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制度。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建立起以安全和经济为主轮的发展模式。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在经济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发展,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相对比较缓慢。主要针对上合组织内区域金融合作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手段,重点就上合组织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并提出建议。上合组织虽然在金融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各成员国应在今后的合作中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及贸易结算体系,在新一轮机遇与挑战中展望未来。
关键词: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发展;问题;建议
1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背景
1.1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推进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balization)是指在目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各国主要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方式进行越境经济活动,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体。
如今,经济全球化席卷各国,上合组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也不例外。自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其在安全领域尤其是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相较之下,其在經济领域的合作不及安全领域深入,但经济领域作为与安全同等重要的“双轮”之一,势必要不断增加合作,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也为区域内各成员国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为消除在相邻区域内跨境贸易中越境所引起的经济贸易障碍,一个地区同其他地区协同削弱或消除跨国贸易壁垒,使区域内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合作的“外溢”效应(即上合组织建立初衷为解决边境安全问题,如打击“三股势力”,并且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在其不断发展中,将这一积极成果扩散至经济领域,而额外取得的溢出效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各成员国,尤其是俄罗斯,对于上合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存在一些掣肘因素,但是大体上还是呈现好趋势的。
1.3 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使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的经济低迷,虽然各国经济秩序已经基本恢复,但是也表露出上合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足。因此,为增强各成员国再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处理能力,需不断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同时,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有关专家也表示,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也会提升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故而各成员国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迫在眉睫。
同时,金融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认为其起到了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上海精神”作为上合组织的灵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各成员国在其指导下积极协作、团结一致,提升了区域内各国的抗冲击能力;其次,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范围内商品价格下滑,有效降低了各国恢复区域内基础建设的成本,加速了区域内投资贸易的发展,推进了“发展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实施;最后,区域内各成员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视区域内部的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外资撤逃,各国必须加强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成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内部动力[1]。
2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发展历程
2.1 萌芽时期(1998—2000年)
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早在上合组织前身—“上海五国”会议机制时期,就已经开始。1998年,“上海五国”元首就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的首脑会晤以后发表名为《阿拉木图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出五国发展区域内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相互提供国际通用的贸易条件,以扩大贸易额;(2)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地方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以及五国大企业和大公司间的合作;(3)改善各自投资环境,为增加对各国经济项目的投资创造条件。而在2000年五国发表的《杜尚别联合声明》中,则表明将继续深化经贸合作,并全面鼓励在五国框架内理顺和发展经贸伙伴关系,增强各国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也成为日后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发展区域金融,尤其是能源金融的基础。
2.2 初创时期(2001—2005年)
2001年6月,随着中、俄、哈、吉、乌六国《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签署,正式宣告了上合组织的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最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打击“三股势力”,但各成员国对于经济的合作也早有预见。2001年9月,六国元首就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开展多边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明确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002年,上合组织经贸部长进行首次会晤。此次会晤强调了区域经济合作应当成为上合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后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的议定书》。2003年提出“三步走”目标,即第一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短期目标);第二步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中期目标);第三步力争用10~15年时间逐步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长期目标)。2004年9月23日,各成员国总理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该落实计划包括了11个合作领域的127个多、双边合作项目,这也标志着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区域合作从安全领域拓展至经济领域。2005年,各成员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间(联合体)协议》,成立银联体,这也意味着上合组织内多边金融合作框架的正式形成。 2.3 发展时期(2006—2011年)
2006年6月,实业委员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于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成立。其成立有效推进了成员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金融信贷、经贸、科技、能源、农业、通信等领域,加强了成员国内部的金融合作交流,同时也丰富了区域内、外国家之间的沟通,为区域内外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机会。2008年8月,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于杜尚别顺利召开,峰会期间,银联体与欧亚开发银行成功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与欧亚开发银行伙伴关系基础备忘录》,这也意味着银联体除了使区域内各国金融机构合作更加紧密,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各成员国协商一致,于2009年10月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该协议提出应增加上合组织区域内经济金融合作,将以银联体作为金融平台,加强各成员国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银联体发挥着促进金融合作的使命,各成员国就其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银联体已为区域内众多项目提供了数百亿贷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2]。同时,俄罗斯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也不断扩大。2009年12月,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莫斯科银行、工业通讯银行等就分别开设了人民币结算业务和人民币往来账户。上合组织成员国更倾向于选择人民币、卢布的货币互换,本币结算,使得金融合作更加紧密。
