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多危险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梦见早上,很早的早上。说太阳还没有出来,但住在院子里的人都起来了。大家从家里出来,聚集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大院子,有十几栋楼,就是我住的小区。小区里住着许多当地各界的知名人士,另外有一些我的同学,还有一些普通居民。不管是谁,大家都在这个早上起了个大早。
  大家共同起早,却也没有人来组织,是个群体自发行为——所有人都要去前面不远处山坡上采集榆树叶子。也没有人把这件事说出来,但是却人人知道。说是榆树叶子和豆腐煮在一起很好吃。一院子的人都是要把榆树叶子和豆腐煮在一起。我不想把叶子和豆腐煮在一起,我想把叶子和肉切碎做成饺子馅,包饺子。我的想法我没有说出去。虽然想法不同,最后的吃法也会不同,但是出去到山坡采集榆树叶子的行动是相同的。
  大家都在院子里聚集,处在要走没走的那个阶段。我站在大门口,还没有出大门。这时候,一个男人从杂乱的人群里向我走过来(这个男人在我醒后记录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是谁。但梦里知道,认识)。他手里拎着一个大的旅行包,军绿色的。上面的拉锁拉合着。双肩还背着一个包。他的包都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东西。他把手里的那个大包放到我的脚边说,你站在这别动,我回去拿一样东西,一会儿就来。我没说话,似乎是不需要说话,这是一件小事,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我于是站在那里等。
  这时,院子里的人都在缓慢地往外走,去对面的山坡采集榆树叶子。大家走得虽慢,但都在移动,只有我一个人是静止不动的。
  我站在门口收发室的窗下,等着。很久,他没回来。我的腿站麻了,就在窗下那个小范围来回走动,看热闹。院子里的人还是很多。
  这时我就看见院子里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站成了三排。站成舞台上合唱团的队形。我就冲着他们喊:你们还不快走?都上午10点了!当我说完这句话,我才发现——早上已经过去了。这话应该是说给我自己的。说完了,我才知道,已经是上午了,而且是上午的10点钟了。这时我更发现——我等的男人还没来!
  我不敢动,上午10点了我也不敢动。我答应等,那么就会一直等下去。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过来,看见了我脚边的包裹,他说,这里是什么?打开看看。我忙说不能打开,不是我的。我连忙把上面的拉锁又拉紧一些。
  虽然已上午10点了,但院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大家还是在往外走,到对面山坡采集榆树叶子。我继续站在原地,等待包裹的主人回来。
  这个梦的关键词有这些:树叶、陌生人、梦、上午10点、合唱团、包裹、等待。
  
  樹 叶
  树叶在这个梦里是食物。它也可以代表所有食物。无论是和豆腐煮在一起,还是和肉切碎做馅包饺子,它都是果腹的食物。因此,采集树叶的行动是合理的必须的,是人生的主要工作。它象征形而下的劳动、人的低级需要。低级需要就是所有人的需要。所以梦在一开始就在强调,一院子的人,而且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大家都聚集在院子里,都要去采集树叶,都要和豆腐煮在一块吃。这是一个无须说明、无须动员的群体行动。没有人组织,这说明,这是人的本能——采集食物——它的合理性无须谁来说明。我也来到院子里,很自然地参加这个群体行动。我的不同是,我不想同豆腐煮,我要把树叶和肉一起切碎,包成饺子吃。这种小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吃的方向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吃的方法。当然,包饺子要比煮豆腐略复杂点,也就略高级那么一点儿。
