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地理题材教学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而地理题材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存在距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知”“情”两张皮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着重聚焦学生“真”生活,强化学生“真”体验,解决学生“真”问题,努力构建“道德与法治”“真”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促进良好品德的发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真”课堂;品德发展
  学生学科核心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关键。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入了较多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但是其中的许多地理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作为一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中的地理题材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地理知识进行简单教学,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构建“道德与法治”“真”课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那么,对于和学生真实生活存在距离感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该怎样处理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相应的地理题材内容学习中,实现德行的发展呢?经过实践和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聚焦学生“真”生活,强化学生“真”体验,解决学生“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真实的道德體验和道德情感,让学生收获成长。
  下面笔者以“中国神圣的国土”一课为例,来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地理题材教学的策略尝试:
  一、聚焦真生活——由“点”及“面”
  道德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地理题材有其独特意义,不仅有利于从自然的角度深化儿童的道德学习,还有利于发掘地理教学的价值内涵。基于这种考虑,建立地理题材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发挥地理题材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抓住一个“点”,然后由“点”及“面”,逐步向学生打开生活世界的大门。教师要注重展示真实生活的多样层面,拉近地理题材与学生之间距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成长,挖掘真实生活背后所蕴藏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品德行为的内化。
  “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它出自《道德与法治》五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地理类题材,重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通过体会祖国风景名胜、自然风光的美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第一次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遗产以及文化遗产,笔者搜集了大量的图片素材、文字材料,通过笔者讲授学生听的形式展开,虽然本人很努力地想让学生知道这些遗产背后的更多东西,但因为学生不熟悉,课堂上根本无法激起他们跟本人一起探讨的欲望,他们对很多自然文化遗产都是陌生的。于是,在第二次的课堂上,笔者进行调整,从众多自然文化遗产中选择以西湖作为切入点与学生来展开讨论。因为西湖就在自己的家乡,很多学生目睹过它的秀美风光,也听到过许多有关西湖的民间历史故事,课堂上学生发言很积极,学生通过西湖这个点了解到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背后丰富的人文性,从而也由点及面,明白我国许多地方的自然文化遗产像西湖一样,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内蕴,以此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的珍贵,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祖国自然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强化真体验——从“远”到“近”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哪怕地理题材也不例外。但由于“道德与法治”中的地理题材离学生生活较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跨越时空给学生以道德生活的引领,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离学生远的地理知识转化成离学生近的生活地理和社会地理。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的感性化、直观化特点,将地理知识中抽象的、深奥的内容,转换成更接近学生生活经验,更能够体验的情境形式,通过强化体验,化远为近。
  “来,接下去有请我们的小导游为大家介绍各地景点!”掌声响起,6位学生轮番上阵,他们有的手拿相片,对自己游历过的景点风光赞不绝口;有的播放视频,介绍自己一路游览参观的当地特色风俗活动;还有的捧出各色物件,告诉大家这是某地的特色特产……台上的学生讲得滔滔不绝,底下同学听得津津有味。这一幕,发生在笔者第二次试教的课堂上。与之前第一次上课,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在第一次,笔者播放了能展示各地美丽风光的视频,但学生除了说“真美啊!”便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谈,现在想想这应该也是必然。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了解过的东西,又有什么可以交流呢?更不用说激发情感了。因此在第二次课的课堂上,笔者设法拉近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创设学生们更喜欢的真实情境,让生活中有过亲身体验的学生来给大家介绍自己亲身游览过的景点,这样的形式更受欢迎,不然你看,小导游介绍时,那无数举起的小手,那互动的交流,便是最好的证明。
  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地理题材的内容相较于其他题材知识性更浓,情感性不强,因此,教师如果把具体内容放到真实情境中去,更能激发学生切身实际的体验,从而带动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真正成长。
  三、解决真问题——化“虚”为“实”
  小学“道德与法治”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真实的认知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解决学生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地理知识题材涉及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和掌握,存在较多困惑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来自学生的真实问题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真实、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达到“化虚为实”的目的,激发学生自然情感并真正指导于他们的生活,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正如此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它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一个行为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保护自然人文遗产、保护环境。但是,如果课堂上,我们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自然文化遗产很宝贵,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样说了,他们就会去做吗?也许他们能明白重要性,可是他们不会处理。因此,我们的课堂上就要有真正的行为指导,并最终落实布置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本课教学的第三环节,除了通过新闻分析让学生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更是通过安排“设计旅游文明公约”来指导学生具体该怎么做。活动中,每个小组都进行充分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外出时,旅游时可以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然后把大家意见综合起来,制作成《旅游文明公约》,每个学生都在上面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份公约,来自学生自身的意愿,更有亲切感,他们也更愿意去遵守。课后,笔者还制作了一份评价表,让学生在外出游玩时随身携带,只要做到了《旅游文明公约》上的内容,就可以请家长在上面打星签字,可以在笔者这里换取积分。这样的实践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对学生的行为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化虚为实。