2.4 2012年至今
2013年6月,各國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将根据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自身的融资机制,同时推进各成员国本币结算、贷款的发展。
2016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论坛会,上合组织成员围绕包括上合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及金融自由化在内的一系列议题,各国就改善上合组织内投资环境、开发新型合作方式做了充分的讨论。同时,还就充分利用银联体融资能力、丰富区域金融合作发展模式、深入金融合作做了一系列的探讨。作为上合组织观察国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望于今年召开的首脑会议中,正式成为成员国,这两国的加入,也将为上合组织内的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3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意义及发展现状
3.1 合作意义
3.1.1 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投资规模大幅增加,一方面为区域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倒逼金融合作的深入发展。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在融资领域加强合作、建立和发展区域性金融市场、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同时,全面金融合作也有利于推动区内经贸合作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形成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
3.1.2 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化解防范金融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成员国必须痛定思痛,有效地整合金融资源、协调各方立场、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金融合作,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同时,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的再度爆发。各成员国在金融领域合作不断加深后,有效总结经验,提升成员国共同防范、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区域合作,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发展。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总理批准《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通过《共同倡议》的实施,各国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采取加强经济协作的方式,推动了区域各国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调整和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3.1.3 接纳印巴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
(1)突破金融合作的瓶颈。经济领域合作在当前已成为上合组织内另一重要的“轮子”,但是因为各成员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区域内的金融合作相较于安全领域依旧不多。随着印巴两国的加入,将在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上不断创新,突破瓶颈,增加新的活力。
(2)协调印巴关系,促进两国金融合作。由于历史原因,印巴两国长期以来关系并不友好。两国加入上合组织后,为区域内现有六国成员所带来的新的一轮合作机遇不言而喻。同时,上合组织也是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印巴两国的加入也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改善,为两国人民谋取共同利益。
3.2 发展现状
3.2.1 俄罗斯
3.2.1.1 双边贸易
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态势良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仅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总计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2年俄中贸易额总计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俄对华出口额总计3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自华进口额总计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
3.2.1.2 相互投资
(1)中对俄投资。以2012年为例,我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6.3个百分点,主要涵盖分布于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和建材生产、通信、林业、贸易、家电、轻纺、服务等领域的投资项目。根据俄方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作为俄第4大外资来源地,已对俄累计投资(含对俄提供的贷款)总计277.9亿美元,占俄累计吸引外资总额的7.7%。
(2)俄对华投资。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累计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8.5亿美元,其中,2012年我国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2 992万美元,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192万美元,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3)边境贸易。2012年,中俄边境贸易总额实现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俄出口额总计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个百分点;自俄进口额总计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
2013年第一季度,中俄边境贸易额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对俄出口10亿美元,同比增长21%;自俄进口11亿美元,同比下降18.6%。我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等;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钢材、纸浆等初级产品为主[6]。
3.2.2 哈萨克斯坦
目前,中哈两国共计合作51个产能合作项目,涵盖工业、交通、物流、创新等领域,总额达270亿美元[7]。哈萨克斯坦无疑是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哈贸易额总计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合作态势良好。早在201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就与中国国家元首签署中哈联合宣言,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经贸、运输、投资、金融和文化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为哈开发银行提供10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奇姆肯特炼厂改造项目[8]。
3.2.3 吉尔吉斯斯坦
据吉海关统计,2016年,吉中贸易额总计15.48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向中国出口额总计8 0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个百分点;从中国进口额总计14.68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个百分点。
根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2016年前3个季度,吉尔吉斯共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35亿美元,同比下降16.6%,但中国对吉直接投资金额却同比增长约7倍,达到总计2.1亿美元,主要投资吉方大型项目的建设,包括石油化工、矿产、建材等领域,也显示出了中方与吉方在上合组织内金融合作的内在活力。
3.2.4 塔吉克斯坦
俄罗斯、中国、土耳其和伊朗是塔方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据中国海关统计,仅2015年,中塔双边贸易总额就达18.47亿美元。2014年,李克强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期间表示,将多领域深入地与塔方合作,其中就包括关于铁路的建设。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具有质优、性价比高等优势,有利于开展中塔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势必需要资金,而这也成为了加快促进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契机。
