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高中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的物理知识相对于初中的物理知识跨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的物理知识难学。有少数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物理产生害怕的情绪,甚至没有学习的信心。为此,如何让物理课堂活跃起来,是改变学生现在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实例就设置悬念、联系生活、巧用实验、形象语言、活用古诗词和魔术表演,这几个方面来总结活跃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实例;活跃
  高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延续,它不仅仅是学生升入高校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也是毕业后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要想真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就应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体验,从而能够打造活跃的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基础知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运用物理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一线教学中,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对活跃高中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1 设置悬念,活跃课堂
  欲使物理课堂活跃起来,如何创设所研究情景,设置悬念,从而启发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的教学中,介绍三种起电方式前,笔者事先准备了感应起电机。学生虽然初中也有学习过相关的电学知识,但这节课是高中学生接触电学内容的第一节课。通过感应起电机,课堂演示静电现象及空气中的放电现象。由一对直径约25厘米的玻璃盘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可以产生大约2万伏的电压,在空气中产生几厘米长的电弧,同时发出强烈的噼里啪啦的响声。该演示声色俱全,现象非常明显,既设置悬念,又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起电的三种方式。
  又如:在《静电平衡》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有一天,你外出郊游,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为了避免被雷电击中,以下有三种选择让你挑选,①陶瓷的密闭大容器,②塑料的密闭容器,③铁皮的汽车内,你会选择躲在什么地方?面对性命攸关的问题,学生们立马兴奋起来,再没有人无动于衷了。大家争论不休,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而此时,我却不动声色,有意将之作为“悬念”搁置起来,但学生们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无法抗拒地跟着我走进了“他们的课堂”,开始了学习探究之旅。
  再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前,笔者让学生观看一小段发生地震后救援情景的多媒体视频材料,提问如果你是驾驶员,你知道如何才能更准确地为灾区人民空投救援物资吗?是在正上方投放,还是提前投放?
  这样通过生活的小情景,提出若干个相关问题,不仅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产生疑问,活跃了课堂,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如果能真正地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才不会从心理上畏惧物理,才能够找到学习物理的好方法,学习物理也才会更加简单。
  2 联系生活,活跃课堂
  俗话说:“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生活。”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很简单或者很容易得到的用品或视频,联系生活,活跃课堂,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笔者在讲“追击和相遇问题”时,发现许多学生是一脸的疲惫和茫然,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则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汽车严重追尾和相遇的交通事故的新闻,而且把追尾和相遇时的声音调得特别大,这时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开始关注这一系列的事故。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接着将汽车追尾和相遇这一生活事件转化成物理情景并讲解这类型的追击和相遇问题。这样既教育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又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让学生不会因为知识本身的平淡而觉得上课无趣了。
  例如: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很多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不甚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先是由一段生活美景引入,多媒体展示:老师在美丽的沙滩上散步,身后留下了什么风景?并课堂现场模拟(用湿鞋散步留下一串串“脚印”),通过这样有效的引导,突破打点计时器工作过程的难点。并通过同桌两个同学配合,一个同学用铅笔代替振针,做上下振动,另一个同学拉动纸张,观察打出点的特点,分析并说明问题。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活跃课堂,让学生获得了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再加上学生自己实践努力来解决分析问题,从而体验快乐学习物理的过程。
  3 巧用实验,活跃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物理课堂中,枯燥的原理和繁杂的实验讲解,常常会让学生开小差或者昏昏欲睡。要改变这现象,教师可以改变策略、改进方法。而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身体验,不仅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更能让他们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静电平衡》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入生活情境之后,笔者紧接着设计了一个电鱼的实验:在一个大水槽中接上高压电,槽内设计一个金属网,网中放有一只小金鱼。笔者让学生观察讨论,“当通上电以后金鱼是否会一命呜呼?”,有趣惊险的实验让课堂炸开了锅,看到学生们来了兴致,笔者随后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来当“侩子手”,当开关闭合,学生们在惊叫声中发现,小金鱼居然安然无恙。至此,学生的好奇心真正被勾引出来了,探索欲望更加强烈了。由此,笔者顺藤摸瓜,又拿出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收音机,调整到正常的频率,让学生听到动听的音乐,然后再拿出三样东西:塑料布、毛巾和金属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让一位学生上台在三种东西中挑出一种,将收音机裹起来让它无法正常接收到信号(而且只给两次机会)。在学生的选择和尝试中慢慢把目标指向“金属导体”,就这样,通过适当的情景和有趣的实验尝试,学生在求知欲的推动下,一步步向着问题的实质靠近。巧用实验,及动手操作,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因此,在新课教学中,教师适当的用一些简单的易完成的游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紧密的联系,既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为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提供很好的支撑。   