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c19861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所以从小学开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打好基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的具体作法是:
  一、提前准备,收集资料。
  在教材中有许多传统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是由于学生受知识、生活阅历远离当时时代背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有些课文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不熟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呢?收集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长征》一课,我在课前组织学生办一期手抄报,题目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学生通过翻阅,查找各种资料从中了解到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到红军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的解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我在讲解这首诗,重点词语的时候,有些学生就已经知道“万水千山”,“乌蒙磅礴”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甚至于有些学生还能说出这首诗概括描写的两次重大的战役是“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在议和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战士,才能创建出这一伟大的历史奇迹;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位学生在课堂中讲到:“红军是宣传队,向人民宣传革命的道理。红军是播种机,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效果与课前准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别看有些文章看上去写的是自然之美,实际上是通过自然之美赋予社会美的内容,借以抒发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如:生动的导言,优美的录像,投影录音等多种教学手段,将带入美的境界。
  如《林海》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这篇文章不仅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课时我从创设林海的情境美入手,设计了这样的导言:“我们以前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那里不仅森林茂密,景色优美,而且还是一座天然宝库。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这里不仅群岭起伏,而且还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通过创设欢快明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愉快感,这种学生不仅陶醉于美的情境之中,同时也感受到大兴安岭的景色美,祖国的景色美。体会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其爱国情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结合挂图,进行想象。
  想象是理解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基础。借助于想象,才能具体地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事物、人物的情境,才能具体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师在教学歌颂英雄人物的课文时,可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去理解人物的光辉思想和高尚品质。引导学生从个性形象中认识英雄人物的本质,并众中受到教育。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是一篇有一定教学难度的革命传统教材。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邱少云为什么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纹丝不动?为什么称他为“伟大的战士”这一中心?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邱少云扒在烈火中形象的挂图,让学生根据挂图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够纹丝不动?想象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许多学生展开形象思维,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出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有的学生说:“邱少云在烈火中可能会想:烈火,呀,你烧吧,烧吧。邱少云你不能动呀,你一动就会暴露目标,整个作战计划就会失败。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祖国人民,为了朝鲜人民,宁可牺牲自己也决不能挪动一寸地方。”还有的学生说:“火在他的周围燃烧着,邱少云的心正如熊熊烈火一样在燃烧着,热血在他的全身沸腾着。他心想:邱少云,你可要遵守纪律呀,祖国的人民在望着你呢,你可千万要坚持住呀。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学生通过分析、朗读、想象深深地体会到那是因为邱少云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才能严格遵守革命纪律,才能忍受住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在烈火中做到纹丝不动。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沉浸在对英雄的无比热爱崇敬之中。邱少云高大的形象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目中。
  四、指导朗读,加深认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朗读声的感染下,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读出文章的内涵,读出文章的意味,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质和语文素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三方面得到充分地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的出现一直到现在绵延我国历史长河几千年。几千年来,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继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汉字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为之倾倒,留下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这是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朗读是指朗读者运用节奏、重音、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即朗读者清晰、响亮地将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读出来。朗读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它通过视觉、听觉和口的实践,刺激大脑皮层,从而积累充分的材料。大量朗读的学生能积累一些有用的素材,来应对口语交际,语音、语感和情感,在现实交际中达到语音清晰、语调自然、语流流畅,并且有助于词汇和句型的识记和活用。  但是,在当前的英语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从事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切身体会,通过分析职业中专数学课开设的现状,提出了对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的教材、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职业中专 数学 教学 方法  职业中专课程把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学科,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职业中专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下是本人对职业中专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承载着社会的生产生活及人们的出行需要。20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交通运输业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而随着经济和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过循环教学经历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初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业负担的加重,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会越来越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重要科目上,对美术等非升学科目较为忽视;二是与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生机盎然,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氛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检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深度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检查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比如格式(一解、二已知、三说明、四公式、五代入数据计算、六作答)是否正确、是否按照物理作业的特殊要求(数字后面必须有单位)来完成、学生的达标率、学生对深难度的理解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根据行业市场的需求,如何健全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训机制,改革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内所有的职校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目前旅游酒店专业教学现状  1.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无法同步接轨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职校旅游酒店专业的教学仍在沿用旧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脱轨。教材的更新明显滞后,远远跟不上国内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在英语教师,因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英语教师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素质是否提高的问题。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力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应该顺应这一要求,积极创设情境,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活动性,赋予英语课堂应有的活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摆脱英语教学
本文围绕中国与泰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选取了2005—2017年中国与泰国服务贸易的数据,对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现扩大趋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只有重视学生的英语朗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朗读能力,进而使学生想读、爱读,爱说、爱学,才有可能使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而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英语朗读和背诵。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