3.2.5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外的第六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十分密切。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中乌贸易额实现共计36.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共计约20.09亿美元,下降9.91个百分点,进口额共计约16.07亿美元,增长26.8个百分点。中乌双方合作态势总体向好。截至2016年2月,国开行对乌外经银行已累计承诺金额共计4.05亿美元,包含5笔授信。该项目的开展直接促进了当地中小型企业的有序发展。据统计,有超过370家中小型企业通过该项目获利,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中国企业对乌的出口。截至2016年2月,近200家中国企业对乌顺利实现出口,累计价值超过2.60亿美元。乌外经银行主要通过将国开行提供的资金转贷乌方境内的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发中乌双边经贸发展的项目,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向区域内各国,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金融对外的影响力,展示了中国金融的力量[9]。
4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議
4.1 存在的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金融合作依旧是经济合作的一个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1 资金缺口大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已经过百,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合组织内各成员国的融资能力还未能与其开展的项目匹配。同时,上合组织内各成员国都面临着经济转型任务,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资金问题直接成为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4.1.2 金融体系不完善
首先,上合组织内各国间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融资渠道,这表现为各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该融资模式阻碍了金融合作的步伐;其次,中亚金融机构及业务种类相对单一,而中国比较丰富,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也加大了成员国金融业务的对接;最后,成员国风险预警机制欠缺,这从2008年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就能看到。同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能源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过强的依赖性和由此导致的脆弱性,可以看到成员国对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敏感,目前尚未出台区域内的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也将阻碍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4.1.3 成员国之间差异
4.1.3.1 经济、经贸水平不同
一方面,上合组织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中、俄发展迅速,哈紧随其后,塔、乌经济发展水平则比较落后,呈现明显的“雁阵式”发展,其金融合作无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上合组织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能源,而能源经济具有其固有的脆弱性,与发达国家不同,容易受到价格的影响,导致各国经贸结构得不到优化。
4.1.3.2 法制差异
从立法与执法上看,各国也有所不同,如哈萨克斯坦的经济金融法律相对较完善,该国针对银行业制定了专门的法律,理论法律基础比较扎实,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尚未做到全面依法监管;与此相反,中国各金融机构在具体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很多手段,基本上能够做到依法办理。 从政策法规上看,各国也存在着差异。如中哈的本币结算,哈国出于经济安全和方便自身的考虑,并未对中哈双方的本币结算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在中国新疆,如果以人民币或者坚戈核销,那么出口企业则无法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10]。
4.1.4 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
各国地理位置的相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合作的展开,但也难以避免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下面将以中俄两国就是否成立上合组合开发银行的观点发展为例,阐述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弊端。
2010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九次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上合开发银行的建议,但俄罗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一直表示不赞成,曾在2013年公开表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不会在近期成立,应该是更遥远的将来的事情。”首先,作为上合组织内的主导国家,俄罗斯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立,无疑使得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地位上升;同时,上合组织附近还存在着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俄、白、哈统一经济共同体,几个组织必定会产生重叠与矛盾。权衡利弊,俄罗斯当然首选由自己主导的组织。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渐行渐远,融入中亚地区是俄最好的选择,俄罗斯也将与中国一同推进上合开发银行的建立。虽然得到了俄方的支持,但也显示出上合组织区域内各国出于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这无疑将成为成员国之间金融合作的一大阻碍。
4.2 完善金融合作的建议
4.2.1 拓宽融资渠道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批准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项目合作在有序进行。但由于上合组织内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有限,大型能源草案在实际进行中进展相对缓慢,因此,丰富区域金融合作的融资渠道亟待解决。
首先,在银联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开发银行的启动计划。其次,针对一些大项目的融资,要吸引区域内国际金融机构的加入,如亚行、欧行,以保证区域内金融合作的质量;最后,借鉴其他金融运作区域的模式,结合上合组织自身的特点,创新区域内的融资模式。
4.2.2 完善金融监管
为维护各成员国利益,各国应高度重视金融监管的提升,发挥金融监管合力,以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各成员国之间要信息互通,有效监管,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其次,增强治理力度,一旦预警机制拉响,就要及时处理危机,同时分析其原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2.3 完善贸易结算支付体系
作为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经济合作的基础、完善区域性贸易结算支付体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抗衡美元的主导作用,在上海组织内推行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等合作,有利于各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性,降低美元汇率对区域内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11]。
5 结语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自己魅力,尽管金融合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其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
上合组织是一个年轻的组织,活力十足,各国携手,从谋求区域内各国人民的利益乃至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完善自身机制,在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里奋斗,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邢广程.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M].北京: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
[2]吴恩远.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1)[M].北京: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1.
