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文章说,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汶川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
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坚强和博爱,感动了整个世界。海外媒体一改往日的抵触情绪,对此次灾难作了大量的正面的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和民众心系灾区人民,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西方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报道为何发生180度大转弯?
三个特征促使西方媒体态度变化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的郑永年主任撰文说:西方媒体态度的变化,跟中国本身的危机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次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让西方媒体没有了制造新闻的空间和机会。此次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尤其是温家宝总理的形象,确实“感动了世界”,让西方媒体感觉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负责任政府。
美国《国际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由于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迅速行动和媒体信息的迅速公布,使得西方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几乎都成正面性的报道。
文章说:汶川地震再一次成为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不但在平面媒体上,在网站上也成为一直占据主页的新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新闻有惊人的相似性,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灾情的实况及时更新;二是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三是惊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尤其是中国政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最多的人力投入救灾。有些媒体甚至惊叹,就效率和速度而言,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赶得上。
当然,这些快速更新的新闻,更多的是有关救灾进展,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以几则新闻标题为例:《山中险路成为细小的生命线》(见《华盛顿邮报》网站)、《悲剧中的机会》(见《洛杉矶时报》)、《小女孩被掩埋50小时后获救》(见CNN网站)、《震中区的抢救人员,用手挖》(见美国公用媒体)等,这些新闻,只看标题,就让人感动,文中描述的情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俄新社发表《中国,挺住》的文章说,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葡萄牙出版的《快报》以3篇文章、近两个版面介绍了中国四川地震和中国政府救援情况。《当巨人震动》一文赞扬中国政府救援行动快速。《另一个中国》一文评价中国媒体对灾情报道公开、透明。《中国的关键时刻》一文说,中国政府有能力以高速发展让国家焕然一新,这次地震检验了中国领导层的能力。
捷克各大媒体连日来纷纷在头版或显要位置整版刊登我国抗震救灾情况,赞扬中国政府在大灾面前积极有效应对,中国媒体全面、客观、真实、迅速地报道灾区情况,并认为这场灾难不会影响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
中国政府快速救援令世人惊叹
美联社: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看完这条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慨叹:“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对美联社记者说:“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
美国《时代周刊》:政府反应赢得赞誉。尽管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向以关注民生著称,但是这次他对于地震灾难的反应速度还是让人们始料未及。在四川大地震后不到90分钟的时间,他就已经赶往机场。论坛和博客中,政府应对灾难的及时反应赢得了一致赞誉。有网友说,当看到温总理同样奋战在最前线时,几乎感动得要哭出来了。
“这让灾区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韩国联合通讯社评论道。《泰晤士报》的评价则是“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这家英国主流报纸继续分析道:“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飞往灾区,表达了全国的悲伤与同情,访问幸存者,并重申他的要求:要更快速地救援那些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在瓦砾底下的人们。”
中国政府和人民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面对事实,就连对华素不友好的美国《华盛顿时报》也不由感叹:“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赞中国领导人对四川地震作出了快速反应。文章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从北京飞往地震灾区,他在第一时间作出的公开表态表明地震灾难的严重性。中国国家电视台中断了日常节目,实况滚动报道地震灾区的最新情况。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通过网络不断播报最新死亡数字和救灾细节,其中包括失踪儿童和医院遭破坏等细节。
新西兰英文主流媒体报道了四川地震灾情,同时肯定了中国政府及时披露信息、高效率组织救灾工作以及应对灾害危机的能力。新西兰电视三台在“晚间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大量地震灾区情况的画面,并在文字解说中说,中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组织救灾工作。总理和军队、救援人员在数小时后就赶到现场。中国政府效率很高,组织得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效率、速度令人钦佩。大地震爆发后,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派出大批武警战士和人民解放军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大量食品、衣物、帐篷和塑料护墙板等救灾物资也被送往灾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领导指挥抗灾救援工作。近30年来,中国领导人已经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展示了他们治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坚定决心。
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27日发表文章说,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此次地震的处理非常专业、富有同情和尊严。解放军和救援工作者准备完善、装备齐全,提供援助迅速。媒体对救援工作以及那些不知疲倦、毫不畏缩地抢救幸存者并给予安慰的个人做了许多报道。整个国家心系此次灾难。