  陌生人
  这个男人是从那一院子人里走出来的。他拎着一个大旅行袋,背上还背着一个。衣裤是棉质休闲的那种。他的袋子都是装满的。梦里虽然没有交代他是不是也去采集叶子,但他是从采集叶子的人群里走出来的。他的包裹暗中说明了他不是去采集叶子。采集叶子应该带空的包裹,而他的包裹已经装满了。还强调他的包是旅行包。可以断定,他是整个院子里唯一一个不去采集叶子的人。他不但自己不去,还成功地阻止了我。他并没说攻击这个合理的集体行动的话,他用一个装满的包裹,说清了他的方向,也用这个包裹阻止了我参加那个集体行动。他成功地使我从走动的人流里停了下来。这等于劫持了我,他用一个非常日常的无可指责的办法,就做成了一件大事——改变我生活的原来方向。他知道,突然的改变是困难的,于是他轻巧地先让我停下来。这一停就到了上午10点。
  这个把一个需要看守的包裹,交给我说一会就来的人,再没有出现。这导致我来到了上午10点。这也导致我没能参加那个无懈可击的集体行动。这导致我在一个早上没干任何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等人也是事情。等待,涉及情感、诚信,这同去采集树叶已经很不同了。那么,这个男人等于把我从一个生活的低级需要里轻轻捞起,安放到一个形而上的高台上晾晒了起来。
  梦
  早上,是这个梦里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概念。它是这个梦的底座。整个梦是在早上这个基座上构建的。早上在这里是个隐形舞台,所有人都来到这个舞台上。院子里的人、我、背旅行包的男人、我的同学等等。
  虽然梦用了那么多的群众演员,但主要演员有两个——我和那个我等待的男人。他是男主角,我是女主角。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按道理应该演绎一出爱情戏。那是常规导演的思维。这个梦,是由我执导的。我导演了一出精神拯救的戏。很意外的是,我成了被拯救者。可是我一向是施予者啊。这里,我可能是累了,也享受一下被拯救。
  显然,我的早上是危险的。谁的早上都是危险的:因为天还没有大亮,一切还都看不清楚;因为你还年轻,还不了解这个世界,你很容易被大众裹挟着前进;在早上,大脑还没完全启动,转速还很慢,还不能准确地处理文件;大脑像是处于童年发育阶段,还不能进行独立思考。这个时候,你往往跟着别人的思维行动。而那个别人的思维正确吗?不愚蠢吗?这都是未知数。往往,一个魔鬼的思维会毁掉一代人的“早上”,甚至是整个“一天”。
  早上,是我的童年期。那是我还没有形成人生观的时段。我极容易在这个时候随人流顺流而下,来到一个错误的地方;或来到一个一点儿也不美好的地方;或来到一个只有肉馅、豆腐、树叶的地方。早上有多危险!要多危险有多危险!
其他文献
每当学校有重要集会和校友聚会时,老师和同学都会齐唱《中山大学校歌》,有些还会在衣襟上别上校徽。这校徽,还会在学校的证书或奖状上出现。  校歌和校徽,是一个学校精神和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概括,是师生们对学习家园的认同,它凝聚着师生对母校挚爱的感情。因此,每当我们高唱校歌时,总会豪情满怀:毕业离校的校友,唱起校歌,往往会热泪盈眶,想起在校园里度过的青春岁月,想起孙中山先生所题的校训,想起围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是所有文学从业者和文学爱好者逃离不掉的话题。这个奖项从珍珠里挑选光泽更明亮的珍珠,为我们鉴别并确立了不少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师,并在不同时代的文学范畴里为我们树立了现当代文学的审美边界和审美形态。它脉络清晰地构建了人类心灵图谱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它也遗落了些许伟大的作品和心灵。在某个阶段内,它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政治意义和娱乐性,比如,当获奖名单上出现丘吉尔、鲍勃·迪伦这样的名字时—
期刊