[3]须同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郭晓琼.上海合作组织金融合作及中国的利益诉求[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2):45-47.
[5]许 涛.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典范[N].人民日报,2014-09-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洲司.中俄贸易合作简况[EB/OL].(2007-07-24)[2020-06-26].http://ru.mofcom.gov.cn/article/zxhz/201305/20130500144219.shtml.
[7]弓妙奇.2017年第一季度中哈贸易额增长30%[EB/OL].(2017-07-14)[2020-06-26].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704/20170402564293.shtml.
[8]张圣鹏.中哈签署联合宣言和一系列合作协议[EB/OL].(2014-04-16)[2020-06-26].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05/20140500598519.shtml.
[9]代 坤,王少楠.深化务实金融合作,助力中乌“民心相通”[EB/OL].(2016-02-18)[2020-06-26].http://www.xj.xinhuanet.com/2016-02/16/c_1118056575.htm
[10]王海燕.上海合作组织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与功能合作[J].國际贸易,2010(2):42-46.
[11]戎 剑.上海合作组织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展望[N].国际商报,2011-11-01.
关键词: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发展;问题;建议
1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背景
1.1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推进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balization)是指在目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各国主要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方式进行越境经济活动,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体。
如今,经济全球化席卷各国,上合组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也不例外。自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其在安全领域尤其是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相较之下,其在經济领域的合作不及安全领域深入,但经济领域作为与安全同等重要的“双轮”之一,势必要不断增加合作,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也为区域内各成员国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为消除在相邻区域内跨境贸易中越境所引起的经济贸易障碍,一个地区同其他地区协同削弱或消除跨国贸易壁垒,使区域内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合作的“外溢”效应(即上合组织建立初衷为解决边境安全问题,如打击“三股势力”,并且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在其不断发展中,将这一积极成果扩散至经济领域,而额外取得的溢出效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各成员国,尤其是俄罗斯,对于上合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存在一些掣肘因素,但是大体上还是呈现好趋势的。
1.3 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使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的经济低迷,虽然各国经济秩序已经基本恢复,但是也表露出上合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足。因此,为增强各成员国再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处理能力,需不断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同时,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有关专家也表示,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也会提升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故而各成员国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迫在眉睫。
同时,金融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认为其起到了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上海精神”作为上合组织的灵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各成员国在其指导下积极协作、团结一致,提升了区域内各国的抗冲击能力;其次,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范围内商品价格下滑,有效降低了各国恢复区域内基础建设的成本,加速了区域内投资贸易的发展,推进了“发展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实施;最后,区域内各成员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视区域内部的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外资撤逃,各国必须加强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成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内部动力[1]。
2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发展历程
2.1 萌芽时期(1998—2000年)
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早在上合组织前身—“上海五国”会议机制时期,就已经开始。1998年,“上海五国”元首就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的首脑会晤以后发表名为《阿拉木图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出五国发展区域内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相互提供国际通用的贸易条件,以扩大贸易额;(2)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地方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以及五国大企业和大公司间的合作;(3)改善各自投资环境,为增加对各国经济项目的投资创造条件。而在2000年五国发表的《杜尚别联合声明》中,则表明将继续深化经贸合作,并全面鼓励在五国框架内理顺和发展经贸伙伴关系,增强各国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也成为日后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发展区域金融,尤其是能源金融的基础。
2.2 初创时期(2001—2005年)
