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是西洋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键盘乐器之一。将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相结合,就是为了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更好地传承和保留下来,通过多乐器的演奏尝试,发掘这些传统音乐作品的全新艺术魅力。钢琴曲《夕阳箫鼓》就是这样一首钢琴音乐作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钢琴曲《夕阳箫鼓》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精要分析了在演奏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三个演奏技巧。
关键词:钢琴曲 夕阳箫鼓 演奏技巧
钢琴是西洋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键盘乐器之一。自钢琴这种西洋乐器诞生以来,音乐家们的许多关于音乐创作的灵感就都因为钢琴的存在而被变成了现实存在的音乐作品。钢琴演奏的最大特色在于钢琴旋律的强大穿透力和感染力。在这种独特的音乐演奏效果的帮助下,有非常多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了人们世代赞颂的不朽名作。将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相结合,就是为了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更好地传承和保留下来,通过多乐器的演奏尝试,发掘这些传统音乐作品的全新艺术魅力。钢琴曲《夕阳箫鼓》就是这样一首钢琴音乐作品。
一、作品简介
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前身是古代汉族音乐家创作的一部琵琶大套文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在我国历史上,琵琶曲《夕阳箫鼓》的始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了。而迄今为止流传最为完整的乐谱出自清代文学家姚燮的著作《今乐考证》。在历史上有关琵琶曲《夕阳箫鼓》的乐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名仕鞠士林传抄的《闲叙幽音》中收录的琵琶乐谱。由于琵琶曲《夕阳箫鼓》在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有非常多的音乐家曾经用各种乐器对这首琵琶曲进行改编,都无一例外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1975年将钢琴作为独立的演奏乐器①,创编了钢琴曲《夕阳箫鼓》。在创编的过程中,黎英海先生充分挖掘钢琴在音色上的表现力,将中国古代乐器中的“箫声、鼓声、琵琶声、筝琴声”汇总到一起,用钢琴的音色加以表现,将这首古曲意境充以近乎于一幅优雅别致的山水画的形式展现在听众的眼前,充分展现了钢琴这种乐器的艺术创造力,充分抒发了作曲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独辟蹊径展现出《夕阳箫鼓》这只古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演奏技巧分析
从根本上讲,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首“中西合璧”的钢琴曲,这支钢琴曲的主要特点,就是以钢琴的音色展现中国古乐的独有韵味。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意境展现为主,通过对左右手演奏技巧的灵活转换来展现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力量控制决定成败
为了达到演奏的最佳效果,黎英海将钢琴曲《夕阳箫鼓》拆分为“江楼钟鼓;主题;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案;桡鸣远濑;疑乃归舟”②等十个主题不同的演奏片段。在十个主题不同的演奏片段就如同一幅山水画中的十个局部画面一样,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是却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不同的音乐主题。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片段的主题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深刻理解。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了解演奏时钢琴音色在乐曲意境的营造过程中发挥的真正作用,才能不纠结于演奏本身,将复杂的的演奏技巧简单化。比如在乐曲的开始阶段,为了展现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色,乐曲以悠扬的鼓声开场,这是整个乐曲的开场,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在演奏时必须要严格按照乐谱指示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三连音→无线反复”的节奏进行弹奏,而且在弹奏时必须要精准地控制每一次按下钢琴键的力度。力度过重,就会将这“鼓声”变成隆隆的战鼓;力度过轻,就会失去鼓声的神韵。因此,弹奏者必须对琵琶曲《夕阳箫鼓》前奏阶段的艺术效果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并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进行指法的练习,才能在演奏中一步到位确保自己的弹奏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配合整体的演奏效果。踏板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具体说,在前奏响起的过程中,左踏板要缓慢踩下,配合旋律制造鼓声由远及近的效果,而当鼓声再响时则要将左踏板完全踩下,强化鼓声的演奏效果,然后再配合着鼓点的加密,将左踏板缓慢抬起,并始终保持右踏板被完全踩下的状态,使得鼓声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保持翁起③。
