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光,所以值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到生機勃勃的大学校园,也许能提醒每个人,当初的起点何在,自己的梦想何去何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三年前,李芳芳导演的影片《无问西东》让观众沉浸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过往中,慨叹一声: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
  三年后,一部名为《大学》的纪录电影,再次将焦点对准了清华园。这一次,不只是往事。从2018年拍摄至今,《大学》花了三年的时间跟拍了四个清华人的人生三载—— 一波三折考入清华大学的大一新生严韫洲,从象牙塔到基层农村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旅美十年只求归国的青年教师蔡峥,还有83岁仍坚持站立讲课的荣休院士钱易——四个人的人生三载,恰对应了普通人人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高考、毕业、入职、退休。
  四个清华人的故事,在纪录片中,是折射出背后这座校园的青春与理想之光。而在纪录片之外,观众也被勾连进来——真正动人的,正是片中人物面临人生困境时所做出的选择。
  所谓“强大的人不惧怕选择”,影片中的四个人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生的“艰难模式”,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他们懂得仰望星空,更不忘脚踏实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理想之光,因此显得格外耀眼。
  纪录片时长110分钟,是团队刻意为之——今年恰逢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大学》的制作团队就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这是一个已经深耕纪实影像20年的影像机构,也是业内纪录电影制作的探索者——《无问西东》《棒!少年》等院线电影都有他们的身影;火爆全网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也是清影工作室的作品。此次拍摄纪录电影《大学》,工作室摈弃了解说、采访等电视纪录片的手段,完全采用电影化的叙事,将电影镜头对准了当代的青年人,让观众沉浸到一个个饱含情感浓度的人物故事中,用人物的目标、使命和成长去带动观众的共情。

  电影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大学有光,所以值得。”
  而观看《大学》的过程中,除了被人物理想主义的光芒所照耀,还有一份触动来自于校园的美好——行云流水的镜头里浓缩了校园的日常,看似平常普通,却令人神往。正如导演之一的孙虹所说:我们每个人毕业后的每一个选择,实际上都带有来自大学时期的烙印。——回到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也许能提醒每个人,当初的起点何在,自己的梦想何去何从。
  在《大学》的上海点映仪式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特意致辞:“每个人也许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想到自己在大学的时光,也许你就是下一部影片的主人公。”昔日《礼记·大学》中曾言“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今的我们,倘若也行进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上,无论到得哪一个阶段,都不愧于大学曾经给予我们的滋养。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剧终时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刘西拉带领全场齐唱这首清华校歌,一时间,岁月仿佛又回到了《无问西东》的年代,笼罩在一片理想主义光芒中。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疾病
在四川省乐山市档案馆里,珍藏着马识途在1950年担任川康特委负责人时写的两封书信。一封是给川东区党委、川东地下党负责同志萧泽宽、邓照明的,纸为“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用笺”,左下角缺失,现已微微泛黄。主要交待了杨青平的身份,同时说明急需他回乐山整理组织。又讲到“我工作很忙,地下党整理尤费功夫。”这是因为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笼罩在白色恐怖下,党员之间都是单线联系,并且四处疏散隐蔽,所以整理起来很困难。落款时间是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