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而且时间跨度大——二十年后。对于学生入境想象比较有难度的。所以这次课上,在估计了学生入境有一定的难度情况下,我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导入:通过二十年前人们的衣物、交通、房屋、食物与二十年后的今天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问再过二十年我们如今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进入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揭示主题: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都普及了。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作文指导,首先根据题目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二十年后的家乡,重点应该写什么?很多孩子给出的答案是:变化,巨大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答案。既然写变化,那我们一定是希望我们的家乡越变越好,可以选择什么材料呢?孩子们思考后认为要选择现在不足的,加以改进;选择现在很好的,加以发扬。于是我们罗列出了例如“交通”、“环境保护”、“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家乡人的变化”等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说出其他地方或其他方面的变化。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写家乡景观的变化,但是我对家乡的爱没有变。真好!我充分地肯定了他的想法,时光流转,一切都在变,唯独那份家乡情没有变,而那份家乡情正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
在教学本次习作前,我让學生收集关于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浓浓故乡情”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乡的文学素材;接着,我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思乡之情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成了指导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课前准备活动——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对写好作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我还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为达到本次习作的目的想了很多办法。教学过程如下展开:
第一步,我让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这个活动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第二步,我让学生读习作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想象作文是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但又能不拘泥于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还有不知道这类作文的写法。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所以,此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
第三步,我出示了范文。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方向。
第四步,让学生分组习作:第一组写好作文开头,可用诗句、歌词、名言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写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情景;第二组写二十年后家乡环境、公园、学校、交通、家居生活等的变化;第三组写二十年后与同学、老师、父母见面的情景;第四组写作文的结尾,表达爱家乡的感情。
第五步,让学生诵读自己的片段,全班赏析评价,总结优缺点,鼓励创新想象。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多数学生开头、结尾写得比较好。值得表扬的是学生写出的家乡变化想象奇特、内容具体、语句优美;学生写出的师生重逢、亲人团聚的情节感人、感情真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也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再放手让学生多说。
2.过于重视范文引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作文指导,首先根据题目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二十年后的家乡,重点应该写什么?很多孩子给出的答案是:变化,巨大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答案。既然写变化,那我们一定是希望我们的家乡越变越好,可以选择什么材料呢?孩子们思考后认为要选择现在不足的,加以改进;选择现在很好的,加以发扬。于是我们罗列出了例如“交通”、“环境保护”、“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家乡人的变化”等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说出其他地方或其他方面的变化。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写家乡景观的变化,但是我对家乡的爱没有变。真好!我充分地肯定了他的想法,时光流转,一切都在变,唯独那份家乡情没有变,而那份家乡情正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
在教学本次习作前,我让學生收集关于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浓浓故乡情”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乡的文学素材;接着,我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思乡之情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成了指导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课前准备活动——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对写好作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我还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为达到本次习作的目的想了很多办法。教学过程如下展开:
第一步,我让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这个活动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第二步,我让学生读习作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想象作文是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但又能不拘泥于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还有不知道这类作文的写法。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所以,此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
第三步,我出示了范文。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方向。
第四步,让学生分组习作:第一组写好作文开头,可用诗句、歌词、名言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写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情景;第二组写二十年后家乡环境、公园、学校、交通、家居生活等的变化;第三组写二十年后与同学、老师、父母见面的情景;第四组写作文的结尾,表达爱家乡的感情。
第五步,让学生诵读自己的片段,全班赏析评价,总结优缺点,鼓励创新想象。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多数学生开头、结尾写得比较好。值得表扬的是学生写出的家乡变化想象奇特、内容具体、语句优美;学生写出的师生重逢、亲人团聚的情节感人、感情真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也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再放手让学生多说。
2.过于重视范文引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