一天當中,杜婆婆几次以逝者的身份出现,警示于我。由于她是个死去两年的人,我不得不有所收敛。   那天早上,林济生照常出门巡山。我将提前买来的捕兽夹子放在离家不远的路口,用枯草泥土做好伪装后,便继续回屋睡觉。林济生要到天黑才能回家,那时候,便有好戏上场。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似醒非醒中,一只黑色的野猫跃上我的床头,锋利的胡须触到我的眼皮,我吓得一激灵,突然清醒过来。野猫静静地看着我,想要告诉我什么。
期刊
一      陈阿香家的门楣上挂了一块匾,题着“甜蜜事业”几个字。字是汤老师的手迹,虽然不够清新飘逸,却也一语双关地展现了陈阿香的业务。如今,匾额字迹犹新,陈阿香已经老了,大家都称她陈阿婆了。   陈阿婆是个丰腴的女人,70岁的人了,乳房虽然下垂,但还像两只葫芦似的顶得前襟常常裂了缝隙。她个头中等,因为黄金比例不对,上身长下身短,所以给人印象还是偏矮。她出行喜欢带一把灰白相间的鹅毛扇,遮太阳
期刊
喝完粥,吃了药,母亲重新回到床上。时间是早晨六点半。  从半敞的白色烤漆门里,我看见母亲面向墙壁,侧身躺在床的左边。床右边空出来的一大块,堆放着她的尿布、印花上衣和抓痒爬。平板放在离她眼睛不到两尺的地方,正在播放电视剧《夏家三千金》——这是现在唯一能长久抓住母亲的东西,她已经看了无数遍,每次看,都像是第一次。母亲恨夏友善,恨孙小菁,恨钟浩天寡居的妈妈,只要这三个女人在剧集里欺负杨真真,母亲就咬牙切
期刊
南方小镇多马林这个地名带有让人好奇的异国风情。虽然它既没有马,也没有林。在作者西维笔下,它更因为多山的缘故,宁静,甚而静寂。而在一个父亲是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孩童视角的叙述里,从她闪闪发亮并好奇的眼睛里,她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个乡村教师生活的剪影(是的,“老师”这个词是全文最高频名词,共出现300次;其次是“爸爸”,出现159次)。那么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样一个名字呢?是想传递一种遥远感,以及因为这时空遥
期刊
替父亲拾骨  我首先担心多雨的天气  午后的阳光像地火,往往招来阵雨  如果是暴雨,他们将无法开挖  三个工人都是平政镇北河村人氏  赤膊单肩扛金缸的才是师傅,姓窦  1986年出生,家里有两个孩子  谈到工钱时,他羞涩地憨笑  “每人三百  红包不算”  另两个工人也很壮实  他们管窦师傅叫哥  山高路险,窦师傅滑倒了两次  却总能将金缸稳稳固定在肩头上  汗水浸泡着他的眼睛  那么长的路,他只
期刊
十年时间,钟小麦长高了,壮实了,微微驼背的习惯没改。他穿一身制服,西服式翻领,硬挺的肩章,到得最晚,说是刚送完信赶过来。那身制服比军装颜色深,和警察制服一样挺拔,穿在钟小麦身上,让他有了脱胎换骨的味道。那是孔莉自初中毕业后,第一次见到钟小麦。  来了三十多位同学,孔莉和钟小麦没坐一桌。熟稔的感觉乍然而生,是在钟小麦过来敬酒的那一刻。  “白孔雀,你现在成白衣天使啦,可敬可敬。”周围的同学顿时炸开了
期刊
黄莹瘦成了黄莺,门一开,秦丽张开怀抱想抱住这只黄莺,和预想的热烈像南极和北极的方向差,连彼此的脸还没有看清楚,黄莺接住的是秦丽的拉杆箱,她惊慌地飞走了。有人在呼喊她:“谁尿在我床边上?没擦干净。擦干净,黄莹……”  下午两点半,秦丽准时回到了银城。奶奶在睡梦中抓乱了自己的头发,像顶着无数错综的旋转楼梯。她坐在床上,婴儿一般,停住她的呼喊,空空地瞪着突然出现在卧室门口的秦丽。今天的午睡,她早醒了半个
期刊
春:召唤  那一天,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然而,我们没有看到雨,只有清爽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在去往怀宁的路上,在查湾春天的上空。这对于专程拜访海子父母的我们来说,仿佛是一种幸福的存在和召唤。  其实,这种召唤很早以前就已存在,在1998年一个刚刚成年的诗歌爱好者的心中潜滋暗长,直到现在才变为现实,而这中间又是怎样漫长的酝酿?去往怀宁的路很平坦,我不知道十六年前的道路是何模样,16年前的海子是否也是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