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偏岩古镇,徜徉百年古桥。
古桥南北两侧,各有一棵老树。
起初,人们栽种它们,是为了稳固河堤。
或许,是日久生情,两棵树愈发繁密,树根盘旋交错,枝叶相依相偎。
它们深情凝望的模样,是诗词所颂的“连理”。
偶尔,阳光渗透,微风拂过,叶子作响,彼此致意。
尽管没人能听懂它们的甜言蜜语。
可是,那般紧紧相拥的姿态,早已感染了无数人,就像述说着“偏岩”的故事——
三百多年,古镇爱着一方人;
三百多年,一方人守着古镇;
三百多年,古镇和人不离不弃,烟火徐来。
树,在偏岩古镇是一道独特风景。
当地人常说,它载着光阴、藏着日子。
站在古桥边,向远眺望,一棵黄葛树矗立在镇口。
古镇落成时,它便一直在这里,历经风雨。
现在,粗壮的树干需要四人才能抱拢。
这棵黄葛树有个亲切的昵称:“母亲树”。
据说,古镇里的其他黄葛树,都是它的“孩子”。
春来,折枝栽种;夏来,浇灌茁长。渐渐地,一棵又一棵,连成了片,翠绿肆意。
百姓爱坐在黄葛树下,唠唠家常,看看行人,品味生活。
后来,这些树越长越高,树冠向外延展,与黑水滩河相映成一道风景。
一到盛夏,“母亲树”枝繁叶茂,像撑在河边的巨伞。
巨伞如盖,黑水滩河成了更加清凉的去处。
你看——
一位老人,坐在河边,拿着纸扇,打发闲暇;
一位少年,拿起画笔,勾勒上色,专注写生;
一对父子,提着水枪,一人一语,并肩上岸;
一对姐妹,初出水面,相视对笑,嬉戏游玩;
一群食客,脱鞋踩水,围桌而坐,水中品肴;
一群行人,结伴前行,徐徐迈步,走过石墩;
…………
时光悠悠,好生惬意,像一个绮梦,让人心生向往。
看着此景,不知为何,想起了米沃什《礼物》里的结语: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着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
也许,这便是古镇对人们的爱:润物无声,细水长流。
穿过古桥,沿着河边,步履辗转。
古镇老街,蜿蜒悠长,映入眼里。
用青石铺筑的街道,店铺鳞次伫立两旁。
这些店铺都是木竹结构的老屋。
木斗为梁、木板为门、竹编糊墙、竹栏雕花,下层是敞开的店堂,上层是吊脚的宅楼,悬空而造,既“让出三尺地”,又“多占一份天”。
走在其间,古朴之味迎面扑来,好似从前。
这些年,任由时光流逝,任由世间繁杂,任由人事世故,古镇老街,一心守着旧时光,守着旧风貌。
同样被珍视的,还有偏岩“风骨”。
步履继续向前,老街尽头,是古镇最宽绰的地方。
在那里,有一方古色古香的戏台。
这戏台,流传着一则佳话——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外地人涌入偏岩。
渐渐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演变成家族之间的利益争斗。
为揽人气,唐氏家族出资修建戏楼,每日鼓乐不断。
人随戏走,客源流失,陈氏家族准备募集巨资,再造更大戏楼。
一场“明修戏楼,暗抢客源”的商战即将爆发。
后来,德高望重的刘氏族长自掏腰包,请全镇人看戏。
这出戏名叫《将相和》。
响鼓不用重捶——两大家族以戏为鉴,各退一步,争执平息。
陈氏家族不再建戏台,唐氏家族捐出戏台,供百姓使用。
时光荏苒,如今,戏台已鲜有演出,成了当地人纳凉之处。
而“德为本、善为先、敬贤良、报桑梓”的祖训,却在偏岩代代相传。
老屋和戏台,昔日与今朝,守着“风貌”,守着“风骨”,更守着一份乡土情。
或许,这便是古镇对人们的深爱:始终如渝、润泽心灵。
古镇爱着一方人。
一方人守着古镇。
80岁的王凤炳,便是愛古镇的人。
在镇上一隅,有一个“新天地”——王凤炳“造”出来的免费书屋。
书屋面积不大,20余平方米,分里外两间。
外间,长桌置中,凳椅相绕,摆满报纸杂志;
里间,书架相衬,书桌相伴,放满各类图书。
一桌一椅,一刊一书,方寸之间,倾满心思。
有的读物,是他亲手摘抄的;
有的读物,是他挨家淘来的;
…………
创办这间书屋,王凤炳拿出了全部积蓄。
倾其所有,他想编织的是一条“纽带”。
起初,人们到这里来,多是喝茶、闲聊。
后来,镇里办起了读书会,读书人多了,书屋书香味渐浓。
