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舆论为谁而变》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文呈现】
  舆论为谁而变
  朱永祥
  舆论如南橘北枳,什么土壤结什么果子。
  有朋友这样感叹:为什么冷静理性的声音总是“嘤嘤咿咿”,反倒是夸张出位的言论能够大行其道,并让人深信不疑,进而亢奋狂躁、团结行动。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演讲中讲过一则故事:
  一天早上,村子里一个老太太满脸愁容,孩子问怎么了,她说:“我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儿子出门打台球,碰到一击就中的双着,没有打中,他说妈妈的预感让他心慌。赢钱的人笑他,可长辈说,老人家的话有时候真灵。人们似乎若有所悟,出门买肉的本来买一磅,换做买两磅。谣言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下午两点,天一如既往的热,可有人觉得从来没有这样热过!飞来一只小鸟,大家惊慌失措,这个点从来没有小鸟飞来过!人们万念俱灰,纷纷烧了房子,逃离这个村子,仿佛在经历一场战乱。此时,人群中那位有预感的老太太说:“我就说会有大难,还说我疯了!”
  这难道只是荒诞不经的离奇想象吗?或许在媒体人看来,这就是一则有关非理性舆论如何生成发酵的经典寓言。你看,一个没有来由的预感,竟会让人如此幻灭,并义无反顾摧毁自己的家园。
  将一场大难完全归咎于老太太的预感显然有失公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预感都会导致劫难。
  所以,预感不是“大难”的关键,如同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未必就会让东京掀起风暴电闪雷鸣,这就要看环境中哪些因素在同时决定着舆论发展的方向。从马尔克斯的描述中应该可以看出,这个村子里的人普遍有一种焦虑不安,而这种焦灼感很容易和老太太惊悚恐怖的不祥预感一拍即合,否则他们如何会听任这样一个老太太的无心摆布呢?当然,对老太太的预感,也有人笑话过,怀疑过,但问题是,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官府乡绅从中斡旋纾解,挽狂澜于既倒。
  故事的意味还在于,村里人都想着大难临头自己如何躲过一劫,每个人似乎都在其中寻找某种情绪的对应性和合理性,而不是诉诸能够厘清是非的公共领域。由此,老太太的预感便通过碎片式的因果联想,产生了真实而强大的传染力和破坏力。
  在现实中,我们也时常看到类似的舆论生成路径。一个耸动的议题可能形成一个人人自危的舆论环境。当“真正的危险混杂着想象的虚惊”时,舆论便迅速统一了人们难以自制的恐慌情绪,此时,就如李普曼说的“理性就根本派不上建设性的用场”。这是因为:一方面,孤立的环境事件此起彼伏,这在潜移默化中滋生了民众的恐惧不安;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绕道回避,民众对环境忍无可忍。
  套用布莱希特的戏剧间离法,试着替换一下其中的环境,看看剧情又会如何演进。一种是,谣言已经开传,里正紧急动员族长式人物,在村中晒场主持一场讨论,然后层层剥笋,循名责实。当然,现场还可以设计“心理密室”的环节,问问老太太的预感从何而来,是被失眠折磨,还是心中忽有难浇的块垒?只要恐慌情绪没有汇入群体,非理性舆论就会随之瓦解。还有一种是,假设这个村民风淳良和谐有序,里正喜欢走家串户,交朋结友,村里人的心事难事有人洗耳恭听、有人慷慨相助,在这样的情境里,想必很多人会把老太太的预感,仅仅作为她自己的喃喃呓语。
  其实,舆论如南橘北枳,什么土壤结什么果子。只要彼此推诚相信,只要还有公共空间可以说理对话,舆论又怎会变成一头张牙舞爪的大怪兽呢?