媒体迅速、公开报道赢得国外媒体赞誉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发布了消息,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使公众很快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24小时后,国务院新闻办于1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地震灾区最新灾情及死亡人数。这是以往中国发生类似自然灾害后很少见的。
灾难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滚动直播。“国家电视台打断正常的节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平时晚上播放的电视剧也被采访灾区居民和幸存者的节目代替。”《澳大利亚人报》如是报道。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
《国际先驱论坛报》: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四川地震的报道不受限制。数十名中国记者在地震区提供现场报道,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外国记者进入不受限制。”
BBC:《英国广播公司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后,中国官方媒体迅速报道有关消息,引人注目。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从新华网、人民网和新浪网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在《汶川地震: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一文中说,“一场特大地震在中国猝然发生,震波罕见地波及中国很大范围的领土:北到内蒙古,南至海南省,东达上海,共22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中国官方内部的动员体系此次显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轨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隐瞒或公布迟缓的做法,以期掌握舆论的主动。”
路透社一篇题为《灾害面前西方国家停止攻击》的文章指出,“由于西藏事件,中国在过去数周内饱受攻击。但12日的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转而对中国表示出同情和善意。12日的地震发生后,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改换态度,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承诺给予援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说,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西方媒体给予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与之前报道西藏“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相比,西方媒体报道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即使有少量负面报道和批评声音,但这些已经让西方读者觉得不那么可信了。西方民众、媒体评论人,总体上都正面评价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以及赞扬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
抗震救灾:感动媒体感动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19日发表的一篇读者文章称,汶川5.12地震让每个人揪心。近两天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这场灾难,几乎周围所有人的情绪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一致:沉重,哽咽,盈眶的热泪。但同时,我又时时被周围的氛围所感动,切身的体会着所有中国人心手相连的热潮澎湃。
文章说,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喊话已嘶哑的嗓音依然殷切传送对灾民的万千关切;看着他无助而又万分痛楚地安慰哭喊的幼童,强忍泪水对小孩说“马上你就有奶粉、饼干吃了……”这个画面让人心碎。
电视的镜头中不时播出为义务献血而在街头雨中排着长长队伍等待的人们;央视新闻频道男主持话语哽咽,几次停下低头平稳情绪;网络中到处流传的是灾区自救故事,一个个舍我为人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
无数企业纷纷捐助,捐赠的数额快速递增,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澳大利亚人报》5月16日发表文章称赞中国民众齐心救灾。文章说,为了四川地震灾民,中国人正敞开胸怀,慷慨解囊,踊跃献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正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银行开辟了免费的“绿色通道”,以确保灾区能迅速得到捐款。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令人为之动容。
英国《泰晤士报》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志愿者大军》的文章中说:他们穿着“我爱中国”的T恤,把伤者抬上救护车。他们开着自己的本田或者奥迪,给流离失所的人们送水。中国在破坏性的地震中诞生了这个国家前所未有的一种现象:志愿者的大军。
西班牙《世界报》5月19日的文章《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了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一周来一直战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第一线。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对于这次全国规模的默哀行动,世界各大媒体网站都于第一时间在首页进行了重点报道。在这天的16:30左右,纽约时报网站、CNN网站、BBC网站、法新社网站、读卖新闻网站、共同通讯社网站等,都在首页及时对中国的默哀进行了报道,有些还配了默哀时的现场照片。
法新社:“中国进入三分钟停顿,举国为地震遇难者默哀”。美联社14时31分就发出了快讯,并注意到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为国家领导人以外的人实行全国性哀悼”。洛杉矶时报将之称为“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而德新社、美国之音等都解读出了“设立哀悼日顺应民心民意,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万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在这次灾难中,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人的精神。
德国《明星》周刊 5月19日报道称,在中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与帮助地震灾民的愿望融合在一起”、“中国人从没像今天这么团结过”。
俄罗斯国家新闻网报道: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总理能在两个多小时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让我们为生者祝福,为死者祈祷。中国,走好。
大震之后,国家与人民同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坚强和博爱,感动了整个世界。海外媒体一改往日的抵触情绪,对此次灾难作了大量的正面的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和民众心系灾区人民,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西方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报道为何发生180度大转弯?
