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大豆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施用
大豆正常生育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钼、硼、锌、锰等。钼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硼在大豆生长发育中也很重要,缺硼大豆根系发育不好,根瘤着生不好,从而失去固氮能力。所以要重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从土中得到满足,决定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和环境状态。例如低洼或排水不良的土壤,最易缺锰,在石灰性土壤上容易缺铁,pH低于6的酸性土壤容易缺钼。在微肥的施用上,最好在播种时以种衣剂的形式施用较好。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用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式,用0.1%钼酸溶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用量为40~50kg/亩。
2.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2.1发病症状 大豆霜霉病为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出现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
2.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去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用量为40kg/亩。
3.大豆蚜虫的防治
3.1大豆蚜虫的发生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蜜虫。多集中在大豆的生长点、顶叶、幼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曲、植株矮化、降低产量,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为害严重。大豆蚜虫繁殖能力较强,一个雌虫能繁殖50~60个,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小蚜虫约经4~5天就能产仔,全年在大豆上可繁殖15代。大豆蚜虫全年迁飞扩散有4次高峰;第1次是在大豆苗期,第2次是出现在6月上旬,第3次出现于7月中旬,第4次是在9月上旬。一般应在7月上旬进行防治最为适宜。
3.2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为主,用40%乐果乳油800倍,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10%溴氟菊酯乳油每亩喷施15~20mL,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g,对水40~50kg喷雾。
4.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4.1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翌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
4.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拉回场院;药剂防治。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g拌土10kg,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用100mL,浸蘸20cm长高粱秸秆或玉米秸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5.大豆根蛆的防治
5.1大豆根蛆的危害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为害豆苗根部。
5.2防治方法 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kg,用0.7kg药,对水4kg,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喷药液40kg。
6.黑绒金龟子的识别与防治
6.1黑绒金龟子的危害 黑绒金电子俗名瞎撞子、大绒马褂。主要以成虫(金电子)为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豆茬地发生较多。4月下旬~5月上旬先在杂草上取食,大豆出苗后,咬食豆苗。此虫夜间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为害。午后3~5时取食最盛,无风日暖的天气虫量最大。
6.2防治方法 可用2.5%敌百虫粉剂2kg/亩喷撒。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药剂,用量为15~20mL,对水40kg左右,喷雾。
大豆正常生育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钼、硼、锌、锰等。钼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硼在大豆生长发育中也很重要,缺硼大豆根系发育不好,根瘤着生不好,从而失去固氮能力。所以要重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从土中得到满足,决定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和环境状态。例如低洼或排水不良的土壤,最易缺锰,在石灰性土壤上容易缺铁,pH低于6的酸性土壤容易缺钼。在微肥的施用上,最好在播种时以种衣剂的形式施用较好。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用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式,用0.1%钼酸溶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用量为40~50kg/亩。
2.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2.1发病症状 大豆霜霉病为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出现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
2.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去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用量为40kg/亩。
3.大豆蚜虫的防治
3.1大豆蚜虫的发生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蜜虫。多集中在大豆的生长点、顶叶、幼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曲、植株矮化、降低产量,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为害严重。大豆蚜虫繁殖能力较强,一个雌虫能繁殖50~60个,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小蚜虫约经4~5天就能产仔,全年在大豆上可繁殖15代。大豆蚜虫全年迁飞扩散有4次高峰;第1次是在大豆苗期,第2次是出现在6月上旬,第3次出现于7月中旬,第4次是在9月上旬。一般应在7月上旬进行防治最为适宜。
3.2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为主,用40%乐果乳油800倍,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10%溴氟菊酯乳油每亩喷施15~20mL,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g,对水40~50kg喷雾。
4.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4.1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翌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
4.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拉回场院;药剂防治。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g拌土10kg,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用100mL,浸蘸20cm长高粱秸秆或玉米秸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5.大豆根蛆的防治
5.1大豆根蛆的危害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为害豆苗根部。
5.2防治方法 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kg,用0.7kg药,对水4kg,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喷药液40kg。
6.黑绒金龟子的识别与防治
6.1黑绒金龟子的危害 黑绒金电子俗名瞎撞子、大绒马褂。主要以成虫(金电子)为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豆茬地发生较多。4月下旬~5月上旬先在杂草上取食,大豆出苗后,咬食豆苗。此虫夜间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为害。午后3~5时取食最盛,无风日暖的天气虫量最大。
6.2防治方法 可用2.5%敌百虫粉剂2kg/亩喷撒。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药剂,用量为15~20mL,对水40kg左右,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