  “来自真生活,解决真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大追求,从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经验、素材能使地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教学素材的选取,学生体验的激发,目标问题的解决入手,合理运用生活之源,由点及面、从远到近、化虚为实,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那么就能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学习,更能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林宝山,译.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
  [2]高德胜.德育课程中地理教学(策划寄语)[J].思想理论教育,2006(9).
  [3]高德胜.“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生长——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J].课程·教材·教法,2018(8).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将乡村静态资源转化成生产要素,实现了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完美交融,促进了城镇之间的空间聚集,这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推进了城镇一体化进程。文章首先介绍了以乡村旅游为导向推进城镇一体化发展的意义,而后从宏观层面、执行层面探讨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城镇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构建多层次城镇一体化作用机制、构建城镇一体化多元利益主体作用机制、城镇一体化发展模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四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仍然光芒闪耀。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应该对此类教育资源进行不断开发,积极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及内容,使当代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文章以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入的路径,以便能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下沉,农村地区网络消费规模正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变异系数法模型,定量评价了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地区网络消费潜力,并借助收敛性模型评价了区域网络消费潜力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农村地区网络消费潜力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收敛性模型结果显示,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农村网络消费潜力的差距存在显著的α收敛和β收敛特征。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其阐释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至今日,《共产党宣言》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需要顺应全球化趋势,继续批判私有制,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强党的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四史”指的是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将“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体制机制构建不足、课程要求不严、师资力量强弱不均、人员编制不全、学生学习目标设置较低及自我要求不严等现实困境。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采取“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水平、精确找准学生教育教学定位等对策,有利于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诸多机遇与契机。独具秦风秦韵的陕西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语言资源观视角探讨了陕西乡土文学代表作家之一—贾平凹作品译介问题的现实理据与时代意义、主要内容、模式选择与创新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提出了全球化语境下,从译介模式、翻译理念、接受图景三个方面切入译介研究,是解决好译什么、为谁译、怎么译的前提与基础。
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是规范、提升及保障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质上,它是一种基于价值判断的实践活动,理应满足多元价值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间缺乏合作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和制约了继续教育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发展。基于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中一些理念,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项目的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方式进行反思和重塑,进而保障我国继续教育评价体系适应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探索第四代评价理论观照下的继续教育评价方式的构建路径。
全球化是在西方话语逻辑主导下的交往活动,但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西方话语优势削减,而中华文明引领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影响增强。因而,在多维、多向、多变的全球化语境中,探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与话语权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权的目标指向、全球化之于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的实践职能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权的实现动力,进而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根基,有助于营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权实现的全球交往关系,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影响力。
文学叙事不仅仅要注意叙事时间的虚拟性与现实性,而且还要关注叙事空间的多样化转换。“多年以后”的叙事时间,完全存在于故事的虚拟时间之中,却呈现了从现实时间向虚拟时间的转换过程。其中表面上是一个叙事时间处理的问题,本质上却呈现了叙事空间的不同转换。“中叙”叙事充分注意到了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交织的叙事时空,有意淡化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的边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文学叙事的审美价值。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应将其职能的发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教师培训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依托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还面临价值不明、契合度不高、投入不足等挑战。今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明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加大对服务乡村振兴的投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