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VEGF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检测肿瘤微血管计数(MVD),分析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Ⅲ~Ⅳ及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者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I~Ⅱ及未突破包膜者(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5)。 结论 VEGF和MVD计数可作为辅助甲状腺肿瘤早期鉴别诊断和预测甲状腺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VEGF;肿瘤微血管计数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23-03
  目前多数学者已认同,实体肿瘤的恶性增殖、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均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形成为前提[1-2]。肿瘤血管生成过程有许多诱导和抑制细胞因子参与及平衡,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针对内皮细胞特异性最高、促肿瘤血管构建作用最强的调节因子。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反映肿瘤微血管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大量研究表明,VEGF的过表达及MVD计数增多与膀胱癌、肠道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3-5]。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MVD,旨在探讨它们与甲状腺癌增殖、浸润及转移能力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8月16日~2010年9月15日在东莞石碣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90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活检诊断确诊,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5例,滤泡状癌45例,髓样癌25例,末分化癌25例,甲状腺腺瘤50例。另选择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为对照。
  1.2 方法
  采用Elivsion两步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Elivsion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以及VEGF、CD34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操作程序按说明书进行。结果判断:VEGF阳性表达在肿瘤细胞浆,呈褐色或淡褐色颗粒状(图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肿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MVD计数的比较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和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VEGF及MVD计数在1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表2。
  2.3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的相关性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5)。
  3 讨论
  近年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从中寻找辅助诊断甲状腺癌和预测甲状腺癌转移潜力的分子标记物,已成为甲状腺肿瘤研究领域中的关注点。新生血管的发生是恶性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其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调节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也是最强力的血管生成诱发剂,存在肿瘤细胞细胞核或细胞浆中,能通过旁分泌功能作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形成过程提供最佳微环境,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6-8]。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系统分布是不均衡的,目前多数认为MVD是观察肿瘤微血管形成过程的最有效指标之一,特异性最高[9-10]。
  本组研究结果发现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而后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VEGF表达上调及MVD计数增多在甲状腺癌发生早期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肿瘤细胞持续恶性增殖,VEGF表达异常增高,新生血管形成随之增多,以维持肿瘤细胞进一步异常增殖[11-12]。提示VEGF表达检测和MVD计数可以作为早期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辅助参考指标。同时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在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Ⅲ~Ⅳ及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者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I~Ⅱ及未突破包膜者(P<0.05)。提示提示VEGF表达升高和MVD计数增多对甲状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肿瘤恶性浸润转移进展的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本研究分析了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相互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5)。提示VEGF与肿瘤血管形成均密切相关,VEGF起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VEGF过表达对血管形成和肿瘤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VEGF表达及MVD计数将为靶向分子治疗甲状腺癌开辟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呼晓荣,史民权,董济民,等.血小板反应素-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7):812-813.
  [2] Allegrinj G,Falcone A,Fioravanm TI A,et al.A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y on metronomic irinotecan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Br J Cancer,2008,98(8):1312-1319.
  [3] 于霄,赵俊军,王波,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瘦素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4):283-286.
  [4] 王洗蕊,马德花,赵淑萍.p53和VEGF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0):1900-1902.
  [5] Oh JM,Ryoo IJ,Yang Y,et al.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HIF)-1 alpha stabilization by actin-sequestering protein,thymosin beta-4(TIM)in Hela cervical tumor cells[J].Cancer Lett,2008,264(1):29.
  [6] 叶晓锋,高平,李金平.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098-1100.
  [7] Wang HR,Ma DH,Zhao SP.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p53 and VEGF and Endometrial Carclnoma[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cine,2008,8(10):1900-1902.
  [8] 邓志勇,李海,张阳.VEGF与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325-1326.
  [9] Linderholm BK,Hellborg H,Johansson U,et a1.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vasculm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nd shorter survival times for patients with primm-y operabl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9,20(10):1639-1646.
  [10] 席妍,王彦荣,冯立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MP-2表达及MVD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1960-1961.
  [11] 王亚秋,华清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缺氧诱导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5):204-208.
  [12] 陈红耀,魏秀珍,郭明丽.HIF-1α、VEGF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2991-3039.
  (收稿日期:2013-05-0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明确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方法 根据我院门诊药房收集的信息反馈,从医院层面、药师层面以及患者层面分析,探讨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结果 药患纠纷的发生与医师因素(处方不规范、开错处方)、药师因素(服务态度不佳、调剂差错等)、患者因素、退药因素、药品价格因素等有关。 结论 为预防药患纠纷的发生,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措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以浆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1例皮肤以浆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女,18岁,右手腕部皮肤包块十年,显微镜下皮肤鳞状上皮角向下延伸,真皮层及皮肤附属器周围由小到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标记:LCA(+++),CD3 、CD38,CD138、MUM-1(++),CD20散在阳性,C
期刊
[摘要]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节的问题,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到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改变传统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在确定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复合型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 转化医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62-02  转化医
期刊
[摘要] 随着以多媒体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系统应用,为血细胞形态教学搭建了一种全新的、多维动态的教学方式,不但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知识交流更加快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有效的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矛盾,对提高血细胞形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血细胞形态;现代教育技术;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R446.1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深圳市突发性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有效调查问卷为135份,将其所得分数与健康人群或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 与正常健康人群比较,突发性聋患者SF-36各个维度计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理健康、情感职能、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入拉西地平组(66例)和联合治疗组(62例),均测量血压,并检测baPWV。拉西地平组口服拉西地平4~8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在服用拉西地平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6个月后再次测量血压及baP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A个性化使用对比剂的可行性。 方法 2799例CCTA患者病例以体重指数(BMI)分为(BMI0.05)。见表2。  在检查中,患者受检时,静脉给药后,受检者无明显异常感觉或仅感觉到轻度热感,仅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荨麻疹症状,给予相应对症处置。  3 讨论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对比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的对比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25例采用手术治疗联用化疗治疗方法,作为联合组,余27例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 结果 联合组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4.0%、24.0%;对照组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比较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 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保守法对Colles骨折桡骨长度丢失及其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先石膏后夹板固定,B组先夹板后石膏固定。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桡骨长度丢失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固定法对于挠骨长度丢失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临床有效率上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