”。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起“补、借、贷、贴、保”到户扶持机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扶持。“补”就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补到户。2011-2013年共安排专项资金2.6亿元,整合资金6245万元,对2010年建档立卡的65万贫困人口进行了一轮全覆盖的到户扶持。2014年,自治区安排资金1.5亿元,对7.5万户30万人进行了新一轮的到户扶持。“借”就是借予互助资金。自2006年试点以来,宁夏互助资金总规模、村均投入额度、贫困农户受益面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自治区安排资金8500万元,在100个重点贫困村、10个生态移民村建立互助资金,并在200个A类互助社增资扩面,使互助资金项目村总数达到1230个,资金运行总量达到6亿元。“贷”就是互助资金与信贷资金捆绑,放大信贷资金规模。目前累计发展“千村信贷”项目村394个,捆绑小额信贷资金9.05亿元,受益农户2.81万户,户均贷款3.22万元。“贴”就是给予信贷资金贴息支持,减轻农户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保”就是把项目风险防控和小额保险结合起来,利用互助资金占用费收益为农户购买人身保险,化解产业项目信贷风险。
三、扶智“挖穷根”,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到人。扶贫关键在扶智,只有使贫困群众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致富能力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延续。强化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将雨露计划试点项目从3个县发展到8个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县全覆盖,已资助中高职贫困学生25788人次(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今年计划资助贫困学生2万人。此外,协调燕宝基金捐资7200万元,用4年时间帮助1.2万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在区内高职院校完成学业(每生每年资助2000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增收的能力。每年安排生态移民技能培训1.4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000人,确保每个外出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务工就业技能。今年已完成培训1.87万人。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围绕“5·30”养殖计划实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送实用技术下乡培训6.2万人(次)。今年已完成培训1.06万人次。強化扶贫骨干培训,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贫困地区乡村干部、扶贫项目管理人员、定点帮扶干部、扶贫系统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业务培训7074人。今年完成培训1271人。
四、唱好“合奏曲”,积极落实帮扶责任到单位。有效利用各类帮扶资源,为宁夏扶贫开发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中央定点帮扶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华润集团、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8个中央单位企业定点对口帮扶宁夏中南部8个贫困县(区)的机制,积极作为,主动对接,促使产业扶持、政策扶持、智力扶持同步推进,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闽宁扶贫协作取得新成果。今年以来,福建省及对口帮扶市(县区)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支持宁夏中南部9县(区)发展增收产业,闽宁产业城和西吉、盐池、隆德、红寺堡等地闽宁产业园相继开工建设,部分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全国东西合作现场会在宁夏召开,观摩了闽宁镇等闽宁协作项目,重点推广了闽宁协作经验。区内定点帮扶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区共组织了866个定点帮扶单位(其中区级帮扶单位157个,市、县级帮扶单位709个),实现了对500个重点贫困村定点帮扶的全覆盖,向489个重点贫困村选配了扶贫开发指导员,建立起了“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的帮扶机制。上半年,区、市、县三级帮扶单位向贫困村共投入帮扶资金(含捐物折款)8326.2万元,超过2013年全年总资金的10.5%。
(作者系自治区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徐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