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从低年级开始就明确了估算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师,渐渐对估算教学有了一些思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形成估算的良好习惯。不要一味地为估算教学而教学,使估算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例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够吗?”根据一般估算的方法,就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估算,即根据20×4=80,就可以判断带100元钱足够了。又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老师带着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如果老师只带250元钱去,够吗?”这里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即把29估成30,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也只需要240元,因此老师带的250元足够了。另一种思路是:把8估成10,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估算,结果需要290元,带250元是不够的。如果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估算,就脱离了生活实际,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在教学估算方法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四舍五入法。
此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考习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其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灵活地处理教材中脱离了生活实际的估算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四年级的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104套。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学生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有的提出用“四舍五入”法,即50×100=5 000,则应付5 000多元;有的则用进一法,即50×110=5 500元,应付5 500元。这样,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选择一个“标准”参照,进行有序思维,建立估算的基本思路,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须说明的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参照标准或不容易找出参照标准,则可引导学生将物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进行估算。如,多层楼房的高度可分成不同的层数进行估计,影剧院的人数可分成不同的板块进行估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丰富其估算策略,使估算教学更加契合生活实际,将估算教学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赞贤小学)■
此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考习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其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灵活地处理教材中脱离了生活实际的估算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道题:“四年级的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104套。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学生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有的提出用“四舍五入”法,即50×100=5 000,则应付5 000多元;有的则用进一法,即50×110=5 500元,应付5 500元。这样,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选择一个“标准”参照,进行有序思维,建立估算的基本思路,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须说明的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参照标准或不容易找出参照标准,则可引导学生将物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进行估算。如,多层楼房的高度可分成不同的层数进行估计,影剧院的人数可分成不同的板块进行估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丰富其估算策略,使估算教学更加契合生活实际,将估算教学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赞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