现在,走过15个春秋的书屋,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胜地”——
当地人,到这里来借书、还书,情谊在书里流淌;
外来客,到这里来小憩、闲读,关切在书里淌动。
王凤炳笑着说:“有了书屋,有了精神食粮,古镇便有了生机。”
书屋,就是这条“纽带”。 它把乡里乡亲聚了起来。
它将镇里镇外串了起来。
其中,讲究的不过一个“情”字。
情深义重,往来频繁。
或许,这便是人们守着古镇的方式:相濡以沫、不辜邻卿。
木雕铸筋骨,妙手留丹心
王凤炳,是守着古镇的“老一辈”。
陈伦洪,则是守着古镇的“新一代”。
在老街,有家名为“一定轩”的根雕店。
根雕店的老板便是陈伦洪。
出生木匠世家,学习工艺美术,他一直跟木雕打交道。
35岁那年,陈伦洪决定,回到古镇,开店创业。
他说:“还是小镇时光美。”
因为这里,有根可寻。
和老一代手艺人不同,陈伦洪有更多的创意。
当地民宿开张,钥匙扣由他设计——
陈伦洪将枯木改造,手雕出各异造型,印上民宿标志。
这样的融合,返璞归真,不失时尚,深受游人喜爱。
和老一代手艺人一样,陈伦洪有固执的坚持。
拓展市场,有人建议“一定轩”开设网店。
陈伦洪拒绝了。
他说:“雕刻成品分为两种,没有独特设计的是商品,经过构思的叫作品。我希望人们能够到店里来,感受设计,交流想法。”
陈伦洪,看重的是这门手艺。
和老一辈手艺人不同,和老一辈手艺人一样,陈伦洪的灵活与固执都孕于这方水土。
先说“灵活”——
过去,来往物资在偏岩集散,各路客商在这里交易。
捕捉市场,追赶潮流,这种“灵活”,传承的是智慧。
再说“固执”——
“质直好义,土风敦厚,不甚趋利”的品性,在偏岩心口相传。
忠直好义,不逐苟利,这种“固执”,坚守的是德性。
或许,这便是人们守着古镇的方式:不负昭华、不背本心。
走进偏岩古镇。
从古桥到老黄葛树,从黑水滩河到青石老街,从古色戏楼到木竹老屋,一路走来,一路倾听,偏岩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古镇爱着一方人;
一方人守着古镇;
不离不弃,烟火徐来,人間有味是清欢。
这里,是被时光偏爱的地方。
古桥南北两侧,各有一棵老树。
起初,人们栽种它们,是为了稳固河堤。
或许,是日久生情,两棵树愈发繁密,树根盘旋交错,枝叶相依相偎。
它们深情凝望的模样,是诗词所颂的“连理”。
偶尔,阳光渗透,微风拂过,叶子作响,彼此致意。
尽管没人能听懂它们的甜言蜜语。
可是,那般紧紧相拥的姿态,早已感染了无数人,就像述说着“偏岩”的故事——
三百多年,古镇爱着一方人;
三百多年,一方人守着古镇;
三百多年,古镇和人不离不弃,烟火徐来。
树木常滋华,潺潺水悠悠
树,在偏岩古镇是一道独特风景。
当地人常说,它载着光阴、藏着日子。
站在古桥边,向远眺望,一棵黄葛树矗立在镇口。
古镇落成时,它便一直在这里,历经风雨。
现在,粗壮的树干需要四人才能抱拢。
这棵黄葛树有个亲切的昵称:“母亲树”。
据说,古镇里的其他黄葛树,都是它的“孩子”。
春来,折枝栽种;夏来,浇灌茁长。渐渐地,一棵又一棵,连成了片,翠绿肆意。
百姓爱坐在黄葛树下,唠唠家常,看看行人,品味生活。
后来,这些树越长越高,树冠向外延展,与黑水滩河相映成一道风景。
一到盛夏,“母亲树”枝繁叶茂,像撑在河边的巨伞。
巨伞如盖,黑水滩河成了更加清凉的去处。
你看——
一位老人,坐在河边,拿着纸扇,打发闲暇;
一位少年,拿起画笔,勾勒上色,专注写生;
一对父子,提着水枪,一人一语,并肩上岸;
一对姐妹,初出水面,相视对笑,嬉戏游玩;
一群食客,脱鞋踩水,围桌而坐,水中品肴;
一群行人,结伴前行,徐徐迈步,走过石墩;
…………
时光悠悠,好生惬意,像一个绮梦,让人心生向往。
看着此景,不知为何,想起了米沃什《礼物》里的结语: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着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
也许,这便是古镇对人们的爱:润物无声,细水长流。
黛瓦素墙边,风骨存百年
穿过古桥,沿着河边,步履辗转。
古镇老街,蜿蜒悠长,映入眼里。
用青石铺筑的街道,店铺鳞次伫立两旁。
这些店铺都是木竹结构的老屋。
木斗为梁、木板为门、竹编糊墙、竹栏雕花,下层是敞开的店堂,上层是吊脚的宅楼,悬空而造,既“让出三尺地”,又“多占一份天”。