三个特征促使西方媒体态度变化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的郑永年主任撰文说:西方媒体态度的变化,跟中国本身的危机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次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让西方媒体没有了制造新闻的空间和机会。此次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尤其是温家宝总理的形象,确实“感动了世界”,让西方媒体感觉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负责任政府。
美国《国际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由于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迅速行动和媒体信息的迅速公布,使得西方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几乎都成正面性的报道。
文章说:汶川地震再一次成为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不但在平面媒体上,在网站上也成为一直占据主页的新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新闻有惊人的相似性,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灾情的实况及时更新;二是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三是惊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尤其是中国政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最多的人力投入救灾。有些媒体甚至惊叹,就效率和速度而言,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赶得上。
当然,这些快速更新的新闻,更多的是有关救灾进展,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以几则新闻标题为例:《山中险路成为细小的生命线》(见《华盛顿邮报》网站)、《悲剧中的机会》(见《洛杉矶时报》)、《小女孩被掩埋50小时后获救》(见CNN网站)、《震中区的抢救人员,用手挖》(见美国公用媒体)等,这些新闻,只看标题,就让人感动,文中描述的情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俄新社发表《中国,挺住》的文章说,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葡萄牙出版的《快报》以3篇文章、近两个版面介绍了中国四川地震和中国政府救援情况。《当巨人震动》一文赞扬中国政府救援行动快速。《另一个中国》一文评价中国媒体对灾情报道公开、透明。《中国的关键时刻》一文说,中国政府有能力以高速发展让国家焕然一新,这次地震检验了中国领导层的能力。
捷克各大媒体连日来纷纷在头版或显要位置整版刊登我国抗震救灾情况,赞扬中国政府在大灾面前积极有效应对,中国媒体全面、客观、真实、迅速地报道灾区情况,并认为这场灾难不会影响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
中国政府快速救援令世人惊叹
美联社: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看完这条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慨叹:“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对美联社记者说:“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
美国《时代周刊》:政府反应赢得赞誉。尽管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向以关注民生著称,但是这次他对于地震灾难的反应速度还是让人们始料未及。在四川大地震后不到90分钟的时间,他就已经赶往机场。论坛和博客中,政府应对灾难的及时反应赢得了一致赞誉。有网友说,当看到温总理同样奋战在最前线时,几乎感动得要哭出来了。
“这让灾区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韩国联合通讯社评论道。《泰晤士报》的评价则是“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这家英国主流报纸继续分析道:“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飞往灾区,表达了全国的悲伤与同情,访问幸存者,并重申他的要求:要更快速地救援那些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在瓦砾底下的人们。”
中国政府和人民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面对事实,就连对华素不友好的美国《华盛顿时报》也不由感叹:“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赞中国领导人对四川地震作出了快速反应。文章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从北京飞往地震灾区,他在第一时间作出的公开表态表明地震灾难的严重性。中国国家电视台中断了日常节目,实况滚动报道地震灾区的最新情况。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通过网络不断播报最新死亡数字和救灾细节,其中包括失踪儿童和医院遭破坏等细节。
新西兰英文主流媒体报道了四川地震灾情,同时肯定了中国政府及时披露信息、高效率组织救灾工作以及应对灾害危机的能力。新西兰电视三台在“晚间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大量地震灾区情况的画面,并在文字解说中说,中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组织救灾工作。总理和军队、救援人员在数小时后就赶到现场。中国政府效率很高,组织得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效率、速度令人钦佩。大地震爆发后,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派出大批武警战士和人民解放军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大量食品、衣物、帐篷和塑料护墙板等救灾物资也被送往灾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领导指挥抗灾救援工作。近30年来,中国领导人已经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展示了他们治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坚定决心。
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27日发表文章说,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此次地震的处理非常专业、富有同情和尊严。解放军和救援工作者准备完善、装备齐全,提供援助迅速。媒体对救援工作以及那些不知疲倦、毫不畏缩地抢救幸存者并给予安慰的个人做了许多报道。整个国家心系此次灾难。
媒体迅速、公开报道赢得国外媒体赞誉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发布了消息,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使公众很快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24小时后,国务院新闻办于1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地震灾区最新灾情及死亡人数。这是以往中国发生类似自然灾害后很少见的。