2001年6月,随着中、俄、哈、吉、乌六国《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签署,正式宣告了上合组织的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最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打击“三股势力”,但各成员国对于经济的合作也早有预见。2001年9月,六国元首就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开展多边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明确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002年,上合组织经贸部长进行首次会晤。此次会晤强调了区域经济合作应当成为上合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后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的议定书》。2003年提出“三步走”目标,即第一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短期目标);第二步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中期目标);第三步力争用10~15年时间逐步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长期目标)。2004年9月23日,各成员国总理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该落实计划包括了11个合作领域的127个多、双边合作项目,这也标志着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区域合作从安全领域拓展至经济领域。2005年,各成员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间(联合体)协议》,成立银联体,这也意味着上合组织内多边金融合作框架的正式形成。 2.3 发展时期(2006—2011年)
2006年6月,实业委员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于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成立。其成立有效推进了成员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金融信贷、经贸、科技、能源、农业、通信等领域,加强了成员国内部的金融合作交流,同时也丰富了区域内、外国家之间的沟通,为区域内外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机会。2008年8月,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于杜尚别顺利召开,峰会期间,银联体与欧亚开发银行成功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与欧亚开发银行伙伴关系基础备忘录》,这也意味着银联体除了使区域内各国金融机构合作更加紧密,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各成员国协商一致,于2009年10月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该协议提出应增加上合组织区域内经济金融合作,将以银联体作为金融平台,加强各成员国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银联体发挥着促进金融合作的使命,各成员国就其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银联体已为区域内众多项目提供了数百亿贷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2]。同时,俄罗斯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也不断扩大。2009年12月,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莫斯科银行、工业通讯银行等就分别开设了人民币结算业务和人民币往来账户。上合组织成员国更倾向于选择人民币、卢布的货币互换,本币结算,使得金融合作更加紧密。
2.4 2012年至今
2013年6月,各國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将根据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自身的融资机制,同时推进各成员国本币结算、贷款的发展。
2016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论坛会,上合组织成员围绕包括上合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及金融自由化在内的一系列议题,各国就改善上合组织内投资环境、开发新型合作方式做了充分的讨论。同时,还就充分利用银联体融资能力、丰富区域金融合作发展模式、深入金融合作做了一系列的探讨。作为上合组织观察国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望于今年召开的首脑会议中,正式成为成员国,这两国的加入,也将为上合组织内的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3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意义及发展现状
3.1 合作意义
3.1.1 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投资规模大幅增加,一方面为区域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倒逼金融合作的深入发展。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在融资领域加强合作、建立和发展区域性金融市场、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同时,全面金融合作也有利于推动区内经贸合作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形成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
3.1.2 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化解防范金融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成员国必须痛定思痛,有效地整合金融资源、协调各方立场、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金融合作,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同时,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的再度爆发。各成员国在金融领域合作不断加深后,有效总结经验,提升成员国共同防范、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区域合作,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发展。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总理批准《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通过《共同倡议》的实施,各国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采取加强经济协作的方式,推动了区域各国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调整和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3.1.3 接纳印巴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
(1)突破金融合作的瓶颈。经济领域合作在当前已成为上合组织内另一重要的“轮子”,但是因为各成员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区域内的金融合作相较于安全领域依旧不多。随着印巴两国的加入,将在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上不断创新,突破瓶颈,增加新的活力。
(2)协调印巴关系,促进两国金融合作。由于历史原因,印巴两国长期以来关系并不友好。两国加入上合组织后,为区域内现有六国成员所带来的新的一轮合作机遇不言而喻。同时,上合组织也是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印巴两国的加入也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改善,为两国人民谋取共同利益。
3.2 发展现状
3.2.1 俄罗斯
3.2.1.1 双边贸易
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态势良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仅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总计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2年俄中贸易额总计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俄对华出口额总计3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自华进口额总计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
