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应用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应用于CPB下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入组因心脏瓣膜病择期行CPB下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的老年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ERAS组患者接受ERAS方案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短,其中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AS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实施CPB手术的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联合微信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信宣教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与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指导),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结果宣教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宣教后,观察组患者在精力、
目的研究以中、夜班为主的预见性防范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11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中、夜班为主的预见性防范护理方式,干预时间均为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对其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急诊外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入的行清创缝合术的患者116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3~8月)和观察组(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等应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并且均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2例)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74例)行常规护理,总结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症,并对此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手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术后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
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对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5例。在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采取层级链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相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EF、FR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预加温维持术中核心体温的有效性,为围手术期体温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搜集术前预加温对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限为2
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是目前指导液体复苏的金标准,但这些指标的监测往往通过有创方法且操作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和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无创手段在临床的出现,这些指标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文章描述了CNAP和超声测量的基于"心肺交互"
髋关节手术后的老年患者是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高危人群,目前PO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可有助于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文章回顾了近年来髋关节手术POD相关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文献,以POD危险标志物、POD活性标志物和POD终产物为特点进行分类,为探索POD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为预防、诊断和治疗POD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 HR)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自噬和焦亡3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和HR组,其中HR组H9C2心肌细胞在缺氧培养箱中进行氧糖剥夺8h,然后复氧12 h。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含量及四甲基偶氮唑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