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是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此病往往来势凶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来势凶猛,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研究表明: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与心肌梗死发病有关,且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是促进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一项有效手段。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4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8-02
1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由于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剧痛、窒息感,加上死亡率高对患者造成了一些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速度,患者会暗自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恐惧感。入院后由于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多路静脉输液等,全身布满各种线路,加上仪器报警的声音,会加重患者恐惧感。
1.2 焦虑。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乃至强烈的濒死感,产生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紧急住院后又因为环境的改变、监护与治疗以及对经济问题、自我概念改变而焦虑不安,这一切可成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而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愈后的不确定感,更加重了焦虑的程度[1]。
1.3 忧郁。病人往往曾经有过多年的心脏病史,在经济上、生活上给家庭已带来了一定负担,对治疗不抱希望,从而信心不足出现消极、忧郁。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忧郁心理反应[2]。
2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相互交往中进行的。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康复。
2.1 稳定患者的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于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待病情,并提醒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应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稳重,使患者产生对治疗的信心,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2 心理支持。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如:患者在胸痛时,护士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言语、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去为患者解除痛苦,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心理援助,就增加了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
2.3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有些患者由于过分自信,对危害性认识不足,急于想活动,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此时应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为客观合理的认知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只有建立较为健康的看法与态度,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
2.4 消除依赖心理。对于要离开监护室的患者,护士要一方面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疾病已经缓解,要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原护理方案不能突然中断,要制定强化护理和预防复发的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消除患者依赖心理。
3 讨论
3.1 稳定患者的情绪越早越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在人院48h内焦虑水平较高,这种不稳定情绪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3.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积极因素。
3.3 重视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对并发症发生有重要影响,主观的安静状态可以使患者产生安详和幸福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可抗衡焦虑心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參考文献
[1] 曹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7(6)
[2] 杜秀丽,姜亚芬.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整分析[J].中国护理杂志,2003,38(1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4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8-02
1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由于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剧痛、窒息感,加上死亡率高对患者造成了一些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速度,患者会暗自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恐惧感。入院后由于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多路静脉输液等,全身布满各种线路,加上仪器报警的声音,会加重患者恐惧感。
1.2 焦虑。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乃至强烈的濒死感,产生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紧急住院后又因为环境的改变、监护与治疗以及对经济问题、自我概念改变而焦虑不安,这一切可成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而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愈后的不确定感,更加重了焦虑的程度[1]。
1.3 忧郁。病人往往曾经有过多年的心脏病史,在经济上、生活上给家庭已带来了一定负担,对治疗不抱希望,从而信心不足出现消极、忧郁。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忧郁心理反应[2]。
2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相互交往中进行的。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康复。
2.1 稳定患者的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于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待病情,并提醒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应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稳重,使患者产生对治疗的信心,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2 心理支持。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如:患者在胸痛时,护士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言语、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去为患者解除痛苦,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心理援助,就增加了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
2.3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有些患者由于过分自信,对危害性认识不足,急于想活动,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此时应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为客观合理的认知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只有建立较为健康的看法与态度,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
2.4 消除依赖心理。对于要离开监护室的患者,护士要一方面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疾病已经缓解,要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原护理方案不能突然中断,要制定强化护理和预防复发的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消除患者依赖心理。
3 讨论
3.1 稳定患者的情绪越早越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在人院48h内焦虑水平较高,这种不稳定情绪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3.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积极因素。
3.3 重视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对并发症发生有重要影响,主观的安静状态可以使患者产生安详和幸福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可抗衡焦虑心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參考文献
[1] 曹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7(6)
[2] 杜秀丽,姜亚芬.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整分析[J].中国护理杂志,200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