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等程度至严重的头痛,持续时间4~72小时,发作前可伴视觉、体觉先兆,头痛发作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睛发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日常活动及社交生活。女性多发,为男性的3~4倍,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日常活动可以加重头痛,可以伴有恶心、怕光和怕声。
二、偏头痛发作有哪些诱因?
偏头痛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与代谢因素,饮食与药物等因素有关。另外禁食、情绪紧张、强光也可诱发。诱发偏头痛的常见原因有:
1、食物:我国内陆高原居民以吃肥肉为习惯,所以患病率较高,沿海居民以食鱼为主,故发病率较低。
2、调味品:多吃甜食或咸菜易引起偏头痛发作,可能与糖代谢紊乱和咸菜内亚硝酸盐含量高有关。
3、酒:不论白酒、黄酒,葡萄酒或者是啤酒都是触发因素。
4、情绪紧张:我国妇女偏头痛发作大多数与情绪紧张有关系。
5、睡眠障碍:缺觉、时差、夜班等影响睡眠的因素都会促使偏头痛发作。
6、个性:有些患者有特殊性格,如追求十全十美、主观任性、雄心勃勃易患偏头痛。强行压制自己的愤怒、怨恨等情感,以及反复思考做某件事也易患偏头痛。
大多数患者自己可能会注意到,有些原因可以引起头痛发作,减少或避免这些原因,就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三、常见的偏头痛有哪些类型?
总的来说偏头痛临床分三种类型:
1、经典型偏头痛(又称有先兆型偏头痛):占10%左右,在头痛前常有先兆症状,最常见的是视觉症状,表现为眼前中心部分看东西不清,范围逐渐扩大。一般20-25分钟症状消失。然后出现单侧剧烈头痛,以前额、颞、眼眶部,为跳痛、胀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发作持续数小时。
2、普通型偏头痛(又称无先兆性偏头痛):约占偏头痛2/3,先兆不明显,表现为头痛周期发作,常是一侧性、伴恶心呕吐,持续几个小时。有家族遗传倾向。
3、特殊类型偏头痛:眼肌瘫痪型偏头痛、腹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表现为眩晕、说话不清楚、视物成双,甚至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不清。颈动脉痛性偏头痛常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40至60岁多见,主要引起下颌或颈部疼痛,每星期可以有几次发作,每次几分钟至几小时,疼痛侧的颈动脉紧张、搏动加剧,软组织肿胀,许多患者有同侧搏动性头痛。
四、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经典偏头痛由于病史和症状典型,特别是有明显先兆期症状的,诊断不困难。非经典偏头痛则由于临床经过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头痛相混淆。
需要与偏头痛鉴别的头痛有高血压性头痛、炎性头痛(如感冒、鼻窦炎、牙感染等)、三叉神经痛、颈颈源性头痛、颅内高压、紧张力性头痛、眼部疾患(如青光眼、屈光不正)等。
五、偏头痛的治疗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1、发作期的治疗
发作期常用药物有: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阿片类药物;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
麦角类制剂:麦角胺和二氢麦角胺(DHE),能终止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曲普坦类:常用药物有舒马曲普坦、那拉曲普坦、利扎曲普坦、佐米曲普坦、阿莫曲普坦。
我们的研究表明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鉴别是否偏头痛。
2、预防治疗
适用于频繁发作,尤其是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如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等。
常用的预防药物有:心得安,阿米替林。当这些药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选用苯乙肼或者二甲麦角新碱。虽然上述药物对预防偏头痛有效,但不是所有的偏头痛患者都要服药预防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性治疗开始应用小剂量,然后逐渐加量,这样可以使患者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在使用几周后,效果不明显需要考虑换药。
六、为什么在偏头痛发作前会视物不清?
有些人在头痛发作前先有一些身体的不适,最常见的是视觉异常,通常表现为眼前闪光,看到曲折的线条、水波纹样的闪光,或者城墙样的闪光,有些患者会出现眼前有黑点,并且黑点会逐渐增大,或是上半部或是半边看不见东西,甚至一只眼睛完全看不清。这些症状持续20分钟到2小时。头痛一开始这些症状即消失。
不过,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因为这些表现也可以发生在其他一些疾病,比如脑动脉瘤可以引起相似的头痛和视力改变。有时必须进行血管造影,以免漏诊延误病情。否则,一旦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可以表现为单眼一过性看不见东西。这是脑中风的先兆,常常提示颈部的大动脉有严重的动脉硬化或狭窄,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