(二)快慢变换有章有法
从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效果来看,让原产自西洋的钢琴百分之百地复制出中国古代乐器的绝美音效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快慢相间的演奏技巧营造出与中国古代乐器演奏效果一般的音效意境却是可能的④。从根本上讲,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每一个琴键的敲击都可以制造出非常优美的乐音,这些乐音的音质和音色虽然有别于中国古代乐器,但是当这些乐音按照旋律的节奏控制长长短短地结合在一起时,依然可以营造出极具画面感的演出效果。只是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非常清楚每一次旋律快慢相间的演奏片段的长短和音效顺序,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既不能顺序颠倒,也不能慌乱无序。从钢琴演奏的实际需要出发,因为乐器音质的差异客观存在,所以必须要将钢琴演奏出的乐音效果控制在非常精准的程度,才能利用人听觉上的特点,将各种长短不一的乐音混合在一起,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听上去极其类似的音效,从而达到用西洋钢琴乐器演奏中国古曲的最终目的。以《夕阳箫鼓》第三片段的演奏为例,这一章节的主题是“月上东山”,因此子啊演奏时应当注意运用钢琴节奏的快慢变化烘托出人们看到在美丽的夜色中冉冉升起的明月时爽朗而又兴奋的心境。在演奏时就应当将旋律的推进按照由慢及快的速度进行推进,让人们能够顺着由慢及快的节奏变化感受人们看到月亮前后的心情变化过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比如在演奏《夕阳箫鼓》的第五段时,为了展现“花影层台”的意境,左右手的节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快慢节奏的差异,其实是为了凸显在整个夜色中醉人的花影的美,因为左手的伴奏旋律非常简单,所以在演奏时容易出现为了完成左手的敲击而忘记了推进乐曲流动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的演奏应当是在总体演奏节奏控制下的节奏缓慢,而不能将这一段简单旋律处理成一种有别于其他旋律的独立存在。 (三)用好颤音事半功倍
从音乐意境的营造效果来看,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奏意境,在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颤音片段。这些颤音是为了弥补钢琴的乐音在声音的厚度上的不足出现的,在实际的演奏中可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加以利用。比如在第三片段与第四片段之间就出现了两个颤音,其中第一个颤音是对第三片段的收尾,第2个颤音则是逐渐引出第四片段。尽管这两段颤音的作用不同,但是在第一段颤音的基础上提升第二段颤音的速度,就能将两段颤音有效衔接起来,完成第三片段到第四片段的自然过渡。从颤音的演出效果来看,两段颤音的过渡追求的是对情绪的酝酿和表达,是置身画面之中的人们从一个美景穿越到下一个美景当中的情绪转移,是典型的东方乐曲中才会蕴藏的细腻情感。用钢琴演奏颤音的演奏方式在西方钢琴曲的演奏中并不常见。所以颤音虽然是非常简单的过渡,但是这个小小的细节恰恰是体现出演奏者利用西洋钢琴的音色和音质营造东方乐曲意境美的演奏技法娴熟程度的关键,所以处理好颤音,尤其是两个颤音之间的衔接过程,能够更好地提升乐曲演奏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演出效果。
三、结语
中国韵,西洋音,爱国情,意境深。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的钢琴曲,是西洋乐器在肥沃的东方音乐文化沃土上绽放的绝美之花。在演奏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娴熟地把握住钢琴的音色和音质,运用娴熟的演奏技巧,充分释放出原曲调在意境营造上的杰出表现力,在保持《夕阳箫鼓》五声性旋律风格的基础上,将钢琴的曲调、和声融入演奏当中,增强旋律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在原乐曲创造的委婉的夜色意境中感受到只有钢琴才能带给人的恢弘和大气,从而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浓厚的热爱之情,将作曲家蕴藏在乐曲旋律之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注释:
①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②辛颖、刘纪秋:《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北方音乐》,2009年,第10期。
③李虻、闫璇璇:《钢琴曲<夕阳箫鼓>赏析》,《琴童》,2013年,第8期。
④杜佳倪:《钢琴曲<夕阳箫鼓>意境表现与弹奏处理的融合》,《大众文艺》,2012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J].中国音乐,2003,(04).
[2]辛颖,刘纪秋.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J].北方音乐,2009,(10).
[3]李虻,闫璇璇.钢琴曲《夕阳箫鼓》赏析[J].琴童,2013,(08).
[4]杜佳倪.钢琴曲《夕阳箫鼓》意境表现与弹奏处理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2,(08).