4 形象语言,活跃课堂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形象语言,即化抽象为形象,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在《运动、空间和时间》一课中的空间位置的描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虽然对于刚升到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但为了让他们能够很形象地理解下来,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笔者是这样做的。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简单的道路,中间有个警察局,引进动画片里面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如果小偷只是在这条道路上跑,那很简单就能描述小偷的位置,从而抓住小偷。但聪明的小偷还会跑到其他路上呢?那怎么描述小偷现在的位置?如果小偷同伙还开直升飞机来解救他,那你怎样告诉警察那小偷的位置,从而让警察抓住小偷呢?通过这动画片里面的警察抓小偷的情景,从一维坐标到二维坐标再到三维坐标,形象的给学生介绍了如何对位置进行描述,然后再结合现行的全球定位系统,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有个完美的认识,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又如:在《势能的改变》的教学中,介绍重力势能这一个概念时,笔者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如果天花板上有一片纸张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么样?学生肯定地说:"这没有什么可怕的。"接着问,但是如果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立即意识到这能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从而来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时,可用物体从桌子上掉下来和从二楼上掉下来进行比较,也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而对于重力势能有正负之分的理解,可以类比于温度。在0℃之上,温度为正;在0℃之下,温度为负。同样,物体位置在零势能面之上,即高度为正,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正;物体位置在零势能面之下,即高度为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这样形象的类比,不仅活跃课堂,而且对于学生,理解重力势能这个物理概念,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教学语言通过形象语言,不仅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很有幽默感,而且活跃了课堂,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 活用古诗词,活跃课堂
  按常理,古诗词的学习,应该是在语文课上,但先人在很多古诗词中能巧妙地借用物理知识,把诗词写得恰到好处。在高中新课程的物理教学中,如果能活用这些古诗词,则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例如:在介绍参考系的概念时,可以活用毛泽东诗词《送瘟神》中的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这说的是因地球自转,人们坐在地球上,不知不觉中,一天被地球带着跑约8万华里。即“坐地”是人相对于地球为静止的,“日行”是人相对于太阳为运动的 [1 ]。
  又如:在光学部分的教学中,可活用唐朝储光羲《钓鱼湾》中的一句诗“潭清疑水浅。”这说的是光的折射,即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在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说到“静影沉璧。”这说的是光的反射,即平静的月影映衬在水底,像沉下的一块玉。这样的“文理结合”,既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又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另一个境界。
  6 魔术表演,活跃课堂
  魔术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它神秘莫测,魔术背后隐藏着一些科学的物理道理。正因为这些,将神奇的魔术引入物理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活跃课堂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魔术鉴赏能力,真正领悟到神奇魅力背后的奥秘。
  例如:在介绍感应电流的方向时,笔者刚上课就给学生变了个“小魔术”。笔者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塑料盒子,盒子里放着三个颜色不同的笔袋。大家想要笔袋吗?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挑个笔袋。一说可以挑个笔袋,大家都跃跃欲试。接着又对大家说,不管到讲台上来的这位同学挑的是什么颜色的笔袋,老师在后面都可以知道(事先有用一块纸皮挡住老师的视线)。经过两个同学的挑选,大家都感觉奇怪,为什么老师明明看不到,却能知道这两个同学选的是什么颜色的笔袋呢?这样的小魔术,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散思维,又让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
  原理:事先在塑料盒子上包裹导线(类似于螺线管),并将其连接一开关和电流计(这些隐藏在纸皮背后)。红色和黄色笔袋分别装上条形磁铁(只是放在塑料盒子里的方向不一样),蓝色笔袋里放一块条形泡沫。根据楞次定律,如果学生挑的是蓝色笔袋,则电流计的指针不会转动,如果学生挑的是红色和黄色笔袋,电流计的指针会转动,但转动的方向不一样。
  当然,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动手实验、讲解科学家的故事等等方式,来活跃课堂,这里只是总结了关于活跃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教育是有生命力的,在课堂中也要注意不能为趣而“趣”,让学生只顾着看热闹,应该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物理课堂,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在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并自觉地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玉坤.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J].教学与管理,2006(8):58-59.
其他文献
房价虚高,开发商当道。遭遇开发商不诚信行为的部分购房者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希望以亲身体验提醒其他购房者,“买房是大事,理性是保障。”对于这些故事,记者特别请专家
期刊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目前,随着建筑行业所处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进一步
节能设计就是要利用自然的光合热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取代传统的电能和热能消耗,这是建筑节能设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显然它是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的,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了大气污染,
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及审核的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要的发展成果,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建筑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行业质量问题。建筑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