3.2.1.2 相互投资
(1)中对俄投资。以2012年为例,我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6.3个百分点,主要涵盖分布于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和建材生产、通信、林业、贸易、家电、轻纺、服务等领域的投资项目。根据俄方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作为俄第4大外资来源地,已对俄累计投资(含对俄提供的贷款)总计277.9亿美元,占俄累计吸引外资总额的7.7%。
(2)俄对华投资。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累计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8.5亿美元,其中,2012年我国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2 992万美元,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共计192万美元,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3)边境贸易。2012年,中俄边境贸易总额实现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俄出口额总计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个百分点;自俄进口额总计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
2013年第一季度,中俄边境贸易额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对俄出口10亿美元,同比增长21%;自俄进口11亿美元,同比下降18.6%。我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等;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钢材、纸浆等初级产品为主[6]。
3.2.2 哈萨克斯坦
目前,中哈两国共计合作51个产能合作项目,涵盖工业、交通、物流、创新等领域,总额达270亿美元[7]。哈萨克斯坦无疑是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哈贸易额总计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合作态势良好。早在201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就与中国国家元首签署中哈联合宣言,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经贸、运输、投资、金融和文化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为哈开发银行提供10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奇姆肯特炼厂改造项目[8]。
3.2.3 吉尔吉斯斯坦
据吉海关统计,2016年,吉中贸易额总计15.48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向中国出口额总计8 0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个百分点;从中国进口额总计14.68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个百分点。
根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2016年前3个季度,吉尔吉斯共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35亿美元,同比下降16.6%,但中国对吉直接投资金额却同比增长约7倍,达到总计2.1亿美元,主要投资吉方大型项目的建设,包括石油化工、矿产、建材等领域,也显示出了中方与吉方在上合组织内金融合作的内在活力。
3.2.4 塔吉克斯坦
俄罗斯、中国、土耳其和伊朗是塔方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据中国海关统计,仅2015年,中塔双边贸易总额就达18.47亿美元。2014年,李克强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期间表示,将多领域深入地与塔方合作,其中就包括关于铁路的建设。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具有质优、性价比高等优势,有利于开展中塔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势必需要资金,而这也成为了加快促进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契机。
3.2.5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外的第六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十分密切。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中乌贸易额实现共计36.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共计约20.09亿美元,下降9.91个百分点,进口额共计约16.07亿美元,增长26.8个百分点。中乌双方合作态势总体向好。截至2016年2月,国开行对乌外经银行已累计承诺金额共计4.05亿美元,包含5笔授信。该项目的开展直接促进了当地中小型企业的有序发展。据统计,有超过370家中小型企业通过该项目获利,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中国企业对乌的出口。截至2016年2月,近200家中国企业对乌顺利实现出口,累计价值超过2.60亿美元。乌外经银行主要通过将国开行提供的资金转贷乌方境内的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发中乌双边经贸发展的项目,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向区域内各国,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金融对外的影响力,展示了中国金融的力量[9]。
4 上合组织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議
4.1 存在的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金融合作依旧是经济合作的一个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1 资金缺口大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已经过百,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合组织内各成员国的融资能力还未能与其开展的项目匹配。同时,上合组织内各成员国都面临着经济转型任务,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资金问题直接成为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4.1.2 金融体系不完善
首先,上合组织内各国间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融资渠道,这表现为各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该融资模式阻碍了金融合作的步伐;其次,中亚金融机构及业务种类相对单一,而中国比较丰富,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也加大了成员国金融业务的对接;最后,成员国风险预警机制欠缺,这从2008年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就能看到。同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能源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过强的依赖性和由此导致的脆弱性,可以看到成员国对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敏感,目前尚未出台区域内的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也将阻碍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4.1.3 成员国之间差异