[5]吴学东.浅析钢琴作品《夕阳箫鼓》的表现情感与技巧融合[J].华章,2011,(33).
关键词:钢琴曲 夕阳箫鼓 演奏技巧
钢琴是西洋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键盘乐器之一。自钢琴这种西洋乐器诞生以来,音乐家们的许多关于音乐创作的灵感就都因为钢琴的存在而被变成了现实存在的音乐作品。钢琴演奏的最大特色在于钢琴旋律的强大穿透力和感染力。在这种独特的音乐演奏效果的帮助下,有非常多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了人们世代赞颂的不朽名作。将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相结合,就是为了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更好地传承和保留下来,通过多乐器的演奏尝试,发掘这些传统音乐作品的全新艺术魅力。钢琴曲《夕阳箫鼓》就是这样一首钢琴音乐作品。
一、作品简介
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前身是古代汉族音乐家创作的一部琵琶大套文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在我国历史上,琵琶曲《夕阳箫鼓》的始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了。而迄今为止流传最为完整的乐谱出自清代文学家姚燮的著作《今乐考证》。在历史上有关琵琶曲《夕阳箫鼓》的乐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名仕鞠士林传抄的《闲叙幽音》中收录的琵琶乐谱。由于琵琶曲《夕阳箫鼓》在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有非常多的音乐家曾经用各种乐器对这首琵琶曲进行改编,都无一例外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1975年将钢琴作为独立的演奏乐器①,创编了钢琴曲《夕阳箫鼓》。在创编的过程中,黎英海先生充分挖掘钢琴在音色上的表现力,将中国古代乐器中的“箫声、鼓声、琵琶声、筝琴声”汇总到一起,用钢琴的音色加以表现,将这首古曲意境充以近乎于一幅优雅别致的山水画的形式展现在听众的眼前,充分展现了钢琴这种乐器的艺术创造力,充分抒发了作曲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独辟蹊径展现出《夕阳箫鼓》这只古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演奏技巧分析
从根本上讲,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首“中西合璧”的钢琴曲,这支钢琴曲的主要特点,就是以钢琴的音色展现中国古乐的独有韵味。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意境展现为主,通过对左右手演奏技巧的灵活转换来展现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力量控制决定成败
为了达到演奏的最佳效果,黎英海将钢琴曲《夕阳箫鼓》拆分为“江楼钟鼓;主题;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案;桡鸣远濑;疑乃归舟”②等十个主题不同的演奏片段。在十个主题不同的演奏片段就如同一幅山水画中的十个局部画面一样,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是却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不同的音乐主题。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片段的主题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深刻理解。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了解演奏时钢琴音色在乐曲意境的营造过程中发挥的真正作用,才能不纠结于演奏本身,将复杂的的演奏技巧简单化。比如在乐曲的开始阶段,为了展现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色,乐曲以悠扬的鼓声开场,这是整个乐曲的开场,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在演奏时必须要严格按照乐谱指示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三连音→无线反复”的节奏进行弹奏,而且在弹奏时必须要精准地控制每一次按下钢琴键的力度。力度过重,就会将这“鼓声”变成隆隆的战鼓;力度过轻,就会失去鼓声的神韵。因此,弹奏者必须对琵琶曲《夕阳箫鼓》前奏阶段的艺术效果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并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进行指法的练习,才能在演奏中一步到位确保自己的弹奏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配合整体的演奏效果。踏板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具体说,在前奏响起的过程中,左踏板要缓慢踩下,配合旋律制造鼓声由远及近的效果,而当鼓声再响时则要将左踏板完全踩下,强化鼓声的演奏效果,然后再配合着鼓点的加密,将左踏板缓慢抬起,并始终保持右踏板被完全踩下的状态,使得鼓声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保持翁起③。
(二)快慢变换有章有法