  (作者为杭州文广集团高级编辑,选文有删节)
  【一句话点评】
  寓言折射人生,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剖析有独到之处,可作多视角解读。
  【素材运用】
  舆论、非理性、推诚相信、人文环境 ……
  1. 舆论如南橘北枳,会深受环境影响,什么土壤结什么果子。
  2. 只要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就不会被舆论左右而丧失理性。
  3. 坚守内心的宁静才能抵御流言的旋风。
  4. 对事物要进行理性分析,要相信自我的判断。
  5. 积极的心理暗示(心态/人生观)与消极的心理暗示(心态/人生观)对人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6. 人要适应环境也要保持自我。
  (作者:崔晨香,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1. 安德烈第一次负伤倒下,“高高的天空,虽然不明朗,却仍然是无限高远,天空中静静地漂浮着灰色的云……为什么我以前没有见过这么高远的天空?我终于看见它了,我是多么幸福。是啊!除了这无限的天空,一切都是空虚,一切都是欺骗。除它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从此“天空”出现在安德烈的心里,“只有天空给人以慰藉”;在童山的一个渡口,“在奥斯特利茨战役后,他再一次又看见了他躺在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看见的那个崇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曾经去过的,唐朝  低眉  ①在每一个夏天,都生出一层回到唐朝的渴望。这渴望,薄薄凉凉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在唐朝,他们隐居山林,屋子四周遍植芳竹。一推门就可以看见西岭含着千秋雪。在月光灿烂的夜晚听得见虫鸣。豆花妩媚的香味固执地侵入到人们的梦境。溪水,潺潺流淌,就在家不远的山坡上。  ②我没有办法回到唐朝,也没有住在山林的福报,就只好在唐诗里避暑,把一本唐
期刊
【延伸训练一】  “我只想永远永远牵着你的手,陪着你看透人世间悲欢离愁,直到双鬓白头,还有什么奢求,这辈子有你就足够,这是最美的最后。”歌曲《最美的最后》以其柔美的旋律在我们的心海掀起波澜,成为我们平凡人生的一种朴素的追求。  然而,“最美的最后”并不仅仅局限于情感天空:你听,那“最后一次演讲”穿越时空,依然响在耳畔;你看,那“最后一片叶子”绿意盎然,依然鲜亮在眼前。小小的教室里,最后一排可能发生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心说  李汉荣  ①人安静下来,就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②在一间屋子里,唯一陪伴你的,是你的心。这时候,你比什么时候都更加明白:你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颗心。  ③不错,还有手。但手是用来抚摸心跳的,疼痛的时候,就用手捂住心口;有时候,我们恨不能把心掏出来,捧给那也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  ④不错,还有腿。但腿是奉了心的指令,去追逐远方的另一颗心,或某一盏灯光。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7页“本期作文”。  自我检测  你如何审题?  你如何立意?  你如何构思?  你如何选材?  你会选择哪种文体?  写作指导  美,无处不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听觉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视觉美;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则是指心灵美。  从源流来看,美可分为生活美和艺术美。所谓生活美,并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美是生活”,而是泛指生活中的各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的标尺  伍立杨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诚如外媒所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过去数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顷见有博客文章说莫言,论其思想不如A,论其激情不如B,论其人性通透不如C,论其诗意机巧不如D……云云,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今次莫言的得奖理由是他“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融合在一起的虚幻(或幻觉)现实主义”;由此可知,虽有
期刊
推荐人语  作家许达然在《远方》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曾支配了西洋的中古史,而使人们不惜牺牲世上的幸福,以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进那远方。可是一直没有人从天堂回来,因此到现在人们还在向往天堂,而且天堂似乎越来越美了。”这段话写出了人们的向往,也写出了人们的苦恼,寻美而不得,究其原因,把希望交给了上帝而不是自己。  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美在自然——
期刊
读前思考:本文由古及今,从《诗经》到生活,给我们展现出了最卑微最普通的狗尾草的摇曳风姿,语言诗意而富有哲理。文中作者具体表达了对狗尾草的哪些情感?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狗尾草摇曳的夏天  储劲松  越是“卑微”的事物,越是能保持旺盛而长久的生命力,就比如摇曳在这个夏天的狗尾草。这种毛茸茸的小植物,早在距今137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就是大佬恐龙的隔壁邻居。身躯庞大、不可一世的恐龙,在6500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余光中: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夏榆  跟余光中面对面的时候,他额前稀疏的银发就显得醒目。  老人温和的面孔清瘦,充满书卷气息。他使用温软的南方普通话言说。  言说不能达意时借助手势,他的身材矮小,手臂瘦弱,手指长如竹节。  见面的时间是仓促的,他正在打点行装,1小时之后就要离开北京踏上返回台湾的旅途。  然而,短暂的时间并没影响他谈话的兴致。我们就在他
期刊
【时文呈现】  “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  文化建设需要防止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