4.1.3.1 经济、经贸水平不同
一方面,上合组织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中、俄发展迅速,哈紧随其后,塔、乌经济发展水平则比较落后,呈现明显的“雁阵式”发展,其金融合作无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上合组织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能源,而能源经济具有其固有的脆弱性,与发达国家不同,容易受到价格的影响,导致各国经贸结构得不到优化。
4.1.3.2 法制差异
从立法与执法上看,各国也有所不同,如哈萨克斯坦的经济金融法律相对较完善,该国针对银行业制定了专门的法律,理论法律基础比较扎实,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尚未做到全面依法监管;与此相反,中国各金融机构在具体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很多手段,基本上能够做到依法办理。 从政策法规上看,各国也存在着差异。如中哈的本币结算,哈国出于经济安全和方便自身的考虑,并未对中哈双方的本币结算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在中国新疆,如果以人民币或者坚戈核销,那么出口企业则无法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10]。
4.1.4 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
各国地理位置的相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合作的展开,但也难以避免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下面将以中俄两国就是否成立上合组合开发银行的观点发展为例,阐述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弊端。
2010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九次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上合开发银行的建议,但俄罗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一直表示不赞成,曾在2013年公开表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不会在近期成立,应该是更遥远的将来的事情。”首先,作为上合组织内的主导国家,俄罗斯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立,无疑使得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地位上升;同时,上合组织附近还存在着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俄、白、哈统一经济共同体,几个组织必定会产生重叠与矛盾。权衡利弊,俄罗斯当然首选由自己主导的组织。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渐行渐远,融入中亚地区是俄最好的选择,俄罗斯也将与中国一同推进上合开发银行的建立。虽然得到了俄方的支持,但也显示出上合组织区域内各国出于地缘政治经济的博弈,这无疑将成为成员国之间金融合作的一大阻碍。
4.2 完善金融合作的建议
4.2.1 拓宽融资渠道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批准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项目合作在有序进行。但由于上合组织内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有限,大型能源草案在实际进行中进展相对缓慢,因此,丰富区域金融合作的融资渠道亟待解决。
首先,在银联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开发银行的启动计划。其次,针对一些大项目的融资,要吸引区域内国际金融机构的加入,如亚行、欧行,以保证区域内金融合作的质量;最后,借鉴其他金融运作区域的模式,结合上合组织自身的特点,创新区域内的融资模式。
4.2.2 完善金融监管
为维护各成员国利益,各国应高度重视金融监管的提升,发挥金融监管合力,以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各成员国之间要信息互通,有效监管,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其次,增强治理力度,一旦预警机制拉响,就要及时处理危机,同时分析其原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2.3 完善贸易结算支付体系
作为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经济合作的基础、完善区域性贸易结算支付体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抗衡美元的主导作用,在上海组织内推行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等合作,有利于各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性,降低美元汇率对区域内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11]。
5 结语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自己魅力,尽管金融合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其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
上合组织是一个年轻的组织,活力十足,各国携手,从谋求区域内各国人民的利益乃至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完善自身机制,在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里奋斗,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邢广程.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M].北京: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
[2]吴恩远.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1)[M].北京: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1.
[3]须同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郭晓琼.上海合作组织金融合作及中国的利益诉求[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2):45-47.
[5]许 涛.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典范[N].人民日报,2014-09-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洲司.中俄贸易合作简况[EB/OL].(2007-07-24)[2020-06-26].http://ru.mofcom.gov.cn/article/zxhz/201305/20130500144219.shtml.
[7]弓妙奇.2017年第一季度中哈贸易额增长30%[EB/OL].(2017-07-14)[2020-06-26].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704/20170402564293.shtml.
[8]张圣鹏.中哈签署联合宣言和一系列合作协议[EB/OL].(2014-04-16)[2020-06-26].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05/20140500598519.shtml.
[9]代 坤,王少楠.深化务实金融合作,助力中乌“民心相通”[EB/OL].(2016-02-18)[2020-06-26].http://www.xj.xinhuanet.com/2016-02/16/c_1118056575.htm
[10]王海燕.上海合作组织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与功能合作[J].國际贸易,2010(2):42-46.
[11]戎 剑.上海合作组织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展望[N].国际商报,2011-11-01.