从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效果来看,让原产自西洋的钢琴百分之百地复制出中国古代乐器的绝美音效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快慢相间的演奏技巧营造出与中国古代乐器演奏效果一般的音效意境却是可能的④。从根本上讲,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每一个琴键的敲击都可以制造出非常优美的乐音,这些乐音的音质和音色虽然有别于中国古代乐器,但是当这些乐音按照旋律的节奏控制长长短短地结合在一起时,依然可以营造出极具画面感的演出效果。只是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非常清楚每一次旋律快慢相间的演奏片段的长短和音效顺序,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既不能顺序颠倒,也不能慌乱无序。从钢琴演奏的实际需要出发,因为乐器音质的差异客观存在,所以必须要将钢琴演奏出的乐音效果控制在非常精准的程度,才能利用人听觉上的特点,将各种长短不一的乐音混合在一起,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听上去极其类似的音效,从而达到用西洋钢琴乐器演奏中国古曲的最终目的。以《夕阳箫鼓》第三片段的演奏为例,这一章节的主题是“月上东山”,因此子啊演奏时应当注意运用钢琴节奏的快慢变化烘托出人们看到在美丽的夜色中冉冉升起的明月时爽朗而又兴奋的心境。在演奏时就应当将旋律的推进按照由慢及快的速度进行推进,让人们能够顺着由慢及快的节奏变化感受人们看到月亮前后的心情变化过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比如在演奏《夕阳箫鼓》的第五段时,为了展现“花影层台”的意境,左右手的节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快慢节奏的差异,其实是为了凸显在整个夜色中醉人的花影的美,因为左手的伴奏旋律非常简单,所以在演奏时容易出现为了完成左手的敲击而忘记了推进乐曲流动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的演奏应当是在总体演奏节奏控制下的节奏缓慢,而不能将这一段简单旋律处理成一种有别于其他旋律的独立存在。 (三)用好颤音事半功倍
从音乐意境的营造效果来看,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奏意境,在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颤音片段。这些颤音是为了弥补钢琴的乐音在声音的厚度上的不足出现的,在实际的演奏中可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加以利用。比如在第三片段与第四片段之间就出现了两个颤音,其中第一个颤音是对第三片段的收尾,第2个颤音则是逐渐引出第四片段。尽管这两段颤音的作用不同,但是在第一段颤音的基础上提升第二段颤音的速度,就能将两段颤音有效衔接起来,完成第三片段到第四片段的自然过渡。从颤音的演出效果来看,两段颤音的过渡追求的是对情绪的酝酿和表达,是置身画面之中的人们从一个美景穿越到下一个美景当中的情绪转移,是典型的东方乐曲中才会蕴藏的细腻情感。用钢琴演奏颤音的演奏方式在西方钢琴曲的演奏中并不常见。所以颤音虽然是非常简单的过渡,但是这个小小的细节恰恰是体现出演奏者利用西洋钢琴的音色和音质营造东方乐曲意境美的演奏技法娴熟程度的关键,所以处理好颤音,尤其是两个颤音之间的衔接过程,能够更好地提升乐曲演奏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演出效果。
三、结语
中国韵,西洋音,爱国情,意境深。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的钢琴曲,是西洋乐器在肥沃的东方音乐文化沃土上绽放的绝美之花。在演奏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娴熟地把握住钢琴的音色和音质,运用娴熟的演奏技巧,充分释放出原曲调在意境营造上的杰出表现力,在保持《夕阳箫鼓》五声性旋律风格的基础上,将钢琴的曲调、和声融入演奏当中,增强旋律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在原乐曲创造的委婉的夜色意境中感受到只有钢琴才能带给人的恢弘和大气,从而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浓厚的热爱之情,将作曲家蕴藏在乐曲旋律之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注释:
①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②辛颖、刘纪秋:《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北方音乐》,2009年,第10期。
③李虻、闫璇璇:《钢琴曲<夕阳箫鼓>赏析》,《琴童》,2013年,第8期。
④杜佳倪:《钢琴曲<夕阳箫鼓>意境表现与弹奏处理的融合》,《大众文艺》,2012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J].中国音乐,2003,(04).
[2]辛颖,刘纪秋.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处理[J].北方音乐,2009,(10).
[3]李虻,闫璇璇.钢琴曲《夕阳箫鼓》赏析[J].琴童,2013,(08).
[4]杜佳倪.钢琴曲《夕阳箫鼓》意境表现与弹奏处理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2,(08).
[5]吴学东.浅析钢琴作品《夕阳箫鼓》的表现情感与技巧融合[J].华章,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