灾难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滚动直播。“国家电视台打断正常的节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平时晚上播放的电视剧也被采访灾区居民和幸存者的节目代替。”《澳大利亚人报》如是报道。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
《国际先驱论坛报》: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四川地震的报道不受限制。数十名中国记者在地震区提供现场报道,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外国记者进入不受限制。”
BBC:《英国广播公司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后,中国官方媒体迅速报道有关消息,引人注目。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从新华网、人民网和新浪网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在《汶川地震: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一文中说,“一场特大地震在中国猝然发生,震波罕见地波及中国很大范围的领土:北到内蒙古,南至海南省,东达上海,共22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中国官方内部的动员体系此次显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轨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隐瞒或公布迟缓的做法,以期掌握舆论的主动。”
路透社一篇题为《灾害面前西方国家停止攻击》的文章指出,“由于西藏事件,中国在过去数周内饱受攻击。但12日的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转而对中国表示出同情和善意。12日的地震发生后,美国、日本、欧洲纷纷改换态度,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承诺给予援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说,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西方媒体给予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与之前报道西藏“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相比,西方媒体报道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即使有少量负面报道和批评声音,但这些已经让西方读者觉得不那么可信了。西方民众、媒体评论人,总体上都正面评价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以及赞扬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
抗震救灾:感动媒体感动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19日发表的一篇读者文章称,汶川5.12地震让每个人揪心。近两天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这场灾难,几乎周围所有人的情绪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一致:沉重,哽咽,盈眶的热泪。但同时,我又时时被周围的氛围所感动,切身的体会着所有中国人心手相连的热潮澎湃。
文章说,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喊话已嘶哑的嗓音依然殷切传送对灾民的万千关切;看着他无助而又万分痛楚地安慰哭喊的幼童,强忍泪水对小孩说“马上你就有奶粉、饼干吃了……”这个画面让人心碎。
电视的镜头中不时播出为义务献血而在街头雨中排着长长队伍等待的人们;央视新闻频道男主持话语哽咽,几次停下低头平稳情绪;网络中到处流传的是灾区自救故事,一个个舍我为人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
无数企业纷纷捐助,捐赠的数额快速递增,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澳大利亚人报》5月16日发表文章称赞中国民众齐心救灾。文章说,为了四川地震灾民,中国人正敞开胸怀,慷慨解囊,踊跃献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正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银行开辟了免费的“绿色通道”,以确保灾区能迅速得到捐款。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令人为之动容。
英国《泰晤士报》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志愿者大军》的文章中说:他们穿着“我爱中国”的T恤,把伤者抬上救护车。他们开着自己的本田或者奥迪,给流离失所的人们送水。中国在破坏性的地震中诞生了这个国家前所未有的一种现象:志愿者的大军。
西班牙《世界报》5月19日的文章《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了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一周来一直战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第一线。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对于这次全国规模的默哀行动,世界各大媒体网站都于第一时间在首页进行了重点报道。在这天的16:30左右,纽约时报网站、CNN网站、BBC网站、法新社网站、读卖新闻网站、共同通讯社网站等,都在首页及时对中国的默哀进行了报道,有些还配了默哀时的现场照片。
法新社:“中国进入三分钟停顿,举国为地震遇难者默哀”。美联社14时31分就发出了快讯,并注意到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为国家领导人以外的人实行全国性哀悼”。洛杉矶时报将之称为“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而德新社、美国之音等都解读出了“设立哀悼日顺应民心民意,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万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在这次灾难中,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人的精神。
德国《明星》周刊 5月19日报道称,在中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与帮助地震灾民的愿望融合在一起”、“中国人从没像今天这么团结过”。
俄罗斯国家新闻网报道: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总理能在两个多小时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让我们为生者祝福,为死者祈祷。中国,走好。
大震之后,国家与人民同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