走在其间,古朴之味迎面扑来,好似从前。
这些年,任由时光流逝,任由世间繁杂,任由人事世故,古镇老街,一心守着旧时光,守着旧风貌。
同样被珍视的,还有偏岩“风骨”。
步履继续向前,老街尽头,是古镇最宽绰的地方。
在那里,有一方古色古香的戏台。
这戏台,流传着一则佳话——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外地人涌入偏岩。
渐渐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演变成家族之间的利益争斗。
为揽人气,唐氏家族出资修建戏楼,每日鼓乐不断。
人随戏走,客源流失,陈氏家族准备募集巨资,再造更大戏楼。
一场“明修戏楼,暗抢客源”的商战即将爆发。
后来,德高望重的刘氏族长自掏腰包,请全镇人看戏。
这出戏名叫《将相和》。
响鼓不用重捶——两大家族以戏为鉴,各退一步,争执平息。
陈氏家族不再建戏台,唐氏家族捐出戏台,供百姓使用。
时光荏苒,如今,戏台已鲜有演出,成了当地人纳凉之处。
而“德为本、善为先、敬贤良、报桑梓”的祖训,却在偏岩代代相传。
老屋和戏台,昔日与今朝,守着“风貌”,守着“风骨”,更守着一份乡土情。
或许,这便是古镇对人们的深爱:始终如渝、润泽心灵。
书卷入帘香,邻曲时时来
古镇爱着一方人。
一方人守着古镇。
80岁的王凤炳,便是愛古镇的人。
在镇上一隅,有一个“新天地”——王凤炳“造”出来的免费书屋。
书屋面积不大,20余平方米,分里外两间。
外间,长桌置中,凳椅相绕,摆满报纸杂志;
里间,书架相衬,书桌相伴,放满各类图书。
一桌一椅,一刊一书,方寸之间,倾满心思。
有的读物,是他亲手摘抄的;
有的读物,是他挨家淘来的;
…………
创办这间书屋,王凤炳拿出了全部积蓄。
倾其所有,他想编织的是一条“纽带”。
起初,人们到这里来,多是喝茶、闲聊。
后来,镇里办起了读书会,读书人多了,书屋书香味渐浓。
现在,走过15个春秋的书屋,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胜地”——
当地人,到这里来借书、还书,情谊在书里流淌;
外来客,到这里来小憩、闲读,关切在书里淌动。
王凤炳笑着说:“有了书屋,有了精神食粮,古镇便有了生机。”
书屋,就是这条“纽带”。 它把乡里乡亲聚了起来。
它将镇里镇外串了起来。
其中,讲究的不过一个“情”字。
情深义重,往来频繁。
或许,这便是人们守着古镇的方式:相濡以沫、不辜邻卿。
木雕铸筋骨,妙手留丹心
王凤炳,是守着古镇的“老一辈”。
陈伦洪,则是守着古镇的“新一代”。
在老街,有家名为“一定轩”的根雕店。
根雕店的老板便是陈伦洪。
出生木匠世家,学习工艺美术,他一直跟木雕打交道。
35岁那年,陈伦洪决定,回到古镇,开店创业。
他说:“还是小镇时光美。”
因为这里,有根可寻。
和老一代手艺人不同,陈伦洪有更多的创意。
当地民宿开张,钥匙扣由他设计——
陈伦洪将枯木改造,手雕出各异造型,印上民宿标志。
这样的融合,返璞归真,不失时尚,深受游人喜爱。
和老一代手艺人一样,陈伦洪有固执的坚持。
拓展市场,有人建议“一定轩”开设网店。
陈伦洪拒绝了。
他说:“雕刻成品分为两种,没有独特设计的是商品,经过构思的叫作品。我希望人们能够到店里来,感受设计,交流想法。”
陈伦洪,看重的是这门手艺。
和老一辈手艺人不同,和老一辈手艺人一样,陈伦洪的灵活与固执都孕于这方水土。
先说“灵活”——
过去,来往物资在偏岩集散,各路客商在这里交易。
捕捉市场,追赶潮流,这种“灵活”,传承的是智慧。
再说“固执”——
“质直好义,土风敦厚,不甚趋利”的品性,在偏岩心口相传。
忠直好义,不逐苟利,这种“固执”,坚守的是德性。
或许,这便是人们守着古镇的方式:不负昭华、不背本心。
走进偏岩古镇。
从古桥到老黄葛树,从黑水滩河到青石老街,从古色戏楼到木竹老屋,一路走来,一路倾听,偏岩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古镇爱着一方人;
一方人守着古镇;
不离不弃,烟火徐来,人間有味是清欢。
这里,是被时光偏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